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寬敞筆直的水泥路,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太陽能路燈,一個個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一面面畫風淳樸的文化牆……初冬時節,走進上蔡縣黃埠鎮新莊村,耳目一新的感覺撲面而來。
新莊村位於上蔡縣西南方向,距縣城15公裡。全村轄5個自然村916戶3777人,耕地2583畝。建檔立卡貧困戶56戶159人,目前已全部脫貧。
黨建引領紅旗飄
「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面對艱巨的脫貧攻堅任務,新莊村黨支部從加強支部建設和黨員管理入手,爭取黨建專項資金建成黨員活動室和文化宣傳長廊,規範開展「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系列活動,推動實施「黨員掛牌亮戶先鋒行」,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村「兩委」的主體意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增強。
克難攻堅挖窮根
張東山家是新莊村2016年建檔立卡貧困戶。他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老伴患有乳腺癌,高額的醫療費讓這個貧困家庭雪上加霜。家裡的三間破瓦房,一到雨天張東山就犯愁。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張東山家遇到的難題一一得以解決。通過危房改造,張家小院煥然一新。
「之前,看到別人家蓋樓房,心裡羨慕得不得了;我什麼時候也能住上乾淨、明亮、安全、舒適的新房子,這是原來想都沒敢想過的!」張東山感激連連地說。
2017年,新莊村發展林下經濟161.2畝,鼓勵全村貧困戶在經濟林裡搞種植,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一林三收」。張東山家每年林下花生收入1500元,他當生態護林員,每月還有工資500元。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志,為了讓更多的貧困戶激發內生動力,新莊村想方設法讓貧困家庭勞動力有活幹,先後開發生態護林員、光伏管理員、道路養護員等10多個公益崗位,安排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30餘人。如今,「懶惰貧窮可恥,勞動致富光榮」,已經成為新莊群眾的共識。
家門務工把錢掙
2016年,新莊村向古蔡鐵鍋廠注資150萬元,用於擴大廠區規模,引入先進設備,新增就業崗位,並優先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勞動力到廠裡上班,實現家門口就業。截至目前,該村近十名貧困家庭勞動力與古蔡鐵鍋廠籤訂長期用工合同,實現穩定增收。鍋廠年產值500萬元,每年向村委分紅15萬元,其中12萬元分給貧困戶,3萬元用於村發展公益事業。
貧困戶呂改,兒子因一次車禍掏空家庭,還負債十多萬元。雖說兒子保住了性命,卻落下終身殘疾,不能參加重體力勞動。天無絕人之路,在村兩委的幫扶下,兒子當上了村裡的優撫對象聯絡員,呂改也成了鍋廠裡的長期工。母子兩人都領上了工資。
「家裡享受上了低保、傷殘補助、醫療救助等優撫政策。」呂改算了一筆經濟帳,村裡的集體經濟、光伏發電、林下經濟等資金分紅,折合到一起隨隨便便超出貧困線。
美麗鄉村入畫來
路面寬4.5米,路基厚18釐米,時下,像這樣乾淨整潔的路面在新莊村隨處可見。村裡先後利用上級扶貧項目資金460餘萬元修建道路,全村實現了村村通、戶戶通。
全村新安裝太陽能路燈200多盞,實現「村村亮」。投資16萬元進行環境綠化、坑塘清理、防護網安裝,還明確了專職巡查員,全村的邊邊角角變得越來越美。
「我站的這個地方以前是個垃圾坑,臭泥滿塘,現在,這裡是我們新莊村的一個後花園。」新莊村村民張趁義高興地說。(圖文來源:上蔡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