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縣:文明花開別樣紅

2020-08-06 隴上江南融媒
康縣:文明花開別樣紅

今年以來,康縣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縣委關於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安排部署,積極推進文明校園創建行動,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堅持立德樹人,不斷營造文明和諧的育人環境,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有效提升了師生文明素養,使文明之花在校園內外絢爛多彩、粲然綻放。

康縣:文明花開別樣紅

德潤心靈,主題教育活動豐富多彩

  6月18日下午,康縣一中組織高二年級全體學生開展了以「明德、明禮、成人、成己」為主要內容的道德講堂活動。活動中,德育處主任楊福全結合身邊事例,就理想信念、道德修養、文明禮貌、成就人生價值等方面內容,對高二全體同學進行了深入淺出、精彩生動的宣講。同時,他還從一日常規的起床、早操、課間休息、一日三餐、衛生、手機管理、男女生交往等方面對全體同學提出了明確要求,鼓勵同學們胸懷理想、志存高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康縣:文明花開別樣紅

  今年以來,全縣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按照《康縣2020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緊緊圍繞「立德樹人」宗旨,開展了「開學第一課」「我們的節日」「弘揚雷鋒精神,倡導文明新風」「清明祭英烈」「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一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培德揚善、倡導文明,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氛圍,持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引導廣大學生崇德向善,增強了學生的理想信念與愛國情懷,強化了學生的養成教育,提高了學生的綜合文明素養,有力地助推了文明校園創建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講家風故事,傳承優良傳統美德

  「我們家的家風是:『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愛、行中有善』。爸爸教導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對待別人要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次,我誤把同桌的鋼筆拿回了家,爸爸看見了,告訴我明天一定要把它給同學還回去。他還教我,面對自己的錯誤,要勇敢地承認,能知錯就改才是好孩子。爸爸的教導讓我明白: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面對問題要坦誠相待,勇於擔當努力做事……」這是城關一小四年級(4)班張宗恆同學寫的《我的家風小故事》裡的一段話。城關一小通過優秀學生或優秀學生家長講述自己的家風家教故事,在學校微信公眾平臺每期推出三四位優秀學生的家風家教家規及成長小故事,在長期的推送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廣大學生的言行舉止。

康縣:文明花開別樣紅

  弘揚良好的家風家訓,傳承傳統美德,對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養成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長壩鎮中心小學有序開展了「好家風好家訓」系列活動,分年級分學段學習好家風,踐行好家訓,為師生介紹優秀學生的家風家教故事,激勵和引導廣大學生健康茁壯成長。「『好家風好家訓』系列活動的開展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好多學生的言行舉止更加文明規範了,也增強了我們進一步做好這項活動的信心和決心。」長壩鎮中心小學校長李瑞信心滿滿地說。

善孝教育,讓學生懂得感恩

  「端午節放假,我看見爸爸正在修建廁所,於是我也幫忙搬磚,搬了一會兒,我感到有點累,再回頭看爸爸時,他臉上汗水直往下流,這時我才意識到,爸爸媽媽在家幹活真不容易啊!以後我要為家裡多做我能做的事,減輕大人的負擔和勞累。」這是康縣迷壩鄉九年制學校微信公眾平臺上「日行一善周行一孝」活動紀實裡的一段「學生心語」。

  2018年8月,迷壩鄉九年制學校組織發起了「日行一善周行一孝」系列活動。該活動旨在培德揚善,以「四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安排的事情按時做、大家的事情搶著做、發現的事情主動做和「孝」文化為著力點,以家校生活為基礎,提倡學生儘自己的能力做好身邊的小事情,熱愛生活,關愛他人,感恩父母,回報社會。

康縣:文明花開別樣紅

  活動開展以來,在校園裡,同學們發現樓道、教室有垃圾會主動撿拾扔進垃圾箱,同學們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主動為校園花草澆水……在家庭中,孩子們有的給幹活歸來的父母遞上一杯熱茶,有的為父母洗腳,有的為父母洗碗,還有的為父母、老人捶背……在社會上,孩子們有的幫助公益性崗位人員掃地、清除垃圾,有的乘車主動給老人讓座……學校不定期地對「日行一善周行一孝」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表彰獎勵,頒發「美德少年」榮譽證書。

