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店比媽媽更懂娃?這些母嬰店經典賺錢套路,媽媽們中招了沒?

2020-09-20 仨個寶寶

母嬰店大概是生完娃以後每個媽媽的常駐場所了。

從玩具到衣服,再到各種補劑母嬰店都能安排的妥妥噹噹。

(此圖來自網絡)

不過很多「老手媽媽」留言說對母嬰店的印象並不是太好,不知道媽媽們碰沒碰到過類似的情況,一進門還沒怎麼著呢,就讓測測這、測測那,說孩子缺鈣吧,缺鋅吧,然後各種推薦買買買。

你不想買,她就一直給你推薦,大可印證了那句話: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你。

咋地,難不成這母嬰店比當媽的還了解娃?

今天,就來給媽媽們細數一下那些「黑心母嬰店」的經典賺錢套路,如果碰到這樣的店,媽媽們還是趕緊出門左轉吧。

推薦的這些東西,營養、寶寶又愛吃

一、羊奶粉比牛奶粉好,買它

現在好多母嬰店都號稱羊奶粉比牛奶粉要好。

所以每當媽媽們去挑奶粉的時候,這些店員就打著「羊奶粉比牛奶粉營養價值要高」的幌子,讓媽媽們買價格更高一些的羊奶粉。

事實上,羊奶的營養價值並不比牛奶高,而且在二者被加工成奶粉後,都是按照科學配比進行了「母乳化」。

所以除非是奶粉中的其他基礎營養素有很大差別,否則單純只是將牛奶換成了羊奶,媽媽們還真不用再多花那點錢了。

二、寶寶不愛吃輔食?加點兒童醬油就好了

之前我去母嬰店買東西的時候,就有店員給我推薦某品牌的兒童醬油,號稱是低鹽且營養價值高,非常適合小寶寶。

(此圖來自網絡)

我們之前提到寶寶輔食的時候,也說過鹽是在寶寶小的時候不吃(1歲前)/少吃(1歲後)的東西。

而醬油中的鈉含量基本上都超過了5000mg/100g,妥妥的就是隱形鹽啊。

(此圖來自網絡)

所以媽媽們碰到和我一樣的情況,一定要拒絕,想給寶寶輔食提提味,用些天然的食材調味就可以了,讓隱形鹽離寶寶遠一點吧!

寶寶身體絕對缺點東西,得補

一、看看娃身體咋樣,做個微量元素檢測就知道

很多媽媽說,帶娃去母嬰店,店員會給娃做微量元素檢測,然後「發現」娃某項元素缺乏,進而推銷一堆營養品。

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母嬰店,還是繞道走開吧。

首先,微量元素檢測比較準確的只有靜脈取血。什麼握個檢測棒、剪個頭髮都不靠譜。

其次,微量元素檢測本身,根本就沒太大意義。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能代表體內該元素的含量。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不是均勻分布的,有的元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少。

比如:身體中的鈣99%沉著於骨骼和牙齒,剩餘的1%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血清鈣水平不代表骨骼內鈣質水平。

再比如:60%的鋅儲存在肌肉中,30%儲存在骨骼中,血液中含量很少, 不到總鋅量的0.5%。通過驗血判斷全身鋅元素的營養狀況同樣是不準確的。

此外,檢測結果只代表寶寶近期體內微量元素的情況。

比如:最近海產品吃得多,也許碘的含量就會增高;

再比如:最近比較偏食,可能,某一項微量元素的含量就會比較低。

所以,即便檢測報告單上出現異常,也不能作為臨床診斷的唯一依據,也不能因此就給予補劑治療,它只能作為醫生的參考之一。(血鉛除外,如果鉛含量提示鉛中毒,一定不要去專業門診確診)

所以明白了吧,就算你「擅做主張」,給娃查到缺某項微量元素,臨床上也不可能僅憑這一紙報告作出診斷,你只能自己糾結到底要不要補一補,這不是給自己找彆扭嗎?

這就是為什麼國家衛生計生委早就下發通知:

非診斷治療需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檢測。

不宜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體檢等普查項目,尤其是對6個月以下嬰兒。



二、想要寶寶健康,營養保健品少不了

營養保健品一直紅紅火火,很多媽媽怕娃缺各種元素而選擇給娃服用補劑。

增高的、補腦的、補充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的。

很多商家都把產品吹得神乎其神,身為當局者的家長自然深陷其編織的幻夢之中。

早有研究表明,正常發育、合理進食的孩子並不需要保健品,有些還可能對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人體所需的營養,是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少了會影響寶寶健康,但是多了同樣對寶寶有害。

比如:

過量的鈣會給腎臟帶來很大的負擔,這與日後腎結石的發病率是正相關的。

日常飲食只要保證奶和高鈣食材(豆製品、海產品)的攝入,正常的寶寶一般都不會缺鈣。

過量的鐵攝入,是有毒的,會傷害肝臟和心肌。

1-3歲每天平均需要7mg,4-8歲每天平均需要10mg。

美國醫學研究食品和營養委員會建議:13歲以下兒童攝入鐵的安全量為每天40mg以下,不能再多了。

什麼概念?

