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鄉村醫生,組團服務惠老鄉(一線探民生)

2020-12-17 中國青年網

  核心閱讀

  近年來,山西省萬榮縣推進縣鄉村一體、三級聯動醫療改革。縣醫院專家每周到鄉衛生院坐診;推行健康檔案,對重點人群專門管理;籤約家庭醫生,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服務……在這裡,更多醫療資源正在向鄉村有序流動。

  「現在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縣醫院的專家醫療服務,方便了不少。」山西省萬榮縣南張鄉南張村賈風淑老人感激地說。賈風淑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原來隔三差五就得跑一次縣醫院,年紀大了出行不便,還得讓家人陪著,勞神費力。

  萬榮縣推出由「1名村醫+1名鄉醫+縣級專科醫生」組成的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整合三級醫療資源,組團式服務,讓病人足不出鄉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的診療水平。賈風淑成為這一服務模式的受益者之一。這一多層級組團服務模式也是萬榮縣推進縣鄉村一體、三級聯動醫療改革的一個縮影。

  縣鄉聯動

  縣醫院幫扶鄉醫院

  在萬榮縣人民醫院的心電診斷中心,幾位專家正在對剛從南張鄉上傳的一名病人心電圖進行會商診斷,研究治療方案。在萬榮,鄉鎮衛生院的心電圖、X光片等檢查結果可實時傳送到縣醫院,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縣鄉聯動。

  聯動得益於萬榮的縣鄉村醫療機構一體化改革。這一改革打破過去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獨立設置、各自為政」的舊體制,將全縣三級醫療衛生資源優化整合成一個緊密的醫療集團,構建起「1+17+296」總體架構:即1個縣人民醫院、17個鄉鎮衛生院及分院、296個村級衛生室,覆蓋了全縣1659名醫護人員。「改革讓縣鄉村醫療機構由『競爭對手』變成『一家人』,有利於醫療資源有序流動。」萬榮縣醫療集團黨委書記、院長董永凱介紹。

  萬榮縣人民醫院加入運城市中心醫院、西安紅會醫院等14個醫聯體,與協和、唐都、西京等19家知名醫院建立專科聯盟;建設了胸痛、卒中等五大中心,提升急救急診服務能力。

  同時,萬榮縣還構建了「1238」醫療服務信息化平臺,即1個萬榮縣醫療集團一體化智慧雲平臺,縣人民醫院和鄉鎮衛生院2個信息系統,區域影像診斷中心、區域心電診斷中心、區域檢驗中心3個中心,基層醫療機構信息系統、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家庭醫生籤約系統、分級診療系統等8個管理系統,實現了「數據集中、服務下延、業務協同」,打通縣級醫療能力向鄉村延伸的「最後一公裡」。

  縣醫院派出骨幹醫生下鄉進行幫扶,推進縣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基層首診,實行縣鄉醫療機構同質化質控管理,提升了鄉鎮衛生院的服務能力,為鄉鎮衛生院實施5個臨床路徑病種,新增加19個診療病種,為鄉鎮衛生院「賦能」。並把鄉鎮衛生院打造成優質醫療資源「承上啟下」的「接力區」,對上承接縣醫療集團下延的醫療資源,對下實現轄內群眾全民健康信息與醫療衛生事務的有效承接。

  經過改革,鄉鎮衛生院門診人次同比增長21%,住院人次同比增長6.7%,住院次均費用下降了28.1%。群眾也享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每周都有縣醫院專家到鄉衛生院坐診,看病更方便,不用再跑縣城了!」老鄉對鄉鎮衛生院認可度明顯提升。

  動態管理

  居民有了健康檔案

  在南張鄉衛生院,工作人員在電腦上隨機一選,查出百帝村解桂芝一家居民健康檔案的位置。現場調閱出解桂芝家的檔案:家庭地址、聯繫方式、戶號、編號都有詳細記錄,家裡三口人除解桂枝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外,其他人都健康。

  萬榮縣醫療集團南張鄉衛生院負責人張王斌介紹:「衛生院的居民健康檔案室裡,保存了全鄉32178人的健康檔案,這為我們高效、便捷地為全鄉群眾提供醫療服務提供了堅實基礎。」

