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茅房的君王 中國皇帝的一百種死法

2020-12-16 小水號

中華文化幾千年之久,皇帝這個稱呼從秦始皇起賦予了其尊貴威嚴和無上的地位,從秦始皇算其皇帝稱號大概494人,而如果加上秦之前夏商周時期的王,公,侯,草原可汗,中原農民起義軍建國稱帝者那將超過千人。

始皇帝

地位如此高貴的帝王,按理說其生命安全將得到最嚴密的保障,但是在這麼多位帝王中非正常死亡的將近百分之44,遠高於其他的社會群體,這其中肯定存在太多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皇帝身旁的人慾望太過於強烈,翻開史書,父殺子,子殺父,母子相殘,叔侄躲位,甚至外敵入侵,農民起義,天災人禍,這都是帝王非正常死亡率高的原因。

那今天我們來聊一下一位死於茅坑的皇帝,我第一次聽說有個皇帝掉廁所死的還有點不太相信,如果說皇帝死於宮廷政變,或者是叛賊所殺那並不會讓人感到奇怪,但是說堂堂一位君王,死於茅坑那就有些讓人啼笑皆非。

晉景公,春秋時期晉國第二十六代君主,叫姬獳,晉成公之子,於公元前599年繼位,繼位沒多久,晉軍在柳棼之戰和穎北之戰先後擊敗楚莊王率領的楚軍,看到這覺得這位還是挺牛逼的,

晉景公算是一位在軍事政治上很出色的君王,雖然在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戰被楚國打敗,但晉景公並沒有消沉,而是沉著冷靜的思考自己的錯誤,在公元前583年即派兵在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中攻入楚國本土 ,使楚國霸業結束。

而就是在這一年,晉景公下令誅滅趙氏一族,對趙氏孤兒的下手的就是他,但後來下令恢復趙家的也是晉景公。

趙氏孤兒

而歷史對晉景公的評價也頗為正面,晉景公一生滅潞,制齊,破楚,改變了趙盾專政時代的霸業中衰及諸侯離心,如果沒有史書記載的離奇死法,他並不會被那麼的津津樂道。

公元前581年,晉景公生病了,做了個夢,醒來後召桑田巫詢問,這個巫師說君上啊,你是吃不上今年的新麥了。景公覺得自己還是要掙扎一下,找了秦國名醫醫緩前來診治,。在醫緩來之前,景公又夢到二個小孩,一個說:"那人可是良醫呀,恐會傷到我,需要逃跑嗎?"另一個則說:"我們在肓之上,膏之下,他能將我們怎麼樣?"醫緩來後,直言景公已是病入肓膏,無法醫治。景公認為他是良醫,送了禮物讓他回國。

