小攤販賣遊泳圈多為「三無產品」 不等同於救生圈

2020-12-12 東方網
  [讀者點題]

  市民費女士給晨報夏令熱線打來電話,「天氣實在太熱,前幾天帶孩子到金山城市沙灘去嬉水,因擔心孩子的安全,打算在沙灘邊的商販那裡給孩子買個遊泳圈,但一連逛了幾處商販,卻發現所賣的遊泳圈上沒有文字說明,均是「三無產品」。也不知道是啥材質、承重多少?這樣的東西能讓人放心嗎?小小的遊泳圈能『圈住』安全嗎?」

  [夏令提醒]

  如何選購遊泳圈

  ●看: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安全警示語等是否齊全。

  ●摸:要挑選圈體材料有一定厚度的,接縫處平滑,劣質塑料材質會導致破損、漏氣、爆裂等一系列問題。●聞:不要購買圈體材料有異味的,劣質的遊泳圈產品甲醛等化學成分含量過高,會令皮膚產生過敏症狀。●發票:購買時應注意索要並保存發票,以便日後維權。

  □晨報記者李東華 姚克勤實習生鄔林樺

  針對費女士反映的問題,記者調查發現,本市小攤販售賣的遊泳圈幾乎全是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以及無生產廠家的「三無產品」。業內人士提醒,花哨的遊泳圈並不是救生圈,家長在為孩子選購使用時,切勿忽視安全性,勿將遊泳圈用於遊泳池深水區及天然河道、海域。

  ■地點:碧海金沙與金山城市沙灘

  小販不知遊泳圈有質量標準

  日前,記者驅車前往金山城市沙灘,剛駛出S4高速金山新城出口,就看到馬路邊有不少流動攤販兜售遊泳圈。「中等的25元一個,大的35元一個。」一名皮膚黝黑的小販舉著遊泳圈,不停向過往私家車駕駛員推銷。短短5分鐘裡,小販就成交了3筆生意。

  一名帶孩子前來遊玩的家長表示:「這個價錢蠻划算的。」當記者問及遊泳圈的安全性時,該家長表示從來沒有考慮過遊泳圈的質量問題,也不會仔細查看有無生產廠家、質量合格證等信息。在這名家長看來,「遊泳圈就等於救生圈嘛,肯定是能保障孩子安全的」。

  金山城市沙灘門口也有不少小店售賣遊泳圈。一名店主向記者極力推薦一款雙層遊泳圈,「外面一層破了,裡面一層還能用,等於花一個的價錢買了兩個,很實惠」。不過,記者仔細觀察發現,雙層遊泳圈上不僅沒有「3C」認證標誌,廠家、廠址、生產日期也都沒有。

  而在距離奉賢碧海金沙一公裡的海灣路上,也有不少攤販銷售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以及無生產廠家的遊泳圈。同樣,當記者詢問小販是否知道遊泳圈的質量標準時,他們均表示不知情。一名小販笑稱:「二三十元的小玩意,哪需要什麼質量標準,玩破了就扔了唄。」

  金山城市沙灘景區辦公室工作人員稱,景區成立有由工商、質監、安監等各部門成員組成的安全領導小組每天會進行巡查,如發現問題會及時糾正。對於園區內各小店出售的遊泳圈是否符合質量標準?工作人員均沒有明確回復,只表示兒童下水,必須由成人陪同,而遊泳圈更多的是被當成一種兒童玩具。■地點:福佑路小商品市場

  材質單薄無基本信息

  在福佑路小商品市場,記者看到不少賣塑料遊泳圈的店鋪,各種造型的遊泳圈五花八門,品種也多得讓人眼花繚亂。小商品市場的遊泳圈大小規格各異,形狀多樣,但材質幾乎全為PVC(聚氯乙烯)。這種塑料遊泳圈都是充氣式的,每家店鋪會在門口陳列幾個充好氣的,其餘的都摺疊放置在貨架下面。

