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兒童」競爭再升級!這些玩法你千萬不能錯過

2020-12-20 贏商網

  隨著新中產階級的崛起,藉助「全面二孩」的政策紅利,中國兒童消費市場的活力被徹底激發。

  根據中國兒童產業中心的數據, 80%家庭中兒童支出佔家庭支出的 30%~50%,家庭兒童消費平均為 1.7 萬~2.55 萬,兒童消費市場每年約為 3.9 萬億~5.9 萬億,市場空間潛力巨大。與此同時,據相關預測未來十年兒童數量將急劇增加,到2025 年0-14歲兒童將達到峰值約2.72 億人。

  在兒童業態深受各大購物中心歡迎當下,其他業態也摩拳擦掌,意欲分一杯羹。諸如餐飲業在菜單、菜品、餐具等方面以別出心裁設計,抓住兒童注意力。又如不少服飾品牌相繼推出親子裝,甚至以單獨服飾品牌搶佔兒童市場……可以說,在實體商業裡,「+兒童」服務已漸成風潮。

  那麼,具體都有哪些業態在「+兒童」?又各以何種方式採取跨界融合?贏商網特別策劃《「+兒童」服務漸成風潮,深度解構跨界融合之道》專題,為您一一呈現和揭曉。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

  「得童心者得天下」,已成為購物中心的新共識。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兒童消費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5萬億元,兒童消費支出在家庭總支出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兒童消費像是子母彈,帶動的是整個家庭消費。

  於購物中心而言,兒童業態是拉動商場人氣的引流器。數據顯示,2015年前,兒童業態在購物中心的佔比僅有5%,而2015年以後,購物中心兒童業態比例增大至10%~25%。除零售和餐飲業態外,兒童業態已成為購物中心第三大主力業態。

  不過,隨著場景體驗及情感體驗佔據潮頭,在兒童業態之外,購物中心開始尋找新的路徑。更加豐富的玩法,抑或新型的商業模式,漸漸浮出水面,正成為帶動商場銷售可持續增長的新引擎。

  服務細節升級:

  中庭搭遊樂場,母嬰室、兒童洗手間體現人文關懷

  一直以來,中庭對購物中心來說寸土寸金。「中庭是一切深度交互體驗以及情感溝通的聚集地,所有的線下調性從中庭開始,」一位商業運營的專家如是說。

  去年暑假期間,寧波的環球銀泰城便直接拿中庭來為兒童搭建遊樂設施。從北門到南門,整個中軸線上都被兒童體驗遊玩項目佔據。

  一個中庭搭建了主題兒童樂園,大型海洋球池、高空滑梯、造型鞦韆、平衡木等不一而足;另外一個中庭則搭建的是兒童劇舞臺,播放當下流行的動畫片;靠近北大門和南大門的分別是兒童攀爬設備、海盜主題充氣城堡、巨型積木搭建等項目。

  對於商場來說,夏季是傳統淡季,僅靠打折難以吸引客流。但在中庭增加了兒童遊樂設施後,就成了商場客流的「吸粉利器」,間接拉動了淡季的消費。

  在「一拖N」經濟的帶動下,母嬰室逐漸成為大部分商場的標配。母嬰室的體驗好壞直接影響著媽媽們對這家商場的好感度,也影響著其孩子未來能否成為商場的潛在客群。

  去年重慶新開業的新光天地,商場內設有兩個「豪華」母嬰室。每個面積近百平方米,分為大廳、廚房、洗浴、哺乳四個區域,整體風格呈暖黃色,十分溫馨。

  

  大廳擺放著沙發、桌椅、母嬰雜誌等,供陪同的大人休息等候,畢竟帶娃不只是媽媽們的事;廚房擺放著智能飲水機、冰箱、溫奶器,設施十分齊全;洗浴室共設立了11個尿布臺,可供多人同時使用,一旁的洗浴臺上不僅安裝了洗身盆,還放著體重秤;哺乳區位於整個母嬰室最裡面,共有7個哺乳室、2個幼兒休息室,裡面放著小床、沙發、嬰兒座椅,每個哺乳室和幼兒休息室是隔開的小房間,私密性極好。

