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家庭教育十大熱點

2020-12-16 中國教育新聞網

從歲首到年終,2018年家庭教育大事不斷。

政策層面,最令人振奮的消息是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對教育部門支持服務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責任、新要求;教育部出臺文件嚴禁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為學齡前幼兒健康成長提供政策保障;在家庭教育立法呼聲日高的背景下,繼重慶、貴州之後,山西、江西相繼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湖南出臺文件認定5種「校鬧」行為屬於違法,為教師依法執教、平安執教助力。

學術層面,北京師範大學發布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有溫暖的家」是學生心中「人生最重要的事」;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的學術年會倡議新時代新家風,指出家風建設對社會和諧與民族復興具有根基意義;兩岸家庭教育學者熱議隔代教養利弊,認為祖輩教養的確是很多家庭的剛需,但父母是教養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更是鐵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四省一市成立長三角家校合作研究與指導聯盟,共建家校合作的教育環島。

社會層面,心梗、腦梗、骨折等「陪寫作業症候群」刷屏朋友圈,學生「減負」家長反倒「增負」值得教育部門關注,家長如何科學理智陪伴孩子成長需要學習;「湖南12歲男孩弒母」震驚社會,如何避免悲劇值得反思。

全國教育大會賦予教育部門推動家庭教育新責任

9月10日是我國第三十四個教師節,全國教育大會10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婦聯等部門要統籌協調社會資源支持服務家庭教育。全社會要擔負起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學校辦學安全託底,解決學校後顧之憂,維護老師和學校應有的尊嚴,保護學生生命安全。

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將德智體美勞作為培養人的目標,強調家庭教育四個「第一」的重要價值,將「教育」放在「統籌協調社會資源支持服務家庭教育」之首,對教育部門支持服務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責任、新要求。

教育部出臺文件嚴禁幼兒園「小學化」

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堅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小學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園組織測試等行為的,將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

通知明確了5項治理任務: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明確規定「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閒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遊戲和娛樂活動」。長期以來,很多家長和老師忽略兒童遊戲的價值,不知道休閒娛樂玩耍是孩子成長的必需,是兒童的權利。上學前玩得充分的孩子,後來的學習能力、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學習效率都提升得很快。德國《基本法》(即憲法)明確禁止設立先修學校,因為他們認為孩子上小學前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知識教育不符合孩子的天性,違背了孩子的成長規律。

山西、江西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條例

5月31日,《山西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在山西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通過,定於今年9月1日起施行。

山西省18歲以下兒童有900萬,其中14歲以下留守、流動兒童有67萬。條例規定,家庭是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父母不能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時也應當履行監護人的義務;學校應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工作計劃,成立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每年至少開展兩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

條例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家庭教育發展規劃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城鄉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並將家庭教育事業發展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9月30日,江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江西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定於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將江西地方特色文化寫入家庭教育內容,確定每年5月的第四周為江西省家庭教育宣傳周。

在政府推動上,《條例》明確了財政經費統籌保障,確立了議事協調機構,明確了政府主導下的多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動機制,強化了家風家教場所建設,加大了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強化了建立家庭教育培訓制度,明確了政府有關部門對從事家庭教育服務機構的管理。

作為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缺失是江西省要面對的重點問題,《條例》明確了監護人的家庭教育責任,細化了監護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具體要求,強調了政府及有關部門應重點向父母未與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提供家庭教育的幫助和指導。但《條例》通篇沒有出現「留守兒童」這4個字,用的是「未與父母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主要是不給留守兒童貼「標籤」。

迄今,全國已有重慶市、貴州省、山西省和江西省等4個省市推出了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規。

湖南認定5種「校鬧」行為違法

3月31日《湖南省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和處理條例(修訂案)》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條例明確,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發生後,任何單位和個人採用以下5種方式表達意見和要求都將視為違法:1.侮辱、威脅、恐嚇、故意傷害教職工、學生或者非法限制教職工、學生人身自由;2.在學校等公共場所停屍;3.圍堵學校或者進入學校擾亂教育教學活動;4.侵佔、毀損學校房屋、設施設備;5.蓄意進行不實宣傳報導或者製造、散布謠言。

條例明確4種情況學校可以免責:1.因學校以外的第三方侵害造成的;2.學生自殺、自傷、走失的;3.因學生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況,學生、學生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未告知學校且學校無法預見的;4.在對抗性或者具有風險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意外發生的。

