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積極開展「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宣傳

2020-12-22 紅網

向群眾宣傳健康用鹽、防治碘缺乏病基本知識等。

查看相關宣傳資料。

市民觀看展板,了解相關知識。

紅網時刻張家界5月16日訊(記者 廖秋萍)5月15日是第25個「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今年的主題是「碘」亮智慧人生,共享健康生活。湖南鹽業股份有限公司張家界市分公司、張家界市疾控部門工作人員走上街頭、鄉鎮,積極開展普及碘鹽知識、如何鑑別真假碘鹽及食用碘鹽科學依據等宣傳活動。

「如何辨別食鹽真假」「碘鹽知識小科普」「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鹽」「缺碘有什麼危害?到底要不要吃碘鹽」……在市城區人民廣場活動現場,通過設立宣傳臺、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現場進行產品展示等形式向群眾宣傳健康用鹽、防治碘缺乏病基本知識等內容,提高群眾認識,讓群眾掌握更多的碘鹽以及對碘缺乏病防治知識。據統計,現場發放宣傳資料3000餘份、現場接受諮詢400餘人次。

「張家界市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為確保食鹽市場穩定和加碘供應,我們將積極履行義務和擔當,堅守合格碘鹽供應初心不改,保障安全食鹽底線不變。」湖南鹽業股份有限公司張家界市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活動現場,記者還了解到自2018年3月26日,湖南鹽業成功在滬市上市後,6月28日起湖南鹽業旗下「雪天」品牌形象、產品包裝將全面升級,全面實施以「為中國菜提味」新的品牌戰略。

【延伸閱讀】

碘鹽科普知識

1、什麼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於自然環境缺碘造成的肌體營養不良,表現為一組有關聯的疾病或危害的總稱,包括缺碘所致的地方性甲狀腺腫(俗稱大脖子),地方性克汀病,亞臨床克汀病,單純性聾啞,胎兒流產、早產、死產及先天性畸型等。

2、碘缺乏危害與碘缺乏病有何不同?

碘缺乏病是疾病名稱,但只講碘缺乏病還不能說明碘缺乏對人類危害的全部內涵。由於碘缺乏嚴重程度、生活習慣和社會發展的不同以及個體敏感性的差異,同樣生活在碘缺乏地區的人群並不都具有碘缺乏病的症狀和體徵。科學研究證實,生活在碘缺乏地區的人群,儘管不是碘缺乏病患者但也同樣受到程度不同的危害、基至是潛在性的或隱匿性的危害。碘缺乏危害著重強調整個人群都受到危害。因此不僅是患者,生活在碘缺乏地區的人群都應補碘。

3、碘缺乏對兒童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

兒童青少年對碘缺乏比較敏感,突出表現是甲狀腺腫大。碘缺乏會對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特別是智力發育造成損害。受碘缺乏危害兒童的智商要比正常兒童平均智商低10—15個百分點。

4、哪些人最容易遭受缺碘的危害?

婦女和兒童是受碘缺乏危害的最主要人群。婦女主要是指育齡婦女、孕婦和哺乳婦女,兒童是指0-2歲嬰幼兒、學齡前及學齡兒童。孕婦和哺乳婦女需碘量遠高於其他婦女,一旦缺碘會影響胎兒和嬰幼兒的腦發育;學齡前及學齡兒童生長發育十分迅速,對碘的需要量明顯增加,極易遭受缺乏危害。

5、碘缺乏所致智力損害有什麼特點?

碘缺乏的智力損害有不同於其他疾病智力損害的三個特點:第一,具有隱蔽性,智力損害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第二,不可塑轉性,輕度碘缺乏已足以損害智力。第三,具有廣泛性,碘缺乏危害的地區和人群非常眾多。

6、為什麼說食用碘鹽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

食用加碘鹽的優點一是安全、有效。我國規定每公斤碘鹽含碘量為20—50毫克,食用這種碘鹽即可保證每日對碘的需要量;二是生活化、長期化。人類必須每日吃適量的鹽,所以食鹽是補碘的最好載體,通過碘鹽能保證補碘的生活化、適量化及持久性;三是經濟、易推廣。食用碘鹽很經濟,用錢少,只需花少量的錢即可解決防治疾病的大問題。所以,防治碘缺乏病的最根本措施是食鹽加碘。這是被許多國家近一個世紀的防治工作所證實的,是各種補碘辦法中最好的辦法。

7、為什麼碘鹽必須長期食用?

人體需要的碘主要來源於食物。碘缺乏危害是自然環境缺碘造成的,而且不會自行改變。由於食物鏈的作用,土壤和水中缺碘導致植物、動物缺碘。人吃了含碘低的食物,造成碘攝入不足。碘在人體內每天都在進行代謝,在停止碘攝入的情況下,體內儲備的碘僅夠維持2—3個月。所以碘鹽必須長期食用。

8、如何鑑別真假碘鹽?

