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和珠三角有沒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2020-12-15 朝辭小學僧

英法德日就是中等發達國家,很明顯長三角和珠三角還沒有達到他們的水平,長三角和珠三角只有少數城市跨過了發達國家的門檻,整體還差一大截。

對於發達國家的分級問題,並無權威標準,一般認為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就進入了發達國家的門檻,2-4萬美元為初等發達國家,4-6萬美元為中等發達國家,超過6萬美元為高等發達國家。

也有人認為3-5萬是中等發達國家,甚至還有人認為2萬就是中等。

甚至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發達國家的標準是什麼,也不知道哪些國家才是公認的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的標準是非常嚴格的,比如滿足四項基本認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指數極高的國家(HDI VH)、世界銀行高收入經濟體(WB HIE)、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達經濟體(IMF AE)、《CIA世界概況》發達經濟體(CIA AE)。

如此一來,全球發達國家只有31個:美國、法國、德國、日本、英國、義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愛爾蘭、韓國、荷蘭、紐西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盧森堡、希臘、捷克、斯洛維尼亞、冰島、斯洛伐克、以色列、新加坡、馬爾他、賽普勒斯。

其中歐洲23個,亞洲4個(賽普勒斯算入歐洲)、美洲2個、大洋洲2個。

世界人均GDP最高的國家摩納哥不是發達國家,雖然他人均GDP高達18萬美元,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沒有將他列入發達經濟體。除此之外,梵蒂岡(不參與經濟指標排名)、聖馬利諾、安道爾、列支敦斯登、西亞石油富國和汶萊也不是發達國家。

31個發達國家2019年人均GDP排名如下,單位是美元。

1、盧森堡 11.47萬

2、瑞士 8.2萬

3、愛爾蘭 7.87萬

4、挪威 7.54萬

5、冰島 6.69萬

6、新加坡 6.52萬

7、美國 6.51萬

8、丹麥 5.98萬

9、澳大利亞 5.49萬

10、荷蘭 5.24萬

11、瑞典 5.16萬

12、奧地利 5.03萬

13、芬蘭 4.87萬

14、 德國 4.63萬

15、加拿大 4.62萬

16、比利時 4.61萬

17、以色列 4.36萬

18、英國 4.23萬

19、紐西蘭 4.21萬

20、法國 4.05萬

21、日本 4.02萬

22、義大利 3.32萬

23、韓國 3.18萬

24、西班牙 2.96萬

25、馬爾他 2.94萬

26、賽普勒斯 2.79萬

27、斯洛維尼亞 2.57萬

28、葡萄牙 2.31萬

29、捷克 2.31萬

30、希臘 1.96萬

31、斯洛伐克 1.93萬

最後兩個都跌出2萬美元了,西班牙及之後的那幾個國家,都可以視作「發達國家守門員」。

這31個國家,人均GDP中位數是4.61萬美元,因此把4萬美元作為中等發達國家的標準是比較合理的,人均GDP在4萬左右的就是中等發達國家,英法德日都在這個範圍。美國人口與英法德日的人口總和只相差2千萬左右,但是人均GDP比他們高出一大截,美國算是高等發達國家。

2019年我國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的城市有14個,依次為:深圳、無錫、蘇州、珠海、鄂爾多斯、南京、北京、上海、廣州、常州、杭州、武漢、寧波、廈門。