  除此之外,新光天地母嬰室的大廳處還設立了服務臺,工作人員全天值守,以便隨時為顧客提供幫助。據工作人員透露,該母嬰室使用頻率較高,幾乎每個時段都有人用,豪華母嬰室已經成為吸引媽媽們的法寶之一。

  說完母嬰室,再來看看兒童廁所。越來越多的商場開始關注兒童「如廁」的福利。

  廣州太古匯開業之初,就在M層的特定區域打造了3個獨立兒童洗手間,後於2016年全新升級裝修,增添了多個智能化設施。

  3個兒童洗手間門框採用洞穴的形態,且設計各異,以不同的圖案配以不用的顏色,連鏡子的形狀也與之相呼應,激起小朋友的探索熱情。據了解,該項目還獲得了環球設計大獎2016優異獎。

  

  活動玩法多樣:

  藝術展連辦四屆成常態,主題活動半年開出近百場

  為吸引「1拖N」的大家庭,購物中心在活動玩法上大展拳腳。

  深圳龍華九方是國內率先聚焦兒童的購物中心之一,其自造的「童耍節」已經舉辦四屆,不僅在深圳兒童家庭消費市場引起了廣泛關注,也逐漸成長為羽翼豐滿的品牌活動。

  「童耍節」每一屆的主題都各有特色。第一屆是偏重文化藝術的「帶藝術走進社區,將玩耍融入藝術」,第二屆則是偏重教育文化的「繽紛童年牛翻天,公益關懷助成長」的愛心升華,再到第三屆、第四屆則皆是借勢超級IP的活動。但無論側重點如何,強大的場景體驗與緊密的情感連結始終不變。

  剛過去的第四屆童耍節以「重返侏羅紀」為主題,舉辦了恐龍化石展、恐龍藝術展、恐龍VR體驗、點位互動遊戲等項目,為商場帶來巨大的客流。據了解,近一個月的童耍時間,龍華九方客流突破新高,銷售額亦實現數倍增長。

  

  在討好熊孩子們這一件事情上,廈門建發灣悅城的玩法有更多的借鑑性。

  去年六一兒童節,灣悅城在中庭舉辦了「童星奧斯卡」紅毯之夜活動,是廈門購物中心打造的首個高端兒童類賽事。

  據灣悅城介紹,從推廣期、籌備期、執行期至後續報導期,全程歷時近3個月,比賽選手的招募覆蓋廈門島內近百所幼兒園及培訓機構,吸引近千組優質家庭客群。除了專業評委參與比賽評選外,決賽更是邀請到了小童星及當紅主播為活動助力,同時比賽也採取了全程網絡live直播的形式。「童星奧斯卡」評選活動舉辦期間,商場客流同比上漲55%,銷售額同比上漲41%。

  

  而在去年暑假期間,灣悅城還舉辦了讓小朋友體驗不同職業的崗前培訓活動,無形中為小朋友們搭建了體驗生活的平臺。據了解,僅今年上半年,灣悅城已舉辦過大大小小142場活動,其中98場為兒童主題活動,不僅在廈門兒童家庭消費市場引起了廣泛關注,也為項目帶來了十分可觀的直接效益。

  商業模式創新:

  兒童親子主題街區、兒童主題MALL專業化優勢盡顯

  「兒童經濟」成為大勢毋庸置疑,但僅僅簡單的擁抱兒童業態,或在軟硬體上升級,已經不能令商業項目一路暢通。不少購物中心開始自創品牌,革新商業模式,通過立體空間的氛圍營造,讓更多家庭願意駐足。

  深圳寶安天虹購物中心的KidsRepublic英倫小鎮親子主題街區,利用進駐品牌的聚合效應,將空間景觀小品、街區主題文化、特色的小情境與品牌門店進行融合,從而打造一個更富場景體驗的生活購物休閒空間。

  KidsRepublic是由原本整個五層的單一傳統零售改造而成,街區面積5000平米,也是全國首家集兒童零售、娛樂、體驗、培訓、餐飲、社交於一體的暢享歡樂時光的親子主題街區。

  主題場景上,整個街區是純正的英倫風情消費體驗。從愛丁堡街、泰晤士街、莎翁大道到倫敦橋、溫布利球場、大本鐘、雙層巴士、皇家馬車、英國櫟等等,每個街景都源自於英國的著名景點,一磚一瓦都體現了原汁原味的英倫風情,吸引顧客在此拍照分享愉悅。

