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棗花饃
這個寒假較以往漫長一些,如何安排這個寒假,讓它既過得充實又有意義呢!我們五年級根據學校的「好習慣實踐活動」要求,開展了春節專題活動做棗花饃。活動要求:
1、了解春節為什麼要做棗花饃。
2、從活面開始獨立完成。
3、家長拍照發班級群。
4、完成綜合實踐活動記錄表。
5、特別提醒家長要「動口不動手」哦!
活動意義:
1、讓孩子更好的了解春節習俗。
2、提高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
3、踐行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圖片分享:
活動作文分享:
我做棗花饃 作者:朱道創
今天老師給我們留了一個特別的作業:自己在家做棗花饃。
我在網上搜集了一些資料,懂得了怎麼做棗花饃。我先用一個乾淨的盆接一些溫水,然後再往裡面放上發酵粉,接著放入麵粉把它揉成團放進盆裡,再用一個鍋蓋蓋上,放在陽臺上(因為陽臺上暖和)。
過幾個小時後,面發好了,把它拿出來,取下一小塊放在案板上把它揉成圓形,再用擀麵杖把它擀成圓片,然後在圓片的周圍均勻的切下幾豎刀,用切出來的每兩片面裹住一個紅棗……像這樣把其它的也裹住。
接下來開始做第一層。第一層就是像一朵玫瑰花兒一樣的,拿一小塊面,把它分成幾小個,然後把它用擀麵杖擀成圓片,找來一個乾淨的叉子在上面印幾個印兒,兩邊都印,再用刀把它豎著切成兩半,疊到一起,然後裹上一個棗就成了一個玫瑰花的形狀。
一層二層都做好了,接下來該做第三層。做第三層的步驟和做第二層的步驟差不多,只是第三層用刀切的次數比第二層用刀切的次數多了一些。我做完第三層準備把第一層和第二層和第三層疊到一起,但是我發現第三層中間的空隙小,所以放不下第二層,我沒有放棄把第三層的棗拿下來,重新做了一個更大的,這次雖然還是有點小,但還是可以裝進去的。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就可以上鍋蒸了,蒸個差不多不到半小時就可以了。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的心裡美滋滋的,同時還不忘分享給爸媽兄弟姐妹們,我邊吃邊說這棗花饃,實在是太香了。
活動圖片分享:
活動作文分享:
我做棗花饃 作者:周宇輝
過年啦!過年啦!蒸棗花饃啦!過年餐桌上不能缺少的就是棗花饅頭。過年為什麼要蒸棗花饃呢?媽媽告訴我,過年蒸棗花饃寓意為蒸蒸日上,來年紅紅火火。使用的發麵還有「發財」、「發家」的含義。
吃過午飯,我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準備工作。材料:麵粉、溫水、酵母、紅棗。做法:1、把麵粉,酵母,溫水混合均勻,放在大面盆裡,充分揉勻。2、把麵團和成光滑的麵團,蓋上布,放溫暖處進行發酵。要「三光」才行呦,「面光、手光、盆光」,等待發麵。3、麵團發至兩倍以上大,呈蜂窩狀就發好了。
我和媽媽還和了火龍果面和菠菜面。把火龍果汁、菠菜汁擠出來和到麵粉裡,就變成了紫紅、翠綠的麵團。非常好看喜人。
麵團發好後,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環節了。做棗花饃正式開始了。悄悄告訴你們,我可是比著手機上的視頻做的呦!先把麵團揉勻分成小塊,搓成小條,再搓好的小麵條上切上兩刀,把又大又紅的大棗放在切口處捏住,把棗包在裡面。做成四個這樣的造型,把它們並在一起。這時候,拿出筷子,在並好的面中間夾一下,面就呈花的樣子了。
現在,我來做棗花饃的下半部分了。先取下四份大小相同的麵團,用擀麵杖擀成大小一樣的面片,注意不要太薄喲,然後把面片疊一下,四個並在一起,用筷子夾一下,中間放上大棗,這樣,另一朵小花也完成了。把做好的兩朵花放在一起,一個立體的漂亮的棗花饃就完成了。我是用火龍面做的,晶瑩剔透,紫紅紫紅的,看著就饞得流口水。
我還做了綠樹葉饃,小動物饃,奇形怪狀、形狀各異,滿滿一大案板花樣饃。將做好的花饅頭坯放入鍋裡面,開火蒸,冒汽後20分鐘就可以了。關火後,燜3分鐘再打開鍋蓋。
棗花饃出鍋嘍!滿屋子的棗香味,香香甜甜的。色香味俱全!各種各樣的,彩色的花樣饅頭,讓你吃的撐到爆肚子還是想吃。媽媽說老師交待的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家長動口,所以這可是我獨立完成的呦!
