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你會怎樣應對?

2020-09-03 教育路漫漫

平時都是討論高考和高等教育的問題,今天這裡聊一個小朋友的社交教育問題。之所以聊這個問題,是因為太普遍了,相信每個家長都遇到過。

我自己也會經常經歷,同時也聽到和看到很普遍的這樣一種情況:小朋友都很想交朋友一起玩,但是往往呢,有時會碰到別的小朋友因為已經有玩伴了在玩了,或者是別的情況,不願意和他一起玩。這個時候小朋友往往會去求助他的爸爸媽媽,委屈地告訴他們:「別人都不跟我玩「,想要得到家長的幫助。

有些家長很敷衍的,就回復了一句:」不跟你玩就算了唄」。但其實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回答在很大的程度上會影響小孩社交能力的培養

我想在這裡談談我的看法,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權當與大家探討,說的不一定對,也算是向大家請教。

怎麼樣回答這個問題才算是合適呢?

首先,要表達對他的認可


小朋友說別人都不跟他玩,其實對於他來說是已經很重要的事。他向父母來求助。其實意味著他受到了一個打擊,想要得到幫助。

所以首先應該要告訴他:「我知道你很難過」、「我知道你有點沮喪」。這樣孩子會感覺到受到了情感的支持。家長才有可能與孩子進行下一步的平等交流

接下來找出問題所在

問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接下來孩子肯定會把他去交朋友的這個過程,給你詳細地敘述一遍。家長聽完這個過程之後,要給他一個總結。也就是說,家長要找出問題所在。

是不是自己孩子存在有什麼做的不合適的地方,導致別的小朋友不跟她玩?還是說別的小朋友做得不對?還是其他小朋友當時已經有了玩伴,所以不跟他玩?

最後,要解決問題


  1. 如果是自家小孩的問題,那麼應該直截了當地告訴他,你應該改正什麼?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認可和喜歡。
  2. 如果是別人家的孩子的問題,但是又沒有辦法解決時,要告訴孩子:即使我們沒有錯的情況下,我們也沒辦法保證讓所有的人都喜歡自己。並且還要告訴孩子,並不能以自己想跟別人玩而過分地去遷就別人的錯誤。個人認為最不好的就是讓孩子去以分享食物或玩具的方式來換取別人的假友誼。(我也不知道這點對不對?但覺得這樣做會導致小孩以後容易出現為交友不慎的情況)
  3. 如果既不是自家小孩的問題,也不是別人家孩子的問題小朋友對於這種情況特別不能接受,很容易認為是自己的問題,次數多了容易產生自卑感。這個時候可以告訴小朋友,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成為自己的朋友,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他的錯,給予他情感上的繼續支持。還要告訴他,做朋友這件事上,有些人適合,有些人不適合。甚至在已經是朋友的情況下,在不同的時候關係也會有變化。也許他今天不跟你玩,但是明天他就會和你一起玩了。除了他,其實你還有很多好朋友,比如說還有某某某喜歡跟你一起騎自行車、某某喜歡和你一起玩沙子,等等。


在交朋友這個過程中,我想家長不應該強迫孩子。應該通過很多的這種過程,告訴他社交能力很重要,但是我們應該用理性的思維去判斷這件事情。在社交過程中,不用追求所有的人都認可自己,也不用和所有的人做朋友。而應該追求社交活動中的自己舒適。當然,這道理得用小朋友聽得懂的話去講。

我想也許這樣的話,小朋友心中的社交自信會越來越強。慢慢的他就不會苦惱於某個小朋友不跟她一起玩了。

以上是我的思考,不一定對,不對的還請大家指正

那麼如果是你碰到這個問題,你會怎麼應對呢?

