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中文的感覺,有點像談戀愛」

2020-12-08 澎湃新聞

新井一二三 鳳凰網讀書

日文因為夾著假名,想像的空間很大,給人自由的感覺。相比之下,中文畫面全由表意的漢字組成,包括象形和會意,一個又一個漢字都張著嘴巴自我主張,給人的印象好不熱鬧,就像橫濱中華街的大紅大綠商店招牌以及密密麻麻的臘鴨子。總之,叫我覺得非常親切。

——日本作家 新井一二三

01

對中文一聽鍾情

一九八一年,我念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作為第二外語選修了漢語。說起來好神奇,我在一年級第一學期的第一堂課上,就對它一見鍾情了。更準確地說是一聽鍾情,因為最初吸引我的是漢語的聲音,尤其是聲調。

在課堂上,老師教我們說:媽、麻、馬、罵。

第一聲「媽」呢,好比是演員培訓班的發聲訓練一樣。在咱們早大大隅禮堂外,不是天天都有穿著運動服的男女一會兒翻跟鬥,一會兒發出很大的聲音嗎?就是那個樣子了。同學們,嘴巴大開,吸進空氣,大聲說「あー」。現在,大家一起說說看「媽」。好。

第二聲「麻」呢,是當你吃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然發出抗議的聲音時,就會說「えーっ?」對不對?就是用那個調子說「麻」。對了,對了。

至於第三聲「馬」呢,這是你聽到別人講話,佩服不已的時候,會說出來的「へーえ」,就是用那佩服的調子說 「馬」。不錯,不錯。

最後是第四聲,學一下烏鴉即可。它怎麼叫呢?「かー」,對不對?好,現在大家學烏鴉的調子給我說「罵」。好極了。

現在,把四個聲調連起來說說看。「あー、えーっ、へーえ、かー」,「媽、麻、馬、罵」。

作者母校,早稻田大學

我們做學生的都目瞪口呆。哎喲,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好玩的語言呢!從小就說有聲調的語言長大的人,也許司空見慣,感覺不到吧。但是,我們日本人從小講的是平坦到不可能再平坦的日語,說話跟念經沒有區別,結果越說越發困。

以我姓名あらいひふみ(Arai Hifumi)為例。曾經在加拿大的時候,有位老師問過我:在你名字中,重讀音節是哪一個,是HIfumi還是hiFUmi,抑或是HifuMI?我只好老老實實地回答說:沒有,全平,是hifumi。多麼不好意思啊!相比之下,那「媽麻馬罵」要說出來,首先得吸進很多氧氣,然後說話要動的肌肉範圍也特別廣,從氣管底下到口腔裡各個地方的肌肉,全要動員起來。連舌頭都一會兒得使勁說「了」,一會兒得捲起來煞有介事地說「人」。

真沒有想到世上竟然有這麼好玩的語言!我覺得,說中文簡直跟唱歌一樣舒服,而且有大腦裡分泌出快樂荷爾蒙多巴胺、叫人出神的感覺。

當年,我們剛入門第一年用的中文課本,是以漢語拼音為主,以簡體字為輔。連我們用的《巖波中國語辭典》也像英文辭典一樣,按照羅馬字的順序排列字詞。比如說,要查 「中文」,就查z-h-o-n-g-w-e-n,不外是為了叫日本學生專注漢語普通話的準確發音。

眾所周知,日文也用漢字。日本的小朋友,在小學畢業以前,就要學會一千零六個漢字,在高中畢業之前,則要學好大約兩千個漢字。雖然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國語改革,當代日本漢字的字體,跟中國大陸的簡體字或者在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通行的繁體字不完全一樣了,但是稍微花點時間就可以習慣,會看懂。這情形跟歐美大學生得從頭學方塊字,居然是兩回事。日本人讀起中文來,學習漢字的過程基本上可以免除掉。反之,重點在於:如何排除漢字的日本讀音造成的幹擾。要是把「中文」兩個字,用日語發音念成 「ちゅうぶん,chuu-bun」,或者把「漢字」兩個字念成「かんじ、kan-ji」,可不行,誰也聽不懂。所以,教日本學生中文,老師的想法是:剛入門的時候趕緊抓好發音,把時間花在漢語拼音的讀寫上;過一年,到了中級階段,再引進中文閱讀都不遲。