告訴大家我們在蒸饃過程的小插曲哈,就是媽媽做棗花饃時,由於用力過度,一下子把花瓣夾斷了,筷子夾折了;弟弟用麵粉抹的臉上像小花貓一樣;爸爸差點一屁股坐到蒸好的饅頭上。笑得我們肚子疼。
媽媽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吃著自己做的飯才香呢。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心裡那個驕傲和自豪啊!吃得噴香!笑得開心!第一次蒸棗花饃,回味無窮!
活動圖片分享:
活動作文分享:
我做棗花饃 作者:呂思淼
一大早 ,我就被媽媽叫起來做棗花饃了 。我問 :「為什麼每年過春節時我們都要做棗花饃呢? 」於是媽媽告訴了我,每年過春節都要包棗花饃的寓意 :
人們過春節 喜歡做棗花饃 ,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造型多樣好看 ,味道甘甜 ,還因為其本身帶有美好的寓意 。春節期間做棗花饃吃 ,象徵著在新的一年中每個人都能財源滾滾 ,事業蒸蒸日上 。
我聽了之後便和媽媽一起做棗花饃了 。我們先拿出一個大盆 ,倒進去半盆麵粉 ,又放進去了酵母,之後盛了一碗水 ,我們先把半碗水倒入麵粉裡 ,之後又把酵母倒進去 ,之後媽媽教我怎麼和面 :先用40度的溫開水 ,倒入四克的酵母 ,倒入1kg的麵粉 ,因為要做有造型的棗花饃 ,所以麵團要揉的硬些 。和面「三光 」:手光、面光 、盆光。做完這一切後 ,我們把它放置在溫暖的地方三小時。在等麵團發酵的過程中 ,我們先挑一些棗 ,要挑個頭均勻的紅棗 ,一挑、二洗、三空幹。
麵團發酵好了 ,我們把它放在面板上 用力搓揉 ,把空氣排掉 。我們做了三種饃 ,分別是小花朵式、 玫瑰式 、千層酥式。那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小花朵式的棗花饃的製作程序吧!
