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中產階級的崛起,藉助「全面二孩」的政策紅利,中國兒童消費市場的活力被徹底激發。
根據中國兒童產業中心的數據, 80%家庭中兒童支出佔家庭支出的 30%~50%,家庭兒童消費平均為 1.7 萬~2.55 萬,兒童消費市場每年約為 3.9 萬億~5.9 萬億,市場空間潛力巨大。與此同時,據相關預測未來十年兒童數量將急劇增加,到2025 年0-14歲兒童將達到峰值約2.72 億人。
在兒童業態深受各大購物中心歡迎當下,其他業態也摩拳擦掌,意欲分一杯羹。諸如餐飲業在菜單、菜品、餐具等方面以別出心裁設計,抓住兒童注意力。又如不少服飾品牌相繼推出親子裝,甚至以單獨服飾品牌搶佔兒童市場……可以說,在實體商業裡,「+兒童」服務已漸成風潮。
那麼,具體都有哪些業態在「+兒童」?又各以何種方式採取跨界融合?贏商網特別策劃《「+兒童」服務漸成風潮,深度解構跨界融合之道》專題,為您一一呈現和揭曉。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
「得童心者得天下」,已成為購物中心的新共識。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兒童消費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5萬億元,兒童消費支出在家庭總支出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兒童消費像是子母彈,帶動的是整個家庭消費。
於購物中心而言,兒童業態是拉動商場人氣的引流器。數據顯示,2015年前,兒童業態在購物中心的佔比僅有5%,而2015年以後,購物中心兒童業態比例增大至10%~25%。除零售和餐飲業態外,兒童業態已成為購物中心第三大主力業態。
不過,隨著場景體驗及情感體驗佔據潮頭,在兒童業態之外,購物中心開始尋找新的路徑。更加豐富的玩法,抑或新型的商業模式,漸漸浮出水面,正成為帶動商場銷售可持續增長的新引擎。
服務細節升級:
中庭搭遊樂場,母嬰室、兒童洗手間體現人文關懷
一直以來,中庭對購物中心來說寸土寸金。「中庭是一切深度交互體驗以及情感溝通的聚集地,所有的線下調性從中庭開始,」一位商業運營的專家如是說。
去年暑假期間,寧波的環球銀泰城便直接拿中庭來為兒童搭建遊樂設施。從北門到南門,整個中軸線上都被兒童體驗遊玩項目佔據。
一個中庭搭建了主題兒童樂園,大型海洋球池、高空滑梯、造型鞦韆、平衡木等不一而足;另外一個中庭則搭建的是兒童劇舞臺,播放當下流行的動畫片;靠近北大門和南大門的分別是兒童攀爬設備、海盜主題充氣城堡、巨型積木搭建等項目。
對於商場來說,夏季是傳統淡季,僅靠打折難以吸引客流。但在中庭增加了兒童遊樂設施後,就成了商場客流的「吸粉利器」,間接拉動了淡季的消費。
在「一拖N」經濟的帶動下,母嬰室逐漸成為大部分商場的標配。母嬰室的體驗好壞直接影響著媽媽們對這家商場的好感度,也影響著其孩子未來能否成為商場的潛在客群。
去年重慶新開業的新光天地,商場內設有兩個「豪華」母嬰室。每個面積近百平方米,分為大廳、廚房、洗浴、哺乳四個區域,整體風格呈暖黃色,十分溫馨。
大廳擺放著沙發、桌椅、母嬰雜誌等,供陪同的大人休息等候,畢竟帶娃不只是媽媽們的事;廚房擺放著智能飲水機、冰箱、溫奶器,設施十分齊全;洗浴室共設立了11個尿布臺,可供多人同時使用,一旁的洗浴臺上不僅安裝了洗身盆,還放著體重秤;哺乳區位於整個母嬰室最裡面,共有7個哺乳室、2個幼兒休息室,裡面放著小床、沙發、嬰兒座椅,每個哺乳室和幼兒休息室是隔開的小房間,私密性極好。
除此之外,新光天地母嬰室的大廳處還設立了服務臺,工作人員全天值守,以便隨時為顧客提供幫助。據工作人員透露,該母嬰室使用頻率較高,幾乎每個時段都有人用,豪華母嬰室已經成為吸引媽媽們的法寶之一。
說完母嬰室,再來看看兒童廁所。越來越多的商場開始關注兒童「如廁」的福利。
廣州太古匯開業之初,就在M層的特定區域打造了3個獨立兒童洗手間,後於2016年全新升級裝修,增添了多個智能化設施。
3個兒童洗手間門框採用洞穴的形態,且設計各異,以不同的圖案配以不用的顏色,連鏡子的形狀也與之相呼應,激起小朋友的探索熱情。據了解,該項目還獲得了環球設計大獎2016優異獎。
活動玩法多樣:
藝術展連辦四屆成常態,主題活動半年開出近百場
為吸引「1拖N」的大家庭,購物中心在活動玩法上大展拳腳。
深圳龍華九方是國內率先聚焦兒童的購物中心之一,其自造的「童耍節」已經舉辦四屆,不僅在深圳兒童家庭消費市場引起了廣泛關注,也逐漸成長為羽翼豐滿的品牌活動。
