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用斧頭的名人有誰?

2020-12-11 騰訊網

武器是武將的特定符號之一,就如青龍偃月刀之於關公,三尖兩刃刀之於楊戩。人們想到這種武器就會對應的想到這個人,反之亦然。

中國古代很早就總結了 「兵器譜」,即十八般武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撾、钂、棍、槊、棒、拐、流星錘!

「斧」和「鉞」因為形狀和功能都差不多,經常被聯稱為「斧鉞」,算是其中的「重武器」,威力巨大,但因本身重量也大,不是所有人都能拿起斧頭就上戰場的。

史上最有名的使用斧頭的武將是程咬金,用的是六十四斤重的八卦宣花斧。有個歇後語叫做「程咬金上陣——就那三板斧」,意思是他只會那三下,三板斧一過,敵將要是還沒被打死,那他就得逃命了。

他這斧技是哪學來的呢?傳說是夢中老神仙教的,只是他比較笨,神仙傳授他完整的「天罡三十六斧」,他學來學去只學到了前三招,自己分別命名為:劈腦袋、鬼剔牙、掏耳朵。。。。。。非常的形像。

不過別看人家招式少,真學精了,三招也夠用了。

除程咬金之外,另有一個形象和他很像的人用的也是斧頭:梁山好漢李逵,用的是短柄雙板斧。

他可不像程咬金那麼好命,還有神仙夢中傳藝,他的功夫不成體系,都是實戰中得來的經驗。對陣時往往兇狠的嗷嗷叫著揮舞雙斧撲向敵人,膽子小的會被他嚇住,沒被嚇住的接著再打。

當然啦,別看程、李二人都是身材魁梧的黑大漢形象,就以為斧頭只有他們這種人才能使用。

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使用斧頭的是個女人,名叫婦好。

她是商朝大王武丁的妻子,還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傑出的女政治家。在武丁對外擴張的一系列戰爭中,她多次徵戰沙場,還指揮了許多大型戰役。

不打戰的時候,她還是祭司,經常主持商朝的重大祭祀。「打戰和祭祀」在那時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婦好能兩樣都精通,可見本身能力十分出眾,武丁信任寵愛她也很正常。

婦好墓於1976年於安陽殷墟被發掘,其中有兩件武器,一件是龍紋大銅鉞,重8.5公斤;另一件是虎紋大銅鉞,重9公斤。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她提前這種大銅鉞上戰場會是個什麼情形,大約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吧。。。。。。這是位女壯士。