條例還明確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應當建立和完善校園欺凌預防和處理制度,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8歲以下學生幼兒應建立上下學接送交接制度。

如何處理學生人身傷害事故,一直是家校雙方深感困惑的棘手問題。此條例一出,廣大老師紛紛表示「鬆了一口氣」。

北師大發布全國家庭教育調查

9月26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發布《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這份在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抽取325個區縣的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和班主任的調查顯示,學生視「父母」為最崇拜的人生榜樣,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有溫暖的家」,部分家長離孩子眼中的「好父母」還有一段距離:言傳身教不完全一致,過度關注孩子的學習,忽視孩子內心真正的訴求。

調查報告顯示,家長最關注孩子的學習,高於對道德品質、日常行為習慣、興趣愛好或特長、心理狀況的關注,但對孩子學習生活的參與程度並不與關注度成正比,有三成四年級學生、近五成八年級學生表示家長較少捲入自己的學習生活。

對學習的過度關注和對孩子興趣愛好的關心不足,導致部分家長不尊重孩子,兩成多家庭幾乎沒有親子溝通。這種情況到八年級更加明顯。青春期的孩子更希望家長關注自己的內心,家長應該更重視親子溝通。但現實卻相反,八年級家長几乎每天花時間和孩子談心的比例相比於四年級下降了14.5%。這一錯位是導致青春期親子衝突增加、親子親密性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調查顯示,九成以上班主任表示家校溝通存在困難,部分家長認為教育孩子全是學校的責任,僅兩成家長與班主任談論家庭教育,可見家校共育指導服務亟待完善和拓展。

中教家委學術年會倡議新時代新家風

10月27日,中國教育學會於蘇州舉辦2018家庭教育學術年會,發布《中美日韓網絡時代親子關係對比研究報告》和《北上廣青少年性意識性行為調查》。與會專家圍繞「新時代新家風」這一主題,指出家風建設在社會和諧與民族復興中具有根基意義,優化家庭精神環境需要價值重塑和文化自信,新家風建設踐行的主體是父母、踐行的方式是融入家庭教育全過程。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作風、風氣、風格與傳統,是長期培育形成的一種價值取向、性格特徵和文化氛圍」「家風是一種隱形的、巨大的、綜合性的教育力量」「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家風是一種文化基因,是一種精神的信仰,是家庭發展生生不息的動力」。如何樹雅正家風、育時代新人,成為每一個家庭的獨特課題。

兩岸家庭教育學者熱議隔代教養利弊

9月15日,中國教育學會和臺灣嘉義大學在青島舉行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兩岸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深度研討「家庭教育中的祖輩參與」,認為祖輩教養的確是很多家庭的剛需,但父母是教養孩子的第一責任人更是鐵律。

針對祖輩對子女家庭的強勢介入,提供有效幫助的同時也帶來突出矛盾的現狀,專家建議要理性認識祖輩教養的利弊,釐清兩代人的責任邊界,呼籲社會提供專業支持、賦予祖輩能量,學校要幫助留守兒童家庭構建「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保持留守兒童成長的真實動力系統。會上,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委會發布6城市家庭教養中的祖輩參與狀況調查,指出「父輩為主、祖輩為輔的教養方式有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

長三角家校合作研究與指導聯盟成立

6月11日,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在上海舉辦首屆長三角家校合作高峰論壇,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四省一市的22個家校合作研究與指導機構宣布成立「長三角家校合作研究與指導聯盟」,將秉持「共建、共研、共享、共贏」的發展宗旨,共同推動長三角各地區家校合作的發展。

長三角家校合作研究與指導聯盟將構建家庭自覺、部門協同、專業依託、區域重塑、學生中心的家校合作格局,努力形成上有政府支持、中有教育局行政主推和業務指導、下有學校充分利用和發揮家長及社會資源的教育環島。

「陪寫作業症候群」刷屏朋友圈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個經典梗今年有了新版本。秋季開學不久,10月的朋友圈先曝出兩份「陪孩子寫作業,大人急到送醫院」的特殊「病歷」,某五年級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急到心梗住院做兩個支架。11月,南京一位33歲媽媽被孩子寫作業「太磨嘰」氣到「腦梗塞」住院。不少家長在兩篇文章下評論說「深感同情」「找到了組織」。

還有爸爸輔導11歲兒子寫作業被氣到咬傷兒子、一年級女娃的父親陪孩子寫作業時捶桌子捶到右手骨折,甚至有家長開始在朋友圈「拋售」孩子:不要房不要車,禮金嫁妝全都送!只求「親家」現在就來輔導孩子作業,把未來的兒媳領走!