  不過記者發現了不少遊泳圈的問題。在一家店鋪前,掛滿了各式遊泳圈,記者隨手拿起一個,發現遊泳圈的材質有點單薄,上面沒有任何材質及廠家信息,店家稱可能在外包裝上會有標註。而即使是印有信息的遊泳圈,記者發現上面的安全提示也比較模糊,生產日期、材質、廠家等信息基本都缺失。另外,個別遊泳圈的安全提示竟是英文的。

  記者問旁邊的顧客,是否會注意遊泳圈上的標籤注釋?顧客的回答基本上是「不會」。只要遊泳圈表面沒有裂痕就好了。「一般都不會有問題,只要不劃破,就不會漏氣,可以保證質量。」店主補充道。■地點:五角場沃爾瑪超市

  標籤有多國語言,唯獨沒中文

  隨後記者來到五角場沃爾瑪超市,遊泳圈在四樓出售,但是沒有專門的貨架。不同大小的遊泳圈按照價格,擺放在貨架之間的空地上。記者發現,沃爾瑪出售的遊泳圈上面的標籤印有多國語言,唯獨沒有中文。當記者試圖詢問標籤內容時,發現這一區塊卻沒有一名導購。■地點:遊泳館門口體育用品店

  種類齊全有產品標籤

  昨天傍晚,記者走訪了市區不少遊泳場所,發現使用遊泳圈的人還真不少。在市遊泳健身中心,記者看到大人小孩套在身上的遊泳圈都很花哨,款式也挺多。當記者問及是否對遊泳圈的質量有所懷疑時,一些家長一臉茫然,好像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只表示在泳池中使用遊泳圈應該沒什麼安全問題,也不會對遊泳圈的生產廠家、認證標誌等信息細查。

  一家遊泳館的入口處有一家體育用品店。所售的遊泳圈種類齊全。從十幾個月大的嬰兒到成年人,都有不同大小的遊泳圈可供選擇。記者注意到,該店出售的遊泳圈都有產品標籤,上面清楚的標註著廠家的信息和產品規格、安全使用年限等。另外,在圈身的醒目處,標註著警示語「非救生工具,請家長在旁監護使用!」

  店員介紹,該店出售的遊泳圈全部都有標籤。這時一名顧客帶著5歲的兒子選了一個印著唐老鴨圖案的遊泳圈,記者問家長是否關注過遊泳圈的安全性,她說:「這個沒有關注,我們都是帶小孩去遊泳館遊泳,水比較淺,而且家長都會在旁邊監護,應該沒有問題。」

  記者了解到,很少會有顧客主動向店家提問遊泳圈的安全性,大多都只是注意檢查遊泳圈的表面有無裂痕,氣門是否有安全閥等方面。「而且大多數都是為小朋友購買的,一般會更關心遊泳圈的造型和圖案孩子是否喜歡。」當記者詢問遊泳圈和救生圈的差異時,該店員表示,她們並不出售救生圈,對兩者的差異也不是很清楚,但她們都會提醒顧客,這種塑料遊泳圈只適合在遊泳池裡使用,不適合到海裡或者水深的戶外使用。

  遊泳圈VS救生圈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很多人將遊泳圈和救生圈混為一談,但事實上,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產品。遊泳圈屬於水上玩具,實行的是《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範》和《充氣水上玩具安全技術要求》的生產標準,只能在水上休閒運動中起輔助或保護作用,帶到深水區或者天然河流、海域玩時,具有危險性。它與真正的救生圈相比,一是重量太輕,很難準確投擲;二是抗壓能力差,容易破損漏氣;三是塑料表面遇水就會變溼滑,較難抓握。這類遊泳圈只能在水上休閒運動中起到一定的輔助或保護作用,如果使用不當,也可能帶來潛在的危險。

  根據《充氣水上玩具安全技術要求》的規定,市面上出售的玩具充氣式遊泳圈,必須在醒目位置標註「非救生器材,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小孩的身高要與水深相適應」等安全提示字樣。但實際上,大部分的遊泳圈都沒有這些字樣。