除了程咬金、李逵、婦好三人,歷史上還有很多使用斧頭的猛將,但都不如他們出名,我就不細說啦。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拿斧頭的女人
    《隋唐英雄》裡有個傢伙,叫程咬金,使得一把三板斧,很是厲害。《水滸傳》裡有個莽漢,叫李逵,用的是兩把砍柴斧頭(看了那麼多,怎麼看怎麼像砍柴的)。斧頭這個玩意,在記憶裡,斧頭啊,斧頭啊,就是男人該玩的東西。可是,在歷史記載裡,似乎最早用斧頭的不是男人,而是個女人。
  • 中國史上五位用斧頭的戰神,若他學會了天罡三十六斧,將天下無敵
    中國的歷史上有五位使用斧頭凡人戰神,其中一位如果學會了天罡三十六斧,可能是天下無敵,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們都是誰:第一位:程咬金程咬金作為唐朝開國名將,他的絕技「三板斧」讓敵軍聞風喪膽,他的武藝高超使他在戰場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 英國頂級名校的那些中國名人都有誰?
    英國頂級名校的那些中國名人都有誰?在英國有著中國很多的留學生,他們學成後歸國後無論是在文學上還是經濟上給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都是誰呢?李嘉誠香港首富李嘉誠因為其渴求知識並熱心教育事業之心與劍橋的校訓不謀而合,而獲得了英國劍橋大學榮譽法學博士稱號。
  • 除了木匠的斧頭、廚師的刀,還有哪兩樣
    然後傳遞給我們,雖然有些事情與當前時代不太一致,但有許多事情是有道理的。例如,24個節氣已經申請成功,雖然實際情況不太一致,但卻是中國祖先智慧的結晶。 另外,還有其他一些我們常說的話,就是古人注意「4不觸摸」。 很多人只知道前兩句話,廚師的刀不能碰,木匠的斧頭也不能摸。 為什麼這兩件東西不能碰觸?
  • 撲克牌中的西方古代人物,換成中國歷史名人之猜想
    方塊K 是凱撒大帝 先用八年徵服高盧,然後回師打敗龐培佔領羅馬 他是羅馬帝國的奠基者 也被視為羅馬帝國的無冕之王 紅桃K 中世紀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
  • 中國古代名人分類大辭典(全4冊).pdf下載
    中國古代名人分類大辭典(全4冊)《中國古代名人分類大辭典 卷1 帝王部文臣部》2009.pdf《中國古代名人分類大辭典 卷2 武將部后妃部宗室部外戚宦官部人民起義部》2009.pdf《中國古代名人分類大辭典 卷3 巾幗英賢部隱逸部教育部科技部哲學部經濟部文學部音樂部書法部》2009.pdf《中國古代名人分類大辭典 卷4 美術部戲曲部體育部語言文字部宗教部史學部術教部部外部朝代更迭紀年表
  •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 《金斧頭銀斧頭》
    《金斧頭銀斧頭》簡介有一個小孩到山裡砍柴,不小心將鐵斧頭掉到水潭裡,水潭裡的老神仙出現幫他撈上來的卻是金斧頭和銀斧頭…(No.1174)導讀親愛的小朋友,《金斧頭銀斧頭企圖欺騙他人謀取私利,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就像那個想貪小便宜的樵夫。不但沒有得到金斧頭和銀斧頭,連自己扔到水潭裡的破斧頭都丟了。歡迎家長朋友來留言,和小猴子姐姐一起探討關於家庭教育的那些事,也歡迎小朋友語音留言來告訴小猴子姐姐你從故事中領悟到了什麼。聽到你的聲音,說不定小猴子姐姐還會邀請你來講故事呢。
  • 中國各省份歷史名人代表:山西是貂蟬、湖北是屈原、你們的是誰呢
    【中國各省份歷史名人代表:山西是貂蟬、湖北是屈原、你們的是誰呢】1.山西:貂蟬,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美的不可方物,但是史書上沒有過多的記載。2.山東:山東省在歷史上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域,最為著名的是孔子,他給世人帶來了寶貴的思想,這種思想給世人帶來了無盡的啟發。
  • 「詩魔」「香山居士」是誰?最全古代文化名人雅稱,為孩子收藏!
    你知道「香山居士」白居易、「半山居士」王安石,那「耐辱居士」「蓮峰居士」又是誰呢?這套古代文化名人雅稱,推薦老師、家長為孩子收藏,長知識! ▼▼▼▼
  • 美國名校裡的中國名人都有誰?
    其實,哈佛為中國培養的名人要比這多得多,著名的國學大師吳宓,中國現代幾何學開山祖師姜立夫,語言學家趙元任,考古學家張光直,經濟學家陳振漢,著名工程力學家徐芝綸,臺灣的政客呂秀蓮等等,都是在各自領域很有水平的人士。還有一些美籍華人,如建築大師貝隸明,音樂家馬友友等也畢業於哈佛。另外還有些名人在哈佛念過書沒有畢業,例如文學家梁實秋,建築學家梁思成等。
