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巨頭關於巴氏奶的戰爭,誰是贏家?

2020-12-19 安然商觀

巴氏奶在市場上「逐年升溫」,無論是伊利、蒙牛等乳業巨頭,還是新希望、光明等區域性企業,或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巨頭,紛紛布局巴氏奶市場。「子彈財經」撰文解讀了這場巴氏奶戰爭。

受限冷鏈等運輸限制,巴氏奶原本是盤踞區域發展,拐點出現在2018年。2017年5月,蒙牛成立鮮奶部。2018年1月,蒙牛正式入局巴氏奶,一年內一口氣推出了17個鮮奶單品。2019年底,阿里火線入股蒙牛訂奶平臺「天鮮配」支持冷鏈入戶。今年4月,可口可樂中國與蒙牛新設合營企業落定,主攻低溫奶產品。今年5月,蒙牛總裁接受採訪時表示蒙牛鮮奶已經是市場第二,要爭做市場第一。伊利也從2018年1月發力巴氏奶,2019年底又推出三款新奶。

而早在2007年就訴求「中國鮮奶第一品牌」的新希望乳業在蒙牛成立鮮奶部時就快速做出戰略升級,把產品結構中鮮奶的比例從30%提升到60%。此外,新希望還加快了收購整合地方乳企的步伐,加速了上遊奶源的布局。光明、三元這些傳統巴氏乳企巨頭也積極應對,又是收購又是推新品。外資巨頭以及電商也紛紛入局鮮奶市場。對於消費者來說,超市裡的鮮奶折扣應接不暇。

誰能從鮮奶戰中突圍?

事實上,巴氏乳一直是全國性乳企巨頭的「軟肋」。在奶源的數量上,伊利和蒙牛的確有競爭力,但其奶源位置卻離鮮奶市場的中心很遠。而我國的冷鏈建設以東部為主,牛奶的主要產地冷鏈物流企業相對稀缺,三四線城市的冷鏈鋪設更是深入不足,現有冷鏈系統仍然難以解決產銷不對稱的難題。而奶源是另外的難題,蒙牛和伊利要想發展巴氏奶,得和其它的區域乳企一樣,重新走上收購、併購區域牧場和城市乳企的路線。而巴氏奶稍短的保鮮期也給善於常溫奶營銷的蒙牛和伊利出了難題。

但相較於伊利,蒙牛布局巴氏奶的動力更強。一方面,巴氏奶有利於蒙牛充分利用其優質的南方奶源。另一方面,巴氏奶短期擁有成長紅利,一旦完成突破將長期享有商業壁壘,有利於蒙牛縮小與伊利的差距。

而老牌區域性乳業可以借巴氏奶崛起的東風繼續做大做強。新希望採取「錯位競爭」的戰略,其奶源及市場布局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和部分東部城市,牢牢佔據了西南低溫市場的發展資源。而光明在收奶量上高於新希望,可是光明太過局限在華東地區,對於其「全國性強勢巴氏奶品牌」的目標真的是漸行漸遠。

乳企的出路

巴氏奶未來的發展無外乎兩條路:一是由點到面的全國性整合,最終形成巨頭;另一種是繼續區域化深耕,最終出現多個幾十上百億級的區域龍頭。顯然,短時間內基本上還是諸侯亂戰的局面。

無論想成為全國化的巨頭還是區域龍頭,都必須要解決五個問題:合格的優質奶源及加工能力,近距離的牧場,冷鏈匹配度,就近市場的人口帶來的容量以及企業能掌握的入戶訂單數量。大家都有需要增補的環節。

從全產業來看,作為牛奶產業的常規產品形態,常溫奶品類持續增長的故事幾近結束。低溫奶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今日話題 巴氏鮮奶你會咋選?

