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鷹基金:海外疫情擴散致全球市場動蕩 未來之路將向何方?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基金

金鷹基金:海外疫情持續擴散致全球市場動蕩,未來之路將向何方?

昨夜,作為全球股市重要風向標的美國股市再次出現熔斷。道指大跌近3000點,並迫近2萬點整數大關。迄今為止,本月美股已先後出現3次熔斷。縱觀美股歷史,總共也只發生過4次熔斷的情形。在新冠疫情這只不期而遇的巨大黑天鵝陰影下,我們正不斷見證著歷史。

近期全球主要股市均坐上了過山車。各國尤其歐美國家有關疫情的一個又一個的壞消息,不斷地打擊全球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與此同時,各國在「花式」抗疫的同時,也都在不遺餘力地推出各類重磅的政策舉措,力圖緩解金融市場巨大壓力,維護各自市場的相對穩定。

不過,相比各國政府當下不遺餘力的貨幣、財政政策應對,海外疫情數據的最新變化,無疑是令全球投資者更為關注的焦點。截至3月17日,海外累計確診病患已突破10萬人。至本周,海外的累計確診數已正式超過國內累計數。此前,國內在舉國體制下前所未有的艱苦「抗疫」工作已歷時約2月,累計確診病患逾8萬人。而海外確診病患數據快速超過國內,也就是在最近1個來月裡發生的劇烈變化,可見海外當前疫情形勢之嚴峻。

從美國的最新情況看。一方面,我們看到,全球頭號經濟強國對待疫情的態度,已由之前的「大號流感」的處理方式,轉變至上周末正式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的大幅度政策調整。而坊間不斷傳出的各方面消息,也均證實美國國內各界對疫情的重視程度在快速上升。由此粗估,美國疫情峰值的最終到來,可能比之前市場較悲觀的預期來得更早。這當然是令投資者振奮的好消息。但另一方面,美聯儲召開緊急會議,再度宣布大幅降息並同時啟動7000億美元量寬舉措。最新降息後,聯邦基金利率已降至0-0.25%,未來政策空間變得更為侷促。同時,也令市場擔憂,聯儲連續的重磅動作後,是否隱含著更大的未知風險。

而在歐洲方面,目前的疫情狀況更加不樂觀。總體看,確診病患數據仍在快速爬升階段,大部分國家的新增確診數據尚未明顯收斂。好消息是義大利新增確診環比出現下降的跡象,意味著疫情拐點有可能即將到來。但壞消息是西班牙、德國、法國的數據仍不理想。尤其是西班牙,新增確診在快速上升且絕對數很高。目前,西班牙的累計確診病患已近萬,位列歐洲第2。

與此同時,上周英國提出的「群體防疫」措施,也令全球投資者再添新擔憂。英國首相及首席科學顧問英國民眾此前先後發聲,提醒民眾要做好「自己摯愛的人因病早逝」的準備。「大約60%的英國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以防止其在未來爆發」。簡言之,期望通過「群體防疫」的辦法,試圖將疫情高峰延緩至夏季,以減輕對有限醫療資源的擠兌,並等待有效疫苗的研發成功或病毒危害的最終下降。投資者擔心,這樣的被動防禦動作,或可能令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變得更具不確定性。不過,最新的消息是,上述的「佛系」操作策略似將做出調整。具體效果如何,仍拭目以待。

作為已基本成功完成第一階段艱巨防疫重擔,目前正推動有序復工的中國,未來能否有效防禦來自海外的第二波疫情衝擊,且在嚴防的同時,如何應對海外市場供需層面的更急劇變化?上述種種,都成為國內投資者的新顧慮。

面對海外疫情的快速變化及全球股市的跌宕起伏,本周兩個交易日,A股市場的表現耐人尋味。

周一A股市場整體跌幅較大。滬指跌破2800至2789點,跌幅3.4%;創業板大跌5.9%,至1910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逾9600億。但周二,A股並未受到前日美股創記錄大跌的顯著影響。滬指在2800下方小幅震蕩,跌不足10點(-0.34%)。創業板指更小幅收紅,漲約7點(0.36%)。成交有所縮量,但代表市場較高風險偏好的TMT、軍工、非銀及受益於新基建的相關板塊有所活躍。不過,在國內投資者情緒有所修復的同時,北上資金仍持續較大幅流出。

如何看待A股市場當前的微妙變化,對於疫情當下的A股市場,投資者當如何應對?

