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出生,為何偏是南極仙翁奉觀音菩薩法旨相送?看封神2人關係

2020-12-20 騰訊網

唐僧出生,為何偏是南極仙翁奉觀音菩薩法旨相送?看封神2人關係

陳光蕊在赴任江州的途中,遇人不淑,洪江渡口,遭劉洪和李彪二人魔手,自己掉落江中,官印被奪,妻子滿堂嬌,也被霸佔……

滿堂嬌是四大名著《西遊記》中取經人唐僧的母親,又名殷溫嬌。

網絡中,充斥著不少對殷溫嬌的疑問和懷疑觀點,認為她不守清白,隱瞞真相拒不報官,與殺夫之賊人過了18年……搞不清拋繡球招夫婿裡面藏有多少陰謀詭計。

殷溫嬌最後的結局並不是很好,18年後,唐僧報官救出父親,與殷溫嬌團圓後,並沒有能夠與陳光蕊白頭到老,共渡晚年。

陳光蕊經過推薦,被唐王李世民升任為大學士之職,隨他上朝理政,殷溫嬌的下場,吳承恩老師在原著中,用了6個字:「畢竟從容自盡……」

在《面對殺夫仇人,唐僧母親難怪能忍辱18年,您看南極星君說過啥?》一文中,「源易緣」分析過,殷溫嬌並非貪生怕死、貪享榮華富貴之輩,她看到丈夫遇害後,自己當時就想跳江而守住自己的清白,但被劉洪從後牢牢抱住,反抗無用,失去了自由。

後來,他對劉洪雖然恨得咬牙切齒,但身懷六甲,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孩子,只能忍辱負重、勉強相從。

如果不是唐僧出生前後,遇到神仙夢中點化,恐怕殷溫嬌也早早自盡,去另一個世界尋找陳光蕊了!

夢中點化和鼓勵殷溫嬌的人是南極仙翁。這一次的出現,他不僅告訴殷溫嬌,他的丈夫得遇貴人相助,並未真正死去,18年後,兩人尚能團圓。還告訴了殷溫嬌所懷之子絕非凡人,日後必能聲名遠大,光宗耀祖……

而他此次出現,更是奉了觀音菩薩的法旨,特來相送唐僧出世!

在民間故事和中國的道教神話傳說中,南極仙翁是三界神仙中的一位尊神,既是親切可愛、人見人愛的「老壽星」,又相傳是天庭「南極長生大帝」,排名神霄九宸大帝之首,同時也被奉為道教「四御」之一。

那麼,四大名著《西遊記》裡,為何偏是南極仙翁奉觀音菩薩法旨,相送唐僧出世呢?

今天,「源易緣」就結合傳統文化知識,來談談這個話題,供大家交流探討。

一、南極仙翁的特殊身份

「日月星辰,唯我獨尊。」

自然宇宙的浩瀚世界裡,繁星點點,隨著時空變化,在不停發生變動,數也數不清。

但有兩組星宿較為明顯。一組是南鬥六星,下轄文昌、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祠」等六宮;另一組是北鬥七星,分別是:天樞(貪狼星君)、天璇(巨門星君)、天璣(祿存星君)、天權(文曲星君)、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七星宮組成。

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都屬於民間傳說中的28星宿範疇內。

「東鬥星君主紀算,西鬥星鬥主記名、南鬥星君主延壽、北鬥星君主解厄,中鬥星君主大魁。」

在星宿世界裡,南鬥星和北鬥星並非是最明亮燦爛的,但絕對是最尊貴的星宿群之一。

因為,南鬥六星主宰著上自天子、宰相王侯,下至平民百姓,還有自然萬物的生死和壽命。

由於天府司命星君、天相司祿星君、天梁延壽星君、天同益算星君、天樞度厄星君、天機上生星君六星組成的形狀如「鬥」,因此就稱「南鬥星君」為「南鬥老人」。

按照民間的傳說,南鬥星君正是南極仙翁,又名南極真君。

四大名著《西遊記》裡,唐僧是最為重要的取經人之一,三界尊貴的神仙現身護送,顯得更為重要。

二、唐僧的獨特重要身份

西天取經是三界定下的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

唐僧的身份是什麼?《西遊記》原著裡有多次提到:他乃西方聖老如來佛祖的第二大弟子——金蟬子轉世!