相關焦點

  • 百億市場規模,乳企巨頭紛紛入局,巴氏奶之爭誰是贏家?
    隨著巴氏奶在市場上「逐年升溫」,無論是伊利、蒙牛等乳業巨頭,還是新希望、光明等區域性企業,或是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巨頭,紛紛布局巴氏奶市場,一時間巴氏奶領域硝煙四起。1、乳企巨頭髮力巴氏奶巴氏奶行業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
  • 低溫乳品「軍備賽」開始,巨頭加入或改寫巴氏奶格局
    6月16日晚,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在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後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巨頭布局巴氏奶(鮮奶)市場有助於將品類做大,新希望有自己的競爭優勢。此番回應背後,是蒙牛、伊利、光明及恆天然、優諾、明治等國內外巨頭在中國巴氏奶市場的深入布局,蒙牛總裁盧敏放不久前還公開表示,蒙牛的目標是做鮮奶市場「老大」。
  • 挑戰巴氏奶全國銷售,光明哪來的勇氣?
    因為對奶源以及運輸的要求極高,在此之前,中國市場的巴氏奶一直停留在區域性生產、區域性銷售,尚未有一款巴氏奶在全國市場有售,光明乳業再一次的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據筆者了解,光明乳業能夠完成巴氏奶的全國銷售,是因為其在營銷網點的創新性布局,在上個月月底,優倍已經實現了在全國生產、全國銷售。
  • 巴氏奶的新起點
    可以預見,巴氏奶將成為中國乳製品行業發展新的增長點。不過,巴氏奶是否也有品質之分?什麼樣的巴氏奶才是好的巴氏奶?如何更好地發展巴氏奶產業?中國乳業需要給出答案。11月26日,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的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由光明乳業領銜,包括新希望乳業、衛崗乳業、長富乳業、中墾乳業、燕塘乳業、風行乳業、溫氏乳業、天潤乳業、花花牛乳業、德益乳業、貴州好一多乳業在內的多家乳企代表,共同發布了《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海宣言。在巴氏奶的發展問題上,多家傳統巴氏奶企業達成了共識。
  • 蒙牛轉型常溫奶巨頭涉足巴氏奶勝算幾何?
    據悉,普通常溫奶的利潤已經低至近乎「賤賣」,乳企除了扎堆發力高端市場以外,還將目光投向近年增勢喜人的巴氏奶。巴氏奶有望成為中國乳業「新十年」的主戰場。近兩年,蒙牛、伊利進軍巴氏奶的消息不絕於耳,但兩公司每次都予以否認。直到今年初,蒙牛在杭州一口氣推出三個鮮奶子品牌,正式宣布入局,但這一切都進行得十分低調。
  • 巴氏奶與常溫奶之爭
    這樣的混合液態奶,在項目實施之初加入的是巴氏奶,但既然混合了奶粉、黃油兌水製成的「復原奶」,就不能叫做巴氏奶,故而叫做「混合消毒牛奶」。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中國引進「超高溫瞬間滅菌技術(英語縮寫為UHT)」生產常溫奶,那麼在有的省市區,給「混合消毒牛奶」加的就不是巴氏奶,而是常溫奶。也就是說,「混合消毒牛奶」中,一半是奶粉兌水製成的「復原奶」,一半是常溫奶。
  • 伊利蒙牛光明巴氏奶全線促銷 你會pick誰?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隨著伊利、蒙牛、光明等幾大巨頭布局的加深,巴氏奶(低溫鮮奶)市場越來越熱鬧。近日,中國商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巴氏奶迎來了一波打折促銷的浪潮,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品牌幾乎全線「參戰」,他們為何在此時展開競爭?幾大龍頭的巴氏奶你又會pick(選擇)誰?
  • 併購加速,爭推超巴產品,巴氏奶市場「卡位」戰術升級
    近日,光明乳業聯手寶銀集團成立的光明銀寶乳業工廠、銀寶光明牧業牧場舉行開工儀式。以此為起點,光明乳業欲將巴氏奶版圖延伸到蘇皖魯等地,而助推其搶佔二三線市場的一大「神器」,正是超巴長保產品。在業內看來,以巨頭跑馬圈地、長保超巴產品湧現、生產工藝不斷提升為三大特徵,巴氏奶市場「卡位戰」已悄然進入白熱化階段。無論在巴氏奶存量市場還是增量市場上,各乳企都在竭力突破銷售半徑,搶佔消費者心智,否則很可能失去競爭機會。
  • 市場競爭白熱化,巴氏奶的風口真的來了嗎
    2020年巴氏奶成了各乳企盯緊的風口。隨著常溫奶業務增速放緩,越來越多的乳企開始進入巴氏奶業務,這其中也包括了伊利、蒙牛等巨頭,今年以來巴氏奶市場產品大量湧入,競爭面臨白熱化,但對於巴氏奶行業而言,到底是水大魚大,還是貼身肉搏的淘汰賽?
  • 發現新「齊跡」融媒體採訪團走進得益乳業,解碼低溫巴氏奶的活性...
    發現新「齊跡」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走進得益乳業天然活性營養是好牛奶的核心標準,存在於低溫巴氏鮮奶中,喝好奶當然要選低溫巴氏鮮奶。得益乳業低溫巴氏奶,採用特優級奶源,菌落總數、體細胞數優於歐盟標準,採用75℃/15s優質乳巴氏殺菌工藝,保留更多活性營養物質,尤其是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β-乳球蛋白三大活性免疫蛋白。