我開始學中文的第二年,經過專門看拼音的春夏秋冬,教材上終於出現中文簡體字了。我在課餘時間自己看中文小說,是當年日本的一種教材,翻開看時,左邊印著簡體字原文,右邊印著羅馬字的拼音。那樣子,邊看小說就可以邊學中文普通話的發音。如果遇到生詞,按照拼音去查《巖波中國語辭典》也方便得很。就那樣,二十歲的我看了魯迅的《吶喊》、老舍的《駱駝祥子》、巴金的《家》、茅盾的《子夜》等以五四文學為主,中國一九二○、一九三○年代的經典作品。

魯迅、老舍描寫的世界,是二十世紀初,從清末到民國,用當年的說法就是解放以前的中國社會,跟我生活的一九八○年代的日本完全不同。反之,中國近代文學普遍很黑暗,卻有獨特的美,安靜到幾乎是無聲且很深刻。一時我深受吸引,甚至有一次,邊喝咖啡邊看中文小說,忽然發覺自己心跳得特別快,臉都有點發熱了。怎麼回事呢?果然,我看中文小說時的生理反應,跟談戀愛時一模一樣。

可以說,從一聽鍾情開始的戀愛,當時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尤其與張愛玲的作品豔遇以後,我被中文之悽美與華麗深深迷住了。若說五四文學叫我看到了中文理性、男性的一面,張愛玲則叫我看到了它感性、女性的一面。

張愛玲

總之,全部用漢字寫的中文,一看就跟英文、日文很不一樣。英文用的是標音而不表意的羅馬字,結果第一印象平靜得猶如黑白照片,需要讀者在自己的腦子裡用手工把一個又一個標音文字像玻璃球一般串起來,整個畫面才會變成彩色項鍊,從中浮現出各種故事來。至於日文,標音的兩套假名和表意的漢字混合在一起,乍看就像縱橫填字謎,叫人非得匆匆把假名表達的聲音跟漢字表達的內容結合起來確定文意。

有一位大陸編輯說:日文因為夾著假名,給人不確定、曖昧的感覺,叫人不舒服。但是,同一件事情,由一位臺灣編輯說來,倒成為:日文因為夾著假名,想像的空間很大,給人自由的感覺。相比之下,中文畫面全由表意的漢字組成,包括象形和會意,一個又一個漢字都張著嘴巴自我主張,給人的印象好不熱鬧,就像橫濱中華街的大紅大綠商店招牌以及密密麻麻的臘鴨子。那感覺也很像香港茶樓裡賣的很多種點心,或者說是英國庭園裡盛開的種種花兒,又或者說是在託兒所窗戶邊等著媽媽來接回家的娃娃們。總之,叫我覺得非常親切。

02

從中文俗語學人生真理

學外語會擴大我們的世界。每套語言都有自己的文化,所以每一門外語自然就成為通往另一種世界觀的門路。

例如,中文俗語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對從小講漢語長大的人來說,該是理所當然的道理吧。可是,對日本人來說,並不如此。在日文裡,跟朋友相干的俗語中,最常聽見的是「類は友を呼ぶ」,跟中文「物以類聚」差不多,貶多於褒,印象很消極,猶如「朱に交われば赤くなる」,即中文「近墨者黑」。所以,當第一次聽到「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之際,我覺得非常新鮮,原來,朋友不僅會把我們引上邪路,也會幫我們往外發展。這跟日本人最怕「給人家添麻煩」的心態實在很不同。

又例如,中文俗語「有得必有失」,在日文裡也沒有意思相同的說法。這句話反之像英文的「You cannot have a cake and eat it too」(不能保留蛋糕的同時把它吃掉)。我之所以喜歡它,因為個中的道理有物理學的根據。好比「物極必反」這句話,也叫人聯想到物理學家擺墜子的實驗,合理得顯然沒有反駁的餘地,跟日本俗語常見的精神主義呈現明顯的對比。

自從開始學漢語,我從中文俗語學到了不少人生真理。例如「好漢不吃眼前虧,好馬不吃回頭草」。那是我看老舍原作的話劇《茶館》演出時記住的。一種很合理、很健康的處世方法,在日本文化裡卻沒有類似的說法。也許是武士道影響所致吧,日本人有甩不掉的自滅傾向,猶如十九世紀的思想家吉田松陰所言:雖知如此定失敗,情不得已大和魂哉(かくすれば、かくなるものと知りながら、止むに止まれぬ大和魂)。哎!