事實上,在上周末,隨著美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及美股在周五尾盤全線大漲,市場一度較普遍預期A股短期的風險偏好可能出現一定修復。但周一市場大相逕庭的走勢,令投資者的樂觀預期迅速降溫。

導致A股在周一出現較大下跌,事後看,可能主要由於以下幾方面直接、間接因素的影響:

其一是周一國內MLF操作維持利率不變,流動性繼續寬鬆程度低於上周五央行定向降準之後市場較強烈的降息預期。

其二是統計局公布的1-2月宏觀數據,工業增加值-13.5%,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2%,市場對EPS著手修正。

其三是某龍頭公司再傳海外的不利謠言,致股價跌停,進而帶動前期相關熱門板塊大幅走跌,極大挫傷了部分高風險偏好者的投資情緒。

除此之外,海外疫情的急速升級,更令國內投資者的短期風險偏好再趨謹慎。關於這一點,前面已有贅述。

不過,儘管在上述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周一A股跌破了重要的整數支撐點位並走出了明顯補跌的態勢,且當晚美股再次出現大幅殺跌,但周二的A股表現卻更多顯示出幾分淡定,投資者的擔憂情緒似有所緩解。

整體而言,我們認為,儘管近期受到海外疫情擴散及國際原油價格大跌等持續性的疊加影響,全球主要股市普遍陷入一輪深度調整的過程中,但A股市場跌幅遠小於海外市場,顯示出明顯的抗跌性和避風港特徵。

作為全球最先遭受新股疫情衝擊及最先基本完成對疫情的第一階段防禦的國度,儘管最近2個月A股市場波動性在顯著加大,但迄今為止A股市場的總體表現,在全球仍屬相當亮眼。開年至今,創業板指仍漲6.65%,上證指數雖跌8.87%,但同期道指已跌29.3%,納指跌23.1%。歐洲市場普跌30%,恆指累計跌17%,亞洲其它市場跌幅在20%+。今年以來,A股市場相對全球的超額收益十分顯著。

展望後市,我們建議,投資者短期仍須密切關注海外疫情的持續變化。作為全球疫情的新「震中」,歐洲目前的疫情形勢,仍大體類似於湖北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病患快速上行期。疫情的快速蔓延及較大的不確定性,仍將令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被嚴重抑制。當然,來自海外疫情數據層面、重大政策層面、疫苗或特效藥研發等方面的任何好消息,都將對飽受打擊的全球投資者構成情緒面的正向催化。

與此同時,我們堅持認為,儘管開年以來出現了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的嚴重衝擊,但從全年的角度看,仍對A股市場保持謹慎樂觀的積極心態。關鍵在於,以下的幾個重要投資邏輯並未發生實質性變化:貨幣寬鬆、資產荒、股市政策支持、房市向股市切換、中國資產吸引力的提升等。當然,我們做出上述相對樂觀判斷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認為在全球各國的協同配合下,疫情在年內能夠得到成功的有效控制。在這樣的情景假設下,我們建議投資者暫以適度的逆向投資的操作思路,或結合定投策略,以克服人性的恐懼和貪婪。

短期看,全球流動性的持續寬鬆以及美國防疫政策升級效果的逐步顯現,可能使市場對疫情和經濟衝擊的悲觀預期有所修復,利於一定程度提振風險偏好。中期,還是要等候一季報業績衝擊的風險釋放,以及歐美新增確診人數拐點和國內進一步的需求端託底政策出臺。

當下,建議重點關注一季報負面衝擊小及可能「受益於」疫情的板塊。此外,復工過程中受益漲價的中下遊行業,通脹受益板塊,以及穩增長的新舊基建、可能政策正面影響下的汽車、地產板塊,都可更多關注。