如來佛祖安排得意弟子轉世,主要的目的應該就是完成三界確定的取經大業。

《西遊記》中,唐僧這麼重要的角色出生,的確需要安排一個尊貴的人物來相送。

傳統文化《易經》中,南方為五行火旺之地,其德炎上,其味主苦,代表的四季是一年之中的夏季,主管南方的天帝為炎帝,南方神名為:「 祝融「。

由於夏天炎熱,為萬物生長成熟的季節,對應著日、電、虹、霓、霞等光明、炎熱、向上、升騰等特性和作用。

身為道教神仙的南鬥星君奉觀音菩薩法旨相送,同時至少表達了3層意思:

1、唐僧取經雖然一生多災多難,但有天庭和佛道兩界的神仙護佑,能夠平安無事,化夷為險;2、主管壽命的南極仙翁相庇佑,唐僧能夠長壽,不至於半途夭折。3、表明了南鬥星君和道教態度,也是西天取經工程的支持者。

三、南極仙翁和觀音菩薩師出一門

除了上述幾點原因之外,」源易緣「還注意到了南極仙翁與觀音菩薩,在《封神演義》時的關係。

封神中,南極仙翁是玉虛門下元始天尊的大弟子,長有高高的腦門兒,還有一仙鶴、一鹿兩吉祥神獸伴其左右,留給人們的印象很是深刻。

在闡教,南極仙翁屬於大覺金仙,其地位,僅次於副掌門燃燈道人,且高於元始天尊玉虛十二金仙弟子。

《封神演義》裡,南極星君曾在姜子牙下山封神時,帶著白鶴童子,破解了申公豹相害姜子牙一難。還於闡截兩教大戰十絕陣中,用五火七翎扇,破了張天君的紅砂陣。

當殷郊將師父廣成子的番天印騙走後,南極仙翁又尊師父元始天尊之命,又下山幫助姜子牙向王母娘娘借到了西方的素色雲界旗,集齊五方神旗,破了殷郊的番天印……

從四大名著《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劇情中看,南極仙翁在三界神仙中的根行、悟性、實力和戰鬥力,都是一等一的優秀。

而在封神中,觀音菩薩的身份還是慈航真人,又稱慈航仙姑真人、慈航大士、慈航普度天尊,是元始天尊的12金仙弟子,也是南極仙翁的師弟。

封神中,慈航真人、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三位大士,在萬仙陣中,分別收伏了金毛獅犼、青毛獅子和白象為坐騎……

這說明,觀音菩薩和南極仙翁同為師承一門,且關係較好。

當取經工程開始,觀音菩薩從如來佛祖手中接過接力棒後,在三界中有影響力,且與觀音菩薩關係較好的南極仙翁,先後多次出現,幫助唐僧 師徒度過了幾個劫難,也在情理之中。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封神演義》、《西遊記》、《易經》、《中國神話傳說》等;

