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支氣管炎是牛的支氣管黏膜表層或深層的炎症,臨床上以咳嗽、流鼻液、不定型熱為特徵。根據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病因]
1.原發性多因受寒感冒,或吸人刺激性氣體,使支氣管黏膜防衛機能減弱,內外源非特異性細菌大量繁殖(如肺炎雙球菌、巴氏桿菌、鏈球菌等)而引發。
2.繼發性多見於傳染病(如流感、傳染性喉氣管炎、巴氏桿菌病等),寄生蟲病(如肺線蟲病等)和鄰近器官炎症的經過中。
[主要症狀]
1、急性主要表現咳嗽、氣粗、流蛋清樣鼻液,觸診咽喉、氣管敏感。咳嗽幹、短,咳嗽聲高朗。胸部聽診,肺泡呼吸音增強,全身症狀輕微,體溫正常或稍升高0.5~1.0C。
2、慢性主要表現長期的咳嗽,有時咳出少量的痰液,呼吸困難,不定型熱,流漿液性鼻液。胸部聽診,可聞溼噦音,病長時日漸消瘦,被毛粗亂無光,全身症狀加重。
[病理變化]
支氣管黏膜潮紅呈斑點狀、條紋狀.局部或瀰漫性分布,病初黏膜腫脹,稍幹,後期漿液、黏性或膿性滲出物。血液檢查白細胞數增加,嗜中型粒細胞比例升高。X線檢查僅為肺紋理增粗。
[防治措施]
1、西藥療法:阿莫西林5-10克,雙黃連15-30毫升,一次肌內注射,每日1次,連用3天;10%磺胺嘧啶100~150毫升,靜脈注射,每日1~2次。止咳化痰,氯化銨10~20克,人工鹽30~50克,複方樟腦酊30~50毫升,內服。
2、中藥治療:止咳化痰、疏風解表,用紫蘇30克、麻黃15克、荊芥15克、防風15克、桔梗30克、杏仁20克、白前20克、陳皮45克、百部20克、當歸15克、甘草15克,研末,加杏仁水40毫升、遠志酊30毫升,溫水適量,一次灌服。
【來源:宜昌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