相關焦點

  • 當孩子說「他們都不跟我玩」,你會如何應對?
    忙了一天,接到孩子,正想好好跟孩子聊天享受親子時光時,孩子卻突然說:媽媽,在學校都沒有人要跟我玩……,聽到這,當媽媽的應該都玻璃心碎滿地了吧!你是不是又要人家都聽你的,同學才不跟你玩……,又或者媽媽幫你去跟老師說……。,千萬別這麼做,因為你的衝動行事,可能會讓孩子以後有事都不跟你說,爸媽應該要這樣應對。1.
  • 「媽媽,別人都不和我玩」,媽媽的回答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前不久在追一檔綜藝節目,很是喜歡其中一期,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們圍在一起做遊戲,但是卻冷落了一個女孩,女孩就去跟媽媽說:「別的小朋友都不喜歡我,都不願意和我玩。」當孩子問出:「媽媽,別人都不和我玩時」,孩子內心是忐忑不安的,是渴望和別的小朋友玩,但內心又對自己缺乏某種信任,而媽媽的回答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孩子說:「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交往能力
    導讀:孩子說:「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交往能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說:「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交往能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不跟你玩」,孩子聽到這句話就卑微想哭?家長以下應對很關鍵
    文|秘籍君很多寶媽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帶著孩子開開心心出去玩,結果每一會兒孩子耷拉著臉,甚至還掉幾滴眼淚,委委屈屈地對你說:「媽媽,他說他不跟我玩……」說完這句話,孩子還會委屈又卑微地低下頭哭起來。「我不跟你玩」,孩子聽到這句話就卑微想哭?是的,很多孩子都有這種表現,作為寶媽我們要知道是怎麼回事。孩子為什麼害怕小朋友不跟自己玩呢?
  • 「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聰明的寶媽這樣回答,孩子一生受用!
    「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聰明的寶媽這樣回答,孩子一生受用!有過寶寶的家庭都知道,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臨很多養育方面的問題。如今養育一個小孩,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吃飽穿暖。現在的家長更關注的是孩子才能的培養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 「我不跟你玩!」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媽媽的做法很關鍵
    前幾天鄰居的一位媽媽跟我說,自己的孩子剛上幼兒園兩個月,每次問到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交到新朋友,孩子都可憐巴巴地說:他們不跟我玩。在小區裡時也是一樣,孩子每次看到別的小朋友玩想加入,卻總是被拒絕,有的孩子直接說「我不跟你玩!」別說孩子內心難過了,媽媽自己都感覺很受傷。
  • 孩子說「別人不跟我玩」,最不願意聽到媽媽說「不玩就不玩唄」
    昨天幾個媽媽帶孩子在小區玩,孩子們玩的時候,媽媽們開始聊起了天,一個媽媽抱怨:「我家孩子脾氣大得很,說了都不聽!」還有個媽媽說:「我家也是,簡直不可理喻,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還是不改,一不高興就往地上躺,又哭又鬧,實在是沒辦法。」
  • 「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家庭版實戰全方位應對之道
    當孩子委委屈屈,可憐巴巴的小模樣默默走到您的身邊,眼裡含淚小聲的說:「媽媽, 他說再也不跟我玩了」,媽媽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會不會心疼、擔心、生氣?我也不想跟你玩,你這麼愛發脾氣,別的小朋友也不想跟你玩。我家有機器人,你確定以後都不想跟我一起玩了嗎?
  • 「我不跟你玩了!」這句話的殺傷力讓孩子卑微受挫,家長該咋辦?
    他們可能會出現」別人沒按照他的方式或者規則進行感到不開心,甚至拒絕接受「的情況。對此,孩子會有失落或焦慮,以至於怕別人不重視他的想法或感受而轉為防衛。2、孩子生氣了,但是不知道怎樣表達和處理才是正確的。於是那麼大點的孩子,最能想到的表達自己憤怒的話,大概率就是「我不跟你玩了。3、孩子在測試自己在社交裡的力量。
  • 當兩歲半孩子說「媽媽,他們都不跟我玩」時,我哭了