每100g牛肉就含2.8mg,每100g豬肝就含17mg,每100g燕麥就含3.8mg。

稍微吃吃就不會缺。

過量的鋅,會引起噁心、嘔吐、腹部痙攣和頭痛等不良反應。長期過量還會引起毒性作用。

正常飲食情況下缺鋅的情況也很少見,1-3歲每天平均需要3mg,4-8歲平均每天需要5mg。

75g豬肉裡就有3mg鋅;120g燕麥就含2.5mg。

所以,對於大多數健康孩子來說,每天只要吃正常的蔬菜、肉蛋奶完全可以滿足身體需要的營養,不需要額外補充。

所以別總琢磨著娃缺啥了,如果真的有所懷疑,也別被街邊育嬰店或私人小診所忽悠了,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這些日常護理的東西,得給寶寶備上

一、小寶寶容易發燒,退熱貼得備上

在我國發布的兒童發熱指南《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裡關於孩子發熱處理部分,退熱貼並沒有位列其中。

央視也曾點名退熱貼:退熱貼無法達到退燒效果。

退熱貼小小的一片,只能使額頭的一小塊皮膚降溫,並不能使全身溫度都退下來。

所以退熱貼只是媽媽們給自己的安慰劑罷了,感覺貼上退熱貼好像有用,來緩解這個時候的焦慮感。

二、寶寶頭型不太好,買個定型枕

有很多母嬰店都會不負責任的給媽媽們推薦定型枕,說是可以讓娃睡出好頭型。

哪個媽媽不想讓娃變得更好看呢,有的時候也就盲目聽從了。

不過定型枕沒有用!而且寶寶不僅不需要定型枕,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不要在1歲以前給孩子用枕頭,以防孩子口鼻捂住引起窒息。

所以媽媽們改善頭型不要寄希望於定型枕。

那天跟閨蜜還聊,頭胎媽媽掉的坑簡直比走的路還多,最後的結果,都成了:經驗不夠,人民幣來湊。二胎之後,簡直不要理性更多,頗有種看破一切套路的趕腳。

希望我們用經驗填平的這些坑,你都能繞過去!