  

  品牌業態和商品結構方面,引進了一系列有特色的、風格符合英倫主題的品牌和商品,其中不乏首次引入的獨家品牌,此外,結合英倫小鎮主題還大量引入了餐飲、娛樂、教育、培訓業態,使KidsRepublic的零售業態與體驗業態佔比基本為1:1,更好地滿足了家庭顧客零售、娛樂、體驗、培訓、餐飲、社交於一體的「生活中心」需求。

  

  與此同時,KidsRepublic還自建特色的景觀小品項目,讓整個空間氛圍更濃厚。如自主設計製造的小球旅行記、驚險刺激的穿越火線、綠草如茵的溫布利球場等。據悉,KidsRepublic還承辦小朋友生日party、才藝表演、親子活動等各種社交活動。

  兒童業態大熱的當下,購物中心競爭愈發激烈,為避免同質化競爭,類似KidsRepublic的精細化運作將成流行。如果說以前是渠道、終端為王,那麼未來則是精細化、專業化為王的時代。

  當然,專業化清單中也不乏一站式兒童主題MALL的案例。

  世紀金源打造的童兜天地,想必大家早已不陌生。2009年成立,目前在北京、長沙、昆明均有布局。在業態組合上與普通購物中心差異化非常明顯,其中兒童娛樂業態佔比50%,而零售和培訓分別為20%,當然這些品牌也是針對兒童家庭的消費。

  

  去年7月,華潤置地也推出了一站式兒童主題購物中心「萬象空間」。它是集親子休閒、創意文化、娛樂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LOFT式商業空間,其規劃眾多體驗式商鋪和創新的海口特色街區,以親子家庭客群和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提升兒童主題業態比例,打造有別於萬象城的差異化商業新產品。

  

  一直以來,兒童業態只是購物中心的匹配業態,小型的單體店由於缺乏競爭優勢,市場份額會慢慢消退。而隨著大型終端兒童主題MALL的出現,全方位專注於單一顧客群上的終端連鎖,可以帶給兒童家庭更快、更好的一站式購物便利和體驗,這也是單純的兒童業態所不能比擬的優勢所在。

