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0年6月底的網貸行業風險處置「時間紅線」不足5個月,數百家中小型網貸平臺面臨著「生死大考」。在眾多P2P平臺中,以營收規模算,嘉銀金科僅算中型平臺。嘉銀金科的發展前景,可為眾多中型、小型平臺提供參考。
網貸行業風險處置「時間紅線」還剩不足5個月
10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透露,人民銀行將按照三年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統一安排,繼續配合銀保監會深入推進網絡借貸領域專項整治,穩妥有序推進合規網貸機構納入監管的工作,力爭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網貸領域存量風險化解。
2020年6月底,目前可以理解為網貸行業風險處置「時間紅線」。
網貸平臺們轉型求生的時間已經不多,但是目前絕大多數平臺的狀態都不算好。
截至2019年底,全國正常運營的P2P平臺跌至403家。P2P平臺數呈階梯式下降,目前正常運營平臺數已較年初1082家下降62.75%,已較2016年高峰期2603家下降了84.52%。2019年網貸成交7683.03億,較上年下降39.78%。2019年底網貸活躍出借人和借款人數同比下降50%以上。
嘉銀金科:中小網貸平臺生產困境的縮影
在這一輪行業集體下滑周期中,大型平臺因為自身的資金、技術、用戶數量等積累還能勉力維持,大量中型、小型平臺就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
因為公開數據有限,中小平臺的具體經營狀態很難得知,但是通過分析嘉銀金科這種因上市有公開財報、年營收不過數十億元的中型平臺就可以管窺一二。
現有最新數據的三季報顯示,嘉銀金科第三季度淨營收為5.11億元,同比增長0.5%,環比下降19.6%;淨利潤為0.82億元,去年同期的淨虧損為0.44億元,同比扭虧為盈,環比下降51.5%。嘉銀金科三季度貸款發起量為47.20億元,同比增長12.6%,環比下降3.7%。三季度投資額為51.28億元,同比增長11.3%,環比下降17.8%。
截至第三季度末,嘉銀金科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總額為2.38億元人民幣,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3.60億元。可見嘉銀金科帳上現金並不多,運營所需的現金流並不充裕。
此外,嘉銀金科還面臨著高逾期率(由2017年末的M3+逾期率12.21%提升至2018年末的14.91%)、負債高企(2019第一季度末資產負債率相比2018年末相比雖有所降低,但依然高達267.8%)兩大困境。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嘉銀金科前三季度的淨利潤逐季下降。2019年前兩個季度,嘉銀金科的淨利分別是2.54億元和1.69億元,其三季度淨利潤環比更是被「腰斬」。
眾多數據都在下降,嘉銀金科卻「扭虧為盈」,其實是因為嘉銀金科把金融科技子公司極融併入財報後扭虧為盈的。
不過資本市場對這樣的「扭虧為盈」並不買帳。
截至2月11日,嘉銀金科股價3.14美元,市值1.7億美元,對比上市首日收盤價16.15美元、市值約8.5億美元,市值僅剩2成,市盈率低至1.84。
嘉銀金科等中小網貸平臺或面臨出清
毫無疑問,2020年,出清是網貸行業主旋侓。
網貸行業風險必須有效化解,網貸行業規模將進一步壓縮,監管趨嚴是必然趨勢,多個省市已經宣布對P2P「一刀切」。行業大勢之下,大平臺主動壓縮體量,提升機構資金,嘗試轉型助貸;規模較小的平臺則不得不配合清退,被淘汰出局。
嘉銀金科這樣的中型平臺,即使有著美國上市公司頭銜,自然也不是高枕無憂。「83」號文,算是為網貸平臺提供了一本「活命指南」,為網貸平臺指出了轉型方向。
但是,嘉銀金科目前轉型步伐緩慢。據嘉銀金科的三季報電話會議透露,截至2019年三季度機構資金佔比已達10%,截至目前機構資金佔比已達25%。這一比例明顯偏低。
目前,距離2020年6月底的網貸行業風險處置「時間紅線」已不足5個月。嘉銀金科還面臨著轉型遲緩、盈利能力弱、現金不充裕、高逾期率、高負債率等多重壓力,屆時能否順利過關還很難說。也許,嘉銀金科會成為一家被清退的上市網貸平臺,創下一個行業記錄。(出品 | 新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