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戒
小磊哥說
央視《新聞周刊》上,白巖松說:老師對學生有沒有懲罰的權利?如果問老一輩的人,回答一定是必須的,嚴師出高徒!但如果問現在的老師,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哪敢啊!
這句「哪敢啊」,是對當下教育現狀的折射,是老師明哲保身的無奈!不是老師不想管,而是不敢管。
唏噓!當所有老師只管教書,不敢育人時,最終埋單的,將是我們的下一代!
1
人間自有公道,你只需把書教好
轟動全國的五蓮二中楊守梅老師「課本抽打逃課學生被辭退」事件終於迎來逆轉:
7月28日,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人民政府發布情況通報。
不得不說,楊守梅老師雖身陷困境,但在全國媒體的呼籲下,也算有個好的結局。
五蓮一中是當地最好的完全中學,這對楊守梅老師來說無疑是一種補償和安慰。其實,單就楊守梅老師的職業素養和教學能力而言,她足以在當地最好的中學任教。
楊老師有多優秀?
山東省藝術教育先進個人!
日照市優秀班主任!
五蓮縣優秀教師!
巾幗崗位明星!
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楊老師所帶的班40多個同學,除曠課的這兩位學生(中招成績考了300多分)外,都考上了該縣最好的高中五蓮一中,平均分在全縣班級排名第一。
從此,五蓮一中多了名優秀的教師!五蓮二中少了名優秀的教師!
昨天,央視《新聞周刊》報導了此事件。白巖松發聲:明確教師懲戒權,勢在必行。
2、有權不能任性,開除更需謹慎!
在這個事件中,楊守梅老師教育學生的方式是存在瑕疵的,用課本打了逃課學生,而在我國無論什麼原因體罰學生都是違法行為。
所以學校第一時間給予楊老師做出停職,賠禮道歉,取消評優樹先資格,黨內警告、行政記過等處分。這是合理合法的,無可厚非的。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楊守梅還真引不起全國媒體的關注,也得不到人們的力挺。弔詭的是五蓮縣教育局在家長的施壓下,在事發兩個多月後,為了息事寧人,對已停職處分的楊守梅老師又來了個追加處理:
扣發當事教師一年獎勵性績效工資,責成五蓮二中新學年不再與楊守梅籤訂聘用合同,將該教師納入五蓮縣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
一經媒體報導,全國譁然!
嚴格管理學生本是老師職責所在,雖然教育方法使用不當,體罰學生有違師德,受到政紀處分,降職都能理解。
教育局作為教師的「娘家人」,理應維護教師合法權益,不能因為家長一鬧,不論體罰後果輕重就隨便開除老師,加入失信黑名單,是否有些矯枉過正?是不是權力的任性?是不是一種行政亂作為?
《人民日報》對此事評論說:一旦任性擴大「自由裁量權」,不僅消解制度尊嚴,更會造成執「罰」混亂。教體局豈能輕易「拉黑」老師——納入信用信息評價系統「黑名單」?
處罰有度,不枉不縱,方能服人。
慶幸的是,五蓮縣教育局在媒體的幫助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撤銷了追加處分,為這種有錯就改的行為點讚!
不過,我倒認為,如果五蓮縣教育局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麼你還欠楊守梅老師一句道歉!
3、家長與老師的官司,沒有真正贏家!
從某種意義上說,楊守梅老師是幸運的,在輿論的推動下,五蓮縣教育局終於認識到錯誤,撤銷了追加處分,優秀無比的楊老師又能重新走上心愛的講臺,這何嘗不是五蓮縣一中學生的幸運呢?
但是,更多體罰學生的老師沒有那麼幸運了:
2018年8月18日,山東臨沂蘭山區一輔導機構老師因在課堂用書拍打幾下辱罵自己的學生而被拘留5日。
2018年11月8日,亳州市簧學英才中學七年級教師雷某某詢問其學生趙某遲到原因時,二人發生爭執,雷某某持掃把毆打趙某。家長投訴後,雷老師被行政拘留13日。
2018年11月23日,寧波奉化區一名四年級學生鄭某因在校車上與低年級學生搶零食被隨車老師批評後,用髒話罵老師,被老師打了四記耳光,隨後這名教師被停職及治安拘留……
老師紛紛不寒而慄,人人自危。
從法律層面上,這些家長仿佛贏了官司,老師受到了嚴厲處罰,但是充滿猜忌與隔閡的家校關係怎樣才能修補?你的孩子,哪個老師還敢嚴格管教?
