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叛逆期就來了!越難搞代表能力提升越快!3方法讓孩子不生氣

2020-12-14 鴿子醫生育兒

2歲不是叛逆期,1歲半就要接招,爸媽準備好了嗎?這階段孩子的能力正在大提升卻不夠純熟,每天都在『想自己做、不要你幫、但做不好、就發脾氣』的輪迴裡,十分難搞!面對孩子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爸媽要學會的第一件事是放手!3大教養法,教你一邊放手一邊教會孩子認識自己。

爸媽好疑惑,叛逆期不是2歲才來,怎麼我的孩子才1歲半,已經天天把『不要』放嘴上?

孩子第一個叛逆期1歲半就開始

叛逆期不一定2歲才開始,從孩子的發展來看,2歲、3歲這種整歲是指相對穩定期,而1歲半、2歲半、3歲半為相對不穩定期,每個學齡前兒童的發展,因先天基因遺傳和後天環境刺激不同,穩定期與相對不穩定期的長短因人而異。

那為何大家都會說2歲是叛逆期呢?叛逆期不一定是指一個年齡區間,大致在孩子1歲半就會出現,持續至2歲半到達巔峰。這時爸媽會覺得孩子開始不聽話、嘴裡愛嚷嚷著『不要』,漸漸地頻率和堅持度越來越高,大概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來了!

1歲半、2歲半、3歲半是相對不穩定期

相對不穩定期與穩定期有什麼差別?主要照顧者可能都會有同樣感覺,孩子有一段時間開始突然睡不好、想要自己做,於是要求孩子配合規矩、慢慢磨合之後,爸媽好似抓到孩子脾性了,便又進入一段穩定期。然而,這樣的光景,可能維持不到半年,當孩子能力向前躍進後,爸媽又有新挑戰!

因此,所謂的穩定期和相對不穩定期,關鍵在於孩子的能力是否正在躍進,孩子進入不穩定期,家長應該感到欣慰,孩子的各種能力正在進步,只是對孩子的態度需要調整做法。

換句話說,孩子的穩定期與相對不穩定期,取決於家長對孩子是否足夠熟悉與了解,答案若是肯定,代表孩子穩定;若是否定,孩子有新的能力出現,而爸媽不夠了解時,就會覺得挑戰,認為孩子處於不穩定期,也就是叛逆期,通常落在1歲半、2歲半、3歲半時。主要照顧者應該都能感受其中的微妙。

孩子說『不要』是不要你幫,不是叛逆!

大部分孩子在1歲半時,大動作發展已經很不錯,放手走也大致沒有問題,甚至有些孩子已經快發展到跑或跳的階段,可開始扶著上下樓梯。這時候的他,可能出門不想爸媽牽、想自己上下樓梯等,當爸媽認為這樣會跌倒、想要幫忙,會讓孩子出現『我不要你幫』的情緒,就會覺得他變得好難搞。

在精細動作部分,1歲前或1歲左右的孩子,基本手部功能的發展已完成,這時候會漸漸發展操作工具的能力,例如:想用湯匙、想學大人拿杯子喝水等,孩子已經不想用奶瓶或吸管杯,想拿一般的杯子來喝,當然也想學大人去按開關、拿剪刀,但爸媽可能會覺得太危險或孩子還不能做很好,因此不讓孩子做,這時就會有衝突。

另一方面,孩子的認知和語言能力,也會在這個階段開始精進。有趣的是,孩子越聰明,便越知道這麼做可能會導致什麼結果,他有時會享受這個過程,比如:孩子自己會拿杯子喝,他知道可能會灑出來,但他覺得很好玩、很有成就感,當遭到爸媽制止時,便會有不滿的情緒。

這個階段的孩子,能力正在大提升但還不夠純熟,所以會落入想要自己做、但又做不好的矛盾情緒裡,爸媽想要幫孩子,但他又想要自己做,然而真的讓他自己做了,他做不好又生氣!好像幫也不好、不幫也不是,每天都在陷入這個輪迴裡,覺得孩子怎麼這麼難搞。

3大教養法,搞定孩子人生第一個叛逆期

當孩子想要自己做的時候,放手讓他去嘗試前,可以利用一些方法,或是爸媽適時給予一些協助,來增加孩子的成功率,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孩子哭鬧或崩潰時同理他的情緒。

方法1:改變環境或物件,降低孩子失敗率

當孩子想要自己做的時候,爸媽可以嘗試改變環境,或是一些物件,可讓孩子容易自己完成,也降低失敗的機率。舉例來說,孩子想要自己洗手,不要爸媽抱著洗,這時可使用一些小步驟,如:給他一個增高凳、將水龍頭水管的長度延長,改變環境和物件,讓他自己做得到,孩子就會感到很開心!