相關焦點

  • 護送唐僧取經歸來,如來佛祖護法八大金剛,為何不敢降落長安城?
    護送唐僧取經歸來,如來佛祖護法八大金剛,為何不敢降落長安城?靈山傳經大會剛一結束,觀音菩薩向法祖繳了東土尋取經人的金旨後,如來佛祖當即安排八大金剛,護送唐僧師徒回大唐送經。隨後唐僧師徒,跟隨著八大金剛,升起祥雲,返往東土大唐長安城。
  • 觀音菩薩為何讓沙僧,進入取經團隊,他曾經吃了唐僧九次
    唐僧的前世是金蟬子,關於這個問題已經是不容置疑的了,同時唐僧下凡經歷了十世輪迴,才能修成正果,那為何要來回折騰十次呢?我們看看原著給的答案是什麼?在這之前,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唐僧的前九世都是被沙僧吃掉的,這麼一個十惡不赦的人,為何還讓他進入取經團隊中呢?這不是羊入虎口嗎?
  • 西遊記:金池長老是觀音的人,為何菩薩不點化他去取經?
    而唐僧也因為取經的事情備受關注,雖然他在取經這件事上貢獻不大,可是他通過取經這件事拖得的好處卻並不少。他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寺院僧人,因為被觀音點化而備受唐王的優待。就連他殺父仇人也因為他的緣故被繩之以法,而唐僧更是用一介凡人之軀成為了功德佛。靈山上哪個神仙不是獨自經歷了眾多的劫難,考驗才成為神仙。
  • 為何觀音穩居四大菩薩之首?看其師父是誰?太上老君都要弱他三分
    眾所周知,《西遊記》描述了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而取經故事的總策劃人和人事經理分別是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唐僧、悟空等人僅僅是他們手下的員工。我們都知道在靈山上有四位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這四位菩薩的身份、地位、法力都是相差無幾的,為何如來佛祖偏偏選擇了觀音菩薩作為人事經理呢?以作者的觀點來看與觀音菩薩身後的背景有關係。在西遊世界中觀音菩薩有一個著名的稱號「七佛之師,」意思就是乃是靈山上七位佛陀的師父,這麼厲害的背景自然要其他三位菩薩高一點。
  • 封神大戰中,文殊、普賢、觀音菩薩都曾現身,為何獨不見地藏王?
    封神大戰中,文殊、普賢、觀音菩薩都曾現身,為何獨不見地藏王?《封神演義》中,文殊、普賢、觀音都曾現身,地藏此時去了哪裡?佛教有四大菩薩,他們分別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封神榜》其實可說是《西遊記》的前傳,即為道教的地位正名,也為佛教的傳播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促進了三教的融合,所以幾百年來一直受到許多人的推崇和喜愛。以至口口相傳,影響深遠。
  • 豬八戒好吃懶做色心不改,為什麼觀音菩薩要選他進取經團隊?
    豬八戒集貪嗔痴色,為何取經隊伍中還要選擇他?豬八戒是《西遊記》中的重要主角之一,他好吃懶做,色心未泯,還曾多次提出散夥。觀音菩薩領取佛祖取經法旨後,選擇了取經者唐僧和三位徒弟保護他,還找到了合適的腳力。
  • 西遊記裡,長生不老唐僧肉的消息是誰傳出去的?唐僧肉怎麼吃才有效?
    對取經時間、路線最清楚的人,除了發起人如來,策劃者觀音,就是唐僧師徒,還有陪同唐僧取經的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  唐僧師徒製造這謠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尤其是唐僧,怕死的唐僧怎麼可能找死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豬八戒、沙僧,只希望快到到西天,完成任務。哪怕是愛惹事的孫悟空,直來直去的性子也不可能做出這種事。
  • 西遊中如來封賞眾人,為何唯獨觀音菩薩一點好處都沒有
    去高老莊問問高小姐嫁人了沒有,嫁了就送個孩子去。總之她很忙,為取經路耗了不少心血,付出和收穫不成比例,傷心啊!幹活的人不升職加薪,溜須拍馬的倒是一年一跳,說起來都是淚!觀音明顯失職了,強者的目光去謀劃的未來,還得看屬下的能力是不是匹配,雖然唐僧師徒最後也取到了真經,完成了如來交給的任務,但延長了時間,拖慢了進度,總策劃師觀音要負一定的責任,觀音自然拒絕賞賜:功過相抵吧,別賞。
  • 唐僧為何不守信用不幫通天河老龜問壽命?看看如來怎麼說
    在取經團隊抵達終點,完成既定的任務之後,如來安排四大金剛走空中雲路送他們回大唐。這樣的話,唐僧就完全沒必要給老烏龜回信了。再加上他也根本沒問。 一聽這話,唐僧同志就沉默了,不知怎麼回答,老龜見這唐僧許久不開口,就知道,這唐僧定是忘記了當初的約定,失了言。於是,他一轉身,就將這師徒幾人和剛拿到的經書給掀翻在了河裡。 要說這唐僧也真是的,答應了人家的事兒,為何不辦呢?
  • 靈感大王為何偏要吃童男童女?原來竟是觀音的原因?