話劇《茶館》劇照

於是,日本榮格心理學第一把交椅、已故河合隼雄先生在《心的處方箋》一本書裡,要提倡合理性處世方法時,說的是一句「既然要跑,該放下一切」。意思很清楚,就是勸你不要依依不捨地吃著「回頭草」。可惜,還是沒有馬回頭那樣視覺化的效果。「很具體」而「視覺化」是中文俗語的強勢。像「跳進黃河也洗不清」這句話,每次聽到,在我眼前就出現一個人穿著本來白色的一套內衣,不知為何糊裡糊塗地跳進黃河,出來的時候全身呈現黃色的尷尬畫面。

我總覺得中文俗語的世界觀比日文俗語的樂觀、幽默,例如「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我非常喜歡個中的樂觀心態。辭典說,這句話翻成日文便會是「窮則變,變則通」的意思。但是,實際上,出自《易經》的這句話,現代日本人一般都不明白。反之,生活中,更多人用的是美國式的假西班牙語句子「Que Sera Sera」。這是一九五六年的希區柯克電影《擒兇記》的主題曲,歌詞重複地唱「Que sera sera,whatever will be will be」。記得辛亥革命那年出生的我已故的姥姥一直將這句話掛在嘴邊。我這次查詢才得知西班牙語的造句有問題,但絕大多數日本人都不知道。總之,意思接近「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就是了。

《擒兇記》劇照

有趣的是,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中國剛開始做生意的一九八二年,就打了廣告說「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好幽默的一句文案,確信不是日本人想到的。如今上中國網絡搜尋「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後句,未料出現的答案竟是「有路必有豐田車」!

說到幽默的俗語,我就喜歡「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相當於日文的「手前味噌」(自我吹噓,說自己家做的味噌特別好吃),但是畫面具體得多了,簡直那老王的表情和堆得高高的西瓜都想像得出來。

聽起來不大文雅的俗話,表達出來的人生哲理,有時會給人活下去的勇氣,例如「好死不如賴活著」。這麼說,活下去不再需要什么正當的理由了,多麼好。

我以往事業不如意的時候,常告訴自己李白說的一句話,「天生我材必有用」。反之,出了點名氣卻馬上成為眾矢之的的時候,只好說著「人怕出名豬怕肥」來安慰自己。有這一句話比沒有強不知多少。當家人親戚帶來麻煩的事情,則在嘴裡喃喃自語「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會覺得自己並不孤獨。是的,只要能感覺到自己不孤獨,人生就可以活下去了。

中文俗語和日文俗語的差距,有時來自環境之不同。比如說,中文講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翻成日文便是「腐っても鯛」(腐敗了還是鯛魚)了。果然是大陸環境和島國環境之不同產生了兩個乍看很不一樣的俗語。想起來都很不可思議,一九八○年代初,我去北京留學的時候,郊區黃沙飛揚的馬路上,還偶爾看得到關外農民拉著駱駝進城的畫面,因為駱駝能載的貨物比馬多很多。近距離看了幾次駱駝以後,就自然曉得「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指的是什麼意思。同一條路(也就是如今的北京西三環路)上,當時也看得到毛驢。近距離看了幾次後,對當地點心「驢打滾」的取名要 「拍大腿」了。奇怪的是,「拍大腿」翻成日文是「膝を打つ」(打膝蓋)。這句話說得太奇怪了,因為打了膝蓋,手肯定會疼!

