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勢上揚!前11個月兩江新區電子產業產值同比增13.6%

2020-12-27 華龍網
宇隆光電生產車間。 通訊員 陳昕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1日11時39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通訊員 趙鵬)搶佔電子產業的「新機」,抓新訂單、上新項目、引「新朋友」,重慶電子產業實現逆勢增長。近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2020年1-11月,兩江新區直管區電子產業實現產值1656億元,同比增長13.6%。

政企攜手搶抓機遇 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疫情把一季度計劃打亂了,二月份訂單量幾乎為零。」重慶迪洋儀表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行政經理尹麗表示。

面對艱難局勢,兩江新區通過推出「抗疫暖企八條」、企業服務員等措施,積極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疫情產生的新機遇。

今年3月,兩江新區舉行電子產業「雲推介」活動,以「屏對屏」的方式,向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及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全國數十個省市的70餘家電子產業企業、商協會,推介兩江新區電子產業發展優勢。

另一方面,企業也在積極搶時間、搶生產、搶訂單。京東方相關負責人介紹,面對疫情,京東方在大幅優化顯示器件產品結構的同時,抓住市場機遇,針對遠程辦公、遠程教學、遠程購物、遠程問診、體溫監測等需求的增加,不斷整合技術優勢,創新應用場景,提供低藍光顯示、智慧教育、智慧辦公、體溫預警、移動健康等產品及解決方案,為業績大幅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兩江新區另外一家百億級電子企業同樣表現不俗,「我們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著力推進生產,整體業績實現『逆勢增長』,出貨量、納稅總額、進出口總額位居重慶市工業企業前列。」重慶仁寶資深副總經理萬良憬表示。

在兩江新區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重點電子企業訂單數量和金額逐步上升,生產經營逐漸回暖,今年1-11月直管區電子產業實現產值1656億元,同比增長13.6%。

產業結構呈現「三化」亮點

兩江新區電子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電子產業向「芯、屏、器、核、網」全鏈條發力,智能化、高質量發展的趨勢十分明顯。

「總體來講,兩江新區電子產業結構呈現結構高端化、生產智能化和軟體產業集聚化的特點。」兩江新區產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兩江新區的電子產品從傳統的筆記本、臺式機逐步擴展到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可穿戴設備等領域,新品產量佔比已超50%。

重慶翊寶智慧電子裝置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平貴介紹,翊寶正在大力推進智能化改造,已實現生產效率提升29%、生產成本降低10%、機器換人減少30%以上。2020年展開全面智能化改造,進一步提升效能,實現裝備、生產線和車間全面實現自動化、數位化。

宇隆光電則於2020年二季度設立了重慶宇隆光電研究院,並充實了研發團隊,以期加快公司在FPC相關產品及相關工藝方面的技術力。據了解,宇隆光電產能較上年實現翻番,銷售收入和利潤增幅均接近70%。

另一方面,兩江新區還在高標準打造軟體園,加快工業設計行業發展,已集聚市級工業設計中心11家,約佔全市25%,總量居全市第一;「重慶設計公園」落戶悅來,高水平舉辦2020重慶悅來國際設計論壇和2020重慶工業設計創新成果展。

上新項目、引「新朋友」 產業鏈條加快完善

「上半年我們出色地滿足客戶訂單需要,得到客戶的充分認可,今年7月份我們爭取到新的智能電子筆訂單入渝生產。該項目計劃新增投資10億元,架設5條新生產線,形成年產能500萬臺以上的智能電子筆製造中心,為兩江新區『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發展增添新的亮點。」劉平貴向記者介紹。

京東方也在加緊六代線的建設進度,該項目總投資465億元,將採用全球領先的主動有機電致發光AMOLED技術進行柔性顯示屏生產,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AMOLED生產線,也是當前重慶最大的在建超級潔淨廠房。

不僅如此,今年5月,京東方重慶智慧系統創新中心落戶兩江,該項目預計投資約50億元,集聚上下遊和關聯產業資源、創新資源和服務資源,形成產業共生生態新模式,打造區域新名片。

除了新項目,今年兩江新區電子信息企業多了不少「新朋友」,重慶勵頤拓便是其中的一員。

「我們致力於開發完全自主可控並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工業仿真軟體(CAE),在電子行業產品及機械相關行業產品的仿真分析提供包括整體解決方案、定製化開發、專業技術諮詢等全方位的服務。」重慶勵頤拓首席工程師劉建濤說,企業高度重視技術創新,研發投入佔比超過80%。