    文/牽著蝸牛散步一在唐僧取經路上遇到的妖怪中,只有觀音的寵物金魚,也就是靈感大王最奇怪,他不僅要吃童男童女,而且非親生的還不吃!並且也絕不多吃,一年只吃一對。很多人覺得奇怪,吃個童男童女親生不親生的有何關係,他為何有這麼多講究呢?二在原著第四十七回,唐僧師徒來到陳家莊,聽到了靈感大王的「逸事」,孫悟空決定救陳清兒子、侄女一命。他與八戒變成兩個小孩,前往廟裡專等靈感大王。
  • 易經:七日來復,唐僧送經時間為何必須是8天?看觀音菩薩怎麼說
    金頂大仙聽說觀音菩薩要到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對三界的取經工程,也表現出了一定的熱情和關心。在向觀音菩薩獻過茶後,金頂大仙問菩薩:取經人大約什麼時候能到?觀音菩薩答:大約估計二三年時間,或許能到此。可取到真經不久後,如來佛祖又命身邊的八大金剛,擔任送經護法使者,一路催促唐僧師徒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往返至靈山。「源易緣」注意到,這個規定的精準時間是8天,也就是說從靈山到大唐的單程是十萬八千裡,來回往返的路程增加了一倍,卻只有8天的時間。
  • 觀音原計劃二三年,唐僧取經為何用了十四年?是任務失敗了嗎?
    取經是有時限的,觀音當初對外的官方宣布一直都是兩三年時間就可以搞定。這句話她不只對唐僧一個人說過。剛剛敲定項目之後,靈山腳下的金頂大仙迫不及待問她:取經這個事要用多少年?心裡有個數到時間我好迎接。菩薩說:大概三兩年吧。《西遊記》第八回「那菩薩到山腳下,有玉真觀金頂大仙在門首接住,讓菩薩喝口茶坐坐。觀音不敢久停,就說:『我現在有要事在身,剛領了如來的法旨,要到東土去找取經人,改天吧。」大仙就問:「改天是哪天?」額,不,大仙就說,取經隊伍幾時能到?菩薩回應「未定,約摸二三年間,應該就可以到了。」
  • 唐僧出家竟因他母親?
    可是不對呀,陳光蕊這會和唐僧的母親殷開山丞相的女兒殷溫嬌才認識不到8天,而且水賊竟然能帶著陳光蕊的官憑文書去上任,18年了竟然沒有出事。沒跑了,唐僧的親生父親就是水賊劉洪?!小時候86版《西遊記》有溫情的一幕,就是唐僧母親把唐僧放到一個木盆裡,唐僧順著水飄走被金山寺老和尚撿到收養了。可是事實真的有這麼溫情嗎?要知道這可是江啊,是江,是波濤洶湧的江,重要的事連說三遍。而且原著中說的是殷溫嬌小姐把唐僧放到一塊木板上,一塊比木盆還不穩定的木板上。
  • 紅孩兒變身觀音菩薩,成善財童子,白素貞如法炮製,為何平安無事
    紅孩兒變身觀音菩薩,成善財童子,白素貞如法炮製,為何平安無事 四大名著《西遊記》中,觀音菩薩在盂蘭盆法會上,領如來佛祖法旨,前往東土大唐,尋找取經的有緣人。
  • 在《西遊記》中,觀音菩薩一共養了多少只妖精,為難唐僧師徒四人
    當時唐僧師徒二人經過觀音禪院的時候,受院中金池長老放火謀害。黑熊精便前去救火,拯救唐僧,可是途中卻看上了唐僧的袈裟,這袈裟可是如來佛祖賜予唐僧的,斷斷不能遺失。於是孫悟空為了討回袈裟,與黑熊怪鬥爭多次無果之後,找到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知道這黑熊怪與凌虛子最為要好。所以在黑熊怪生日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化作凌虛子獻上了孫悟空變作的仙丹,黑熊怪看到好友送的仙丹非常高興,二話不說立馬就將這仙丹噎了下去。
  • 觀音降服黑熊怪,為何聽從孫悟空的話屈尊變成蒼狼精?她在怕啥?
    觀音降服黑熊怪,為何聽從孫悟空的話屈尊變成蒼狼精?她在怕啥?在西遊裡,觀音什麼時候聽從了孫悟空的話,還屈尊變成蒼狼精?要知道慈悲為懷的觀音菩薩受眾生尊敬,乃天庭五方五老之一,八大菩薩之首。因此她只聽從兩個人的話,一個是玉帝,一個是如來。
  • 《西遊記》裡,觀音手下成員何其多?作者隨編隨寫,越寫越不像樣
    首先聲明,本文討論的觀音,僅僅局限於《西遊記》裡的觀音,不是梵文佛經中的那個「阿縛盧枳帝溼伐邏」,更不是《封神演義》裡的慈航道人。實際上,《封神演義》成書於《西遊記》之後,《封神演義》裡的慈航道人是按著《西遊記》裡觀音的影子來寫的。《西遊記》裡的觀音,身份有些詭異。
  • 如來為何慫恿觀音給取經人安排三個罪徒?你看三人的法號有啥秘密
    唐僧的身世就很好,母親是宰相的千金,父親是當朝狀元郎,自己又當上了大唐最大的僧官——天下大闡都僧綱。不但如此,唐僧還和唐太宗成了拜把子兄弟,改陳姓為唐姓,代表大唐,絕對的位極人臣。所以,唐僧這個凡人理所當然地被南海觀音菩薩選中了,代表唐太宗去找如來佛拿不死藥——三藏真經。
  • 千年樹常有,百歲人難逢:觀音禪院金池長老為何能活270歲?
    千年樹常有,百歲人難逢:觀音禪院金池長老為何能活270歲?在蛇盤山鷹愁澗收下了白龍馬後,取經團隊算是組合成功,西天取經路上,唐僧師徒有了一段短暫的平安旅程。初春季節,繼續行走於山林間,抬眼望去,唐僧在一處山澗凹平處,看到了一排排的廊房殿閣,祥雲靄靄。
  • 從唐僧袈裟上的寶石到金箍兒 觀音到底偷了多少東西
    01讀西遊記的人,一定會對唐僧的那一件錦襴袈裟印象頗深。為何唐僧師徒自己都沒有發現?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小說,也許是作者不小心寫漏了呢?···這風吹倒普陀山,捲起觀音經一卷。白蓮花卸海邊飛,吹倒菩薩十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