長期,我們仍然對產業景氣周期改善的行業保持樂觀。關注新能源汽車、電子、半導體、智能製造、在線消費和娛樂、5G通信及物聯網等科技創新產業。

相關焦點

  • 警惕全球疫情的尾部風險:新興市場動蕩對全球金融經濟的影響
    越來越多跡象表明,疫情擴散已到達「3.0階段」的「趕頂期」,儘管前三階段風險基本被市場吸收,但需要警惕「4.0階段」的超預期風險,防範疫情「震中」從歐美國家向南亞、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國家轉移過程中的「次生風險」。
  • .| 山海資本張俊文:全球市場動蕩下,我為什麼推薦中資美元債?
    獨角獸早知道:眾所周知,因為疫情和油價的雙重影響,今年上半年全球市場動蕩比往年更加劇烈,您是怎麼看待的?   張俊文: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動蕩有兩個原因:首先,疫情在海外蔓延趨勢顯現,美國,歐洲的義大利、西班牙等國家新增確診人數近期出現快速上升,大家擔心全球經濟進入衰退。
  • 21家基金快評A股「黑色星期五」:短期調整可能是建倉良機
    在警惕疫情全球擴散的同時,相信A股會維持自身的運行節奏,後市並不悲觀。科技成長股大趨勢是由業績、資金和風險偏好三個主線優勢主導的,「景氣度主線擴散、居民資金入市、資本市場改革」的邏輯沒有改變,海外疫情波動目前看來也不會影響這一大趨勢。科技板塊中長期向好趨勢不變,未來仍是投資主線,看好後市投資機會。
  • 新冠病毒海外蔓延,導致全球股市動蕩!美股面臨高位回調!這些板塊...
    受到疫情擴散影響,日元暫時失去了『避險貨幣』的光環,美日貨幣對攀升至了9個月的新高,挑戰112.0關口。市場對於日本央行將開啟新一輪貨幣和財政寬鬆的預期大大升高。日經225指數從高位回落,反映了基金經理們在暗淡的經濟前景面前拋售日本股票,截至2月23日,義大利確診病例從個位數飆升到了132例,成為了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
  • 專家:全球疫情蔓延之下 國際金融市場還將大幅波動
    要判斷後期市場走勢,需要我們對近期國際金融市場波動的原因進行研究。當前國際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是短期恐慌情緒的宣洩,還是長期趨勢?我們認為,導致市場大幅波動的根本原因在於新冠疫情在全球擴散,防控形勢異常嚴峻。未來一段時間,疫情在全球蔓延範圍仍將持續擴大,國際金融市場還將大幅波動。
  • 金鷹增益貨幣A : 金鷹現金增益交易型貨幣市場基金更新的招募說明書
    金鷹增益貨幣A : 金鷹現金增益交易型貨幣市場基金更新的招募說明書 時間:2020年12月31日 11:40:45&nbsp中財網 原標題:金鷹增益貨幣A : 金鷹現金增益交易型貨幣市場基金更新的招募說明書
  • 18載砥礪前行 金鷹基金堅守資管初心
    2020年12月25日,金鷹基金迎來了18歲生日。作為一家成立於2002年的廣州系基金管理公司,近年來金鷹基金憑藉前瞻性型的產品布局,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作為一家老牌基金管理公司,金鷹基金始終堅持「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資管初心,在18年的發展歷程中,不斷對投研體系進行革新升級。
  • 趙丹陽致投資者信 曝光私募海外投資坎坷路
    在私募界,有一部分「異類」,他們遠遁A股,將自己的組合分散到全世界——很多人眼中更為成熟、美好的市場。其實,海外市場並不比A股賺錢更容易,中國私募的海外之路,同樣艱辛、坎坷。/掃描/「找不到既符合我們標準又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投資標的。」2008年年初趙丹陽宣布退出A股,旗下的信託產品果斷清盤,隨後滬深兩市暴跌,此舉讓趙丹陽名聲大振。
  • 公益|金鷹基金祝賀「珍珠生」金榜題名
    據了解,三年來,金鷹基金總裁助理牟敦國先生捐贈了平泉一中2016級「珍珠班」的8名「珍珠生」,並一直保持與結對「珍珠生」的書信往來。  自2012年開始與「珍珠生」結緣,至2015年,金鷹基金牟敦國先生已經累計捐款30萬元,結對支持了40名「珍珠生」。
  • 全球市場暴跌,全球最大主權基金血虧8900億
    每經編輯:彭水萍今年以來,尤其是新冠肺炎全球蔓延之後,全球市場閃崩,美股歐股多次跌躺進ICU,蘋果、亞馬遜先後跌破萬億美元,最新的消息是,擁有萬億美元體量的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也難逃一劫。
  • 國泰金鷹增長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最新淨值漲幅達2.08%
