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高計劃」正在引領著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未來的走向

2020-12-11 青年創投網

以改革創新為主基調的「雙高計劃」,正在引領著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未來的走向。

近日,在天津職業大學召開的京津冀雙高建設聯盟成立大會暨高峰論壇上,「雙高計劃」在中國職業教育改革這盤大棋中如何落子,該往何處走,如何發揮作用等問題成為會場中最熱的話題。

為建設一批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而啟動的「雙高計劃」,被稱為職教版的「雙一流」。

去年年底,首批入選「雙高計劃」的名單出爐,這些「標杆」學校如何培養人才、如何重構專業建設,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雙高計劃」項目建設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原校長黃達人走訪了全國多個省份的上百所院校,在調研訪談中他注意到,「有的總喜歡強調說,『我們做了一項重大的改革』,我建議他不要只強調改革,而要把學生是否有獲得感作為最終的目的。」

專業群建設 要把人才培養放在首位

對首批入選「雙高校」的天津職業大學而言,其成長的40年與中國改革開放一路同行。

在中國如同一列高速行駛的列車快速前行的幾十年中,以天津職業大學為代表的職業院校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大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要實現中國夢,需要方方面面的人;要有高精尖的人才,也要有一線藍領工人。」校長劉斌說,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學校也趕上了職業教育的大發展,「我們是首批高職示範校,現在又站在了『雙高校』的新起點上。」

如今,中國正在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對具有創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需求迫切。對職業院校而言,新的目標已經設立,要創造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模式,要走到世界職業教育的前列。

與此同時,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湧現,劉斌說:「對我們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不能按原來的模式培養人」。

「雙高計劃」繪製的職教發展藍圖中,專業群建設被認為是高職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黃達人表示,如果說學科建設是普通本科高校得以迅速發展的重要基礎,那麼推進專業群建設,就是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的關鍵所在。

區別於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注重寬口徑,面向市場、面向崗位的職業教育,更突出針對性。這意味著,畢業生既要出了校門到企業就能幹活兒,又要有未來崗位的遷徙能力,那麼組建專業群更符合當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需要。

通過調研,黃達人看到一個明顯的改變,即通過專業群建設,許多學校對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構,從原來線性的課程體系變成網格狀的課程體系,增加公共基礎課,減少了重複課。一些學校由教師團隊負責課程群的開發和建設,改變了以往教師單打獨鬥的局面。

在重構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的時候已經出現一個新趨勢,即在崗位和職業能力的確定問題上,一些高職學校把人社部出臺的職業分類大典作為參考,同時更關注行業內龍頭企業的標準,因為,那才是行業的最高標準。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明確要求,15%的畢業生要拿到華為的行業高級證書。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國貿專業群負責人告訴黃達人,以前人才培養對標「國標」「行標」,現在直接對接龍頭企業阿里巴巴,規定超過30%的畢業生要獲得企業的證書。

這樣的結果也使得學生的選擇變多了,學生可以在專業群的不同方向中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黃達人認為,這需要學校更加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才能更有利於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不要老盯著學生的短板,要鼓勵培養一技之長」,黃達人說,只有教師參與、學生受益的「雙高計劃」建設才是高職學校應該去追求的。

建創新服務平臺 要讓師生參與其中

儘管職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也終於有了與「雙一流建設」相匹配的重點建設財政專項投入。但一個現實是,目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仍沒有達到國家、社會和產業的期待。黃達人認為,其中一個體現就是高職學校的社會服務能力還亟待提高。

據《2019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顯示,從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來看,全國近3/4的高職學校在100萬元以下,半數在10萬元以下。

「雙高計劃」正是要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投入,集中力量建成一批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黃達人認為,這既是學校服務於行業企業、推進校企合作的平臺,也是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平臺,更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生的平臺。

目前,一些學校正在依託原有行業紐帶和地方產業基地,開始探索建立針對某個具體行業的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解決技術應用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實現人才培養和師資隊伍建設。

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與南京國鐵電氣有限責任公司合作成立了「南京國鐵電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發和工程中心整體搬入校內,共建高鐵變電所調度實訓系統,並在此基礎上合作開發國內領先的基於真實設備的高鐵供電故障模擬系統。學校派出老師全程參與研發工作,這些老師緊跟專業領域技術發展趨勢,培養實踐能力、新產品研發能力,熟悉產品製造流程、了解企業對於崗位技能的要求等。

天津職業大學與世界500強企業林肯(中國)等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在學校設立了同步培訓中心,確保最新的企業標準、技術資料引進學校。校企共同組建教師團隊,將企業最新技術、產品標準引入教學,開發出課程培養學生。畢業後通過考核的學生可直接被推薦至林肯公司工作。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做過一項統計,參與過平臺研發項目的學生,比其他學生的畢業薪酬要高出20%。