  而這樣的健康檔案,以家庭為單位存放,採取電子與紙質同步的模式,不僅覆蓋了全南張鄉,在全萬榮縣也基本實現了全覆蓋。目前,萬榮縣開通了一個檔案櫃的管理系統:在電腦上創建一個檔案室,虛擬出跟實際檔案櫃一樣的「數字檔案櫃」,模擬出真實檔案在檔案櫃內的放置情況;在需要提取查閱紙質檔案時,可以快速定位檔案的存放位置,方便存取,並據此對「三類人群」「四類疾病」重點人群進行專門檔案管理。

  「利用檔案數據,能夠準確掌握轄區居民健康狀況及發病情況,篩選出高危人群,針對性採取幹預措施,有助於實現居民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董永凱說,這套健康檔案系統已實現各縣鄉醫療機構無縫對接,群眾就診信息和健康檔案「互聯互通」,有助於各級醫院精準地開展臨床護理、健康管理和特色治療服務。

  目前,萬榮縣有常住居民45萬人,建立健康檔案42.7萬份,基本實現了「一人一檔案」,建立了動態、精準的群眾健康檔案,並實現對健康檔案的數位化管理。

  定製服務

  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

  南張村姚芳珍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時常腰痛難忍、行動困難,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得知籤約家庭醫生可以享受「康復理療包」時,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籤約了有償付費包。籤約醫生不僅為她提供了拔罐、牽引、按摩等服務,還給她出具了健康教育處方。「經過這段時間的治療,腰痛大大減輕,走路、幹活都靈便多了,這30塊錢花得多值啊。」姚女士說。

  萬榮推出「1+1+X」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即「1名村醫+1名鄉醫+縣級專科醫生」組成團隊,基於不同人群的健康狀況,實行「定製式」分類管理。各鄉鎮衛生院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每月用不少於4天時間到分管轄區進行健康評估、慢病隨訪等履約服務;村醫做好通知、組織等前期醫療服務工作;縣級醫院專科醫生做好技術指導工作,協調解決籤約工作中的各種技術問題,每周安排一定時間參加籤約服務。服務團隊採用門診、下鄉義診、上門隨訪等方式積極履約,實現縣鄉村三級醫療資源有效聯動,籤約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縣級醫院的服務。

  萬榮縣醫療集團基於群眾的基本健康狀況,在合理設定基礎性籤約服務外,提供個性化的健康醫療服務,制定了高血壓管理包、糖尿病管理包、健康體檢包等不同類型的服務包供群眾選用,價格分為100元、150元、200元三個等級。這些服務包可參與公共衛生基金補助、醫保報銷,居民只需自付10元、20元、30元,就可享受涵蓋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等多項健康檢查和家庭醫生上門巡診等多項醫療服務。

  南張鄉衛生院負責人張王斌介紹,衛生院把中醫適宜技術與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相結合,制訂了康復理療包、少兒推拿包,籤約有償付費包的居民花很少的錢,就可享受到超值的健康醫療服務,群眾參與積極、反映良好。

  目前,萬榮縣以「1名村醫+1名鄉醫+縣級專科醫生」模式組建了291個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團隊,共籤約31.9萬人,籤約率近70%。

  「通過醫改,萬榮縣打造了縣鄉村醫療機構一體化的醫療集團,讓區域內醫療資源有效整合、調動起來。」萬榮縣委負責人說,這樣做,就是要打破層級、地域界限,讓域內的醫療資源、能力、信息等要素實現有序流動,並將其高效地導向最需要的鄉村基層。

  從目前情況看,萬榮縣醫改的成效顯著:與改革前相比,縣域內就診率提高了6.73%,醫保實際補償比上升3%,縣內患者下轉率提高了106%;居民自付費用下降3%,急慢性患病率下降9%。

