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皮膚病患者數量持續增長,加上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邊遠地區醫療緊張、醫患比例嚴重失調等問題,「看病難、看病貴」成為一個長期困擾皮膚病患者的一大難題。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不斷迭代發展,網際網路醫療成為了國家改革醫療民生問題的重要方向。自2015年開始,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網際網路診療的發展。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後,線上服務的方式逐漸成為人們健康的安全保障。
「網際網路醫療是一個新的形式,是線下治療的一個很好的補充,尤其對於複診病人來說,非常方便。」國醫大師禤國維表示。
12月5日,由廣東省醫學美容學會主辦、國內首個皮膚智慧醫療及健康管理一站式平臺承辦的廣東省醫學美容學會皮膚網際網路診療學術沙龍在廣州召開。國醫大師禤囯維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王省良教授、廣東省醫學美容學會會長査旭山教授等來自國內的多位皮膚科大咖齊聚一堂,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探討,旨在推動「網際網路+」時代國內皮膚網際網路診療新模式的發展。會上,專注於皮膚線上診療和健康管理的平臺皮小度成為廣東省醫學美容學會網際網路診療分會示範單位,並完成了授牌儀式。
在「網際網路+」時代,對於網際網路診療這樣一個新模式的誕生,參會專家們紛紛表示看好。基於網際網路診療平臺,皮膚科醫生可以在線接診、管理患者,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還能夠打造個人品牌;而對於患者來說,平臺匯聚了全國各地的皮膚科醫生,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節約了就醫成本,避免了排隊久、看病難的問題。
國醫大師禤國維表示,網際網路診療是一個新的形式,是線下治療的一個很好的補充。目前來說,好的醫療資源還是稀缺的。「我的病人中,有山東的,有浙江的,有北京的,有上海的,很多都是家長帶著小孩來的,一來就是3個人,坐飛機來,長途跋涉,確實很不方便,對於這部分人來說,首診當然最好是面診,但是複診就不一定要親自來了,我覺得可以藉助網際網路醫療,可以極大地方便患者。但這對醫生的要求也更高了,我們醫生要更慎重,要非常細緻地問診才行。」但禤國維表示,一些嚴重的疾病還是建議面診,比如皮膚科也看紅斑狼瘡,嚴重的紅斑狼瘡可以導致喉頭水腫危及生命,就不能線上問診。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廉翠紅教授表示,網際網路診療是趨勢,有90%的皮膚病是慢性的復發性疾病,是需要持續治療的,比如一些過敏性疾病、毛髮類疾病等,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這部分患者離不開專業醫生的長線指導,是可以通過網上診療實現的,所以網際網路治療是線下治療的一個非常好的補充。但她同時表示,線上診療不能完全替代線下診療,有很多疾病是不能全程在網際網路上實現的,比如說重症的、系統性的、危重的皮膚病等,還是要面診。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謝淑霞則表示,初診病人建議線下治療,但複診病人可以網際網路問診,「我們醫院皮膚科一天要看1000多號病人,很多病人需要提前一個月才能掛到號,對他們來說看病太不容易了,所以我覺得首診可以線下看,第一次全部檢查清楚了,醫生了解病情了,那麼複診的時候就可以線上看,可以極大地方便患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圖片記者 張青梅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胡群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