黃達人認為,每一所「雙高校」對應於專業群,至少要有一個省級平臺,這樣既能反映學校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也能體現政府、社會和產業界對學校的重視和需求。更關鍵的是,讓教師進入平臺、學生進入項目、教學進入現場,工學結合、知行合一。

抱團合作 連結產教融合生態圈

「職業教育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暉表示,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一直以來都有著直接關聯。

剛剛出爐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繪製了藍圖,邢暉認為在未來5年乃至15年的一段時期,「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必須要跟著國家的步伐往前行。」

「合作才能致遠。」邢暉認為,合作一直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無論是校際間合作還是校企合作,合作的範圍也愈發廣闊,從省域內到跨省如今已經遍及全球。

在「雙高校」建設中,如何形成一種合作共享的機制,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邢暉期待,「京津冀雙高聯盟應該把這種合作帶入一個新高度,從硬體合作轉向軟體合作,從單贏到雙贏再到多贏,「最終的目標是高質量發展。」

在此次京津冀雙高建設聯盟成立大會上,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白海力說,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從頂層設計開啟了三地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相輔相成的新徵程,他認為,「雙高聯盟」成立必將產生聚核效應。

劉斌認為,高職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教育,本就有社會多元主體參與,內外部資源交融的「跨界」特性。目前學校根據天津市不同區域的區位特點和產業特點,實施了「一區一策」,創新「區園行企校」的產城教合作模式,搭建實體化校企合作平臺,通過資本融合、資源融合、人員融合等方式,讓企業在與學校合作的過程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

「雙高計劃」讓職業院校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劉斌認為,更應主動應對外部變革,全面順應發展趨勢。去年年底,天津職業大學提出京津冀雙高建設聯盟的設想,就是要將學校的建設與區域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的發展戰略更進一步統一起來。