相關焦點

  • 山西萬榮縣整合醫療資源下沉農村 縣鄉村醫生組團服務惠老鄉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核心閱讀近年來,山西省萬榮縣推進縣鄉村一體、三級聯動醫療改革。縣醫院專家每周到鄉衛生院坐診;推行健康檔案,對重點人群專門管理;籤約家庭醫生,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服務……在這裡,更多醫療資源正在向鄉村有序流動。
  • 甘肅:基層醫生進修"兩免一補" 專家"直連"縣鄉村
    中新網蘭州8月23日電 (記者 南如卓瑪)在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24個鄉鎮29個衛生院與縣醫院一起,全部安裝了遠程心電系統。「鄉衛生院也可以做心電圖,醫生看不懂的實時上傳到縣醫院,遇到複雜病情直接上傳到省裡,這邊專家看完,即時傳回去。」東鄉縣人民醫院院長助理孫李剛說,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看上省級「專家號」。
  • ...就近就醫 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重點民生實事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地要積極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加強鄉村醫生和村衛生室人員、業務、藥械、財務和績效考核等管理。推行「縣治、鄉管、村訪」慢性病管理服務模式,提高慢性病健康管理質量。4.提升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各地要加強鄉村醫生的業務能力培訓,提高鄉村醫生服務水平。指導鄉村醫生積極開展居民健康管理服務,協助做好重點人群(0—6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和重點疾病患者(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
  • 高原郵路蜿蜒 心底幸福綿綿(一線探民生)
    2004年,嘎尼瑪來到尚未設縣的雙湖,承擔郵件的運送工作。2005年以後,雙湖縣積極推動「鄉鄉通郵」,實現了郵政服務覆蓋全縣。打那時起,嘎尼瑪不但需要接郵車、在縣城送郵件,還要讓郵政服務延伸到遙遠的鄉鎮——平均一個鄉鎮一兩天,雙湖縣7個鄉鎮一圈下來,半個月就過去了。2010年冬天,嘎尼瑪和時任雙湖縣郵政局局長的益西卓嘎一起前往措折羌瑪鄉投遞郵件。
  • 平江縣2020年「方便群眾就近就醫 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重點民生...
    2020年,為落實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切實做好方便群眾就近就醫,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我縣多點著力,有序推進此項工作,現將情況公示如下:一、資金保障。我縣按497個行政村衛生室,省級安排149.1萬元,縣財政配套了149.1萬元。
  • 百色實現行政村鄉村醫生服務全覆蓋
    本報百色訊 (記者/凌聰 實習生/管苛)1月3日,23歲的鄉村醫生朱治強在樂業縣甘田鎮板洪村的衛生室為群眾看病。「村醫跟隨鎮衛生院醫生學習,在服務群眾的同時,又能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朱治強說,待遇提高加上發展有空間,百色越來越多的村醫紮根基層。
  • 明水小縣滋養大民生
    特約記者孫志國高偉全媒體記者陳駒  明水縣,地處我市西北角,幅員面積2400平方公裡,人口34萬,無論是地域面積、人口數量還是經濟發展,在全市10個縣(市、區)是小縣。但小縣未敢忘民憂,他們錛住「民生工程」,在居民生活保障,教育、健康保障,扶貧攻堅成果保障和打造城鄉居民宜居宜養生活環境方面狠下功夫,滋養「大民生」,讓百姓真正分享改革開放的「紅利」,享受幸福美滿的生活。  民政為民兜底保障  民政,就要以民為政,以民為天。
  • 108支「仲愷軍」將奔赴一線服務鄉村振興
    7月10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召開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會。在會上,該校為48支由教授、科研人員組成的鄉村振興科技服務團隊和60支「三下鄉」大學生鄉村振興服務團隊授旗。這108支服務團隊將奔赴一線,服務廣東省鄉村振興工作。
  • 鄉村人才振興,與你相關!
    完善鄉村人才培養制度加大公費師範生培養力度,推動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與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用工企業精準對接,定向培養鄉村人才。建立各類人才定期服務鄉村制度提出建立城市醫生、教師、科技、文化等人才定期服務鄉村制度,將基層工作經歷作為職稱評審、崗位聘用的重要參考。
  • 走進民生服務一線 新泰市開展民生服務「政府開放日」活動
    10月27日,新泰市開展「政府開放日」,讓群眾代表「零距離」接觸政務一線,進一步搭建起政府與群眾溝通的橋梁。、自來水公司水廠、供電服務大廳和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詳細介紹了各服務中心的主要職責、設備操作等工作運行情況,讓群眾代表對各個工作環節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和認識。
  • 人民網評: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