這些城市算是越過發達經濟體的門檻了,但即使最高的深圳,人均GDP也只有2.9萬美元,離4萬美元還有一段距離。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會議公報提出了2035的遠景目標,其中明確要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對此該如何理解?我們嘗試進行討論。中等發達國家人均GDP是什麼水平?做到這一步,中國就達到中等發達的水平。這是我們的雄心壯志。目標不高,但做起來可不容易。」[1]如果按照鄧小平同志關於四千美元的表述以及當時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我們認為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可能指發展中國家中相對比較高的水平,上限可能是高收入國家中的較低水平。
  • 中國哪幾個地區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了?
    來源:小白讀財經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奇蹟和經濟二元格局,讓我國部分地區提前富了起來,比如我國的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以及四大一線城市都是相對發達的地區,不少城市甚至富可敵省。但是發達與否,並不是GDP說了算,真正的發達地區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水平、基礎設施等各方面指標均遙遙領先。長三角、珠三角真的很富有嗎?世界上沒有完全絕對的事。
  • 張永軍:2035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能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這兩個目標,是《建議》及說明稿中兩項有較為明確數量涵義的目標,引起經濟學界的廣泛關注。對於到「十四五」末達到現行的高收入國家標準,經濟學者和研究機構沒有什麼異議。這裡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到2035年我國能否在2020年的基礎上實現人均收入翻一番,另一個是到2035年人均GDP能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本文重點討論,在我國實現人均GDP翻一番的情況下能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 國內這一地區,人均GDP已超發達國家標準,不是長三角而是它!
    但會出現這種情況,和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是有密切關係的。而如果將我國劃分成眾多地區來衡量,其實部分地區已經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比如港澳臺地區,就很早就達到了這一衡量標準。除港澳臺外,起步較晚的大陸地區,是否有地區達到這一標準呢?
  • 越南GDP增速連續兩年破7%,人均收入達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怎麼看
    但是居民人均收入遠遠沒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近些年來,越南的經濟發展確實是突飛猛進,國民人均增速也比較快,同時還趕超了其他一些亞洲國家。但這並不意味著越南的居民人均收入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標準。要知道,亞洲「四小龍」裡面是沒有越南的,而韓國也是人均GDP達到了3萬美元左右才躋身於發達國家的行列。
  • 朱光耀:邁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未來15年中國GDP需保持年均4.73%...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中國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朱光耀認為,2萬美金是非常重要的參照指標,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中國人均GDP從2019年的1萬美元增長到2035年的2萬美元,國內生產總值也需要隨之翻一番,這需要未來15年間,中國GDP 保持著年均4.73%以上的增長率才能實現。
  • 2020年,深圳人均GDP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那臺灣省何時能達到?
    而實際上並不完全是,在內地有一個城市人均GDP早已反超臺灣省,這個城市就是深圳市。根據去年的數據,深圳市人均GDP為20.3萬元人民幣,約合29426美元,距離三萬美元大關僅一步之遙。如果不出意外,今年深圳市將順利突破三萬美元大關,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那麼臺灣省目前是什麼水平?何時才能達到公認的發達經濟體標準?
  • 2020全國百強新城區排名發布:長三角、珠三角佔據十強全部名額
    來源:華夏時報2020全國百強新城區排名發布 長三角、珠三角佔據十強全部名額全國新城區競爭力指數百強省域分布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劉詩萌 北京報導研究表明,2020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百強區(新城):江蘇和廣東新城區發展優勢明顯,西部地區新城區發展滯後。江蘇全國新城競爭力指數百強數量最多,達到19個,廣東次之,達到18個,其次是重慶,有13個,湖北、上海和浙江數目相同,都有7個。四川、北京、山東、福建、河北、天津分別有6個、5個、5個、4個、3個和2個,湖南、江西、遼寧和山西各有1個。
  • 達到什麼水平,才算是發達國家?我國在20年內,能進入其中嗎?
    現在的發達國家,主要集中在歐洲,還有就是美國,在亞洲能算得上發達國家的,恐怕只有日本、新加坡、以色列、韓國這幾個國家。儘管,中國近年來在經濟方面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績,去年的GDP規模已經達到13多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我們國家離開發達國家的距離還很遙遠。