成立短短一年時間,重慶勵頤拓已經與長安汽車、中國二重等重點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

信通院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重慶)則帶動了兩江新區乃至整個西部的工業網際網路生態培育。據該中心總經理張陸洋介紹,創新中心協同推進國家頂級節點建設,支撐汽車、醫療器械、建材、金屬製品等多個二級節點建設,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產業初具雛形。同時,創新中心支撐建設重慶市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和成渝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實時、動態分析全市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情況,為工業企業和平臺企業搭建「橋梁」。目前,該中心在智能化、數位化改造能力建設方面,與華為、浪潮、聯想等達成合作意向,形成了雲MES、5G+MEC、安全防護等解決方案。

據悉,「十四五」期間,兩江新區將精心謀劃和加快推動新區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把握髮展大勢、找準發展定位、謀劃發展路徑、創新發展模式、強化發展保障,堅持創新核心地位,更加注重補短板和鍛長板,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共同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持續發展壯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前11個月兩江新區電子產業同比增13.6%
    月,兩江新區直管區電子產業實現產值1656億元,同比增長13.6%。今年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特別是疫情衝擊,兩江新區與企業們一道,在困境中想辦法、謀發展,同時搶佔電子產業的「新機」,抓新訂單、上新項目、引「新朋友」,電子產業實現逆勢增長。
  • 按下「加速鍵」、訂單「逆勢上揚」!重慶電子產業加快復甦
    4月13日,廣達集團重慶公司復工2個月。從2月10日復工開始,重慶電子產業產能恢復按下「加速鍵」,努力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截至目前,重慶電子產業全面復工,46家規上整機企業和237家規上配套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全鏈條產能正在穩步回升。春節前,廣達便拿下多個大單,幾乎翻了一倍,本計劃大幹一把。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發生後,員工回不來,產量跟不上,怎麼辦?
  • 關於「十四五」發展 兩江新區電子企業提了這些建議
    2020年12月18日 22:50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2020年,兩江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度過了不平凡的一年。戰疫情、穩復工、抓機遇、搶訂單…兩江新區與企業共同面對,逆勢而上,產業規模持續增長、結構不斷優化、鏈條加快完善。今年1-11月,新區直管區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1656億元,同比增長13.6%。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兩江新區電子信息產業該如何乘勢而上、勇往直前?
  • 重慶規上電子企業全部復產
    4月29日,位於兩江新區水土園區的重慶兩江聯創電子有限公司,生產觸控螢幕、微型電聲器件、顯示模組等產品的各條生產線開足馬力,為京東方、維沃手機等產業鏈下遊企業提供配套。該公司總經理方冬福稱,進入3月以來,企業所有生產線均滿負荷生產,一季度接到的產品訂單量超過100萬片。
  • 重慶電子產業正在全鏈條「強勢復甦」
    不過,疫情導致迪洋直到2月20日才逐步復工,中途停工近一個月。「儘管如此,在相關部門幫助我們順利復工復產後,訂單數量和金額逐步往上走,特別是3月份的業績,給我們增添了不少信心。」 尹麗表示。位於兩江新區水土園區的聯創電子,主要從事觸控螢幕、光學及影像產業、微型電聲器件、顯示模組的研發製造,為京東方、天馬、vivo等企業提供觸控顯示一體化產品。
  • 一汽-大眾華北基地今年汽車產銷量逆勢上揚
    萬臺,同比增長34%;整車銷售量達22.7萬臺,同比增長35%,汽車產銷量實現逆勢上揚!「儘管疫情給汽車行業帶來的衝擊不小,但我們還是實現了三款新產品投產,產能也在復工復產後迅速提升,並在11月迎來了基地投產後第50萬輛整車下線。和去年產量相比,今年前7個月我們同比提升了104%,9月的單月產量更是達到3.4萬臺,創歷史新高。」一汽-大眾天津分公司公關總監劉國濤說,「亮眼數字背後,不僅有企業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天津政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 逆勢上揚 舟山一季度GDP增速全省第一
    一季度,舟山市經濟逆勢上揚!4月27日,記者從舟山市統計局獲悉,一季度,舟山市地區生產總值(GDP)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3%,增速為全省第一,且是省內唯一保持正增長的地市。規模以上工業保持快速增長,是拉動舟山市經濟逆勢增長的最大動能。一季度,舟山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0%,其中規上石油化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3倍。無疑,舟山綠色石化基地的建成投產,為拉動舟山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快速增長提供了內核動力。而受全球實施的低硫政策拉動,舟山船舶修造業務也延續去年良好態勢,數據顯示,規上船舶修理業總產值增長73.6%。