  救生圈是水上救生設備的一種,生產工序複雜,要求更為嚴格。圈體芯材採用閉孔型發泡材料,也就是聚苯乙烯材料,外面包裹玻璃纖維布,還要塗三層酚醛樹脂,然後包帆布並塗刷數層油漆。救生圈圈身必須具備螢光條,方便救援。對僅用於內河水域的救生圈,整體質量不小於1.5公斤,目的是增強圈體的強度,以及在救護落水者時拋投準確,不受風浪影響。

  業內人士表示,充氣水上玩具並非適合任何年齡的小孩,一般的充氣遊泳圈只適合5歲以上的小孩,各種可坐式遊泳圈適合2至4歲左右的小孩。不要將充氣遊泳圈在泳池深水區或者天然河道、湖泊、海域使用,以免發生意外。早在2007年,廈門一名20歲左右的女孩在海邊遊泳溺死,被發現時身上套著一個充氣式遊泳圈,只是泳圈已經沒氣了。

  只要有一定的壓力,或者放置時間過長,遊泳圈都有緩慢消氣的現象,所以要隨時注意充氣。同時,為避免發生意外,所有的充氣遊泳圈都不要充氣過量或充入高壓氣體。此外,也不要拿汽車內胎當遊泳圈,輪胎遊泳圈雖然比較厚,不容易漏氣,但質地粗糙,氣門嘴長而硬,很容易傷害皮膚,不適合遊泳。