種種「陪寫作業症候群」的誘因,固然有作業過多、過難的客觀現實,也與家長期望太高、耐心不夠,用大人的節奏去要求孩子等家庭教育失誤有關。陪寫作業的重點應該是引導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減負」不該給家長「增負」,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給家長提供更多支持。

「湖南12歲男孩弒母」震驚社會

12月2日,湖南省某鎮一名12歲的男孩小吳,因不滿母親管束自己抽菸,持刀將母親砍了20多刀,殘忍殺害。事後,小吳將菜刀扔到魚塘裡,換下有血跡的衣服,淡定地和兩歲的弟弟在一起,還假借母親的名義向班主任請假。因小吳不滿14歲,沒有被拘留。

一個12歲的兒童置親情和倫理於不顧,殘忍殺害親生母親,之後也沒有任何難過或悔罪的表現,甚至還認為「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媽」「我就是恨她」。

這一令人震驚的事件引發社會熱議和反思,有人認為國家立法應當調整對未成年人承擔刑事責任的相關規定,有人指出他有反社會人格。從家庭教育的角度,我們注意到「吳某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他母親是這兩年回老家生二兒子才開始帶他」「這孩子習慣不好,喜歡偷別人錢物」「他經常找他媽媽要錢」「不高興就打他媽媽」「他平時不怎麼愛和別人交流,比較沉默」等細節。悲劇如何避免?就從父母依法履行監護人職責開始,從自己撫養孩子開始。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27日第9版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餐飲行業十大熱點發布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18年中國餐飲行業十大事件》,梳理回顧了 2018年中國餐飲行業發展中的十大熱點。以喜茶、奈雪的茶為代表的一批新餐飲時尚品牌也吸引了投資人的目光,資本助力快速成長,成為大眾消費熱點。二、餐飲外賣市場迅速擴大,資源整合增速加快新消費新需求,餐飲外賣市場越做越大,外賣電商平臺迅速擴張。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麼」。
  • 2018中國家庭教育十大熱點 「湖南12歲男孩弒母」震驚社會
    徐偉龍 繪從歲首到年終,2018年家庭教育大事不斷。北師大發布全國家庭教育調查9月26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發布《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中教家委學術年會倡議新時代新家風10月27日,中國教育學會於蘇州舉辦2018家庭教育學術年會,發布《中美日韓網絡時代親子關係對比研究報告》和《北上廣青少年性意識性行為調查》。
  • 2018家庭教育的10個熱點,影響了你的生活嗎? | 深呼吸
    9月26日,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發布《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這份在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抽取325個區縣的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和班主任的調查顯示,學生視「父母」為最崇拜的人生榜樣,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有溫暖的家」,部分家長離孩子眼中的「好父母」還有一段距離:言傳身教不完全一致,過度關注孩子的學習,忽視孩子內心真正的訴求。
  • 考前必看:2018年十大時政熱點
    考前必看:2018年十大時政熱點由北京人事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19國考,時政熱點的內容請關注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北京公務員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國家公務員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獲中國教育在線「2018年山東省十大搜索熱點...
    中國教育在線訊 日前,中國教育在線2018年「高校大數據年度評選」榜單盛大發布,山東交通職業學院榮獲「2018年山東省十大搜索熱點高職院校」獎。   面臨高考改革的重要推進時期,中國教育在線於2018年末推出「高校大數據年度評選」,回顧教育年度熱點、展望教育發展趨勢,同時揭曉年度教育領域評選榜單。山東交通職業學院招生工作努力尋求創新,使學校招生宣傳信息得到廣泛傳播,尤其在高考志願填報期間,搜索量更是節節攀升,達到歷史新高,產生了積極良好的社會影響力。
  • 2018年十大慈善熱點事件:冰花男孩及創建西湖大學入選
    2018年十大慈善熱點事件:冰花男孩及創建西湖大學入選 2018年,中國慈善公益領域的大事層出不窮,回顧過往,既是記錄歷史,也意味著探討未來。
  • 2018年CFDA 十大熱點動向!
    2018 年,我國生物醫藥行業的大 BossCFDA的許多動作都在牽動著從業人員的心。新藥終於批准上市!試劑盒終於獲批!還有政策的變動,CFDA 基本代表著我國官方的態度和看法,那麼現在就跟著小編來細數一下2018 年 CFDA 十大熱點動向吧!
  • 中國父母為什麼更囉嗦? 寒假第一天家庭教育熱點引發熱議
    原標題:中國父母為什麼更囉嗦? 寒假第一天家庭教育熱點引發熱議  「知道中國家長有多囉嗦嗎?」「傳統遊戲的失傳,真的要怪現在的孩子缺乏傳承精神嗎?」「逼著孩子儘快融入人工智慧學習環境,可行嗎?」