    初涉社交的孩子無非就是一起玩,小孩子們自來熟,見面了不管認識不認識的總能一起玩起來。就像這位媽媽的留言一樣:不過,也有很多媽媽會遇到這樣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孩子不敢跟別的小朋友玩,或者別的小朋友不帶自己家孩子玩怎麼辦?
  • 娃說「別人都不跟我玩」,家長的回答很關鍵,會影響他的交往能力
    這招挺靈,逐漸有同伴對他做出回應了,有人主動跟他說話了。可是,小皮發現,第三四天的時候,他沒帶糖果了,就沒人願意再搭理他了。小皮主動邀請同伴去家裡做客,大家都不理會他,同伴們一起聚堆,繼續玩耍著。小皮有點難過,回家就哭了。小皮委屈地問媽媽:「媽媽,別人都不跟我玩!為什麼我有糖果,他們才想起來跟我玩?」
  • 為什麼孩子總愛說,我不跟你玩了?父母要如何應對?
    小傢伙竟然開始鬧脾氣,我才不跟媽媽回家,我要待在外婆家。」…… 其實,孩子的反應特別正常。沒有哪個孩子願意和爸爸媽媽分開,尤其是,爸爸媽媽還不辭而別。這會令孩子產生不安情緒,變得沒有安全感。 坦白而言,我曾經非常介意兒子說「我不想和媽媽一起玩」,或者躲著我不讓我抱……這都令我覺得十分沮喪。起先重返職場那會,兒子說這話頻率特別高,我也曾生氣吼過他,「媽媽也懶得陪你玩。」
  • 「別人為什麼都不和我玩?」高情商媽媽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別人為什麼都不和我玩?」察覺到孩子最近可能遇到什麼問題的小李,這天當孩子寫完作業後,和他一起坐在了沙發上,詢問他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可以向自己傾訴一下。孩子聽到小李的詢問,立即露出了一副難過的表情,他向小李問道:「媽媽,為什麼別人都不和我玩啊?」
  • 「媽媽,他們都不跟我玩!」容易受到排擠的孩子一般是這兩類
    誰稀罕跟他玩,不跟我們玩,我們還不喜歡跟他玩呢」;「以後別理他,咱也不跟他玩」……家長將問題歸咎到別人身上「人家都能玩,你怎麼不去玩?」「你嘴都張不開,誰會喜歡跟你玩」……表面來看是在為孩子解決問題,其實孩子依然不知道該如何去做,
  • 「你走開,我不跟你玩」孩子交友被拒絕,三步讓孩子學會接受拒絕
    孩子都喜歡和孩子一起玩,但有的時候,自己家的孩子興衝衝的跑過去想和別的孩子玩時,別的孩子張口就拒絕:「你走開,我不跟你玩!」,這時候,父母該作何反應呢?我常見的父母處理方式有四種:1、常見型。很多父母見不得自己家的孩子受委屈,看著孩子乘興而去,敗興而歸,忍不住指責別家的孩子沒禮貌。
  • 「別說我是你媽媽」,媽媽一句玩笑話,孩子的腿骨折都不敢吱聲
    童童的媽媽便在一旁笑著說:「這麼髒你也穿得出去,到外面可別說我是你媽媽」,聽到此話的童童,沉默的沒有說話,顯然是當真了,可媽媽卻沒有注意到童童的異樣。後來童童和媽媽出門去玩輪滑時,童童不慎摔倒。童童的媽媽感到很委屈,她轉臉就訓斥童童,問他為什麼當時不喊媽媽。誰知童童一臉倔強的說:「你不是不讓我在外面說你是我媽媽嗎?」聽到這話的媽媽愣住了,她沒有想到一句無心的玩笑話,童童竟然當真了,還釀成了禍事。
  • 孩子一聽到"我不跟你玩了!"這句話就變得自卑,家長該怎麼辦?
    在看到女兒經歷這件事之前,我根本不敢想像,孩子的內心竟能被別的小朋友一句話深深傷害。而這種情況顯然不是我一個人經歷過,在和其她寶媽聊天時,大家都不約而同的表示,自己家的孩子都害怕聽到&34;這句話。一位寶媽說:我兒子喜歡跟大他幾歲的堂哥玩,而這句話成了他堂哥威脅我兒子的法寶,只要不滿意就會說,而且還煽動別的小朋友,每次兒子都要道歉,然後乖乖聽話,也不知道這句話有什麼魔力。
  • 孩子說:「媽媽,別人都不和我玩」怎麼辦?你的回答將影響他一生
    當孩子發出疑問時,有些父母也敷衍了事,或者直接說:「你現在還太小,你不懂,等你長大就明白了。」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智力水平、道德發展水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年幼兒童一般不能理解很多成人世界的道理,但是適當的引導依然很有必要,這會給他們的行為起到定向作用。
  • 好孩子總是「別人家的孩子」,好媽媽也一樣都是「別人家的媽媽」
    ①記得我兒子剛剛5歲左右,有一次我帶著他去小區附近的廣場玩。孩子騎著自行車在廣場上轉圈,我坐在廣場邊的臺階上看著孩子。這個時候,有一個剛剛會走路的小男孩張開著兩個小胳膊就奔我走過來,還一邊喊:媽媽。我看小朋友,張著胳膊要我抱,還喊我媽媽,我也不能拒絕呀,我就同樣回復以張開胳膊迎接小寶寶,跟在小寶寶後面的老太太大喊:那是別人的媽媽,不是你的媽媽!
  • 「我不跟你玩了!」孩子聽到這句話很失落,作為家長要這樣引導
    導語:今天下班回來看樓下的小朋友在那跑著玩。本來玩得好好的,突然一個小朋友撂狠話:「我不跟你玩了!」後面那個小朋友眼淚瞬間就溼了眼眶,梗咽著說:「你不要生氣啊,我給你,你跟我玩嘛」。這句話一出,很多小朋友會傷心落淚,做出一些妥協。而作為家長,一定要對他做出正確的引導,否則不利於其人格健康發育。為什麼寶寶這麼害怕「我不跟你玩了」之前和小區裡的媽媽們交流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兒童一聽到這句「我不跟你玩了」就這麼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