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養殖戶很焦心:養不起的鴕鳥、無人問津的百畝青蛙……

2021-02-08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記者 李成輝

因為疫情,龜鱉牛蛙以及蛇、鴕鳥、青蛙等動物能否繼續飼養、銷售,牽動諸多從業者的心。3月5日,農業農村部明確中華鱉、烏龜、牛蛙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

這讓相關養殖戶們鬆了一口氣。但記者採訪發現,蛇、黑斑蛙、孔雀等特種養殖戶們仍然處在煎熬中,在不能賣錢、養著燒錢、馬上沒錢的死循環裡無法自拔。儘管這些養殖戶們在苦苦掙扎,但未來究竟如何,依舊是未知數。

故事一

被迫更換廉價青菜餵食鴕鳥

「沒錢了,養不起,你看它們餓得好兇呢……」3月31日,益陽旭藍孔雀專業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郭春生,焦頭爛額地望著基地裡的鴕鳥。

昔日「金鳥」,已不如雞。一隻鴕鳥有兩三百斤重,正常賣個七八千塊錢不成問題,但郭春生沒想到,疫情一來,鴕鳥龐大的身軀卻成為他不堪的重負。

郭春生告訴記者,飼養鴕鳥沒有自理能力,如果放生就會餓死。一隻鴕鳥每天能吃二三十斤飼料,光積壓在養殖場內的這26隻鴕鳥,每天的飼料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了節約,現在我每天用廉價青菜餵食。」

除了鴕鳥,郭春生的養殖場裡還存欄近5000隻孔雀,受疫情所累,也全砸在了自己手裡。

讓郭春生更頭疼的是,依附於合作社的貧困戶、脫貧戶。去年,合作社幫扶對象就有500多人。近三年,合作社給貧困戶分紅達110多萬元。而且從2017年開始,他與當地貧困戶籤訂協議,免費為每戶提供10隻孔雀幼苗,安排技術人員每星期上門指導與檢查,並承諾按市場價保底收購,「不料我現在都難以為繼了。」

(瀏陽輝來農場黑斑蛙養殖基地。記者 李成輝 攝)

故事二

辭退工人,一家四口上陣看護青蛙

「壓力太大了。」4月1日,談起現狀,瀏陽輝來農場負責人李新輝忍不住一聲聲地嘆息。

李新輝的農場裡養了100多畝黑斑蛙,也就是俗稱的青蛙。當天,瀏陽林業部門給李新輝下了最後「通牒」:是繼續養殖還是自願退出?退出的話,就來登記,以後國家有補償,會一分不少地給他。

這讓李新輝陷入兩難境地,「補償尚不明確不說,萬一現在退出了以後又可以養殖,基地再復原就困難了。」

李新輝是瀏陽最早一批人工養殖黑斑蛙的。2012年,做中央空調項目的他看到了黑斑蛙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於是引進馴化的蛙苗,開始自己養殖。

很多瀏陽及周邊地區的黑斑蛙養殖戶,都是從他手裡買的蛙苗,「往年到我這裡買苗的車子每天多得不得了。蝌蚪有時候一天就能賣八九萬元。」因為疫情,加之黑斑蛙也被列入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名錄,平時車水馬龍的銷售場景不再,「現在一隻也沒人買,哪怕是付了定金給我的也不敢來購苗了。」