03

煙火、年糕與月琴

有一天,老公從外面回來,好興奮地告訴我:「今天聽說,長崎人掃墓時是放煙火的!」「真的嗎?」我聽了目瞪口呆,因為從來沒聽說過日本有這樣的習俗。我們在東京每年幾次為祖先掃墓的時候,要帶的只有一桶水、一把花兒、幾把線香,如此而已。至多有人帶死者生前喜歡的香菸、食物等。但是,煙火?從來沒聽說過。老公看到我驚訝的表情,進一步補充說:「煙火也不是用手拿的『線香花火』(紙捻花),而是往天空放射的『火箭花火』呢。」啊,原來如此!

長崎不愧為江戶時代日本僅有的四個對外開放港口之一,歷來有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東南亞等地的華人貿易船到來。據說,在江戶初期即公元十七世紀初的長崎,總人口六萬中,華人人口多達一萬。他們要麼出身於「三江」(浙江、江蘇、江西),或者出身於福建,把華南文化傳到日本來了。所以,如今全日本只有長崎人掃墓放煙火,肯定是華夏文化的影響所致。

長崎新地中華街

其實,我在侯孝賢早期的作品《冬冬的假期》裡就看過,苗慄銅鑼人過中元普渡,除了家家擺桌以外,還會不停地放鞭炮和煙火。想起那畫面來,長崎的習俗也似乎順理成章,沒什麼好奇怪的了。不過,對大多數日本人來說,掃墓該是安靜、沉重的場合。相反地,說到煙火尤其「火箭花火」,不外是夏天穿上「浴衣」(棉布和服)跟朋友一起赴「花火大會」湊熱鬧看到的東西。一靜一鬧,在腦子裡怎麼也配合不上來。但實際上,全日本最有名的「隅田川花火大會」就是從江戶時代為安慰流行病死者的靈魂開始的,只是如今的日本人忘記其來歷罷了。

《冬冬的假期》劇照

日本的傳統文化,很多都來自中國。早期有從日本去中國的遣隋使、遣唐使,中期有去宋朝取經的和尚們,然後有江戶時代長崎迎接的眾多唐船,都運輸了物品和文化。所以,日本的傳統節日,如元旦、「豆撒」(立春前晚撒豆驅邪)、端午節、七夕、盂蘭盆節、中秋賞月等,沒有一個不是來自中國。

每年到了九月,日本的傳播媒體一定告知國民哪一天可以看到一年裡最美的望月。秋天空氣清澄,只要該晚天晴,月亮就顯得額外清楚了。電視播音員也絕不忘記告訴大家:月亮上搗年糕的兔子,今晚可看得清清楚楚啦。沒錯,在日本,中秋明月上的兔子不是搗藥而是搗年糕的。這是因為,中秋賞月的習慣從中國傳到日本來了,月亮上的兔子形象也傳到日本來了,但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則丟在東海上空。結果,凝視著在月亮上使勁揮杵的兔子形象,古代日本人共同下的結論就是:中秋望月上的兔子在搗年糕。

究竟為什麼搗年糕,從來都沒有解釋。反正,中秋賞月嘛,要找來芒草插在甕裡,然後把糰子和蒸芋頭疊成金字塔形狀,就準備好了。

日本過中秋:插花、月見糰子、燈籠、圓月

在日本明治大學給學生們看電影《海角七號》,總有人問我:「茂伯彈的那樂器叫什麼?」果然,二十一世紀初的日本年輕人對月琴完全沒有印象。於是,我給他們講:那是從中國大陸傳來的四弦樂器阮鹹,到了中國臺灣後變成了二弦月琴;尤其在屏東恆春地區流行,如今恆春鎮有「月琴之鄉」的別名;最有名的曲子是當地的盲人琴手陳達一九六○年代灌唱片的《思想起》;他有原住民祖母,所演奏的曲子裡也有「平埔調」等受了原住民文化影響的作品云云。

《海角七號》中的茂伯

年輕學子們不知道,但其實十八、十九世紀,在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日本,月琴曾風靡一時,乃坐「唐船」到長崎來做貿易的「唐人」們,逗留期間給「丸山藝伎」傳授的「明清樂」傳播到日本各地去的。