    在近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求「縣委書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農』工作上,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 。黨的十八大以來,解決好「三農」問題被擺在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加以部署。如今,我國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 中國醫師協會鄉村醫生分會鄉村醫生培訓中心啟動儀式暨鄉醫培訓...
    12月23日上午,由中國醫師協會鄉村醫生分會主辦,安陽縣人民醫院承辦的「安陽縣人民醫院鄉村醫生培訓中心啟動儀式暨鄉醫培訓研討會」舉行。他表示,安陽縣人民醫院十分榮幸能夠承擔鄉村醫生培訓這一項工作,醫院會進一步加強設施建設和師資力量,進一步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努力做好殷都區的鄉村醫生培訓工作,為提升殷都區的鄉村醫生綜合素質和執業水平做出縣醫院應有的貢獻。接著,殷都衛健委副主任王志軍致辭,認為開展鄉村醫生培訓工作,是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的有力抓手。
  • 鄉村醫生執業註冊?
    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開展摸底調查,結合村服務人口數量,統籌本行政區域內鄉村醫生崗位需求,及時匯總並向社會公開發布崗位信息,方便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擇業。統籌鄉村醫生崗位需求時,要優先滿足脫貧攻堅實際需要,引導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到健康扶貧重點地區從事醫療衛生服務。
  • 我市印發《實施方案》計劃兩年初步形成美麗鄉村組團
    近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鄭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我市將集中力量,利用兩年時間,建成50個美麗鄉村精品村、30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完成沿黃區域美麗鄉村示範帶建設,基本形成3~5條美麗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美麗鄉村組團初步形成。建設美麗鄉村是統籌城鄉建設、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
  • 我省力促中醫藥服務進鄉村入社區
    ,100%的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可以提供中醫藥服務。  規劃從完善中醫藥醫療服務體系、發展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衛生應急和重大疾病防治中作用、組織實施基本中醫藥服務提升工程、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加強中醫藥科研能力建設、大力發展現代中醫藥產業、大力加強中醫藥文化建設、積極推動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等9個方面確定了「十二五」期間我省中醫藥事業發展任務。
  • 這裡養老院沒有「圍牆」(一線探民生·老有所養怎麼養①)
    城市養老的設施、服務怎麼樣?社會養老有哪些具體形式、能提供哪些具體服務?現有的養老模式發展如何,社會各方在為提升養老質量做什麼?今日起,本版推出「一線探民生·老有所養怎麼養」系列報導,敬請關注。今日聚焦大城市養老,看重慶通過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和專業機構三方聯動互補,精準提供各種養老服務。
  • 快來為優秀的鄉村醫生們點讚吧!
    ◆◆鄉村天使工程項目◆◆ 鄉村天使工程項目是中國扶貧基金會2020年發起的健康扶貧公益項目,旨在為鄉村醫生提供能力建設和天使巡診包支持,賦能鄉村醫生,提升鄉村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守護億萬農村居民健康。
  • 宣城試點定向委培鄉村醫生
    宣城市在部分縣市探索試點定向委培鄉村醫生工作,通過充實鄉村醫生隊伍,進一步提高鄉村醫療服務能力和專業水平。委培生在校學費由縣財政負擔、住宿費全免,學習期滿並經考試合格的頒發普通全日制專科臨床醫學專業學歷證書。入學時與縣級衛生健康部門籤訂《鄉村醫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協議書》,完成學業並取得畢業證書後,通過在鄉鎮衛生院設立「村醫崗」,採取「鄉聘村用」方式,由鄉鎮衛生院根據工作需要、本人意願和就近便利原則,安排到村衛生室工作。
  • 六安2020年鄉村醫生定向委託培養計劃出爐
    目標任務按照「省搭平臺、縣級對接、填平補齊」的原則,依託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實施以縣(區、市)為主體的鄉村醫生定向委託培養三年行動計劃。以縣(區、市)為主體推薦一批品德好、素質高,熱愛醫療衛生事業的本縣戶籍高中(含中職)畢業生,委託省內有臨床醫學、中醫學招生資格的高職(專科)院校,培養服務基層的鄉村醫生。
  • 南朗:美麗鄉村加快建設 民生實事有效落實
    多年以來,南朗鎮以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為總抓手,以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為著力點,全域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該鎮黨委書記劉銳濠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黨委政府惠民生的一件具體實事,是黨委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鄉村美了,群眾生活好了,這是我們黨委政府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