鑑別碘鹽主要看「四點」:1、看包裝。精製碘鹽小包裝印有加碘字樣,貼有雷射防偽標誌,並標明生產單位、出廠日期,字跡清晰,袋質量印製精美,封口嚴密整齊;假冒碘鹽字跡模糊,包裝粗糙。2、看色澤。精製碘鹽外觀潔白;假冒碘鹽外觀淡黃,或暗黑色,不幹,易受潮。3、用手捏,鼻聞,口嘗。精製碘鹽手抓捏較鬆散,顆粒均勻,無臭味,鹹味純正;假碘鹽手捏成團,易散,口嘗有苦澀味,聞之有異味。4、顯色試驗。諮詢鹽業部門用碘鹽檢測試劑進行檢驗。此外,在我省市場上還要留意是否是「海晶牌」小包裝食鹽,零售店有無零售許可證。當發現所購買的為假碘鹽時,應及時向當地鹽政機構或衛生部門投訴和舉報。

9、食用碘鹽應注意哪些問題?

為防止碘丟失,食用碘鹽時應注意:(1)不能用水淘洗。(2)炒菜、燒魚肉和煮湯菜時,不宜過早放鹽,宜在食物快熟時放入。(3)不要把碘鹽放在鍋裡炒,更不要放在油鍋裡炸。

10、一般人每日對碘的需要量是多少?

食鹽國家標準GB5461—2000規定碘含量為20—50mg/kg。如果每人每日吃進5—15克(平均10克)的碘鹽,每天即可獲得100—300微克(平均200微克)的碘,足以滿足人體的生理需要量。這種劑量既不會造成浪費,又不會造成任何不良反應。

11、居民購買碘鹽時應注意什麼?

居民在購買碘鹽時,要辨認清楚:是否是小包裝,小包裝上有無碘鹽防偽標誌,包裝標識是否有食鹽國家標準,是否「海晶牌」小包裝食鹽,零售店有無零售許可證,等。不要購買私鹽、散鹽、大包鹽,當發現所購買的碘鹽為無碘鹽時,應向當地鹽政機構或衛生部門投訴和舉報。

12、家庭存放碘鹽應注意什麼?

家庭存放碘鹽應存放在加蓋的密封容器內,避免陽光直曬、吸潮和高溫。

13、哪些人不宜吃碘鹽?

甲狀腺功能亢進者、甲狀腺炎症患者等極少數人不不宜食用碘鹽。生活在高碘地區的居民每天從高碘食物和高碘飲水中已經得到了較高劑量的碘,有可能引起高碘性甲狀腺腫,因此這部分人也不宜食用碘鹽。

(碘鹽科普知識來源於紅網綜合)