相關焦點

  • 青島遊泳圈市場亂象多 三無產品公開賣
    在王哥莊車站旁邊,記者找到了李先生所說的那家買遊泳圈的攤販,這裡原本是一家茶葉店,可能是看到了夏天的商機,又臨時賣起了泳衣、遊泳圈等水上用品。  為了讓記者放心購買,這位攤主說得是天花亂墜,可是記者卻發現,這裡賣的遊泳圈,都是既沒有生產廠家也沒有產品信息的三無產品,只有個別的遊泳圈印上了只能在淺水中使用的警示。
  • 勿將遊泳圈當做救生圈
    另外,遊泳圈僅是水上玩具,與救生圈是不同產品,勿將遊泳圈當做救生設備使用。  部分在售遊泳圈標識不明  「我家孩子喜歡印有卡通圖案的遊泳圈,而我主要是看它氣充得足不足。」遊泳館內,一位正帶著孩子戲水的年輕母親說。
  • 台州市遊泳圈市場三無產品居多 可能帶來潛在危險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抽查涉及的不合格項目為:年齡範圍,氣室,軟聚氯乙烯薄膜的厚度,安全警示的字體、字號。其中軟聚氯乙烯薄膜厚度均不合格,最薄的比標準低了1/3,對兒童來說有溺水風險。而根據國家標準,長度大於76釐米的兒童泳圈要設計成兩個氣室,提高泳圈發生破損後的安全性,但是檢測中發現有三批次的產品只有一個氣室。另外部分產品安全警示標識字體大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 別把塑料遊泳圈當「救生圈」 還是泡沫芯的安全
    浙江在線07月12日訊(通訊員 任傳好)持續的高溫天氣,遊泳池成為孩子們戲水消暑的好去處,為了安全,家長們往往都為孩子們購買了遊泳圈
  • 兒童救生衣遊泳圈使用意外頻發 遊泳圈不是救生圈
    原標題:兒童救生衣遊泳圈使用意外頻發 遊泳圈不是救生圈 「三無」產品充斥遊泳設備市場。  2、調查:  「三無」產品 充斥市場  事後陳女士才注意到,自己購買的救生衣是「三無」產品。這件救生衣是在南寧市金洲路南一裡的廣西文具城購買的。25日中午,記者到廣西文具城看到,多家文具店前均擺有遊泳圈、救生衣出售。遊泳圈上有卡通印花,樣式多為動物造型。
  • 九江:遊泳圈漏氣孩子險出事「三無」遊泳圈充斥市場
    那件事發生後,廖女士的兒子變得很怕水,再也不願意下水遊泳。  遊泳圈熱賣市民選購很少考慮安全性  隨後,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遊泳館,在遊泳館附近,都會有商店賣泳衣及遊泳圈。「暑假剛開始時賣得特別好。」一家泳衣店店主說。
  • 遊泳圈沒救生功能 調查:長沙市場上三無產品多
    記者走訪發現,現在長沙市各大市場、母嬰店中遊泳圈正熱賣,但它們質量良莠不齊,大多為三無產品。而且絕大部分家長不知道救生圈和遊泳圈的區別,也不知道救生圈上需要標識些什麼注意事項。  三無產品橫行,家長不知遊泳圈與救生圈的區別  7月10日上午,長沙市雨花區高橋現代商貿城的兒童玩具城,幾乎每家玩具店內都陳列了顏色鮮豔、款式多樣的遊泳圈,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選購,價格從10元到50元不等。  記者在一家玩具店中看到,充氣式遊泳圈多半未標記廠名廠址,僅有中文或者英文的警示語,實心泡沫遊泳圈則印製了廠家的詳細信息。
  • 哪種遊泳圈能保安全?實驗下水作業告訴你
    遊泳圈和救生圈是一回事嗎?今天的金報實驗室,記者帶你一起重新認識遊泳圈。 記者走訪號稱雙保險設計的充氣式遊泳圈許多都不知是哪生產的昨天中午11:30,正是飯點,日湖邊上,還有小攤販在賣遊泳圈。老闆挺熱情,告訴記者,他在這兒擺攤是「兼職」,趁著天熱這幾天賺點錢補貼下。
  • 塑料遊泳圈難當「救生」大任
    調查中記者發現,各大浴場周邊大大小小攤位前,顏色鮮豔、形象各異的遊泳圈受到小朋友們的喜愛,不過其中一些問題產品還是讓家長們難以放心。專家表示,兒童遊泳圈實際上只是水上玩具,與救生圈區別較大,這些物品有著明確的年齡限制,家長需時刻警惕做好監管工作。
  • "三無"遊泳圈你敢給孩子用嗎 提醒:非救生用品
    濟寧新聞網訊 據齊魯晚報今日運河報導,夏日炎炎,很多家長帶孩子到海邊或遊泳池戲水消暑,但使用遊泳圈時還需謹慎。11日記者採訪中發現,城區批發市場存在不少「三無」遊泳圈,濟寧市質監部門工作人員提醒,遊泳圈並非救生用品,兒童使用時須有家長在旁監護。
  • 遊泳圈和救生圈的區別
    三伏天來襲,帶孩子去遊泳成為很多家庭的娛樂項目,不過這裡提醒家長,切不可將孩子的安全託付給普通的遊泳圈「玩具」,因為遊泳圈和救生圈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前者絕不能替代後者。救生圈的圈體芯材採用聚苯乙烯材料,外面包裹玻璃纖維布,塗上三層酚醛樹脂,然後包帆布並塗刷數層油漆。
  • 塑料遊泳圈為啥不讓下海玩?