我想這是人們應該反思的問題!
被楊守梅老師體罰的兩位逃課學生,中招成績300多分,據說是該班僅有的沒考上重點高中的兩人,這說明了什麼?
家長贏了老師,可能輸掉的是孩子呀!
「大義滅親」的教育局和學校在這場官司中也是輸家,因為這樣一棍子打死的處罰,簡單粗暴,不負責任,是對教師責任心的無情打擊,更是寒了千萬教師的心。
當越來越多的老師面對肆無忌憚的熊孩子時,保持沉默,也許是老師最好的選擇。沉默是一種無奈,沉默是一種蔑視,沉默也是一種尊嚴。
只不過對那些想學習的學生公平嗎?這樣的環境還能學習嗎?
那些無辜的學生為了有個好的學習氛圍,只能花高價去上管理嚴格的私立學校,而公辦學校卻陷入了優秀學生招不來留不住的尷尬境地!
捫心自問:如果涉事老師教學水平低下,暴戾囂張,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創傷,那麼,不用能家長鬧到學校,媒體的筆桿子就能把他寫「死」。
但是,如果老師潛心教學盡心培養孩子,還要身陷校鬧遭受不公正待遇,那麼,我們將殺死多少老師的責任心?
老師,以愛之名管教學生。
家長,以愛之名把老師逼上絕路。
寒了老師的心,斷了學生的路!
在家長與老師的官司中,從來沒有真正的贏家!
4、立法規範,讓老師敢問敢管
教育需不需要懲戒權?
在古代,這不是個問題!
明太祖朱元璋想請宋濂教育孩子,宋濂問道:「小兒頑劣,可訓乎?」
朱元璋只回答了四個字:不死即可。
因為那時的人們,無論皇親國戚還是市井小民都深知:
「一片無情竹,不打書不讀,父母若愛你,不必送來讀」!
即使在賞識教育橫行的當下,有識之士仍振臂高呼,如馬雲認為:
「懲戒是教育的剎車,老師沒有懲戒的權力,就如同讓老師去開一輛沒有剎車的汽車。學生不是向老師低頭,是向規則低頭。」
教育學生需要賞識,也需要懲戒,這是毋庸置疑的!
耐人尋味的是,為什麼懲戒學生屢屢掀起軒然大波呢?
一是現在人們一味強調未成年人權利,而淡化未成年人的紀律觀念,忽視教師教育權利和保障,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學生有尊嚴,老師就沒尊嚴?
二是對於教師的懲戒權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很容易與體罰或變相體罰混為一談。如學生上課搗亂,老師可不可以罰站學生?再如學生經常欺凌同學,老師可不可以讓他回家反省?因為沒有相關規定,這就讓老師無所適從,管,怕出問題受到處分;不管不問,自己良心上又過不去。
一線教師無不憂心忡忡,《未成年人保護法》已變味成了《「熊」孩子保護法》,巜教師法》已演化成了《處罰教師法》。
這種對於「熊」孩子的過度保護,對教師一味苛責,動輒開除拘留,可以說直接扼殺掉了中國教師的最後一點尊嚴,當教師的尊嚴都不存在時,我們的教育真的就成功了嗎?
值得一提的是,有關立法機關正在進行《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修訂,其中就增添了教師懲戒權的論述,我想不久的將來,老師在管教學生時不再左右為難!楊守梅事件也不再重演!
寫在最後:
教育學生不僅僅是老師的職責,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相互配合。教育要想變得更好,既需要負責任的老師,也需要明事理的家長,更需要包容的教育環境。對老師的一味苛責只會讓教育變得更糟糕!
雖然楊守梅事件最後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但是事件對教育的產生的負面影響遠沒結束!老師、家長、學校、教育局都應該深刻反思,吸取教訓,但願楊守梅事件不在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