我們先把大麵團切成小麵團 ,只有把小麵團揉成粗細均勻的長條 ,再用刀子把它切成做平時我們包餃子大小的小劑子 ,再用手把它揉成小圓球 ,之後用大拇指輕輕按壓 ,用五個擺成花瓣狀 ,再在中間放上一朵(做一朵花需要六朵「小花瓣 」)。之後在拇指按壓處放上對等切的紅棗 ,按這個 順序 我們又做出了好幾個 ,之後上過蒸了15分鐘 ,就出鍋了 。
香味四溢 ,味道十分甘甜 ,我們都狼吞虎咽地吃著 ,豎起了大拇指 。
活動圖片分享:
我做棗花饃 作者:魏子凱
今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做棗花饃。我想了想,大概就是把饃做成花的形狀,然後再在上面加幾顆棗吧。可我連饃也不會做呀。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去做了。
我先把手洗乾淨,再拿出來一個盆和兩個碗。我把棗洗乾淨,用其中一個碗來裝。我又用另一個碗挖了一些麵粉,倒進了盆子裡。我又用瓢舀了半瓢水,不小心全部倒進了盆裡,結果麵粉全稀了,沒法和面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去問媽媽,媽媽說加點麵粉就行了。接下來該和面了,面粘在了盆底,我使勁兒把面給拽了出來,可有些面卻粘在了那裡,覺得很可惜,就把它們摳了出來。我開始和面,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面折一下,按一下,重複了幾次,發現面上還是有「傷痕」,沒辦法,只能把他們捏好。我拿一個鍋蓋蓋住盆子,等著面發酵。
差不多過了一個多小時,面發酵到了兩倍大,我把它取出來,想:做什麼樣的好看呢?要有花,還要有葉子。
我把面分成了五部分,每個都滾成圓球,準備拿其中一個用擀麵杖擀成圓形,可擀一下麵粉就粘在了擀麵杖上,我把他揭下來,他又粘上,我又揭下來……我問媽媽怎麼辦,媽媽讓我在面上撒點麵粉,我試了一下,果然好了。我把麵團擀成了「圓形」,可是圓的邊是「波浪」,我把突出去的邊折回去,這樣才像圓一點。我把它分成了六份,豎一刀,斜著兩刀。我把每一份捲起來反包住一個棗,這樣「葉子」就做好了。
我又檊了三個麵團,使他們都成圓形,大小差不多相等。然後每一個都用刀切成兩個半圓,把這些半圓半重疊的排成一行,然後卷在一起,再在中間放一顆棗,就做成了「花」。在拿最後一團面,擀成一個能正好放下「葉子」的「底座」。然後把「葉子」放在「底座」上,把「花」放在「葉子」上,這樣我的棗花饃就做好了。
我把它放在鍋裡蒸了20多分鐘,把它拿出來,這一片「葉子」,嘗一嘗,真好吃。
聽媽媽說,過年蒸棗花饃,寓意「步步高升,蒸蒸日上」。
活動圖片分享:
活動作文分享:
棗花饃 作者: 楊夢源
這天,老師在微信群裡布置了一個有趣的作業——自己動手做「棗花饃」。
我又興奮又疑惑,想到自己終於可以做東西了,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但又不知道棗花饃是什麼,應該怎麼做?
這時,媽媽走過來了對我說:「棗花饃是用紅棗和白麵粉做成的花卷,好看又好吃,它象徵著平安、吉祥,紅紅火火。」
我在手機上看了做棗花饃的過程後,就開始做了起來:先拿出一個大盆子,再往盆子裡放兩大勺麵粉,用溫水把發酵粉化開,均勻的倒在麵粉上。我開始揉麵粉,可是越揉面越粘我手上,弄的我滿手是面。這時,我想起手機上的人把乾麵粉灑在溼面上,面就不那麼粘了。於是,我也把乾麵粉灑在手上揉了揉,果然手上的面就不那麼粘了。
我用力地和著,左一下,右一下,一會就和成了一個大麵團。
我把麵團放在溫暖處,讓它發酵。到了下午麵團比和的時候大了好多,媽媽說這就可以做了。我把棗洗好,開始做棗花饃了。
我把麵團的一小部分揉成四個長條,兩邊用叉子按一下,再兩頭捏一下,做成水滴形,用筷子在四個排成豎列的長條中間夾一下,成一個花形,每個花瓣上放上一個小紅棗。再用小麵團揉成一個較長的條條,用小刀從一頭切開,在長條中間放一顆紅棗,把長條交叉一下,再放一顆紅棗,再交叉一下,最後編成一條麻花狀的長條花,捲成一朵花放在中間。一個棗花饃的生胚就做好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棗花饃生胚拿到蒸鍋裡蒸。我急切地盼著棗花饃快點熟,過了好大一會,棗花饃終於要出鍋了。
我欣喜若狂地趕快拿了一個讓媽媽先吃一口,媽媽開心地笑了,我也咬了一口,棗花饃,甜甜的棗香味,好吃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