  目前,迷壩鄉九年制學校的微信公眾平臺上,「日行一善周行一孝」活動紀實已編發了32期,每期都有學生的活動剪影和發自內心的「學生心語」。「人世間難報的就是父母恩,他們給我們一切,我們一生一世都報答不完,我們應該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全部力量報答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順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是我堅持很久的習慣了。回家後,除了要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外,我還要幫家人做些我能做的事情,幫助的是別人,快樂的是自己!」……一段段心語,記下的,是孩子們對生活的點滴感悟和對父母的感恩與體貼。

  「日行一善周行一孝」活動經過三年多來的持續開展,學生整體素質明顯提升。「『日行一善周行一孝』活動是以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主的一項德育實踐活動。通過活動的實施,使學生充分體驗習善、行善、揚善的快樂,逐步實現由『日行一善』到『時時行善』,最終實現『善行一生』、積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迷壩鄉九年制學校校長張軍說,「我們會持之以恆、再接再厲,將『日行一善周行一孝』活動持續開展下去,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成就一批批優秀的迷壩學子,再譜立德樹人的新篇章!」

  如今,在康縣的許多中小學,「日行一善周行一孝」「孝親敬長獻愛心」等活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廣大學生紛紛踐行孝道,常懷感恩情、多做孝敬事的良好風尚正在形成。

志願服務,拓寬文明實踐活動

  7月26日中午,寺臺鎮中心小學志願者服務隊的師生們在炎炎烈日下,走進河口村五保家園開展以「關愛空巢老人,情寄五保家園」為主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一時間,秀麗的河口村莊內,詳和的五保家園裡,歌聲陣陣,舞姿翩躚,一群可愛的小志願者「舞蹈家」們,正衣袂飄飛,身姿婀娜的為年邁的五保老人跳著歡快的舞蹈呢!從舒展的眉頭和嘴角浮起的微笑裡看到,老人們甭提有多快樂呢!在老人們沉浸於無限歡愉的同時,身著紅馬甲的其他志願者們,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正忙得不亦樂乎:女教師志願者疊被鋪床、拭窗擦幾,一絲不苟;男同志們或手掄斧頭劈柴,或揮帚清掃庭院、撿拾垃圾,任額角汗珠飛流直下;可愛的學生志願者們笑語聲聲,歡快地抱柴禾,擦桌椅,清除蜘蛛網……

  寺臺鎮中心小學此次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只是全縣教育系統眾多志願者服務活動的縮影。在康縣的中小學裡,師生志願者的身影隨處可見,他們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身穿紅馬甲,奔忙在校園裡、馬路邊、社區內、河道旁,整治環境衛生、清除小廣告、疏通排水溝、幫助孤寡老人等,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已蔚然成風。

康縣:文明花開別樣紅

  康縣青年志願者協會周家壩鎮初級中學分隊成立於2018年,人數由最初的32人發展到目前的700餘人,今年三月,該組織被中共隴南市委宣傳部、隴南市文明辦評為先進集體。「康縣青年志願者協會周家壩鎮初級中學分隊以『立足校園、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為宗旨,每次活動在三個年級選150人左右參加,輪流常態化開展全域綠美淨、就餐執勤、互幫互學、獻愛心送溫暖等志願服務活動。僅今年以來,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達到2400餘人次。」該校校長張志勇說。

  