有些孩子想要自己擦手,可把毛巾掛得低一點、近一點,不但能讓他自己完成擦手這件事,同時也是一種認知上的練習。

有位媽媽說,她在做菜時,孩子也想要跟他一起做,但她覺得廚房很危險,這時可以怎麼做?在旁邊幫孩子布置一個安全的角落,給他一小塊好切的食材,一把不會受傷的蛋糕刀,孩子不但不會動那些危險廚具,也能有成就感。

媽媽做好菜餚,孩子想要學大人端盤子,這時可找一些邊緣高一點的塑膠盤讓他端,因為盤子邊緣太淺,孩子端東西的穩定度不佳、湯汁容易溢出或掉落,他一定會生氣。爸媽改變環境和物件,提高孩子自己完成的成功率,讓他不會常因受挫而氣鼓鼓。

方法2:表面放手讓孩子嘗試,但爸媽偷偷助攻

除了改變環境與物件外,放手讓孩子去嘗試,爸媽還可以適時給予孩子協助。不過,協助孩子這件事,宛如一門藝術,不僅沒有制式規則,也需要時時調整。

以我家1歲半的孩子為例,最近想要自行穿褲子、襪子,但現在的能力還做不到,前思後想想到一個解決之道,讓孩子坐著、媽媽在他身後,他先做拉開的動作,媽媽再幫他提住褲頭,他自己把腳伸進去後、站起來、再拉起褲子,媽媽只要一直在後方幫他拉著褲子即可。

爸媽用澡盆幫孩子洗澡,有些孩子不希望由爸媽扶他或抱進去,想要自己跨進、跨出,但浴室很滑、很危險,這時可以想個讓孩子可攙扶、但又是他自己跨進去的方式。比如一邊跟孩子說:『你自己跨』,一邊把雙手伸出去,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跨進去』這件事,不知不覺就扶住大人的手。

就算孩子只做到中間一個小步驟或一小部分,但他做到了,就會很有成就感!爸媽可借著幫一點、讓他自己做一些、最後步驟自己做到的方式,讓孩子開心地練習生活自理的能力。

方法3:別在孩子崩潰時說教,冷靜後再機會教育

當孩子哭鬧、崩潰時,爸媽千萬別在這個時候說教或落井下石,如:小朋友在沙發上跑來跑去、站起來,不小心跌倒、哭了,爸媽可能邊抱緊孩子邊碎碎念:『就跟你說不要這樣,跌倒了吧!』這樣做可能會讓孩子哭得更大聲。