「我現在只能設法保持青蛙的基本生長,不再加大投入了。」李新輝說,上個月,他已經辭退了基地的5名工人,一家四口上陣看護青蛙。

[責編:胡元媛]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青蛙特種養殖的方法
    青蛙的高產量吸引了養殖戶投資青蛙養殖,加上為了維持生態平衡,人工養殖青蛙得到支持和鼓勵。由於我國目前對青蛙黑斑蛙繁殖技術的研究不深,育種技術尚不成熟,使得蛙的繁殖成功率不高。青蛙特種養殖技巧中國的青蛙養殖具有「三大」的特點,即投資大,風險大,收入大。因此,青蛙繁殖的風險大於其他養殖。
  • 澳洲鴕鳥下綠蛋 從小飼養到大價格漲十倍(圖)
    澳大利亞鴕鳥學名鴯鶓,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8000萬年,是動物園常見的一種大鳥。不過很少有人聽說過,咱青島周邊動物園養殖的澳洲鴕鳥並非漂洋過海而來,大多來自黃島區琅琊鎮的一家特種養殖場。    熱鬧 300畝山林專養稀罕物    從琅琊鎮黃道山村開車上山,大約1公裡,就看到了養殖場的指示牌。眺望四周,這片山林鬱鬱蔥蔥,庫邊蓮花盛開,儼然一個世外桃源。養殖場負責人李新東說,2003年他包下了這裡的300畝荒山,專門搞特色種養殖。順著山路向上走,眼前突然一亮,一塊區域劃分整齊的養殖場映入眼帘。
  • 鄭州鴕鳥園去哪兒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若凡  提起鄭州金鷺鴕鳥園,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幾年前,到鴕鳥園遊玩一度是省會市民的時尚。不過這兩年,鴕鳥園似乎消聲匿跡了。  鄭州鴕鳥園去哪兒了?  2月9日,記者從河南省供銷合作總社了解到,該社已與新鄭市籤約,共同推進「好想你金鷺鴕鳥遊樂園」旅遊綜合體項目。這也標誌著新的鴕鳥園正式落戶新鄭市。  金鷺鴕鳥園是鄭州市最早投入運營的主題遊園之一,頗受遊客歡迎,多次被評為鄭州市十佳旅遊景區。
  • 河南鄭州男子養鴕鳥致富,年銷售額達700多萬元
    當時鄭州還沒有人養鴕鳥,全國養鴕鳥的人也很少,馬建覺得應該把握住這個先機。1996年8月,馬建投入全部積蓄開始養鴕鳥。他從廣東江門引進了鴕鳥養殖技術,買了24隻種鴕鳥養殖。經過半年的時間,馬建繁育孵化出了50多隻鴕鳥苗,可是過了一個月,剛孵化出的小鴕鳥全死了。
  • 一隻蛙的創富密碼——來自湖北天門市沉湖興富青蛙養殖農場的調查
    這個有水田400畝的農場是他與多祥鎮農民何新富、皂市鎮趙北村農民陶鐵佴投資500萬元合夥創辦的。「沉湖地區土地平整,水源條件好,遠離工業汙染,適合發展青蛙生態養殖。」程愛華說,為了方便經營,他們以農場為依託,成立了萬湖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採用公司+農場+基地的運作模式。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這400畝基地,一半用來養小龍蝦,一半用來養青蛙。
  • 金鷺鴕鳥園:鴕鳥園老照片可換園區門票
    金鷺鴕鳥園區  記者昨天從鄭州好想你金鷺鴕鳥遊樂園獲悉,新的金鷺鴕鳥遊樂園將於9月1日正式開園。新的好想你金鷺鴕鳥遊樂園位於新鄭市新孟路中段。對於很多鄭州人而言,金鷺鴕鳥園老園區承載著許許多多童年的記憶,為了回饋廣大遊客,9月1日~9月30日,全國遊客只需要憑藉本人在金鷺鴕鳥園老園區的照片,就能免費暢遊新的好想你金鷺鴕鳥遊樂園。
  • 鄭州鴕鳥園圍牆被拆起爭執 園方:做法有點不地道
    背景   鴕鳥園的沿革與現狀   資料顯示,1997年,河南省棉麻總公司(金鷺鴕鳥園前身)與管城區南曹鄉人民政府籤訂了《聯合開發沙荒地協議》。  協議規定,雙方對劃定範圍內的1000畝地塊進行聯合開發,合作開發期為1997年11月18日至2037年11月18日。
  • 金鷺鴕鳥園終於要「挪窩」了
    近日,鄭州金鷺鴕鳥園對外公告,該鴕鳥園將進行閉園搬遷,不再接待遊客。這也讓兩年前就傳得沸沸揚揚的「金鷺鴕鳥園搬遷」一事畫上句號。 作為鄭州最早運營的主題遊園之一,鄭州金鷺鴕鳥園已成一代鄭州人的記憶。無論是鴕鳥、仿真恐龍還是槐樹林,曾吸引諸多中外遊客前往遊玩,並多次被評為鄭州市十佳旅遊景區。
  • 鴕鳥幼鳥怎麼養殖鴕鳥養殖講解
    鴕鳥幼鳥怎麼養殖鴕鳥養殖講解做法:一、從雄鴕鳥在自然界培育鴕鳥,採用棲息在坡下,鱷魚棲息在臺下或背後。目前在我國生活在南方的***用雞或蚯蚓養殖種類不多。這裡有種種***的龜種常用來吃雞或蚯蚓,以用其煮食馴養的鳥類也很常用。二、發放豬食:***常見的***動物為我國種北京的「長飛豬」***環境的一種或一家一母的斑馬***養殖獸。
  • 梅花鹿、鴕鳥紛紛進入禾城養殖場 嘉興特色養殖"異軍突起"
    近幾年,隨著嘉興特色農業的發展,平時難得一見的梅花鹿、鴕鳥、水蛭等已成為嘉興農民養殖的對象。短短幾年間,這些特色養殖經濟效益凸顯,已成為我市農業中異軍突起的「優勢群體」。  雙寶野生梅花鹿馴養繁殖場如今年產值能達到700多萬元。