相關焦點

  • 最強省錢攻略,開心果515家庭購物節錯過再等一年
    1元海底撈、5.15元藍月亮、9.9元森田、4888元iPhone11,會員補貼價低至1折、疊加滿減紅包,開心果「515家庭購物節」,被千萬家庭認證的「最省錢家庭購物節」。這份最強攻略和必買清單,教你手把手只花小錢就能實現購物自由。
  • 北京apm購物中心兒童業態升級 以體驗帶動消費
    為更好地提升人氣,去年11月,北京apm購物中心全新打造兒童區,品牌業態再度升級。此次升級,apm購物中心集合兒童餐飲、嬰童用品、兒童服飾和兒童玩具四類,吸引了Adidaskids、Nike - kids、mothercare、mother swork ,E·LANDKIDS、玩具「反」鬥城等眾多兒童品牌入駐,致力打造王府井商圈大型兒童樂園。以孩子帶動家庭,以體驗帶動品牌消費,北京apm逐步形成整個家庭式的消費矩陣。增加兒童餐飲深度體驗。
  • 韓國旅遊:種類最齊全的幾大購物中心,你不能錯過的買買買之旅
    韓國旅遊:種類最齊全的幾大購物中心,你不能錯過的買買買之旅說起韓國旅遊也許許多人都是衝著自家愛豆以及一些韓國的美食才嚮往去的。但說起韓國旅遊一定不能漏下的肯定就是購物了。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韓國的幾個最大的品種最齊全的購物中心,有想要去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了。明洞比起韓國購物,大家首先想起的應該都會是明洞明洞,它位於首爾的最中心區域,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購物大街。在這兒不僅可以購買到服裝,鞋類,雜貨與化妝品,還有個大商店,以及銀行證券公司雲集在這條街上。
  • 主題街區成購物中心標配 「合肥版」有哪些新玩法?
    本月中,合肥又一條商業街——世紀中心白水壩文化商業街區業態及品牌曝光。罍+村進駐步行街百大鼓樓名品中心金座,也迎來盛大開業。以合肥區域為例,多個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在場內做起了主題街區。據不完全統計,合肥目前的購物中心+主題街區的模式主要有包河/瑤海/天鵝湖萬達金街、華潤萬象城皖巷、天瓏廣場鼎街、五裡山天街等10多個。
  • 致敬六一——深圳重點購物中心兒童業態盤點
    2014-2015年,兒童親子業態開始被視為購物中心人流發動機,各大購物中心紛紛加大親子業態布局和創新,雖然隨著競爭日趨激烈與市場業態可選擇性日趨豐富,近年購物中心兒童業態數量佔比已稍有回落,但由於兒童業態自身具有的「能帶動全家消費」的特性,其仍然是目前購物中心標配業態之一。
  • 想要升級兒童遊樂場?這些遊樂設備不可錯過!
    兒童樂園作為兒童尋找快樂、釋放天性的場所之一,在孩子們的生活裡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學習壓力日益增大的現代社會中,去遊樂場玩耍更是成為了備受孩子們喜愛的事情。於是,眾多遊樂場老闆都開始升級遊樂設施,以求給孩子們創造一片更加「歡樂」的天地。
  • 「神獸」放暑假,這些購物中心兒童樂園已經「預提熱搜」了!
    來源: 奇點商業地產以深圳購物中心為例,兒童樂園幾乎已成為購物中心標配,其中Meland Club、反鬥樂園作為較早期的引進品牌,以單純兒童遊樂場景為主,在購物中心重複率較高;新晉品牌奈爾寶、優瑞卡、奇樂兒等品牌則主打更複合的主題性兒童遊樂空間;此外,還有部分購物中心引進了更細分市場的兒童樂園,如結合小型室內動物園的兒童樂園
  • 「進化中」的購物中心兒童業態,保利商業竟要這麼玩
    10月1日,POLY KIDS CLUB——保利商業打造的獨家購物中心體驗式兒童俱樂部,在全國所有保利購物中心全面上線。POLY KIDS CLUB以「關注孩子成長」為核心理念,獨創成長教育會員制,捨棄傳統的「消費升級」模式,將運營關注點真正回歸到孩子本身,打造創新型行業範本。
  • 從上海3家知名購物中心看兒童業態玩法
    傳統商業提升兒童親子的業態佔比,通過孩子吸引家庭帶來更大客流,以應對電商衝擊的做法已成常態。然而,如何根據項目自身定位及目標客群合理分配兒童親子業態佔比、規劃兒童品牌組合?本文將以上海3家不同定位的知名購物中心為例,解讀這3家商場對該業態的布局規劃。
  • 番禺市橋商圈大起底:向高端「進化」的購物中心與升級節點
    商圈升級的「下半場」:   多個中高端購物中心湧現   以時間為軸,如果說從2005年開始,各類以商業街、小體量商場出現是市橋商圈的「上半場」,那麼,在2012年以後,各大主打中高端的購物中心亮相,則是市橋商圈的「下半場」。
  • 室內兒童遊樂園如何實現轉型升級
