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烈日
泉州網7月16日訊 (記者謝宜萱 通訊員許振塔 吳文霞 文/圖)「哪裡最危險、就趕赴哪裡」,連日來,江西告急,鄱陽湖告急,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聞「汛」而動,在上級統一部署下,緊急馳援。
6月29日以來,江西省受連日暴雨影響,鄱陽湖水位不斷上漲,連續8日漲幅在0.4米以上,單日最大漲幅0.65米,歷史罕見。
7月12日零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內,湖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98年洪水位22.52m」,我國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紀錄以來的歷史極值,防汛應急響應不斷升級。
集體奮戰
7月13日14時25分,根據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統一部署,按照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指令,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抗洪搶險增援前置力量260人、47輛消防車、26艘舟艇從南平趕赴江西增援。其中,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共出動62人、12輛消防車、6艘衝鋒舟。
當晚,泉州消防指戰員到達目的地後,在江西上饒市餘干縣體育場集結點進行營地搭建,並做好救援準備。
接力搶險
次日上午10時25分,餘干縣防汛指揮部發出請求,楓港鄉楓富聯圩大壩出現滲水,急需救援。據悉,楓富聯圩是鄱陽湖區的重點聯圩之一,它保護著堤內6.4萬多畝的耕地和3.7萬人的生命財產的安全。
汛情就是命令,責任重於泰山。接到總隊調度後,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抗洪搶險增援前置力量立即趕赴現場,與江西上饒市消防救援支隊並肩作戰,對大壩進行加固排險。
當日,江西省發布高溫預警,消防指戰員忍著烈日暴曬,不停地將沙石裝袋,接力送到滲水處填堵加固。豆粒大的汗水順著他們的臉頰、手臂,不停地往下滴。至傍晚6時許,滲水處被成功堵上。大家這才發現臉和手臂被曬得通紅,火辣辣的。
記者了解到,在當天的搶險現場,消防組歌不停地迴蕩在消防指戰員耳邊,將現場的士氣反覆推向高潮。原來,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一站站長陳家威作為黨員幹部身先士卒,帶隊開展搶險救援任務。為了提升隊伍士氣,他打開音響在現場播放消防組歌,嘹亮的歌聲與加油吶喊聲成為指戰員不竭的動力。
同事眼中優秀的他,卻稱自己是一名「不稱職」的父親。他告訴記者,平日自己工作繁忙,除非請假,否則就得全天值班,一個月最多只有三天時間可以陪伴一雙兒女,「這一次出來,又不知何時才能與家人團聚。」接下來,他與其他消防指戰員將繼續駐紮江西,隨時等待總隊的調度,再次投入搶險任務中。
小科普
聯圩:圩指的是中國江淮低洼地區周圍防水的堤。聯圩是將小圩合併成大圩,以縮短圩區防洪堤線的一種措施。聯圩是通過堵塞支河實現的,故又稱為堵支並流。(宜萱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