原來,江戶時代的日本社會,「士農工商」的階級區別劃分得很嚴厲:武士階級碰不得屬於庶民的三弦,反過來庶民碰不得專屬和尚的尺八等。相比之下,從國外傳來的「明清樂」超乎階級和性別的劃分,其重要樂器月琴又較容易學會,總的來說自由得很,猶如一九六○年代發自美國而風靡一時的民樂。於是《茉莉花》《九連環》《算命曲》《四季》《紗窗外》等俗曲,當時許多日本人都彈著月琴用原版中文歌唱,有音樂史家認為成了如今日本很流行的「演歌」的源流。

月琴在日本的流行延續到明治時代。當時的學生、文人,要麼自己一個人或者跟朋友們一起彈著月琴唱「清樂」歌曲,簡直像二十世紀的大學生、社會青年們紛紛拿著吉他唱美國民謠、披頭四歌曲一般常見、普遍。

一百多年後,來自中國的「女子十二樂坊」有一段時間在日本很受歡迎,首張專輯Beautiful Energy賣了將近兩百萬張。以流行音樂形式演奏中國音樂的美麗女子們,主要是拉二胡,彈琵琶,彈古箏,打揚琴,吹笛子。雖然資料上有彈中阮的臧曉鵬,她作為「女子十二樂坊」成員活動的時間似乎不長,很快就回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去,繼續走古典演奏家之路了。中阮屬於阮鹹類,起碼形象上跟月琴有所相似。可惜,日本人重新發現圓月形樂器的機會錯過了。

女子十二樂坊

所以,看著《海角七號》,日本學子們覺得茂伯彈的那個樂器真有點特別。他們到了臺灣,有機會看到月琴嗎?

作者:新井一二三,日本女作家。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山大學留學,進修現代漢語。定居東京,專職中文寫作。