不久,景公想吃麥做的飯,讓人獻上新麥,準備讓桑田巫看到新麥,然後將其殺掉。讓他的胡言亂語付出代價,景公準備吃飯時感到腹脹,便去上了廁所,但卻掉到糞坑中死亡。

一代君王死於如此下場,貽笑千古啊。

相關焦點

  • 《泰拉瑞亞》怎麼殺死NPC NPC的一百種死法
    泰拉瑞亞怎麼殺死NPC,NPC的一百種死法。你是否苦惱過辛辛苦苦修的房子被NPC無情的霸佔了,是否體會過想讓某個NPC入住卻被別的NPC捷足先登的痛苦。別怕,這些都不足以擔心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殺死NPC的各種方法~
  • 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上茅廁死的皇帝是誰?
    在歷史上皇帝的死法要麼就是病死的,要麼就是中毒死的或者直接被乾死的,但是總的來說基本都是死在宮殿,但是就有這麼一個例外的皇帝是死在茅廁的,這個皇帝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的皇帝晉景公。說到這個皇帝他也是個國君聽信了奸臣的妄言殺害了一批忠臣,這批忠臣裡面就有趙同,趙括的全族。
  •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出自哪裡,為社稷而死的君王有哪些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個典故出自明朝,講的是永樂帝朱棣遷都北京和崇禎吊死煤山的故事。朱元璋將皇位傳給孫子朱允炆後,由於朱允炆覺得藩王的實力太強大,會威脅到自己的皇位,所以也效仿漢景帝開始削藩,但這引起了燕王朱棣等藩王的不滿,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造反,最終經過4年時間的苦戰,朱棣成功擊敗了建文帝的朝廷軍,取代朱允炆當了大明皇帝。
  • 史上5種超囧死法:一個掉茅房淹死,一個被烏龜砸死,成千古奇談
    第2位:掉進茅房淹死晉景公,春秋時期晉國的第26代君主,在位期間,他帶領軍隊先後擊敗過楚軍、齊軍,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君主。晚年時期,晉景公開始連連生病,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病入膏肓時,他請來當時著名的「活神仙」桑田巫來看病,希望對方能幫他,結果桑田巫看完病後,直白地表示:「大王,你恐怕吃不上今年的新麥了。」
  • 《水滸》中太祖皇帝舊制的一百「殺威棒」,其依據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五刑,是指古代官府對犯罪者所使用的五種主要刑罰的統稱,秦朝以前的五刑是指墨、劓、剕、宮、大闢,後來漢代自從一代仁主漢文帝廢除了肉刑之外,至南北朝時期流刑正式納入正刑「五刑」之中。管營喝叫除了行枷,說道:「你那囚徒,省得太祖武德皇帝舊制:但凡初到配軍,須打一百殺威棒。那兜的,背將起來。」....只見管營道:「新到囚徒武松,你路上途中曾害甚病來?」武松道:「我於路不曾害,酒也吃得,肉也吃得,飯也吃得,路也走得。」管營道:「這廝是途中得病到這裡,我看他麵皮才好,且寄下他這頓殺威棒。」
  •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為什麼好皇帝這麼少呢?
    明朝自朱元璋建立,到崇禎皇帝煤山以身殉國,共計將近三百年的時間。在對外問題上從來沒有妥協過,做到了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明成祖朱棣將都城遷到北京,親自鎮守國門,崇禎皇帝寧死也不願受辱,可謂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 《冷血追擊》演繹一百種死法下的反套路復仇
    最「萬萬沒想到」的驚喜之作 電影《冷血追擊》近日在各大城市舉辦了超前觀影活動,影片中的「黑色幽默」「一百種殺人方式」「好萊塢最狠老爹連姆·尼森硬漢回歸」「最有創意的死亡通告單」等都引起觀眾熱議,大家驚喜表示:「本以為是苦大仇深的傳統復仇電影
  • 胡瑋煒:創業有一百種死法,但只有一種活法!
    創業有一百種死法,但只有一種活法,那就是活得堅持。」日前,摩拜單車創始人兼總裁胡瑋煒,在新華社主辦的「新青年youthtalks」中發表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作者:胡瑋煒我在中學時候就想成為一名記者,在高考所有志願上都填了傳播學、新聞學。後來我真的成為一名記者。來到上海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花了1200元買了一輛自行車,租了一個房間。
  • 古代君王自稱「朕、孤、寡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國家關於皇帝的自稱有很多種,比如說「朕、孤、寡人」都是君王用來自稱的。這些都是什麼意思,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偏偏就要這麼叫,這裡面是有歷史有故事的。秦始皇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皇帝,他除了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度量衡等等之外,秦始皇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一隻傳到了今天。其中一個就包括把皇帝的稱謂定下來了。「寡人」和「孤」這兩個稱謂其實是沒有特別切實的說法,很多人說這是因為君王覺得自己的道德和才能不配是天子,是一種自謙的說法。