    原標題:塑料遊泳圈為啥不讓下海玩? 兒童遊泳圈不等於救生圈瀋陽市的劉女士近日帶孩子去南戴河海邊遊玩,自帶的塑料遊泳圈卻被禁止使用,被要求換上橡膠救生圈。「都是遊泳圈,為啥不讓用呢?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從安監部門了解到,遊泳圈和救生圈,還真不是一回事兒。與橡膠救生圈相比,兒童遊泳圈較輕,塑料表面一旦遇水,容易溼滑難抓握。按照《充氣水上玩具安全技術要求》規定,玩具充氣式遊泳圈在醒目位置標註了「非救生器材,需在成人監護下讓孩子使用,孩子的身高要與水深相適應」等安全提示。因此,海濱浴場禁止使用塑料遊泳圈是有道理的。
  • [臨沂]不是所有的遊泳圈都叫救生圈 別把玩具當救生用品
    入伏以來,遊泳成了很多市民避暑的好選擇,臨沂市場上的遊泳圈也隨之熱銷起來。近日,河東區趙女士帶女兒遊泳,發現遊泳時遊泳圈漏氣,讓她嚇了一身冷汗。27日-29日,記者走訪多家水上用品店發現,多數遊泳圈為「三無」產品,很多市民混淆遊泳圈和救生圈的概念,認為遊泳圈就是救生圈,將兩者混為一談。
  • 遊泳圈≠救生圈
    然而,市場上遊泳圈的質量卻良莠不齊,甚至有不少是「三無」產品,存在破裂和漏氣等安全隱患。  鄭州市民王女士給孩子買了一個遊泳圈,回家充滿氣後,不到一個小時就漏完了。接到王女士的投訴,昨日,鄭州市二七工商分局組織執法人員對轄區遊泳館附近的遊泳用品店進行了突擊檢查,查獲了30多件「三無」遊泳圈、救生衣、水球,執法人員責令當場撤櫃。
  • 遊泳圈不是救生圈 別戴著往深水裡遊
    記者昨天採訪了解到,我市市面上銷售的五顏六色的遊泳圈多數是塑料材質,業內人士表示這些玩具遊泳圈而非救生圈。浴場救護人員提醒,使用這種遊泳圈的遊客,最好只在淺水區遊玩,以免遇險。遊泳圈標識「非救生用品」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第六海水浴場,十幾家銷售遊泳圈的攤位一字排開,不時有遊客上前詢問價格。
  • 家長應知4點選購遊泳圈常識
    近日,同安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泳具市場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市面上常見的遊泳圈分為充氣遊泳圈和泡沫遊泳圈,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救生圈和救生衣則比較少見。  在一家文具用品店,部分泡沫遊泳圈生產廠家、聯繫電話、出廠日期均沒有標註,製作粗劣、包裝簡單,是典型的「三無」產品。在一家超市,一些充氣遊泳圈未按照安全技術要求標註「非救生圈設備,僅供在成年人監護下淺水中使用」字樣。
  • 遊泳圈和救生圈真的不一樣!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夏天裡,很多人都喜歡遊泳,甚至去海邊遊玩,這時候,旱鴨子們常常需要救生圈來幫忙。近日,網上有傳言稱,遊泳圈並不等於救生圈。傳言中稱,海裡硬物較多,遊泳圈容易被戳穿。而實際上,遊泳圈和救生圈有本質區別,錯把遊泳圈當成救生圈使用,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這種說法靠譜嗎?央視《是真的嗎》對這兩樣東西進行了使用實驗,普通遊泳圈的安全性能遠不如救生圈,專家建議,消費者購買時千萬得弄清楚。
  • 兒童戲水屢屢發生事故 遊泳圈不是「救生圈」
    原標題:兒童戲水屢屢發生事故 遊泳圈不是「救生圈」   原標題:遊泳圈不是「救生圈」   兒童戲水屢屢發生事故   專家提醒家長應注意全程看護   孩子穿著褲式坐圈在水中戲水,家長悠閒地在岸邊閒聊。結果孩子用力向前撲,泳圈側翻,孩子難以從褲圈裡掙脫出來,頭朝下、腳朝天在水中掙扎。
  • 遊泳圈救生圈可別分不清 充氣遊泳圈受捧泡沫救生圈遇冷
    ­  遊泳圈和救生圈有本質區別。充氣式塑料遊泳圈執行的是《充氣水上玩具安全技術要求》,本質上只是玩具,只對充氣玩具的浮力和材質厚度進行了簡單規定,而救生圈的國家標準則在外觀、尺寸、重量、材料、性能等方面都有嚴格要求。救生圈能承受的重量較大,目的是增強圈體的強度,在救護落水者時拋投準確,不受風浪影響。
  • 水上樂園謝絕遊客自帶遊泳圈
    近期,江西省消費者協會頻頻接到消費者投訴,稱「魅力贛江」水上樂園拒絕遊客自帶遊泳圈進場,遊客只能選擇付費租賃場內的遊泳圈,該做法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自帶遊泳圈不讓進   8月16日下午5時許,南昌消費者裴先生和妻子、兒子來到「魅力贛江」水上樂園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