  •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2018年企業熱點負面輿情十大特徵及處置...
    1月3日,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布了專項研究報告——《2018年企業熱點負面輿情十大特徵及輿情處置八大陷阱》(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通過對2018年涉及各類型企業共計99個熱點負面輿情案例進行梳理和分析,總結出了「2018年企業熱點負面輿情十大特徵」和「企業輿情處置八大陷阱」。
  • 十大家庭教育困惑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入園準備>正文十大家庭教育困惑 2012-05-18 15:37 來源:未知
  • 2017-2018年中國家居十大熱詞
    追逐熱點,引領行業。2018年7月19日,多家媒體聯合發布了「2017-2018中國家居十大熱詞」。這十大熱詞以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一個年度為時間節點,媒體通過調查與評判,以熱詞折射的企業動態、消費焦點、發展趨勢為三大考察維度。最終甄選出的十大熱詞,反映著一年來家居行業的最大關注熱點。
  • 盤點2018玉米行業十大熱點事件
    下面,農財君為大家盤點2018年玉米行業十大熱點事件,回顧過去,立足現在,展望未來。 (註:233萬畝為官方登記面積,20萬畝為預估面積) 2018年12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為
  • 2018時政熱點:2018年周年大事件
    點擊查看>>>2018時事政治熱點匯總(12月匯總)事業單位時事政治:【中公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2018年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時政熱點匯總、近期時事新聞、2018時事政治十大熱點、2018年時事政治題庫等。
  • 2018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
    原標題:2018年度中國十大學術熱點 熱點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研究 入選理由: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和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
  • 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彙總 十大網絡用語介紹
    ­  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發布 盡現時代民生民情­  12月20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央視新聞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漢語盤點2018」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本次活動自開啟後,陸續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活動共收到網友推薦字詞數千條,投票量達數十萬。
  • 2018中國十大淨水器品牌榜中榜出爐
    關鍵詞:淨水器品牌 淨水器十大品牌 淨水器十大品牌排名 2018年中國淨水器十大品牌  2018年中國淨水器十大品牌正式公布  附錄:2018年「中國淨水器十大品牌」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後,按品牌首字母排列)  2018年「中國淨水器影響力十大品牌」獲獎名單:  2018中國淨水器影響力十大品牌——皇帝尼淨水器(深圳皇帝尼淨水器有限公司
  • AIPPI中國分會發布2020年度版權十大熱點案件——上海智慧財產權頻道
    12月12日,國際保護智慧財產權協會(AIPPI)中國分會版權熱點論壇在京舉行,國內版權界專家、學者、法官、律師、智慧財產權從業者及企業的代表等就版權領域本年度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討,就理論和實務問題深入交流,並發布了2020年度AIPPI中國分會十大版權熱點案件。
  • 2018中國十大淨水器排名 最新十大淨水器到底有哪些?
    2018中國十大淨水器排名 最新十大淨水器到底有哪些?中國淨水器十大品牌排名到底有哪些?這份新鮮出爐的2018最新中國十大淨水器品牌排行榜應該可以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2018最新中國十大淨水器排名一:3M淨水器  3M淨水器產自老牌公司3M科技,無論是品質還是技術都相當有保證。其曾通過國際權威機構NSF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檢測,獲得過美國水質協會金牌標誌及中國衛生部涉水認證。
  • 盤點2018年上半年LED圈的十大熱點
    盤點2018年上半年LED圈的十大熱點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7-07 10:57:00 2018年上半年,LED行業大事連連,有喜有憂。
  • 2018年度國資國企十大關鍵詞發布
    剛剛過去的2018年,一些關於國資國企的詞彙頻頻出現。國資委網站聯合《國資報告》、今日頭條、國資小新,通過大數據分析,篩選出2018年度國資國企十大關鍵詞。這些熱詞勾勒出新聞熱點,反映了國資動態,體現了一年來國企的變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