  • 得益乳業教你怎么喝牛奶補鈣效果好 首選低溫巴氏奶
    得益乳業聚焦「天然活性營養」,通過優質乳工程認證,從營養角度看更勝一籌。低溫巴氏奶經過巴氏殺菌法,它是將牛奶在72~85℃的溫度下,加熱15秒得到的牛奶,特點是殺菌溫度低,活性營養保留較多,但需要在低溫環境中保存,一般是袋裝、瓶裝或者屋頂包等包裝。而許多超市中賣的常溫保存盒裝牛奶,採用135℃以上的超高溫滅菌工藝,高強度的熱處理使牛奶裡的活性物質被殺滅,天然營養成分大部分被流失,在6-8個月的長保質期內營養還將繼續損失。
  • 臺乳業協會理事長:福建巴氏鮮奶有望入島
    臺乳業協會理事長:福建巴氏鮮奶有望入島 2012-08-20 08: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臺灣乳業協會理事長施宗雄18日在此間稱,雖然臺灣奶農所生產的牛奶100%是以巴氏鮮奶的形式消費,但臺灣乳製品市場的缺口依然很大,未來福建巴氏鮮奶有可能進入臺灣市場
  • 巴氏奶市場潛力巨大,75度殺菌能否引領低溫趨勢
    2006年光明乳業推出了新鮮牛奶品類——光明優倍,2017年開始,上海市場上的光明優倍鮮奶改進生產工藝,巴氏殺菌溫度從85℃降低到75℃,2018年6月,這一工藝已在全國推廣。4月18日,燕塘乳業與廣州塔攜手,推出國內首款與現代城市地標相結合的專屬巴氏鮮奶產品,這款新廣州系列鮮牛奶採用的是75℃活性進階新基準。
  • 「原創」巴氏鮮奶臨全國性競爭格局 光明「華東奶霸」地位或將不保?
    拿剛剛公布財報的伊利來說,據尼爾森零研數據顯示,伊利常溫奶業務的零售額在2018年度市佔份額為 36.8%。圖|常溫奶市佔率從區域到全國 「巴氏鮮奶」競爭愈加激烈常溫奶市場失勢,在低溫奶市場中,光明乳業的地位又如何呢?
  • 巴氏牛奶的新起點
    可以預見,巴氏奶將成為中國乳製品行業發展新的增長點。不過,巴氏奶是否也有品質之分?什麼樣的巴氏奶才是好的巴氏奶?如何更好地發展巴氏奶產業?中國乳業需要給出答案。11月26日,在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主辦的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由光明乳業領銜,包括新希望乳業、衛崗乳業、長富乳業、中墾乳業、燕塘乳業、風行乳業、溫氏乳業、天潤乳業、花花牛乳業、德益乳業、貴州好一多乳業在內的多家乳企代表,共同發布了《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海宣言。在巴氏奶的發展問題上,多家傳統巴氏奶企業達成了共識。
  • 2019液態奶競爭主題詞:「鮮」
    光明的「新鮮」戰爭和伊利、蒙牛一樣,光明乳業被業界認為位列液態奶第一陣營,但相比之下,光明乳業近幾年的發展路子有些不一樣。在2019年1月3日的公開會議上,2018年9月正式上任的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透露,光明乳業將豐富「新鮮(奶)」品類。在外界看來,這意味著2019年光明乳業將持續在低溫乳製品上發力。對於光明乳業,巴氏奶(由巴氏消毒法處理的鮮奶)無疑是其低溫部分的重磅產品。
  • 大連袋裝奶漲價後瓶裝奶提價 巴氏鮮奶漲1塊錢
    本地奶漲價、品牌奶漲價、低端奶漲價……從8月以來,一場波及全國的液態奶漲價風潮隨著主流品牌紛紛調價再次掀起巨浪。昨日記者在大連市內超市看到,三寰454克瓶裝巴氏鮮奶零售價達到8.9元,三寰乳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排除進一步調價的可能性。相關乳業專家表示,我國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奶荒"。
  • 易主新希望乳業,失去商超巨頭加持的夏進牛奶前路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低溫乳品在寰美乳業產量中的佔比不足7%,巴氏奶佔比更是不足0.3%,這與新希望乳業主打的低溫戰略相衝突。而易主後,寰美乳業將在股權上與物美集團、新華百貨兩大商超脫離,未來能否保持業績快速發展或存在不確定性。
  • ...動力十足,春意盎然——新希望琴牌乳業10萬噸巴氏鮮奶智能工廠...
    來源標題:逆流而上,動力十足,春意盎然——新希望琴牌乳業10萬噸巴氏鮮奶智能工廠開工3月14日上午,青島新希望琴牌乳業二期巴氏鮮奶智能工廠開工儀式隆重舉行,青島市紀委市監委、派駐第五紀檢監察組副組長管吉詢、膠州市政府副市長劉明縣、青島市工商聯調研宣傳處處長鮑新江、青島市動物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楊衡、膠州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
  • 蒙牛死磕巴氏奶受挫:核心商標被駁回
    原標題:蒙牛死磕巴氏奶受挫:核心商標被駁回從 2017年5月成立巴氏奶事業部至今,蒙牛在低溫巴氏奶的布局已經超過兩年。蒙牛總裁盧敏放曾公開表示,鮮奶項目是蒙牛的戰略考量,未來低溫巴氏奶將成為蒙牛發力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