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民間傳說的蝨母仙是怎麼來的呢?
這人生活在古時的元末明初,原姓鄒,最早是一名鐵匠,後來成為義軍的軍師。
因擅風水,卜天機,習道教,起義勝利後,被當權者封為太師。
但是起義的過程很艱苦,一破三折,事實未必隨人意。
他正在苦悶思索時,有一個奇異的女子送給他一件衣服。
並鼓勵他說:「這衣服上的蝨子,是保護你形骸的兵衛,餓了,還可以取食充飢。」
鄒看到這件衣服不僅破舊,而且上面爬滿了蝨子。
隨手一抓,卻是噴香的芝麻一把,才知道是件護身服,寶貝一樣的披在了身上。
從此,那件破舊的衣服裡面,連敵人也不會注意,隱藏著他的真身和實力。
直到政權重新建立,他卻很快退出官場,到處遊玩。
改名為何野雲,意為嚮往閒雲野鶴的生活。
一個晌午,他頭戴草笠,身披破襖,邋裡邋遢,曬著太陽翻動衣服捉蝨子。
一群小孩子圍觀過來,以為他是要飯唱曲的。
只見這個老頭一手拍擊漁鼓,一手敲擊竹板,坐在一塊石頭上,唱起了道情仙戲。
唱了很長時間,口乾舌燥,就在近處要些水喝。
山村邊有一家簡陋的食鋪,這裡面的婦女見他可憐,端了碗米粥給他喝。
老頭趕忙接過來喝了,笑著說:「好好,好人有好報。」
這位婦女幹活手腳麻利,但是孤苦無依,雖然操持著一個食鋪,但是日子過得依然辛苦。
以後每次老頭來到這裡,唱完仙戲就曬著太陽捉蝨子,有時候吃到嘴裡,嘎吱嘎吱響,引得小孩子們哈哈笑。
婦女看他那樣子,總是送老頭一碗粥,她還是給得起。
後來的某一天,老頭喝了粥還回空碗,問她怎麼不販些酒水來賣?
婦女說好當然是好,可是山路遙遠,沒有更多的本錢。
老頭叫她騰出一個木桶,從山裡取來泉水,不知做了什麼法術,第二天一早,滿桶的泉水變成了清香的酒水。
此後,婦女的食店生意一下子好了起來,每天一木桶酒水總有得賣,家境也漸漸寬裕起來。
婦女有了錢,便僱了幫工,自己得了清閒。本是知足常樂,可是事情有變。
有人見她這裡能產酒,以為有酒糟可買,要高價求購,可是鋪裡哪有酒糟可賣。
婦女失去了另外賺錢的機會,開始不滿意起來。
很長時間老頭沒有露面,待到第二年春天,婦女見了,上前問他,為何只給酒,不給糟?
老頭聽了,說好吧!你要糟就糟。
食店旁邊留了一堆酒糟,怪老頭再也沒有回來。
酒糟賣完,婦女急著到處尋了很多遍,因為鋪裡木桶的泉水,再也不會變成酒味了。
她終於後悔因為自己的無知貪念,斷送了長久的金飯碗。
過了很多年,人們記住了,那個怪老頭,便是傳說中的蝨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