「童耍節」每一屆的主題都各有特色。第一屆是偏重文化藝術的「帶藝術走進社區,將玩耍融入藝術」,第二屆則是偏重教育文化的「繽紛童年牛翻天,公益關懷助成長」的愛心升華,再到第三屆、第四屆則皆是借勢超級IP的活動。但無論側重點如何,強大的場景體驗與緊密的情感連結始終不變。
剛過去的第四屆童耍節以「重返侏羅紀」為主題,舉辦了恐龍化石展、恐龍藝術展、恐龍VR體驗、點位互動遊戲等項目,為商場帶來巨大的客流。據了解,近一個月的童耍時間,龍華九方客流突破新高,銷售額亦實現數倍增長。
在討好熊孩子們這一件事情上,廈門建發灣悅城的玩法有更多的借鑑性。
去年六一兒童節,灣悅城在中庭舉辦了「童星奧斯卡」紅毯之夜活動,是廈門購物中心打造的首個高端兒童類賽事。
據灣悅城介紹,從推廣期、籌備期、執行期至後續報導期,全程歷時近3個月,比賽選手的招募覆蓋廈門島內近百所幼兒園及培訓機構,吸引近千組優質家庭客群。除了專業評委參與比賽評選外,決賽更是邀請到了小童星及當紅主播為活動助力,同時比賽也採取了全程網絡live直播的形式。「童星奧斯卡」評選活動舉辦期間,商場客流同比上漲55%,銷售額同比上漲41%。
而在去年暑假期間,灣悅城還舉辦了讓小朋友體驗不同職業的崗前培訓活動,無形中為小朋友們搭建了體驗生活的平臺。據了解,僅今年上半年,灣悅城已舉辦過大大小小142場活動,其中98場為兒童主題活動,不僅在廈門兒童家庭消費市場引起了廣泛關注,也為項目帶來了十分可觀的直接效益。
商業模式創新:
兒童親子主題街區、兒童主題MALL專業化優勢盡顯
「兒童經濟」成為大勢毋庸置疑,但僅僅簡單的擁抱兒童業態,或在軟硬體上升級,已經不能令商業項目一路暢通。不少購物中心開始自創品牌,革新商業模式,通過立體空間的氛圍營造,讓更多家庭願意駐足。
深圳寶安天虹購物中心的KidsRepublic英倫小鎮親子主題街區,利用進駐品牌的聚合效應,將空間景觀小品、街區主題文化、特色的小情境與品牌門店進行融合,從而打造一個更富場景體驗的生活購物休閒空間。
KidsRepublic是由原本整個五層的單一傳統零售改造而成,街區面積5000平米,也是全國首家集兒童零售、娛樂、體驗、培訓、餐飲、社交於一體的暢享歡樂時光的親子主題街區。
主題場景上,整個街區是純正的英倫風情消費體驗。從愛丁堡街、泰晤士街、莎翁大道到倫敦橋、溫布利球場、大本鐘、雙層巴士、皇家馬車、英國櫟等等,每個街景都源自於英國的著名景點,一磚一瓦都體現了原汁原味的英倫風情,吸引顧客在此拍照分享愉悅。
品牌業態和商品結構方面,引進了一系列有特色的、風格符合英倫主題的品牌和商品,其中不乏首次引入的獨家品牌,此外,結合英倫小鎮主題還大量引入了餐飲、娛樂、教育、培訓業態,使KidsRepublic的零售業態與體驗業態佔比基本為1:1,更好地滿足了家庭顧客零售、娛樂、體驗、培訓、餐飲、社交於一體的「生活中心」需求。
與此同時,KidsRepublic還自建特色的景觀小品項目,讓整個空間氛圍更濃厚。如自主設計製造的小球旅行記、驚險刺激的穿越火線、綠草如茵的溫布利球場等。據悉,KidsRepublic還承辦小朋友生日party、才藝表演、親子活動等各種社交活動。
兒童業態大熱的當下,購物中心競爭愈發激烈,為避免同質化競爭,類似KidsRepublic的精細化運作將成流行。如果說以前是渠道、終端為王,那麼未來則是精細化、專業化為王的時代。
當然,專業化清單中也不乏一站式兒童主題MALL的案例。
世紀金源打造的童兜天地,想必大家早已不陌生。2009年成立,目前在北京、長沙、昆明均有布局。在業態組合上與普通購物中心差異化非常明顯,其中兒童娛樂業態佔比50%,而零售和培訓分別為20%,當然這些品牌也是針對兒童家庭的消費。
去年7月,華潤置地也推出了一站式兒童主題購物中心「萬象空間」。它是集親子休閒、創意文化、娛樂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LOFT式商業空間,其規劃眾多體驗式商鋪和創新的海口特色街區,以親子家庭客群和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提升兒童主題業態比例,打造有別於萬象城的差異化商業新產品。
一直以來,兒童業態只是購物中心的匹配業態,小型的單體店由於缺乏競爭優勢,市場份額會慢慢消退。而隨著大型終端兒童主題MALL的出現,全方位專注於單一顧客群上的終端連鎖,可以帶給兒童家庭更快、更好的一站式購物便利和體驗,這也是單純的兒童業態所不能比擬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