文/ 李正志

監製:張 康

審核:崔麗紅

編輯:崔俊彥

相關焦點

  • 蒲公英團隊:用心澆灌,支教花開定別樣紅!
    蒲公英團隊:用心澆灌,支教花開定別樣紅!教育不應僅僅止於文化層次的提升,而應做到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為此,洛陽師範學院蒲公英團隊隊員為學生們展開了一節有關友誼的主題課。用心呵護心靈,支教花開定會別樣紅。
  • 康縣:多彩正能量校園文化伴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
    多彩的8月,陽光和煦,鮮花絢爛,康縣寺臺、碾壩多彩的校園文化綻放出耀眼的光芒……8月9日至10日,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宇星帶領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觀摩團分別到寺臺鎮中心小學、碾壩鎮中心小學現場觀摩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及創城工作。
  • 康縣:美麗鄉村的幸福生活
    號文件全面安排部署農業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以人民群眾如何擺脫貧困,如何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作為不斷奮鬥目標,將全面建成特色鮮明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康縣美麗鄉村,奮力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康縣篇章。
  • 富民花開別樣紅——寧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主題成就展...
    富民花開別樣紅——寧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主題成就展開幕式側記與此同時,甘肅日報報業大廈西側的小廣場上,紅蘋果、青蘋果、燕麥米、黃花菜、甘草杏……來自寧縣的各色農特產品琳琅滿目,吸引眾多消費者前來購買。
  • 駐馬店市實驗幼兒園:文明花開別樣紅
    、樹文明形象、做文明教師、育文明幼兒為重點,不斷拓展創建領域,豐富創建內容。緊緊築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幼兒園文化建設,不斷提升廣大教職工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推動了該園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促進了該園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自1999年至今,21年如一日始終保持省級文明單位榮譽稱號,被譽為挺立豫南的幼教豐碑。
  • 康縣:漸入佳境的「綠色」效應
    理念:堅定不移地走綠色化發展路子康縣的重重高山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莽莽大山風光無限好,恨的是千山萬水阻斷了康縣的發展之路。康縣人總這樣描述自己的家鄉,「八山一水一分田」,80%以上的群眾都分散居住在高半山、峽谷河道及林緣地區。
  • 康縣:文旅引領美麗鄉村建設 產業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原標題:康縣:文旅引領美麗鄉村建設 產業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近年來,康縣立足實際,以脫貧攻堅為統攬,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和城鄉文明創建,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建設打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環境美、產業優、百姓富、民風淳的美麗新家園,形成了村村之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幸福畫卷。2019年11月「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永久會址落戶康縣。
  • 甘肅康縣白楊鎮:人勤村美產業豐
    仲夏的甘肅隴南康縣,山青水綠、百花盛開;康陽路上,翠竹挺拔、芭蕉聽雨;燕子河一路歡歌,和著啾啾鳥鳴;清澈見底的河潭裡,遊走的白雲和裝修精緻的樓房倒影相互傾訴,好似交談著那段「網紅路」的甜美故事。康縣白楊鎮桂花莊一角。焦楊紅 攝每次到康南(康縣南部),都會被一段綠樹遮蔽的公路所吸引,婆娑的陽光順著麻柳樹的枝葉,把最柔美的一束照進行人的車窗。
  • 杜鵑花開別樣紅!大理蒼山又一波花海刷屏了,現在去剛剛好!
    或白或黃,或紅或紫的杜鵑花,讓蒼山愈發秀美。大理蒼山杜鵑花種植歷史悠久。在上個世紀,英國、美國等植物學家就在此採集杜鵑屬植物。許多杜鵑花散落在天涯,生長在世界各植物園中。如今蒼山杜鵑花,是杜鵑花原生品種保留最完整的區域。置身於這片杜鵑花海中,清風自來,細嗅花香。
  • 多家中央、省級權威主流媒體相繼報導美麗鄉村建設「康縣模式」