  • 明朝:天子不曾守國門,君王作死於社稷
    提起明朝,許多人對它的評價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王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但其實這種觀點帶有很大的個人崇拜和主觀意識,如果大家好好研究下歷史,就會發現明朝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偉大。要知道許多國土都是明朝主動放棄的,看到這裡,就會發現所謂的」「天子守國門」到底有多假了吧,至於君王死社稷,那就更牽強了。君王作死於社稷君王死社稷,主要是指崇禎皇帝北京城破之際沒有逃離北京城,自縊而死。其實這個說法也是有問題的。而當年崇禎沒有離開北京,並不是不想離開,而是逃得太遲了。
  • 茅房:中國的非典型廁所
    試想如果賈馬爾·馬裡克被哥哥關在中國式的廁所裡,他又會有怎樣的異人之舉呢?廁所,俗稱茅房、毛房,現代人給予的雅稱為洗手間、衛生間。廁所的「廁」是指在正房一側的那個空間,因此從古人開始廁所就放在住房的一角。以往的廁所不同於現在的廁所乾淨,同時從數量和放置的位置上都與現在的廁所截然不同。現代的樓房都會為一套住房設計兩個廁所。一個放置在客廳處,一個放置在主臥室處。
  • 《風味人間2》:論螃蟹的一百種「死」法
    接下來,咱們一起看看《風味人間》中螃蟹的幾種吃法。大閘蟹每逢中秋,走親訪友的禮物中,大閘蟹的身影比較常見。而最出名的,就是陽澄湖的大閘蟹。大閘蟹無須複雜的烹飪手法,清蒸即可。除了國內,《風味人間》還介紹了幾種國外螃蟹的吃法。帝王蟹從名字看,這螃蟹的個頭就小不了。一隻帝王蟹的腿,都比溪蟹的全身肉多。
  • 民間故事:叫主人上茅房的松鼠
    張半山在夾縫中求生存,好不容易長大為人,可也還是沒人願意跟他打交道,好似掉了身份一般。張半山樂得輕鬆自在,忙時地裡幹活,跟飛禽走獸作伴,跟個鳥兒也能嘀咕半天。閒時就幫村裡老人挑挑水,補補房啥的。這年冬天,村東頭的吳大娘病重,沒有銀子買藥,張半山一人去到山中採藥。
  • 最另類的地標——德國大茅房
    2 內急是頭等大事兒,大概德國人也這麼認為,所以一百多年前當他們規劃了青島第一條商業街山東路(現中山路)後,又在其中段東側建了一座公共廁所
  • 皇宮中有上萬間屋子,為何沒有一間茅房,皇帝和妃子是怎樣方便
    但是找了半天,只是找到了現在式的廁所,而沒有古代的茅房,後來問了導遊才知道,原來古代故宮裡沒有廁所。沒有廁所,那麼皇宮裡面的人,皇帝和妃子甚至上千的宮女、太監是怎樣方便的呢?這讓我非常好奇,我特地上網查看了一下才略有所知,你們想知道原因嗎?接下來就由我為各位看官介紹介紹。
  • 茅房:中國的非典型廁所(二)
    圖4:福建某農村的土磚茅房。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土磚茅房在南方到處可見。有的土磚茅房單獨建在一塊空地上;有的土磚茅房是建在住房的一側,即住房和茅房共用一面牆。茅房的屋頂有的用茅草鋪成;有的是用瓦片鋪成。茅房裡的便池有的是陶瓷缸子;有的則是在地面上挖了一個地洞,然後用水泥砌成。茅房的門則多半用木板製成。(4)石頭茅房
  • 華農兄弟:竹鼠的一百種死法,殘酷又美味
    軟萌竹鼠的一百種死法,殘酷又美味,如同平凡人對於命運的逆襲。「這隻竹鼠打架受了內傷,現在救也救不活了,我把它宰了,去燜竹鼠。」「這隻竹鼠中暑了,今天把它吃掉。」「這隻竹鼠太能吃了,養不起,把它做成烤竹鼠。」「這隻竹鼠見不到老婆抑鬱絕食了,不如把它紅燒了吧。」
  • 仙丹嗑掉幾輩子修來的皇帝命
    雍正皇帝之死,向來是清史中的一個迷。58歲就去世了,與父親康熙和兒子乾隆的長壽形成鮮明對比。據《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年青時中過暑,特別怕熱,登基後常在較為涼爽的圓明園內辦公起居。奇在史料中沒有他病情加重的記錄,也沒說他的死因究竟是什麼,反正就是突然死了。古代的醫療條件的確比較落後,人均壽命不是很高,但雍正可是皇帝,有一個龐大的團隊專門維護他的身體健康,享受當時最高的醫療服務。就算病死,通常也會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會死得這麼快。
  • 中國名字讀法最多的火車站,一百人能有十幾種念法,卻沒人能念對
    不過它堪稱是中國名字讀法最多的火車站,一百個人能夠有十幾種念法,每一個讀法也不一樣,很多遊客看著這個站名往往都是一臉懵,怎麼讀都讀不對。 這個火車站就是蚌埠站,位於安徽省蚌埠市,看到這兩個字,相信很多人就已經摸不著頭腦了,這倆個字看起來不難,分開看都是認識,但是就是怎麼想都不知道怎麼讀,所以有些人會把這兩個字讀成「bang hu",有些人會讀成」pang zui",更多得於各大省份有不一樣的口音問題,因此一百個人裡面能夠有十幾種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