    當前基金單位淨值為1.0524元,累計淨值為4.9772元。國泰金鷹增長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成立以來收益1,228.73%,今年以來收益36.66%,近一月收益4.89%,近一年收益25.23%,近三年收益25.19%。國泰金鷹增長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成立以來分紅2次,累計分紅金額9.19億元。目前該基金開放申購。
  • 疫情下郵輪紛紛破產,復航之路在何方?林珊珊預測「復航時間」
    但受到全球經濟和經營挑戰的打擊,該伯曼郵輪未能產生期望的回報,這促使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在2016年將其51%的股份出售給一家投資集團。查閱伯曼郵輪中國官網,可以發現該公司目前僅剩三艘遊船,且有伯曼郵輪報告稱將把其剩餘的三艘遊輪閒置下來,還取消所有郵輪的行程計劃到2020年11月。
  • 華商基金陳恆:創新、全球競爭與服務仍將是醫藥行業關鍵詞
    摘要:2月24日華商醫藥醫療基金(008107)將結束封閉期,開始接受投資者申贖。進入農曆新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成為牽動國人乃至全球人民的事件。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全國人民積極落實聯防聯控,有效控制了疫情擴散蔓延的趨勢。
  • 金鷹基金絕對收益部:以客戶目標需求為導向 踐行絕對收益投資之約
    為致力於給持有人更好的投資體驗,金鷹基金絕收益部經過摸索,最終確立了將客戶目標需求作為策略制定導向的投研思路,並取得了可觀的實戰效果。    乘風破浪,砥礪前行。    早在今年年初致投資者的一份新春賀詞中,金鷹基金絕收益部團隊便表示,踐行絕收益投資是一份「君子之約」。
  • 這場論壇將助你把握企業海外投資及全球經貿未來
    這場論壇將助你把握企業海外投資及全球經貿未來中國與全球化智庫恰逢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與海南建設中國最大自貿區的開局之年,2018年11月16-17日,聚焦於中國企業全球化之道的第五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將在海南三亞開幕。
  • 受疫情帶來的市場衝擊影響,全球最大養老基金今年前三個月巨虧1647...
    受疫情帶來的市場衝擊影響,全球最大養老基金今年前三個月巨虧1647億美元;① 日本政府養老基金(GPIF)最新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基金今年一季度虧損11%,達17.7萬億日元(1647億美元),創2008年4月以來最大跌幅。
  • 隨全球疫情擴散的金融病毒:負利率的困惑、隱憂與思考
    來源:Chinamoney內容提要低利率環境從通脹、資產價格、信用擴張、風險偏好、市場出清等各個角度對全球經濟金融運行穩定造成影響。全球貨幣寬鬆環境下的低利率趨勢如何演變?如何防範低利率環境帶來的金融市場風險?低利率環境下,如何調整資產配置思路和企業債務融資策略?
  • 全球科技格局洗牌,中國半導體將走向何方?
    (2)NOR Flash 方面,國外龍頭退出,國產廠商實現消費品市場產品替代。海外龍頭美光、賽普拉斯相繼退出 NOR 消費類市場,專攻車規級 NOR 產品,這給了國產廠商替代空間。隨著下遊消費電子、物聯網需求提升,國產廠商將受益市佔率帶來的業績提升。(3)NAND  方面,國產研發速率提升,緊跟國際巨頭。
  • 新冠疫情對我國海外工程承包市場的影響分析
    但是我國成功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推動第三方市場合作深入發展,積極採取措施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持續推進大規模減稅降費,企業加強合規經營,我國海外工程承包業務穩中有升。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暴發並在全球蔓延,全球經濟衰退,海外工程市場規模下滑,海外工程承包面臨巨大挑戰。展望後市,世界範圍內疫情有望得到有效控制,各國經濟將觸底反彈,海外工程市場將回暖。
  • 公募基金一季度冰火兩重天 二季度將如何演繹?看基金...
    展望二季度,多家公募基金認為,當前國內政策重心向恢復經濟活動的方向傾斜。隨著投資者情緒穩定下來,二季度市場交易結構將出現改善,權益投資應從確定性和成長性兩大方向出發,布局基建、消費和科技創新等潛力板塊;私募基金認為A股市場悲觀情緒已經得到緩解,有望在4月份迎來市場投資情緒的拐點,看好科技、消費及農產品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