相關焦點

  • 母嬰店這些「套路」你被忽悠過沒?據說很多媽媽會掉坑
    文|慢媽表妹家寶寶一歲半,前不久慢媽我陪表妹去了趟母嬰店,因為是抱著寶寶一起去的,剛進店就被店員們給「包圍」了。這些店員一句一個姐、姐的喊著,各種誇我小侄女可愛,然後就開始說寶寶是不是缺鈣啊,怎麼頭髮黃?
  • 不要再被母嬰店套路了
    自從有了寶寶之後,手機種草清單從零食化妝品變成了奶粉、尿不溼、嬰兒車等母嬰產品。就想讓寶寶吃得好,穿得好,母嬰店成了寶媽們進出最多的地方。看著裝潢溫馨、琳琅滿目商品的母嬰店,寶媽們瞬間就挪不動腿,再加上導購員的熱情推薦,出門手上絕對是大包小包,仿佛找到了沒娃前買買買的激情。
  • 母嬰店的坑,寶媽們中招幾個?盤點母嬰店的四大套路
    最近跟朋友聊起母嬰店,發現很多寶媽都有被母嬰店坑過的經歷。俗話說,導購的嘴,騙人的鬼。父母為了孩子,可以說傾盡全力的想為自己的子女買最好的。但是最近「固體飲料冒充奶粉」事件,讓我們做父母的對母嬰店導購的信任度大打折扣。今天米粒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母嬰店裡的那些「套路」。
  • 母嬰店的12個經典騙術,90%的媽媽大呼上當
    自從生了娃,誰還沒逛過母嬰店呢?給娃買日用品、買衣服、買吃的、買玩具,甚至洗澡、理髮,統統都可以在母嬰店解決。不誇張地說,每個母嬰店店長,都享受著當地媽媽圈意見領袖的待遇!然而,並不是所有母嬰店都單純提供便利。有些不地道的,或者本身知識儲備不夠的,趁機利用起媽媽們的信任,賺著昧良心的錢。在她們的嘴裡,寶寶哪哪都不行,需要補補!
  • 扒一扒母嬰店裡那些常見的套路,別因為一句「都是為娃好」就買單
    扒一扒母嬰店裡那些常見的套路,別因為一句「都是為娃好」就買單有了寶寶後,媽媽們購物又多了一個去處,那就是母嬰店,母嬰店顧名思義是針對媽媽和寶寶服務的店,既然母嬰店要掙錢,肯定希望媽媽和寶寶有所需要,但是一些母嬰店為了能夠賣出更多的產品
  • 雙十一母嬰店又出新騙局!寶媽們千萬別入坑
    這其中,更是少不了寶媽們經常去血拼的「母嬰店」。不少娃吃的、穿的、用的,甚至洗澡、遊泳、理髮都是在母嬰店解決的。然而有些母嬰店,因為一己私利或專業知識儲備不足,不為寶寶健康考慮,使勁推銷,賺著昧良心的錢。今天,親貝網小編為大家揭開母嬰店經典騙術!1 套路一:免費檢測!娃啥都缺!
  • 母嬰店又見新套路,這些「騙術」專盯著寶媽坑,你有被忽悠過嗎?
    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相信「母嬰店」這個詞寶媽們肯定都不陌生,可能之前一次都沒去過,可從懷孕開始,寶媽們就會頻繁光顧這個地方了。而且幾乎所有的寶媽都會有這樣的行為:明明去隨便逛逛,出來卻大包小包的。可是回家後往往就後悔了,因為很多都不是必需品。母嬰店的水確實很深,今天歪媽就帶大家看看都有哪些套路要提防。
  • 疫情後母嬰店關店率高?這樣的母嬰店更吸引媽媽!
    粉哥導讀:受疫情黑天鵝影響,今年各行各業都在叫難,奶粉作為剛需產品,母嬰人還是相對幸運的,但消費不景氣、新生兒數量減少、競爭激烈還是讓不少母嬰門店放棄掙扎。有趣的是,奶粉智庫和奶粉圈走訪門店過程中發現,不少母嬰店依然受歡迎,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部分母嬰店關門?媽媽們到底喜歡去怎樣的母嬰店消費?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 母嬰店裡套路多,媽媽們別再盲目跟風了,寶寶需要你的"火眼金睛"
    母嬰店物品齊全,寶貝吃喝拉撒睡玩的需求,都能在店裡一站式購齊,而且店內的導購經過相應的培訓,對不同月份寶寶的需求比較了解,可以適當給予建議,能幫寶媽節省下很多寶貴時間。但是,母嬰店的套路也是花樣百出,一不留意,你可能就掉坑裡了。套路一:免費檢測微量元素。有些母嬰店會擺出一臺&34;,然後在店鋪顯眼處標註 &34;,以此吸引一些寶媽帶寶寶進店體驗。
  • 母嬰店的「小套路」,寶媽別被套路了,不然多少錢都不夠花
    文丨張寶紅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一出生,爸爸媽媽往往都非常的激動。特別是新手爸媽,總是忍不住的想給孩子買很多的東西。但需要提醒爸爸媽媽們的是母嬰店裡有許多的「套路」,不知道這些「套路」的話就會花許多冤枉錢。那麼母嬰店裡究竟有哪些「套路」呢?下面來一起看一看吧!
  • 母嬰店的這幾種常見套路,你經歷過嗎?
    「買買買」是女人的天性,尤其是做了母親之後,很多媽媽看見什麼覺得新奇的、好玩的都會買給寶寶。甚至很多的媽媽開玩笑,自從有了娃,逛的最多的店是母嬰店,加的最多的購物車都是母嬰用品。正是發現了這個商機,越來越多的母嬰店遍地開花。很多媽媽在逛母嬰店的時候,都會被導購員們的各種推銷挑花了眼,有用的沒用的買來一大堆,事後看著一堆堆的東西放在角落裡落灰。