    向上滑動閱覽康縣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堅持「外在美」與「內涵美」並重,在提升鄉村功能、彰顯鄉村韻味的同時,注重以農村基層黨建為核心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村民文明素養,不斷豐富美麗鄉村的內核和靈魂。夯實黨建之根。
  • 康縣各中小學校掀起志願服務活動新熱潮
    7月17日,全縣各中小學校集中開展了以「創文明城市 共建美麗家園」為主要內容的志願服務活動, 持續點燃創城之火,為決戰決勝全國文明城市添磚加瓦。城關鎮初級中學為創造和諧文明的育人環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我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凝聚共識,積聚力量,發揚志願服務精神,7月17日下午,城關鎮初級中學組織共青團員和青年志願者持續開展了「美化環境,清潔家園」為主題的環境衛生打掃活動,培養學生爭做文明有德之人,不斷營造文明和諧的校園氛圍
  • 康縣,白馬氐族的故鄉
    康縣與白馬氐族有著久遠的歷史淵源,這裡是古代白馬氐族生息繁衍的故地。古代的康縣雖無地方建制,但自秦漢以來即隸屬於武都和其他州郡管轄。在古代,這塊地方又是兵家必爭的關隘要地,常常屯兵駐防,所以古稱「白馬戍。」久而久之,「戍」又演變為「關」。是以白馬關之稱一直沿用到一九二九年,直至正式設立了地方建制之後,才定名為康縣,所以今天的康縣即是古代的白馬關。
  • 文明花開別樣紅——駐馬店市實驗幼兒園創建省級文明單位側記
    從打造優美環境、建立優良秩序和提供優質服務入手,以創社會滿意幼兒園、平安校園、和諧校園為目標,以倡導文明新風、樹文明形象、做文明教師、育文明幼兒為重點,不斷拓展創建領域,豐富創建內容。緊緊築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幼兒園文化建設,不斷提升廣大教職工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推動了該園精神文明建設上臺階,促進了該園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
  • 康縣:村美民富產業興 美麗鄉村入畫來
    通訊員 崔麗紅  近年來,康縣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規劃為引領、以產業為核心、以文明為底色,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立足縣情實際,依託生態優勢,整合資金資源,堅持苦幹實幹,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條彰顯縣域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
  • 康縣城中美女教師吳彩虹...
    原標題: 【建文明校園 做文明師生】用摯愛託起一片藍天——記城中2019年度優秀班主任吳彩虹自2004年參加工作,先後在康縣大堡中學、岸門口初級中學,康縣城關中學工作。2012年調入城關中學以來在任教語文工作的同時先後承擔了學校各項兼職工作:校務辦公室幹事、出納、年級主任等。
  • 康縣杜仲產業研發生產項目進展順利
    原標題:康縣杜仲產業研發生產項目進展順利 康縣緊緊立足當地杜仲資源優勢,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甘肅華康杜仲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康縣杜仲產業研發生產項目,在康縣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000萬元,杜仲雄花茶、杜仲飼料、杜仲食用菌已全部建設;杜仲天然橡膠、杜仲籽油生產線生產設備已安裝完成,杜仲雄花茶、杜仲食用菌
  • 文明祭掃,別樣冬至一樣情
    冬至來臨,在這祭奠先人、悼念逝者、寄託哀思的時節,為進一步樹立文明祭掃新風,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海嘉路社區於2020年12月21日上午在轄區內開展「文明祭掃,別樣冬至一樣情」冬至文明祭掃宣傳活動。
  • 康縣稅務局:以「退」為「進」 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中新網甘肅新聞12月21日電 (通訊員 黃應龍)「喂,請問是康縣黨校培訓中心負責人謝總嗎?我是康縣稅務局的小王,你企業今年第三季度申報的增值稅申報表未享受稅收疫情期間增值稅優惠政策,聯繫你是要告知你們可以辦理申報表更正,產生的多繳稅款可以辦理退庫」。  「……嗯,好的我知道了,非常感謝你的通知,我會儘快來辦理申報更正。」
  • 【甘肅人的味道】 康縣人的專屬早點——「三層樓」麵茶
    原標題:【甘肅人的味道】 康縣人的專屬早點——「三層樓」麵茶  本報記者 田麗媛  康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是甘陝川三省交會地帶,自古以來就是內地連接西南、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交通要道,是北方產茶區漢中茶文化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 【域外媒體看金昌】盛夏花開 來看金昌花博館別樣「花文化」
    【域外媒體看金昌】盛夏花開 來看金昌花博館別樣「花文化」 2020-07-13 1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