  • 中國並沒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
    讀後隨感·第一篇  上海 王志平  近年來,國內媒體頻頻出現類似「按照世界銀行劃分標準,中國已由低收入國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振奮的消息:中國已步入中等收入國家」等報導。2009年1月,國家統計局GDP數據公布後,許多人由此推斷中國經濟實力超過德國、居世界第三。
  • 珠三角比長三角究竟差在哪?我國的世界級城市群為何只有長三角?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各類產業活動在空間上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經濟發展是推動城市化的動力,而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入使得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人類社會真正的城市化是在工業革命之後開始的,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許多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並逐漸形成了城市群。
  •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
    人類自古就有沿河而居的習俗,河流對於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河流的開發和利用包括供水、航運和發電等方向,此外還有美化環境、淨化水質、涵養水源和維持生物多樣性等生態作用。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平原地區,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比如長江、珠江、黃河、恆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都是如此。
  • 為什麼黃河三角洲,沒有長三角珠三角那樣經濟發達?
    在我國被譽為經濟引擎的地方有三個,分別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區,其中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程度最高。長江三角洲位於長江的入海口地區,主要的省市包括上海、江蘇和浙江,在2018年全國GDP超1萬億元的城市中,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有六座,分別是上海、蘇州、杭州、南京、無錫和寧波
  • 中國29周及以上早產兒存活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中國29周及以上早產兒存活率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2018-09-30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澤華     積極治療,中國29周及以上早產兒存活率達98%,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 從全世界來看,臺灣經濟達到了什麼水平?
    數據顯示,臺灣2019年人均GDP達到2.59萬美元,已經達到初等發達經濟體水平。事實上,經歷20多年快速經濟增長,臺灣在1992年人均GDP就已經突破1萬美元大關,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目前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標準已經從1萬美元提升至2萬美元。
  • 江浙滬的長三角為什麼要帶安徽玩?中部崛起沒有長三角「香」嗎?
    |長三角正成「省」 江浙滬作為長三角的靈魂地區,多年的改革紅利激發了他們的經濟紅利,他們早已成為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2省1市的經濟體量達到了近20萬億,佔我國經濟的20%左右,江浙滬完全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但安徽的體量還不及上海,江浙滬與皖的發展呈現兩極化,巨大的發展差異下為什麼長三角會擴容安徽呢
  • 從節假日廣州地鐵客流量來看珠三角粵港澳都市圈和長三角上海城市...
    截至目前,北上廣地鐵開通裡程排名佔據中國前三名,分別為:上海705km,北京699km,廣州513km,上海、北京和廣州也分別依次為中國地鐵客流量最大的城市。但奇怪的是一到周末和節假日廣州地鐵客流量就會位居全國第一,這是什麼原因?
  • 2020全國百強新城區排名發布 長三角、珠三角佔據十強全部名額
    研究表明,2020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百強區(新城):江蘇和廣東新城區發展優勢明顯,西部地區新城區發展滯後。江蘇全國新城競爭力指數百強數量最多,達到19個,廣東次之,達到18個,其次是重慶,有13個,湖北、上海和浙江數目相同,都有7個。四川、北京、山東、福建、河北、天津分別有6個、5個、5個、4個、3個和2個,湖南、江西、遼寧和山西各有1個。
  • 北方經濟急需「重啟」,誰最有可能成為北方的「珠三角」「長三角」?
    這裡有權威的聲音,獨家的解讀,敏銳的觀察,深刻的思考。「觀象山」,影響有影響力的人。南北經濟增長速度「南快北慢」、經濟總量「南升北降」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這一重大的宏觀經濟發展問題,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北方經濟急需「重啟」。與40年前珠江流域經濟起飛需要珠三角,30年前長江流域騰飛需要長三角一樣,今天的北方經濟重啟,也需要一個動力強勁的引擎。
  • 百度地圖十一出行預測:易堵高速路段聚集長三角、珠三角
    與此同時,假期8天中全國高速車流量都將處於較高水平,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高速擁堵尤為突出。此外,周邊遊和自駕遊將持續升溫,全國各重點景區人氣頗高,國內旅遊市場潛能將得到進一步釋放。9月26日遷徙趨勢初顯,「北上廣深」和成都穩居遷入遷出榜單TOP5隨著假期臨近,全國性的人口遷徙「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