  • 母嬰店有這些套路,新手媽媽不要被忽悠,因為有些不需要買
    花錢的感覺真是太爽了,很多媽媽在產前會給自己買衣服首飾之類,在產後就會給寶寶買很多東西。但是母嬰店的東西並不便宜,有些東西打著為寶寶好,一定要買的噱頭,讓很多媽媽甘願掏錢。很多母嬰店宣傳母乳餵養只需6個月即可,之後就可以給寶寶吃奶粉和輔食了。其實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母乳餵養最好到兩歲,因為兩歲之內寶寶所需要的免疫力只能通過母乳中獲取,才能足夠抵禦外界的侵害。很多媽媽沒有時間,反正最少也要餵到一周歲為止。
  • 母嬰店導購都是「戲精」,著急樣子勝過親媽!其實全是為了坑寶媽
    >有娃以前,服裝店、美妝店可能是寶媽們經常光顧的店鋪,但有了娃以後,母嬰店就成寶媽們最常去的店鋪了,每次出來,手裡必然會提著大包小裹的東西...看上去母嬰店的導購熱情又專業,著急寶寶的樣子,更是勝過親媽!
  • 進了母嬰店,你娃缺這缺那都要補,你這個不上心的懶媽媽
    尤其是女人懷孕生娃後的階段,簡直不能用剁手來形容。我懷孕的時候沒事就愛逛逛母嬰店,寶寶還沒出生,已經準備好了各種吃穿住行的生活用品。列出來一個長長的單子,採購的一大堆。儘管已經參考了過來人的意見「少買」點,但是架不住這家店少買點,那家店少買點。最後攢下來一大堆。
  • 母嬰店又出「新套路」,專挑新手寶媽下手,既折騰孩子又浪費錢
    生了寶寶之後,大部分的寶媽都會變得特別節省,自己不捨得花錢,但是給寶寶花錢的時候卻特別大方,很多母嬰店抓住了寶媽的這個心理,打著「對寶寶好」的旗號,讓寶媽多從兜裡掏錢。對於很多新手寶媽來說,沒有帶娃經驗,進入母嬰店之後,會認為店裡的導購員非常專業,很容易對她們產生信任,結果花了一些冤枉錢,還讓寶寶受了很多罪。
  • 雙十一,母嬰店又出新騙局!6大坑錢又坑娃的產品!別買
    這其中,更是少不了寶媽們經常去血拼的「母嬰店」。然而有些母嬰店,因為一己私利或專業知識儲備不足,不為寶寶健康考慮,使勁推銷,賺著昧良心的錢。1套路一:免費檢測!娃啥都缺!母嬰店最大的「騙子」,就是導購員!除了能一眼看出孩子缺啥,還能通過各種免費儀器夾夾手指,知道娃健康不!
  • 7年前就被叫停的檢查,母嬰店卻會經常推薦,殊不知他們沒安好心
    對於一些新手媽媽們在給孩子選擇用品的時候,一般都會就近進行購買。那麼母嬰店就是一些新手家長經常去的地方。尤其是新生兒洗澡、遊泳在家裡可能都不是很方便,所以爸爸媽媽們都會帶孩子到母嬰店去。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對於母嬰店的一些微量元素檢測其實是不正規的,但是他們大多利用了媽媽們愛子心切的心理,還會設計出這些購買套路。
  • 母嬰店「套路」深,坑你沒商量,10個寶媽9個被套路,你中過招嗎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之後,發現小區周邊多了很多嬰童店,這其中有母嬰店、早教機構、嬰兒遊泳館、嬰兒推拿等,琳琅滿目的店鋪看似為小區寶媽們提供了很多便利,實則是商家摸準了寶媽的心態,知道這裡商機無限。以母嬰店為例,小區周邊不遠處就開了3家,而且一家比一家規模大,每到休息日,就會看到拿著氣球和宣傳頁的工作人員在小區門口派發小廣告,美其名曰:「感恩回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很多寶媽就會欣然接受微信掃碼入群,或者直接去店裡了解相關活動,心想反正了解下也不花錢,抱著僥倖的心理,一步步陷入商家的套路中。
  • 母嬰店裡的「小套路」,寶媽別被繞進去,不然多少錢都不夠花的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女人天生就愛「買買買」,沒娃前,買自己的衣服首飾化妝品,有娃後,每天都會種草一大堆母嬰用品,可等我們冷靜下來之後才發現,這都是「套路」啊!最長的「套路」就是母嬰店的套路,尤其是這3個,一不小心就掉進很多寶媽去母嬰店的時候,只想著就給寶寶買個口水兜,等出來的時候大包小包一堆東西,沒有上千塊錢根本下不來。
  • 母嬰店新套路:用寶寶的出生證明就能兌奶粉?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坑了娃老家的一個朋友瑩瑩剛生下寶寶沒多久,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一直沒來得及去給孩子上戶口。老人拿到手以後連忙拿去複印,最後去母嬰店領了一罐奶粉,這給婆婆高興壞了。沒過幾天,瑩瑩和老公就發現手機裡面,總是收到各種各樣母嬰店促銷的簡訊和電話,這讓朋友大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