不要在情緒中說教!可給予1歲半至2歲的孩子一些安撫,先抱抱他,等他平靜之後,再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情緒,比如當下跟他說:『跌倒了好痛、東西掉了好生氣』,先幫他把這些感覺說出來,因為這年紀孩子才剛開始練習這些語言的辭句,還不是很能表達自己的感覺,同時讓他知道爸媽有站在他的角度為他著想,孩子漸漸地會了解原來這就是難過、生氣,也學會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比較冷靜下來以後,再對他機會教育,例如:『在沙發上跑跳會跌倒受傷,椅子是坐坐的,我們改成在地上跑跑跳跳吧!』告訴孩子正確做法後,再引導他自己做一次。用這樣的方向溫和堅定地對待孩子,也能在說『不要』的每一天,看見孩子日日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優兒分享】1歲半叛逆期就來了!越難搞代表能力越躍進,3方法讓孩子不生氣,別在哭鬧時說教
    2歲不是叛逆期,1歲半就要接招,爸媽準備好了嗎?這階段孩子的能力正在大躍進卻不夠純熟,每天都在「想自己做、不要你幫、但做不好、就發脾氣」的輪迴裡,十分難搞!面對孩子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爸媽要學會的第一件事是放手!
  • 一歲半的孩子在叛逆期難管教,別用這三種方法,用得越多效果越差
    孩子到了一歲半叛逆期特別不聽話怎麼辦?很多媽媽把叛逆期當作洪水猛獸,豈不知叛逆期其實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時機。1-1.5歲是孩子的學步期,也是孩子第一次能夠去到媽媽身邊以外更遠的地方。正是因為孩子的獨立性越來越強,但是能力又是十分的有限,所以1歲半的寶寶會迎來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
  • 3-6歲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要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有孩子邏輯思維的能力提升了,自身才有更多的優勢能夠立足於未來的科技社會。 面對現在形形色色的早教課程,很多父母在給孩子選擇的時候也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雖然說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卻傷害了孩子的眼睛,影響了孩子的視力。
  • 寶寶1歲半叛逆期就來了!不打不罵3種教育方式,搞定寶寶壞脾氣
    關注兒童發展規律的家長都知道「可怕的兩歲」這個名詞,寶寶到了2歲後就會從小天使變成折磨人的小惡魔。不管什麼事情都要跟家長對著幹。但也有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叛逆期不是2歲才來嗎?為什麼寶寶才1歲多就開始磨人了呢?
  • 孩子6歲前,都會有的這3大「叛逆期」,家長不要管,越管越糟
    一說到叛逆期,很多家長想到的都是12-18歲這個青春叛逆期。但是事實上,孩子在還是一個「寶寶」的時候就有了叛逆期。而且叛逆程度絕對不亞於青春叛逆期。那麼接下來就說一說孩子在六歲前就會有的三大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自我意識萌芽期,口頭禪就是「不要」家長會發現孩子在兩歲半左右就會開始變得非常的叛逆,一天當中說話說得最多的就是「不要」兩個字。問家長要他做什麼,他都說「不要」。問他吃飯,他說不吃;讓他喝水,他說不喝;讓他穿衣服,她說不穿……總之,「不要」這兩個字可以從早上睜開眼一直說到晚上睡覺。
  • 更年期遇上叛逆期,越吼孩子越不聽,牢記3點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更年期遇上叛逆期,越吼孩子越不聽王姐是個大齡產婦,到了35歲的高齡才生下第一個孩子,對於這個孩子王姐是非常疼愛的。孩子小的時候非常可愛,整天圍著王姐轉。不過在逐漸長大後,孩子也開始出現了叛逆行為。王姐已經是43歲了,恰逢更年期的到來,對於孩子的行為,王姐終於忍無可無,每次只要孩子發脾氣,王姐就會直接和孩子對著吼。更年期碰上青春期,兩個人的爭吵就因此開始了,而且每次都是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下場。其實父母越吼孩子,孩子越不會聽,想要讓孩子聽話,先要了解孩子的叛逆期。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有了二寶之後,認識的寶媽越來越多,幾個人湊到一塊的時候,談論的都是自己家孩子那點事。因為二寶的年紀和其他寶媽孩子的年齡差不多。到了二寶2歲的時候,我們都不約而同的感覺孩子是越來越難帶了。其實,2歲的孩子,大腦已經到了發育的高峰期,孩子的精力旺盛證明大腦發育良好。這時候孩子越是難帶,說明大腦發育的越快,孩子也就越聰明。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這3種表現,就偷著樂吧。
  • 寶寶2歲「叛逆期」,這幾個毛病不能慣,越慣越完蛋
    導讀:寶寶2歲「叛逆期」,這幾個毛病不能慣,越慣越完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2歲「叛逆期」,這幾個毛病不能慣,越慣越完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家長就偷著樂吧
    有了二寶之後,認識的寶媽越來越多,幾個人湊到一塊的時候,談論的都是自己家孩子那點事。因為二寶的年紀和其他寶媽孩子的年齡差不多。到了二寶2歲的時候,我們都不約而同的感覺孩子是越來越難帶了。過了2歲,孩子就像是一個活蹦亂跳的哈士奇,分分鐘就能拆家。其實,2歲的孩子,大腦已經到了發育的高峰期,孩子的精力旺盛證明大腦發育良好。