相關焦點

  • 汪溝鎮衛生院開展小學生"碘缺乏病"知識宣傳
    通過對小學生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相關知識,使學生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做好科學補碘,增強小學生的防治碘缺乏病意識,促進不良生活行為和習慣的改變。9月15日下午汪溝鎮衛生院疾控科到汪溝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對碘、碘缺乏病、補碘相關知識進行講解。並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學生碘相關知識了解。
  • 蘭山區金雀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小學生"碘缺乏病"知識講座
    為了做好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增強小學生的防治碘缺乏病意識,促進不良生活行為和習慣的改變。9月14日下午到金雀山小學開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識講座和問卷調查健康教育活動。,豐富宣傳內容,學生易懂、易理解圖案加文字講座課件,組織高年級學生聽科,增強碘缺乏病防治常識: 一是碘缺乏病導致地方性甲狀腺腫,嚴重碘缺乏會引發地方性克汀病。
  • 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甲狀腺患者該怎麼吃碘
    每年的5月15日是「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那我們今天說說碘。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90%主要來源於食物,其餘來源於水和空氣。碘進入我們的身體後會成為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原料,當我們身體長期缺碘時,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引發碘缺乏病的一系列表現。對於嬰幼兒,會影響嬰幼兒的神經系統及骨骼發育,嚴重時可導致呆小症,還會引起孕婦的胎兒發育不良,流產、早產、死胎畸形等不良後果,對於成人則會引起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情況。
  • @河北人 防治碘缺乏病日到了,你吃的加碘鹽還是無碘鹽?
    河北新聞網訊(賈麗輝)今年5月15日是我國第27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眾志成城戰疫情,科學補碘保健康」。河北省自1995年開始實施普遍食鹽加碘(USI)消除碘缺乏危害政策,2000 年基本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至今仍然持續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狀態。
  • 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這些關於碘的知識我們都該知道!
    5月15日是我國第27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活動的主題是「眾志成城戰疫情,科學補碘保健康」。碘是人類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人體利用碘在甲狀腺內合成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是人體正常生長發育、腦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所必需的重要激素。它還具有維持機體熱和能代謝的作用,調節肌肉、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和組織的生理生化過程。
  • 【防治碘缺乏病日】科學補碘,不同人群要用「加減法」
    【防治碘缺乏病日】科學補碘,不同人群要用「加減法」 2020-05-17 0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路政積極開展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
    江西路政積極開展全國法制宣傳日活動 發布時間:2020-12-18 15:18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加碘25年後,我國碘缺乏病明顯減少!「碘鹽」還該不該吃?
    早在1994年,國務院公布《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實施了食鹽加碘的政策。為什麼要加碘?因為碘缺乏會帶來一些病,如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早產等。24年後,此條例有望進行首次修訂。2018年5月15日,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公布了《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與過往的「一刀切」不同,這次修訂的重點在於因地制宜、科學補碘。
  • 我國碘缺乏重災區內蒙古赤峰市碘鹽覆蓋率達100%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17日電(記者李雲平)1997年國務院啟動「全民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行動」以來,我國碘缺乏重災區內蒙古赤峰市逐步消除碘缺乏疾病,食碘加鹽意識深入人心,目前碘鹽覆蓋率達到100%,沒有新出現克汀病例。
  • 牛碘缺乏症防治措施
    獸醫專家 張守印牛碘缺乏症是由於長期飼餵缺碘的飼草、飼料所致。主要原因是土壤、飼草、飼料和水源中碘含量過少,牛攝取碘含量不足。犢牛生長發育期、母牛妊娠和泌乳盛期,對碘需要量增加,而供碘不足;長期大量飼餵含有致甲狀腺腫的草料,如白三葉草、卷心白菜等影響牛對碘的吸收。
  • 歷城區疾控中心開展多項「世界愛滋病日」防治宣傳活動
    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濟南市歷城區疾控中心深入轄區範圍內,走進社區、高校、衛生服務中心等多個場所,開展了為期一周的「世界愛滋病日」防治宣傳活動。本次活動,以 「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為主題,針對不同職業人群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的愛滋病防治宣傳活動。
  • 張家界市赴臺灣開展冬季旅遊宣傳促銷
    中國臺灣網11月7日臺北消息 日前,湖南張家界市冬季旅遊促銷團赴臺灣開展旅遊宣傳推介活動,31日,促銷團在臺北舉行張家界—臺北冬春季包機航班新聞發布會暨張家界冬季旅遊產品推介會宣布,從11月4日起,由復興航空執飛的張家界至臺北包機將實行每周兩班。
  • 平時怎樣預防碘缺乏病的發生?
    寶寶出現碘缺乏病的原因是多種的,最常見的主要是以環境因素、藥物因素、膳食因素、胎兒自身因素等等為主。由於寶寶還小,自身出現的一些症狀無能力表達,所以只有寶媽媽通過觀察寶寶的一些異常症狀,帶寶寶就醫確診的。
  • 北京大學積極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增強師生員工防災減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北京大學保衛部、學工部聯合開展了系列主題活動,加強對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和防範應對基本技能的宣傳教育,在校內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5月12日,「珍愛生命,共抗風險」主題圖片展在新太陽學生中心一層大廳拉開帷幕。
  • 我國所有三級醫院年內將全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記者胡浩)衛生部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表示,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衛生部2011年推廣優質護理服務的工作目標是全國所有三級醫院必須全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
  • 南陽市結核病防治所開展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宣傳活動
    2020年的3月24日是第25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 攜手抗疫防癆,守護健康呼吸 。」為了進一步提高社會和公眾對結核病危害性的認識,積極預防同為飛沫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近日,南陽市結核病防治所藉助宣傳日,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活動。
  • 春運首日 張家界西站(高鐵站)向全國人民「送五福」、保平安
    張家界西站向全國人民送「五福」、保平安。遊客和市民寫春聯。旅客龔麗燕點讚此次活動。紅網時刻張家界1月10日訊(記者 李森林)「紅紅火火幸福年,平平安安黔張常……」1月10日春運首日,在張家界市西站(高鐵站)內上演著「送五福」(「唱福」「送福」「揭福」「貼福」和「拍福」)的好戲,遊客和市民寫春聯、貼福字、拍合照,好不熱鬧。
  • 東坡區永壽鎮積極開展「12.2」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宣傳活動
    四川資訊網消息(毛文穎 文/圖)近日,東坡區永壽鎮結合今年 「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 的宣傳主題,積極開展「12.2」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宣傳活動。活動當天,永壽鎮應急辦聯合駐鎮消防官兵在場鎮擺起宣傳諮詢臺,為過往趕集群眾發放《農村交通安全宣傳手冊》、「全國交通安全日」等宣傳語的環保購物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到「一盔一帶」等交通新規,工作人員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群眾答疑解惑。
  • 湖南消防積極開展5.12「防災減災日」消防宣傳活動
    5月12日,湖南省減災委、省應急管理廳、省地震局、長沙市人民政府等部門在長沙市嶽麓區梅溪湖街道潤龍社區先鋒廣場聯合開展主題為「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築生命安全防線」2019年「全國防災減災日」集中宣傳演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