京津冀協同發展已走過幾年,目前,三地部分高職院校之間已經建立起學生互派、基地共享的合作基礎。劉斌設想,下一步希望能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模式,在區域內實現產業互補、資源共享,進而連結出更深層次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生態圈,「我們要打造出區域職業教育的專業品牌、師資品牌和畢業生品牌3張名片,讓雙高校真正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記者 胡春豔)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新加坡職業教育考察團與甘肅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合作交流會議在...
    「中國-新加坡職業教育創新合作」甘肅職業教育合作交流會談。冉福祥指出,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已進入了國際合作交流的快車道,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為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一大辦學功能。在「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下、「雙高計劃」的引領下,有力促進了我省各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不斷走向深入。目前,我院自1986年以來,與美國、義大利、加拿大、以色列、奧地利、新加坡及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等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長期的科研合作關係已有33年。
  • 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深入推進「雙高計劃」項目建設 全面提升...
    其中,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群入選「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建設單位」。據悉,「雙高計劃」作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點項目,比肩普通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是落實「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重要制度設計,也是國家職業教育大改革大發展的「先手棋」。
  • 2021年選擇專科學校必須要掌握的一個情報:雙高計劃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是國家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一項重大決策。這也是繼我國普通高等教育建設「雙一流」大學後,國家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的一次重要頂層設計。今天,小編帶你了解「雙高計劃」來龍去脈。
  • 教育部:每年投入20餘億元支持職業教育「雙高計劃」
    12月18日,教育部、財政部正式公布了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計劃名單,即職業教育「雙高計劃」,這是繼我國普通高等教育「雙一流」後,國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一次重要制度設計,「雙高計劃」共有197所高職學校入選,其中,56所高職學校入選了高水平學校建設,141所高職學校入選了高水平專業群建設
  • 職業教育「雙高計劃」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突出項目建設院校和專業群辦學水平高、服務能力強、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的建設目標,實現新時代職業教育從注重「規模數量」向注重「內涵質量」的發展方向轉變,從「政府主辦」向「政府統籌的多元辦學格局」轉變,從「參照普通教育的辦學層次」向「職業教育類型」轉變,從「普通本科濃縮版」向「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對接經濟社會需求」的特色辦學轉變,建成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
  • 重磅丨四川「優質高職建設」將驗收,哪所入選省級「雙高計劃」?
    》,方案提出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群)。實施省級「雙高計劃」,重點建設15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支持「雙高計劃」建設學校在服務高端產業或產業高端的專業試點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真金白銀大力扶持,入選「雙高計劃」的院校將迎來更好發展。
  • 「雙高計劃」視閾下湖北省高職院校同質化現象分析
    提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帶動職業教育持續深化改革,強化內涵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因此,1904-1949年可以稱為中國高職教育萌芽階段。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經歷了曲折發展階段(1950-1977年)、恢復發展階段(1978-1997年)、規模發展階段(1998-2006年),當前正處於內涵發展階段(2006年至今)。湖北省高職教育緊跟時代步伐,與中國高職教育發展歷程同步合拍,高職院校組建歷程整體上呈現出「齊步走」現象。
  • 濟南職業學院:抓住「雙高計劃」和「職教高地」建設新契機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劉徵良)11月24日上午,由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主辦、大眾網·海報新聞承辦的「2020全國主流融媒體山東高校採風」活動第二站走進了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國家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全國「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濟南職業學院。
  • 四川23所「優質建設院校」迎來驗收,通過或入選省「雙高計劃」
    (徵求意見稿)》,方案提出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群)。實施省級「雙高計劃」,重點建設15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支持「雙高計劃」建設學校在服務高端產業或產業高端的專業試點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真金白銀大力扶持,入選「雙高計劃」的院校將迎來更好發展。驗收未通過的學校應限期整改,並在規定期限(一般不超過半年)內再次組織評價,在整改期間,暫停國家級、省級相關項目申報和專項資金支持。
  •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等6所「雙高計劃」的遼寧高職單招院校
    首先了解一下,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決策,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點項目。「雙高計劃」旨在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
  • 校園文化|濱州職業學院楊光軍:繪製「雙高計劃」新藍圖 為中國職教發展貢獻「濱職方案」
    2019年12月10日,教育部正式公布「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名單。濱州職業學院以全省第四名的成績成功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兩大專業群入選高水平專業群。2020年9月10日,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楊光軍做客大眾網·海報新聞聚焦「雙高校」特別訪談欄目《職教力量》,暢聊了學院在雙高校建設中的相關話題,以及入選雙高校對於學院及山東職業教育發展的意義。
  • 廣東14所優秀專科入選「雙高計劃」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將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由教育部和財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並聯合實施,「雙高計劃」正式啟動!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
  • 什麼是「雙高計劃」?雙高計劃A檔B檔有什麼區別?附「雙高計劃」學校名單
    雙高計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是繼2006年國家對高職院校實施的國家高職示範(骨幹)校項目之後又一次重大決策。每五年一個周期,2019年啟動第一輪建設。重點支持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並實行總量控制、動態管理,年度評價、期滿考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總之一句話,未來本科大學,「雙一流」的更好;而專科大學,「雙高」的更好。
  • 【期刊】《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雙高計劃」專題徵稿啟事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雙高計劃」專題徵稿啟事 「雙高計劃」是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重要舉措和職業教育
  • 「雙高計劃」下高職院校學生崗位勝任力的培養策略
    高職院校的「雙高計劃」建設不僅是我國高職教育自身對其質量發展的要求,更是領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未來服務於國家發展戰略、融進各地區區域發展、加速產業創新升級,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實現區域經濟對高職教育優質化升級的現實選擇。一、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演變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提出的。
  • 除了納入雙高計劃,河南這所大學還有更令人期待的
    為提高我國高職院校辦學質量,提升教學、科研水平,國家針對高職院校出臺的教育政策也是就「雙高計劃」。「雙高計劃」是指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主要內容是建立一批世界一流的高職院校和骨幹專業。納入「雙高計劃」的學校一定是在學科建設、學術研究、科研項目等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河南納入「雙高計劃」的高職院校之一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研究熱點的統計分析及未來展望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研究熱點的統計分析及未來展望 2016年09月12日 14:18 來源:《重慶高教研究》 作者:張金鳳 祁佔勇 字號 內容摘要:以中國知網作為文獻數據來源,採用文獻計量學中的共詞分析
  • 一圖了解「雙高計劃」總體目標和改革任務
    在「雙一流」已成國內普通高校標杆的背景下,高職院校也將迎來自己的「雙高計劃」。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簡稱「雙高計劃」)。「雙高計劃」提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雙高計劃」每5年為一個支持周期,對入選學校給予重點經費支持。
  • 「雙高計劃」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發展的邏輯及推進策略
    為深入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強化職業教育內涵建設,引領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2019 年教育部、財政部印發了《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雙高計劃」),「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 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 治理表,「雙高計劃」績效管理新模式
    教育部、財政部日前印發的《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績效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績效管理辦法》),就採用了以表格填報和覆核來進行績效管理的方式。在「雙高計劃」推進過程中,「治理表」正成為一種績效管理新模式。在《績效管理辦法》的附件中包含了雙高學校績效自評報告和績效管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