  • 看中國古代名人如何教育子女?
    這可以說是我國古代的標準理想人生模式,而其中,修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齊家則是家庭教育所要達到的理想目標。古代的名人偉人,尤其是帝王將相們,他們的行為舉止對整個國家乃至全社會都具有不小的影響力。因此,他們的教育子女之道便成了後人家庭教育的重要參考模式。
  • 2歲男孩模仿《熊出沒》用斧頭砍傷手指
    2歲男孩模仿《熊出沒》用斧頭砍傷手指 今年3月20日下午,類似一幕在宿遷上演,一個2歲半的男孩,模仿動畫片《熊出沒》裡的光頭強,用斧頭把自己的兩根手指砍傷……  重演悲劇  《熊出沒》是最近幾年十分熱門的動畫片,很受孩子們歡迎。手中揮舞著斧頭或是電鋸,口中嚷嚷著「惹我光頭強,揍你沒商量」……這是片中人物光頭強的經典形象。  2歲半的小俊(化名)也很愛看動畫片。
  • 2020高考歷史中國古代治水名人都有誰
    1.禹(約公元前21世紀),中國傳說中古代部落聯盟領袖,是中國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領袖人物。他改以前邊單純用堵的辦法為疏導的辦法,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至今為人所傳頌。他的治水思想至今仍值得借鑑。  2.孫叔敖(公元前770-前476年) 楚國期思(今河南淮濱期期思)人,當時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水利家。
  • 看看古代名人的學歷,你還說讀書無用嗎?
    高考即將來臨, 又有千萬學子將要步入考場,為自己之前十二年的努力做個驗證。有的人認為高考是人生飛黃騰達的捷徑。有的人卻堅持「讀書無用論」、「學歷無用論」,認為高分低能的人比比皆是。那麼我們從歷史的角度看看,我們熟知的古代名人放到今天都是什麼「學歷」。
  • 關於中國古代名人故事主題的作文素材
    關注寫作能力 解決寫作困惑點擊藍字關注,開啟提升寫作之旅名人故事:蘇軾才華橫溢的故事_1500字
  • 古代名人為何都有那麼多家鄉
    其間,關於郭靖、黃蓉雕像的設計方案,因為與很多人心目中的期待有差距,結果熱點沒蹭成,反倒遭遇罵聲一片。所以,審美層面的提升對於襄陽來說非常重要。不管是臨猗縣大張旗鼓成立諸葛亮文化研究會,還是襄陽市在沸沸揚揚中打算為郭靖、黃蓉立雕像,本質上都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 「拿斧頭的中國人」——和英國「河岸邊古董店」老闆的對話
    「愚公」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在文革時期都熟讀過毛主席的「老三篇」,「愚公移山」早爛熟於心。毛主席用「愚公移山」的精神,號召全黨、全國人民「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今天,在這異國小鎮見到從小就知道的老愚公,真有「他鄉遇故知」之感!我心裡嘀咕著:「愚公怎麼會在這裡呢?他是怎麼漂洋過海來到這裡的?」
  • 二次元中拿斧頭的角色遭遇都很慘?仔細想想好多人喜歡用斧
    動畫、漫畫、遊戲作品中的主角幾乎都是拿刀劍類武器,然而這並不代表刀劍類的殺傷力最強,有日本網友就為拿斧頭的角色抱不平,他認為斧頭的攻擊力明明很高,卻常常被作者惡搞成砍不到人、土裡土氣甚至下場悽慘!不過仔細想想善用斧頭的角色也很多,大家又有沒有想到哪一位角色愛用斧頭呢?
  • 盤點中國古代十大著名的發明家
    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鬥爭自殺身亡。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 中國人姓氏之竇姓:除了現代的竇唯,古代有哪些名人
    經考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國家,我們所使用的姓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據記載,中國目前擁有姓氏5000餘個,我們熟知的宋版《百家姓》中列出的,不過只是一小部分,還有大量的姓氏在史書中沒有記載。我們今天說的是竇姓。說起竇姓,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只是現代的演藝名人,例如竇唯、竇驍等,其實歷史上也有竇姓名人,例如竇建德、竇固、竇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