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碘缺乏症防治措施

2021-01-18 瀟湘晨報

獸醫專家 張守印

牛碘缺乏症是由於長期飼餵缺碘的飼草、飼料所致。主要原因是土壤、飼草、飼料和水源中碘含量過少,牛攝取碘含量不足。犢牛生長發育期、母牛妊娠和泌乳盛期,對碘需要量增加,而供碘不足;長期大量飼餵含有致甲狀腺腫的草料,如白三葉草、卷心白菜等影響牛對碘的吸收。

牛碘缺乏症主要臨床表現為新生胎兒水腫,甲狀腺腫大,壓迫喉頭,呼吸困難。被毛稀疏或無毛,皮厚。犢牛產出後,虛弱無力,骨骼發育不良,四肢骨彎曲,站立困難。重症犢牛,以腕關節著地,有的不能站立。少數倖存的犢牛,生長發育停滯成為侏儒牛。青年母牛性器官成熟延緩,性周期不規律,受胎率降低,泌乳減少,產後胎衣不下。公牛性慾減退,精子品質低劣,精液量減少。成年奶牛,甲狀腺腫大,皮膚乾燥,角化,多皺,彈性差,被毛脆弱,口周圍禿毛。孕牛妊娠期延長,多發生胚胎早期死亡,胎兒被吸收或偶發早產。

牛碘缺乏症防治:預防。可用濃碘溶液,每天經口投服數滴,連用一周。對妊娠牛,可按食鹽10千克與碘化鉀1克的比例,添加在飼料中飼喂。對妊娠後期的牛,每天補給碘酊2-5滴或在飲水中添加1%碘化鉀1毫升。也可將碘化鉀或碘酸鉀混入飼料或鹽磚,讓牛自由舔食。

治療。對病牛可用40%結合碘油劑2毫升,肌肉注射;或用碘化鉀,成年牛每天100-150毫克,內服;也可用複方碘溶液,每天10-20滴,20天為一療程,隔2-3個月重複一個療程。