本文節選自

《我和中文談戀愛》

作者: 新井一二三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20-1

責編 | 巴巴羅薩

主編 | 魏冰心

圖片 | 網絡

知識 | 思想 鳳 凰 讀 書 文學 | 趣味

原標題:《「說中文的感覺,有點像談戀愛。」》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和醫生談戀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和醫生談戀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下面小編就說了一個發生在身邊的事。許多人說,和醫生談戀愛,就是吵架是這輩子不可能發生的事,但是,他們一旦吵架了,後果是非常嚴重的,記得之前,有一個學醫的女孩兒,跟一個男生談戀愛,他們兩個因為一些小事吵架了,那個學醫的女孩兒,捅了自己的男友20刀。
  • 日本女子成中文作家 出書分享她如何跟中文談戀愛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新井一二三,日本東京人,對中文著迷,用中文寫作。1981年她在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讀書,作為第二外語選修了漢語。在第一堂課上,就對它一見鍾情了。覺得中文好看又好玩。從小就說有聲調的語言長大的人,也許司空見慣,感覺不到吧。但是,我們日本人從小講的是平坦到不可能再平坦的日語,說話跟念經沒有區別,結果越說越發困。真沒有想到世上竟然有這麼好玩的語言!我覺得,說中文簡直跟唱歌一樣舒服,而且有大腦裡分泌出快樂荷爾蒙多巴胺的感覺。」
  • 和ABC談戀愛是什麼樣的體驗?
    會說一點中文,懂一點中國文化。家庭背景的原因,他們是聽著中英文長大的。很多我認識的ABC都是在家聽父母講中文,然後他們用英文回答。大多數ABC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止步於部分中文和用筷子吃飯的習俗。文化和思想基本上和美國人沒有太大出入。
  • 日本網友: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只因中國有一方面比日本強
    其實很多對日本文化比較感興趣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一大串的日文中,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夾雜著幾個漢字,如果你細心一點的話,甚至會發現這些語句的讀音甚至都與中文有些類似,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日本網友在國外歷史論壇提出這一疑問:「為何日文發音與中文有點像?」
  • 我的孩子說我的中文像小孩
    我六歲的孩子覺得我像一個小孩,至少是當我說普通話的時候。最近,她對我說:「我喜歡你說中文」。「你的中文有點笨拙,像一個嬰兒。我喜歡嬰兒。」中文是這個金髮碧眼小女孩的母語。莉莉生在北京,以前總是會把兩種語言混在一起說,這之後才開始說英語。
  • 男人跟50歲的女人談戀愛,是什麼感覺?3個男人說了大實話
    但人與人不同,想法自然不能相同,別管找多大年紀的,還是抱著哪種心態,戀愛終歸不是一個人就能談的,那麼男人跟50歲的女人談戀愛,什麼感覺呢?畢竟我們這個年歲的人,不像年輕人,有的是時間揮霍,不好就換,即使被情所傷,很快就能恢復,我們可不行,要談就會付出真感情,要麼就徹底打消念頭,這歲數傷一下真的受不了。跟50歲的女人談戀愛特別好,她身上有著年輕女人沒有的生活經驗,懂得心疼男人,說話聊天能說到我心裡去,我喜歡這個年紀的女人。
  • 女生說對我沒感覺,但是可以跟我談戀愛,這是什麼意思?
    問:女生說對我沒感覺,但是可以跟我談戀愛,這是什麼意思?翻譯一下: 女生對你還沒有產生吸引的情緒(感覺),也就是,她還沒有喜歡上你。所以,這位哥們,你就無法理解女生說的,對你沒感覺(在你看來,就是她不喜歡你),然後怎麼還可以先談談看?沒感覺,不就應該是再見,或者不理,或者冷淡你嗎? 怎麼沒感覺,不喜歡,還能談戀愛? 當然能。
  • 《不談戀愛就去死》&《想飛升就談戀愛》,請你們馬上談戀愛!
    感覺看文看得久了就不喜歡看虐文,也可能是老了XD。現在就喜歡看甜文,不狗血,不誤會,從頭甜到尾的那種,看完之後就會非常蘇爽。今天就來推薦兩篇龍柒的甜文《不談戀愛就去死》&《想飛升就談戀愛》,這兩篇文名字看似相似但實際上沒啥關係,唯一的相同點大概就是甜了吧。
  • 「今年股市給人的感覺,有點像蕩鞦韆」
    「我感覺今年的股市真的有點像蕩鞦韆,主題變換快,很難把握節奏,賺錢效應並不明顯。」長沙股民吳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對今年的股市做出如此評價。  股民感受:今年A股有點像蕩鞦韆  2016年股市有什麼特點?股票投資收益幾何?
  • 《帥鴿男友》遊戲測評:試試和鴿子談戀愛的感覺吧
    玩家將扮演「聖鴿國」的精英學校中的唯一人類,一邊完成學校課程一邊和鴿子談戀愛。試想一下和鴿子談戀愛的感覺。可以跟我cv男神談戀愛啊,誰在乎他是人還是鴿子啊,好了,我們平復一下心情,一起跟小編走進《帥鴿男友》吧!當我懷著談戀愛的心情打開這款遊戲的時候,我覺得我來對了,好粉紅的畫面,好夢幻的界面,好少女的選項,這麼多完美的搭配難道不是跟男神戀愛的標配嗎?我都有點等不及了呢。