  • 焦心!回鄉創業開果園套種2000畝南瓜冬瓜 如今豐收卻滯銷數十萬斤...
    最近,四川渠縣的李先生很焦心,他回鄉創業,在老家東安鎮等地流轉土地3000多畝種柑橘,在疫情期間的空檔購買了南瓜和冬瓜種子套種在地裡,結果遭遇了滯銷。8月12日,李先生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預計南瓜還有30萬斤,冬瓜還有10餘萬斤沒有銷售出去。
  • 天冷了,特種魚養殖戶的...
    天冷了,特種魚養殖戶的日子越來越難熬?反觀鱖魚加州鱸黑魚黃顙魚鮰魚特種魚,價格在慢慢下滑,銷量也不是很好,而且隨著冷空氣的不斷南下,廣東地區想賣魚的養殖戶都多了,其中目前壓力最大的就是加州鱸魚了,因為各地加起來的養殖量太大了,「很多人其實都從過去兩三年的規律裡看出來了,上半年的魚價是最好的,下半年的價格是最差,現在最壞的時候還沒過去,有的人就想著熬一熬,明年上半年就好了,看起來有一定的道理,但你如何先把這個冬天熬過去呢?
  • 男子養鴕鳥圓致富夢,鄰居卻哭訴:家中水井洗澡渾身癢
    就在幾天前,瀏陽森林公安局接到村民舉報,稱有人在家裡養鴕鳥。搜集過線索後得知,有人在朋友圈售賣宰殺的鴕鳥肉,已經賣了一個月的時間。調查後,民警趕到飼養鴕鳥的男子家中,果然發現一群養殖的鴕鳥。養殖戶說,在閒置的家中飼養了60多隻鴕鳥,每隻大約有2米高。養殖戶坦言,這些鴕鳥不會攻擊人,非常聽話,早上的時候還會跳舞。
  • 他把水放幹了養青蛙,靠幹塘養蛙掙錢發財,他的合作社銷售額超千萬
    記者:把(逃出來的)青蛙推進去,別跑了。 記者:這些都是剛逃出來的? 文德福:對,剛逃出來不久的,幸虧我們發現的及時。 逃跑的大一點的青蛙文德福就用網兜抓,小一點的不好抓,只能蹲下來用手抓。 記者:(跑出來)好幾隻。 文德福:好幾隻,那不是好幾隻,一跑出來你發現不及時一兩百隻都有,那不是一兩隻的問題了。
  • 濟南奶農生存現狀:鮮奶賤賣不如礦泉水 養殖戶轉行
    濟南奶農生存現狀:鮮奶賤賣不如礦泉水 養殖戶轉行  一公斤牛奶只賣0.75元,比喝礦泉水都便宜,這樣的「奇葩事」現在幾乎天天在濟南各大奶牛養殖場上演。近日,因生奶收購價暴跌,全國各地出現牛奶滯銷、殺牛倒奶現象。記者6日採訪濟南多家奶牛養殖戶了解到,由於市場行情慘澹、奶企限量收購等原因,他們無奈只能賠本賣牛止損,有的養殖戶已轉行。
  • 1500畝貽貝遭災 枸杞鄉協助養殖戶緊急開展止損工作
    9月23日,舟山市嵊泗縣枸杞鄉幹斜村村黨支部書記王冬月正安慰村裡焦急的養殖戶們。今年第十七號颱風「塔巴」雖22日在韓國登陸,但途徑嵊泗海域時,掀起的巨浪攪亂了枸杞鄉不少已漸成熟收割的養殖貽貝。幹斜村茅草灘碼頭幹斜村是枸杞鄉貽貝養殖最集中的區域之一。
  • 青蛙養殖戶如何分清「氣泡病」和「腸道脹氣」?如何合理解決?
    青蛙養殖戶如何分清「氣泡病」和「腸道脹氣」?如何合理解決?出處:青蛙幫 作者:趙宇江 水產養殖網 2019-06-01 21:31:00 2019年,青蛙養殖(黑斑蛙養殖)過程中,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大家所說的「氣泡病
  • 長葛市鞏莊村:青蛙變「金蛙」 群眾樂開花
    8月11日,在長葛市古橋鎮鞏莊村青蛙養殖示範基地,連片的防鳥「天網」下面是一個個長方形的水稻池,活蹦亂跳的青蛙在水稻叢中追逐,池岸邊成群的幼蛙在紗網上覓食,一派和諧共生的動景生態圖躍然入目。這個青蛙養殖示範基地的主人叫範啟雲,曾經在廣東一個紅木廠做經理的他怎麼會想到在農村養殖青蛙?「在外打工的那些年,我每年春節都會回家。年復一年,我發現村裡的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村中土地荒廢嚴重,於是我就萌生回鄉發展的念頭。」範啟雲說。
  • 在農村有一畝田,養殖什麼比較好?「過來人」給出以下三個建議
    農村地域寬闊,資源豐富,而且隨著國家對於農村政策的利好,各種補貼的實行,讓很多創業者或者在外打工的農村人都將目光投向了農村養殖業,而且近幾年,類似「北大畢業生下鄉養豬」、"行業精英回農村種田"的新聞層出不窮,那麼,就有人問了「在農村有一畝田,養殖什麼比較好,而且本錢投資少好養不愁銷路呢」?
  • 女子冒險養殖「澳洲鴕鳥」,一隻就能該賣600元,值得借鑑嗎?
    女子冒險養殖「澳洲鴕鳥」,一隻就能該賣600元,值得借鑑嗎?袁春華大姐早年相中了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項目,經過一番了解和實地考察以後,他在1998年創辦了珍禽養殖場,在這個養殖場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禽類,孔雀,鴕鳥,珍珠雞等等,但是最厲害的並不是這些品種,在袁大姐多年的摸爬滾打之中,終於總結出了人工繁殖鴯鶓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