  • 3-4歲是孩子成長的重要裡程碑-第一叛逆期
    很多父母吐槽,說養孩子,越養越想丟垃圾桶。賴賴唧唧,還愛哼哼唧唧,太招人煩。3-4歲小孩,招父母嫌。這就對了,孩子正在經歷,成長的重要裡程碑,第一叛逆期。孩子在未成年之前要經歷三個叛逆期,分別是在三歲、七八歲和12-15歲。娃兒在叛逆期最典型的特徵就是:「不配合」。
  • 你越管孩子越叛逆,這幾個方法教你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你越管孩子越叛逆,這幾個方法教你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孩子叛逆是每一位家長需要渡的劫,渡劫成功,父母管住孩子,渡劫失敗,孩子的叛逆會變本加厲,說到這裡一定會有很多父母要問,孩子為什麼會叛逆?,所以,父母總是不放心孩子,你越不放心,孩子越要用反抗的方式去證明自己可以,於是,「戰爭」開始了。
  • 老人常說: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從這3個特徵看,老人確實說對了
    不少家長反應,孩子越長大越難帶了,真是傷腦筋!其實我家大寶3歲以前也很乖,簡直就是「人見人愛」的天使寶寶,可是越長大越發調皮,為什麼寶寶會這樣呢?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說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以下3個特徵就代表很聰明。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出現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經常帶孩子的家長想必知道,孩子在2歲左右會變得特別「難帶」,不再像之前那麼聽話懂事,「小惡魔」的屬性漸漸流露出來。家長難管孩子時,又惱火又無奈,該怎麼教育孩子成了家長最頭疼的事情。孩子調皮叛逆的背後其實也說明了一個情況:孩子越聰明,越「難帶」。
  • 兩歲的寶寶叛逆期要怎麼管理?這幾個壞習慣不能慣著,越慣越後悔
    兩歲的寶寶叛逆期要怎麼管理?這幾個壞習慣不能慣著,越慣越後悔有媽媽說,兩歲以前的寶寶真的乖,任憑我們怎麼指揮都不會拒絕。兩歲後簡直換了一個人一樣,整天跟大人對著幹,動不動還會發脾氣摔東西,家長讓去睡覺,偏偏不,還拿起了玩具在那邊自己玩得開心,這就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通常會在兩周歲半的時候表現得極其明顯,這個階段的叛逆期,家長需要及時管理嗎?怎麼管?答案是肯定的,肯定要好好管理一番,。這個階段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 叛逆期的孩子越管教越不聽話,家長該怎麼辦?
    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孩子變得更加早熟,叛逆期到來的也隨之變早。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叛逆的階段,在孩子大約兩歲的時候,他們會有叛逆時期,等到了孩子十幾歲青春期的時候,他們又會出現更強的叛逆。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因為孩子越聰明想法越多,他就越「調皮」越喜歡「動」所以才會招人煩。李玫瑾教授還舉了3個例子,如果你家孩子在這3個方面表現的很調皮,說明孩子很聰明。「搞破壞」的孩子孩子的「搞破壞」能力可以說從1歲多久就彰顯出來了,而且會日益增強,小到自己的玩具,大到家裡的小電器,仿佛都像有魔力一般吸引孩子拆卸。
  • 為什麼父母越禁止的事,孩子越故意要做?3招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3個「叛逆期」:第一個從2歲的時候就開始了,第二個在孩子6歲左右,第三個就是孩子12歲進入青春期。對於叛逆期的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驗:家長越禁止的事情,孩子越故意要做。,怕孩子亂跑受傷,但是嚴厲的語氣只會激起孩子強烈的逆反心理,不惜用自己「受傷」的後果來「報復」父母。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不過,家長有沒有仔細想過,你有時候嫌棄孩子的某種行為,真的是他們的缺點嗎?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近幾年,李玫瑾關於教育孩子的講座,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而針對帶孩子的問題,李玫瑾坦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 孩子一生有幾個叛逆期
    孩子一生有幾個叛逆期呢?家長如何巧妙應,對才能安然度過叛逆的現象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出現的一種問題,無論是小孩子還是十幾多歲的初中生,幾乎都會出現叛逆的現象,就算是僅僅兩三歲剛剛會走路的孩子,可能多多少少也會出現叛逆的問題。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李玫瑾:孩子若有3種表現,家長偷著樂吧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是很費神費力的,很多寶媽就是在整個時候,磨沒了身上的溫柔和端莊,本來覺得挺可愛、聽話的孩子,到了2、3歲的時候就變成了「小惡魔」!這段時期的孩子,經常會跟父母頂嘴、對著幹、有自己的想法,身上的缺點逐漸都顯露出現,一次次的去挑戰媽媽心中的底線,最後瀕臨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