  • 前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 同比增6.3%
    商務部12月15日數據顯示,1-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99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下同)。其中,11月當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9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連續8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 經開區這家企業銷量逆勢上揚!怎麼實現的?
    一汽-大眾華北基地塗裝車間生產現場拿到剛剛出爐的統計數據,一汽-大眾天津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國富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今年前11個月,整車產量達25.8萬臺,同比增長34%;整車銷售量達22.7萬臺,同比增長35%
  • 大事記-兩江新區
    籤約投資金額達到174.48億元的25個製造業項目集中簽約落戶兩江新區,預計產值633.6億元。其中外資8.63億美元,主要包括金融、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6月18日2016 10個產業類、城市配套類項目在兩江新區龍興園集中開工。
  • 中歐班列開出逆勢上揚曲線:前3月同比增長18%
    開行數量逆勢增長——一季度去程開行1049列,同比增長24%,全行業復工率接近100%當地時間4月14日,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杜伊斯堡港貨運場站迎來十多天前從武漢始發的中歐班列。這是自疫情發生以來,從武漢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標誌著中歐班列(武漢)在中斷2個月之後,恢復常態化運營。此次中歐班列裝載的貨物包括歐洲急需的醫用無紡布、醫用桌布等防疫物資,汽車配件、電子產品和通信光纖等復工所需物資。班列抵達杜伊斯堡後,隨車貨物將分撥至德國、法國、匈牙利、捷克、波蘭等國。
  • 寒流之下車市逆勢上揚靠什麼?
    車市寒冬多個品牌銷量逆勢上揚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早前公布的數據,2019年10月,我國汽車銷量228.4萬輛,同比下降4.0%,環比增長0.6%。其中乘用車10月份銷量為192.8萬輛,同比下降5.8%,環比下降0.2%。今年1-10月,我國汽車累計銷量2065.2萬輛,同比下降9.7%。
  • 青島:外資外貿逆勢上揚 西海岸如何做到的?
    11月4日,商務部宣布,在全國設立10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名列其中。全球機遇、國家青睞,使處於「雙循環」中連接南北、貫通東西「雙節點」的青島西海岸新區,站在了中國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最前沿。
  • 重慶市半導體科技館在兩江新區開館
    10月26日,重慶市半導體科技館正式開館。圖為館內晶片展示場景。新華網 王龍博 攝  新華網重慶10月26日電(王龍博 謝力)位於兩江新區水土園區的重慶市半導體科技館26日正式開館,將成為集半導體產業成果展示、科技普及等為一體的科普載體。
  • 鳳山工業產值前10月同比增長65.2%
    鳳山工業產值前10月同比增長65.2%       鳳山訊 (特約記者 周恩革 通訊員 金慶林)鳳山縣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通過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全縣工業經濟蒸蒸日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 【青青島觀察】外資外貿逆勢上揚 西海岸如何做到的?
    【青島新聞網獨家】記者 陳志偉11月15日,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達成。11月4日,商務部宣布,在全國設立10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名列其中。
  • 前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6.8%
    2020年12月16日09:25 來源:房天下產業網 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顯示
  • 安徽工業經濟逆勢上揚增動能
    去年,全省經信系統戰疫情、保主體、促發展、增動能,推動全省工業經濟企穩回升、持續向好、逆勢上揚。 1月至11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居全國第6、中部第1、長三角第1位;實現利潤近2000億元,同比增長2.9%。打贏抗疫物資「保供戰」。
  • 幾米集團西南研發中心投運 兩江新區物聯網產業跑出「加速度」
    幾米集團西南研發中心投運 兩江新區物聯網產業跑出「加速度」 2018年12月28日 19:30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幾米集團西南研發中心投運    12月28日,位於重慶兩江新區金泰智能產業園的幾米集團西南研發中心落成投運。市委常委,兩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段成剛出席活動。
  • 「十四五」期間兩江新區汽車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
    2020年11月19日 13:26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汽車產業是重慶及兩江新區的傳統支柱產業。今年以來,兩江新區率先推動汽車全產業鏈復工復產,保證了目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