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潯陽晚報 記者張倩、徐田剛報導:眾所周知,遊泳是一項非常好的鍛鍊項目,特別到了夏天,孩子扎堆往遊泳館跑。而對那些不會遊泳的「旱鴨子」來說,遊泳圈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裝備。然而,潯陽晚報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充斥著大量「三無」遊泳圈,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遊泳圈漏氣孩子險出事
廖女士的兒子今年10歲,為了讓兒子鍛鍊身體,暑假時,只要有時間,她和丈夫都會帶兒子去遊泳館遊泳。「那天,我和兒子去遊泳,因為孩子還不會遊,我就將遊泳圈套在他身上,讓他自己在淺水區玩。」廖女士回憶起當天的情景,「我一直坐在岸邊看他玩,突然,兒子不見了,水面上漂著已經漏氣的遊泳圈。」廖女士邊大喊邊跳下水將兒子救起。「還好發現得及時。」
之後,廖女士發現導致這次事故的原因是遊泳圈無故漏氣了。「買的時候也沒太在意,看著差不多就買了,誰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事後,廖女士找到商家要求退貨,老闆卻不肯退,只能換新的。
那件事發生後,廖女士的兒子變得很怕水,再也不願意下水遊泳。
遊泳圈熱賣市民選購很少考慮安全性
隨後,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遊泳館,在遊泳館附近,都會有商店賣泳衣及遊泳圈。「暑假剛開始時賣得特別好。」一家泳衣店店主說。
在湖濱小區附近,幾家內衣店門口擺著各式各樣的遊泳圈,記者留意到,這些遊泳圈上沒有任何產品信息,而市民在選購時也很少考慮遊泳圈的材質、出產日期等相關信息。
「充氣式的遊泳圈比較受歡迎,而且價格不貴,買的人比較多。」一店主告訴記者。「我雖然不會遊泳,但只要有空就去遊泳館玩,每次都帶著遊泳圈。」戴女士說,「有個遊泳圈,在淺水區轉悠足夠了。」喜歡遊泳的黃女士告訴記者,「我每年都會購買新的遊泳圈,因此樣式好看、價格便宜的遊泳圈就成了首選,而安全性則很少被考慮。」「孩子喜歡帶卡通圖案的遊泳圈,至於安全性,確實沒考慮過。」一名正在選購遊泳圈的家長說道。
遊泳圈並非救生圈,買的時候要注意
記者走訪了解到,根據相關規定,市面上出售的玩具充氣式遊泳圈,必須在醒目位置標註「非救生器材,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小孩的身高要與水深相適應」等安全提示字樣。而記者調查發現,市面上的遊泳圈卻很少有類似字樣、生產日期、材質介紹、使用者體重和安全提示等,甚至大多數的遊泳圈連生產廠家、產品認證等標識都沒有。
記者隨後走進一家商店,指明要救生圈,店主用手指了指琳琅滿目的遊泳圈,「喏,這裡都是救生圈,隨你挑。」記者隨手取下一個,「這救生圈能起到救生效果嗎?」店主點頭表示可以,在記者的連番追問終於換來了店主這樣的回答:「說實話,這東西只是充氣式玩具,當救生圈用,還是沒有十足的把握。」記者發現,不少市民對遊泳圈和救生圈分不清楚,以為遊泳圈就是救生圈,挑選什麼樣的遊泳圈也全憑個人喜好。這些顏色各異、造型多樣的遊泳圈除了是「三無」產品外,還有一股刺鼻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