【來源:中國吉林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張家界積極開展「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宣傳
    向群眾宣傳健康用鹽、防治碘缺乏病基本知識等。查看相關宣傳資料。市民觀看展板,了解相關知識。紅網時刻張家界5月16日訊(記者 廖秋萍)5月15日是第25個「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今年的主題是「碘」亮智慧人生,共享健康生活。
  • @河北人 防治碘缺乏病日到了,你吃的加碘鹽還是無碘鹽?
    河北新聞網訊(賈麗輝)今年5月15日是我國第27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眾志成城戰疫情,科學補碘保健康」。河北省自1995年開始實施普遍食鹽加碘(USI)消除碘缺乏危害政策,2000 年基本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至今仍然持續保持消除碘缺乏危害狀態。
  • 汪溝鎮衛生院開展小學生"碘缺乏病"知識宣傳
    通過對小學生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相關知識,使學生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做好科學補碘,增強小學生的防治碘缺乏病意識,促進不良生活行為和習慣的改變。9月15日下午汪溝鎮衛生院疾控科到汪溝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對碘、碘缺乏病、補碘相關知識進行講解。並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學生碘相關知識了解。
  • 【防治碘缺乏病日】科學補碘,不同人群要用「加減法」
    【防治碘缺乏病日】科學補碘,不同人群要用「加減法」 2020-05-17 0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蘭山區金雀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小學生"碘缺乏病"知識講座
    為了做好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識,增強小學生的防治碘缺乏病意識,促進不良生活行為和習慣的改變。9月14日下午到金雀山小學開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識講座和問卷調查健康教育活動。此次活動金雀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於學校,精心策劃,共同製作創新宣傳形式,豐富宣傳內容,學生易懂、易理解圖案加文字講座課件,組織高年級學生聽科,增強碘缺乏病防治常識
  • 牛結核病的傳播方式及防治措施
    牛結核病怎麼治療?牛結核病是一種人和動物都有可能會發生的慢性傳染病,導致這種流行傳染病的最根本源頭的原因,就是攜帶牛分枝桿菌的牛群或者*生動物等。下面一起學習牛結核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及預防。據有關數據表明,人感染牛結核的概率,最高曾經超過10%。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人們對於新鮮牛奶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高,所以這就加速了奶牛的飼養數量。目前,我國奶牛的數量超過千萬頭,但是仍以小規模農場飼養為主。大規模農場還是數量不足。因飼養農場規模不大,所以在防疫措施上還存在欠缺。這就造成了牛結核病傳染發生的概率。
  • 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這些關於碘的知識我們都該知道!
    5月15日是我國第27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活動的主題是「眾志成城戰疫情,科學補碘保健康」。碘是人類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人體利用碘在甲狀腺內合成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是人體正常生長發育、腦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所必需的重要激素。它還具有維持機體熱和能代謝的作用,調節肌肉、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和組織的生理生化過程。
  • 警惕「牛吃異物症」,牛的異食癖要早防治
    牛異食癖該養殖戶的描述,他家母牛吃了塑料、土、釘子等異物。按照獸醫的臨床診斷,該病叫牛微量元素缺乏症,也俗稱牛吃異物症。平時注意牛在吃草還是在吃土?基於對母牛和犢牛生長發育和生存著想。三農學校專家提出了綜合解決措施:一是看母牛膘情排洩異物。
  • 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甲狀腺患者該怎麼吃碘
    每年的5月15日是「全國碘缺乏病防治日」。那我們今天說說碘。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90%主要來源於食物,其餘來源於水和空氣。碘進入我們的身體後會成為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原料,當我們身體長期缺碘時,造成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引發碘缺乏病的一系列表現。對於嬰幼兒,會影響嬰幼兒的神經系統及骨骼發育,嚴重時可導致呆小症,還會引起孕婦的胎兒發育不良,流產、早產、死胎畸形等不良後果,對於成人則會引起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情況。
  • 我國碘缺乏重災區內蒙古赤峰市碘鹽覆蓋率達100%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17日電(記者李雲平)1997年國務院啟動「全民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行動」以來,我國碘缺乏重災區內蒙古赤峰市逐步消除碘缺乏疾病,食碘加鹽意識深入人心,目前碘鹽覆蓋率達到100%,沒有新出現克汀病例。
  • 籠養雞疲勞症、癱瘓、骨軟化的綜合診斷防治措施
    回復「考試」,
  • 地方病防治專項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18—2020年)內容是什麼?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將地方病防治工作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領導、保障投入。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密切合作,立足本部門職責,發揮各自優勢,共同落實防治措施。——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採取有效措施改善地方病病區生產生活環境,減少致病因素危害。開展現症病人救治,加強病人管理,採取多種措施幫扶現症病人,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分類指導,分省推進。
  • 加碘25年後,我國碘缺乏病明顯減少!「碘鹽」還該不該吃?
    早在1994年,國務院公布《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實施了食鹽加碘的政策。為什麼要加碘?因為碘缺乏會帶來一些病,如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早產等。24年後,此條例有望進行首次修訂。2018年5月15日,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公布了《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與過往的「一刀切」不同,這次修訂的重點在於因地制宜、科學補碘。
  • 蝸牛危害特點及防治措施
    如何進行防治呢?下面花草樂和您分享蝸牛的防治措施。蝸牛是益蟲還是害蟲?蝸牛危害特點及防治措施當氣溫升到10℃以上時就開始活動,江南地區一般一年有二個為害期,4~8月份和9~11月份,此兩時期亦是媧牛的產卵高峰期。蝸牛的卵多集中產於2~4cm深的疏鬆土層中,如在花卉植株的根際,產在一處的卵有粘液將其粘接成卵堆。卵在陽光下直接暴曬而破裂。花卉花草除了蝸牛外,還會受到很多種蟲害影響,如介殼蟲,紅蜘蛛,蚜蟲......要讓花草盆栽少受病蟲害,日常的養護是關鍵。
  • 牛支氣管炎的防治
    牛支氣管炎是牛的支氣管黏膜表層或深層的炎症,臨床上以咳嗽、流鼻液、不定型熱為特徵。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病因]1.原發性多因受寒感冒,或吸人刺激性氣體,使支氣管黏膜防衛機能減弱,內外源非特異性細菌大量繁殖(如肺炎雙球菌、巴氏桿菌、鏈球菌等)而引發。
  • 平時怎樣預防碘缺乏病的發生?
    寶寶出現碘缺乏病的原因是多種的,最常見的主要是以環境因素、藥物因素、膳食因素、胎兒自身因素等等為主。由於寶寶還小,自身出現的一些症狀無能力表達,所以只有寶媽媽通過觀察寶寶的一些異常症狀,帶寶寶就醫確診的。
  • 牛拉稀是因為什麼原因?以及怎麼對牛拉稀進行防治
    本期標題:牛拉稀是因為什麼原因?以及怎麼對牛拉稀進行防治三農導語:近些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肉牛在市場中的需求量不斷提升,牛肉也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很多養殖戶都開始養殖肉牛,但是養殖肉牛可不是那麼簡單,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牛拉稀,腹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問題,尤其是在高溫,高溼度的環境,各種有害細菌繁殖,很容易造成牛腹瀉,拉稀的問題。那麼牛拉稀是什麼原因呢?該怎麼防治呢?
  • 大氣汙染的防治措施_2020年大氣汙染的防治措施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大氣汙染的防治措施專題為您提供大氣汙染的防治措施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大氣汙染的防治措施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水泥廠項目環評中的大氣汙染防治措施分析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