    室內兒童遊樂園也成為了購物中心的「香餑餑」。但是為什麼還有一些室內兒童遊樂園經營者還會有一種室內兒童遊樂園現在很難做的感覺呢?應該怎樣才能實現室內兒童遊樂園轉型升級呢?什麼原因造成了室內兒童遊樂園經營者的這種迷惑的心態室內兒童遊樂園的選址是關鍵室內兒童遊樂園大部分的選址是在商城或者購物中心,選擇場地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周邊居住的人群一定要多,居住的人多相對應的孩子的數量就會多。
  • 購物中心成兒童教育業態新戰場?
    因具備「1拖N」效應,兒童業態近年紛紛成為購物中心的「客流發動機」。在眾多兒童業態中,因消費頻次更穩定、周期性更長、空間附加值更高等特點,兒童教育在購物中心的布局力度越來越大。畢竟,送孩子去購物中心上課,用釋放出來的帶娃時間去逛街、購物、 觀影,結束之後一家人還可以美美地吃頓美食,想想就值得期待。儘管兒童教育逐漸成新風口,購物中心依然不能閉眼「加碼」。一方面兒童教育業態競爭激烈,行業面臨快速洗牌,另一方面還應考慮目標客群是否以家庭型為主導。
  • 贏商大數據:服飾業態迎來新浪潮 購物中心渠道是品牌發展趨勢
    本屆商業地產節為期3天,由商業推動地產論壇第13屆年會、第五屆CREE商業地產博覽會、餐飲/服飾時尚/兒童產業與購物中心渠道論壇、新零售商業發展趨勢論壇、商業跨界發展趨勢論壇等五大行業分論壇、企業專場定製沙龍以及中國商業地產「金坐標」頒獎盛典組成。
  • 開業9年 港惠購物中心為啥被稱惠州最賺錢購物中心?
    購物中心引進了沃爾瑪、萬達影城、蘇寧易購、稻香酒樓等主力店,在業態上力求大而全,覆蓋珠寶首飾、服飾零售、餐飲、娛樂休閒、兒童遊樂體驗、書店花藝、家居生活、數碼科技等多重業態,是惠州市區覆蓋面最廣、品類最為齊全的綜合性購物中心。   那麼,在國內大部分購物中心追求體驗升級、主題化、個性化的大趨勢下,消費者的眼中,港惠購物中心這種大而全的業態是否符合惠州的消費需求呢?
  • 卓悅匯購物中心引領梅林商圈升級 重釋「成長意義」
    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的提高,人們對購物中心的消費不僅僅單純停留在物質層面,而是逐漸上升至在消費過程中的精神層面,購物方式的極大變化直接體現在購物的多元化、個性化與情感化的傾向愈來愈明顯,體驗消費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深圳各大商圈更新、升級的夾擊之下,有一塊被忽略已久的「價值窪地」正在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 新中關購物中心王鐵肩:將購物中心做成生活中心
    部分商業地產運營者在對商戶進行免租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開啟線上運營,如何利用5G等科技煥新購物中心的場景體驗,進一步實現商業地產的轉型升級。,共同探討疫情之後商業地產的重構與升級,探尋未來商業地產的創新路徑。
  • 「上海購物」華麗轉身:「社群經理」讓購物中心離消費者更近
    從市級商圈裡的「一哥一姐」轉型升級,到社區商業的改頭換面,在打響「上海購物」品牌的引領下,「重塑商業地標」的行動已經席捲全市。百聯股份昨天發布了兩個轉型升級的新概念店,百聯南方和百聯曲陽。前者開業20年,是上海最早一批購物中心之一。後者的前身是上海商務中心,始建於1993年,2016年年底關門。
  • 購物中心最新玩法:拉麵競技場、麵包一條街、咖啡天街
    如今被用到商業地產圈卻是再恰當不過。當同一地塊規劃的購物中心不斷增加,導致一開始看上去很完美的區域出現不可控的惡性競爭時;當大多數購物中心在同質化壓力下開始去服裝、去零售,加強餐飲、娛樂、兒童卻導致運營難度不斷加大時,國內購物中心想到的解決方法大多是如何創新?如何求異?如何突出重圍?卻很少會想到,單打獨鬥不行,為何我們不能組團「打一架」?
  • 購物中心與品牌如何破浪重啟?這些大咖給出了答案
    事實上,中國所處的時代在升級,並且整個行業都處於服務水平的起步階段,存量市場的競爭加劇。這些帶來的是什麼呢?當我們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躍升的時候,並不僅僅是產業的升級,背後還有思維的升級。愛琴海主要的產品線是購物公園,但會產生新的產品線,星銀海城市客廳是社區型購物中心、城市書香是街區式購物中心,而晶海廣場是依據不同商業建築和地理位置做新的突破性經營,晶海廣場有工業建築、寫字樓群等。
  • 盤點購物中心裡的VR體驗館 新型娛樂體驗業態成聚客新手段
    打造新奇玩法、搜羅科技娛樂商品成為當前商場升級調整的手段,而VR體驗館可謂其中一個發展方向。     儘管圈子外面還有許多人連VR是什麼都不知道,但這卻並不影響Ta在整個國內市場的火熱勢頭。從商場中庭擺放的蛋形座椅,到各式的體驗店,虛擬實境在線下繁衍的情景恰如雨後春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