  • 為什麼大學生不找同班同學談戀愛?大三學姐坦言:代價有點高
    進入到大學之後,學生沒有繁重的課業負擔,有了很多自由的時間;這為大學生們談戀愛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可以說是談戀愛的好時機,但是你要記住一點,儘量不要找同班同學談戀愛。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不要找同班同學談戀愛,大三學姐坦言:代價有點高。為什麼大學不要找同班同學談戀愛?
  • 好奇和rapper談戀愛是一種什麼感覺嗎?我來給你說說
    很多人在和rapper談戀愛的時候都因為感受到太多的壓力,所以不得不選擇結束戀愛。如果沒有足夠的金錢支撐,其實是挺難和rapper談戀愛的,因為rapper在前期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收入的,所以在前期基本上就是處於一個人養另外一個人情況。不過,即使如此和rapper談戀愛也會很有意思的。
  • 剛開始談戀愛就沒有戀愛的感覺,是什麼原因?
    而有的情侶則是剛談就沒有戀愛的感覺,這種情況雖然少,但也不是沒有。畢竟突然從一個人變為兩個人,不習慣也很正常。那像這種剛談就沒有戀愛的感覺該怎麼挽救呢?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局面?一、戀愛中沒安全感剛談就沒有戀愛的感覺也許是上一段戀情透支了你太多的熱情,沒安全感,但是是不會表現出來的。
  • 他突然說,「現在不想談戀愛」
    我男朋友說不確定會不會回來,但是我很喜歡他,我想等,我要怎麼辦?「他要考試,所以提出分手,說考完試之後再找我複合。」這和他說他要去賺錢,等賺錢了再談戀愛是一樣的。戀愛和賺錢是不衝突的。如果是突然他說分手,那麼一方面,不得不回想,之前的感情是不是已經出現了裂縫,只不過被過多的幸福暫且遮蔽了。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這是不是自己面對突然的噩耗,一時無法接受而採取的委婉說法。「後來我左思右想我就答應了,我害怕因為我耽誤他的前途。」不要自己嚇自己,沒有人會耽誤他的前途,除非他自己放棄自己。
  • 傅園慧拆牙套變瓜子臉,網友直呼「感覺換了人談戀愛」
    傅園慧拆牙套變瓜子臉,網友直呼「感覺換了人談戀愛」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你們心目中的洪荒少女是誰呢?還不是裡約奧運會上開始爆紅的傅園慧,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她打破了全國的記錄。在賽後的採訪她也表示只是用了自身的「洪荒之力」而這個成語也開始成為大家口中的口頭禪,傅園慧給人的感覺就是標準的一個女漢子,而大八圈覺得她的牙齒沒有很齊,讓人感覺牙齒有點歪扭。不過由於她的直率以及熱愛拼搏讓她圈粉無數。
  • 和胖胖的女孩子談戀愛是什麼感覺?
    和胖胖的女孩子談戀愛是什麼感覺?一、圓鼓鼓的臉蛋,讓人感覺很親切觀察一下身邊胖胖的女孩,她們都有共同的一點,就是臉鼓鼓的,圓圓的,給人一種感覺,就像是氣球吹起來一樣,所以就會有一種想去捏一把的衝動。胖胖的女孩子和其他女孩子撒起嬌來是不一樣的,他們撒起嬌來,好像全身的肉肉都在抖,都在動,給人一種想去抱抱她的感覺,但是她們在撒嬌的時候,你得及時去哄她。要不就會讓她非常的生氣。三、她不開心的時候,一頓好吃的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 男生女生不談戀愛的理由,看完是不是感覺很像自己
    小編先來說一說寫這一篇文章的緣由,其實是小編前兩天在某網站上看到了「為什麼不談戀愛」這一類型的話題,好奇的小編就點入看到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說法,這些理由、說法裡其實真的很多就是當今年輕人身上很現實的問題,下面來舉例其中最多談論的幾個點。
  • 張銘恩談戀愛卻沒有心動的感覺,徐璐委屈抹眼淚,徐爸急眼了
    原來,張銘恩談戀愛卻沒有心動的感覺,確實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說實話,這對小情侶確實很會玩,明明入住了高檔酒店,他倆卻非要在海邊露營過夜。其實,他倆也是第一次露營,張銘恩卻很能幹,無論是搭帳篷,還是做燒烤,樣樣都很在行。徐璐不但看到了他的獨特魅力,還感受到了跟張銘恩一起冒險的專屬浪漫。
  • 和成熟的男人談戀愛,吵個架都像是上課,他的夢想一定是當老師
    成熟男人的吵架和成熟的男人談戀愛,當你們兩個吵架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吵個架都像是在上課,感覺他小時候的夢想一定是當一名老師,現在的自己就是他的學生,一直在教育你,跟你灌輸一大堆的道理。吵架的時候,先是比較冷靜,然後再跟你分析你哪裡做得不對,幫助你一起改正,教你變成熟。
  • 和成熟女生談戀愛是什麼感覺?
    我笑著回答:如果你是一個男生那就應該找一個成熟的女生談戀愛,相反如果你是一個女生,你就應該找一個成熟的男生談戀愛。今天,大叔就帶著大家一起看一看,和成熟的女生談戀愛是什麼感覺?02放大你優點和成熟的女生談戀愛,她們會聰明地放大你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