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蔡英文交不出政績 兩岸關係壓力鍋半年後恐爆炸

2020-12-14 環球網

鈕則勳在香港參加講座(圖片來源:中評社)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7月25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聲稱,要「臺灣政府違反民意,在大陸設的期限內接受九二共識,可能性不大」。對此,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指出,兩岸關係中斷影響了特定產業,現在壓力鍋還沒有被掀翻,如果蔡英文當局在半年到一年內沒有交出政績,島內社會民意反撲力道將會非常強。

鈕則勳日前在香港出席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主辦的香江講座時表示,可觀察六個月後網絡上反對「政府」的生態是否發生改變。目前網絡上八成是攻擊馬英九當局,兩成挺馬,但這兩成是不發聲的,因為他們認為馬當局沒有任何攻堅力道,不想身先士卒,否則會被起底,人肉搜索。

鈕則勳也稱,如果半年後還是八成網民批蔡當局,就可看出網民的一個特質,就是「批評當權派」。鈕則勳認為,如果一個「政府」不去判斷輿論的正確專業與否,只是擔心輿論會不會讓「政府」倒臺、完全照著輿論走,這個社會將有民粹風險。

相關焦點

  • 蔡英文被817選票「代價」拉著走?臺灣學者憂兩岸恐出現擦槍走火
    但是也有臺灣地區的學者指出了蔡英文恐怕會被817選票「代價」拉著走,這樣高的支持率給了她一種迷之信心,做出了許多破壞兩岸關係的事情,恐出現擦槍走火。臺灣地區的學者支持蔡英文在這次臺灣地區的2020選舉中獲得了817萬票,這個數據是臺灣地區之前沒有出現過的。但是也正是如此高的票數讓蔡英文無法對現在的局面進行控制,甚至連她自己都有些「飄」了。
  • 兩岸青年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說模糊
    原標題:兩岸青年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說模糊  視頻: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說」島內遭質疑 來源:央視國際   中新社三亞4月14日電 (記者 石龍洪)多位兩岸青年學者14日在海南三亞指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近日提出的「維持兩岸現狀」的說法模糊,應負責任地說清楚。
  • 臺港澳評估十九大後新形勢 島內促蔡英文對兩岸關係表態
    「國安局」稱,大陸對臺「融合」理念並未改變,還將以往著重於「一代(青年)一線(基層民眾)」及臺商,擴大為一般臺灣民眾,今後推動落實的政策力度可能更大,更著重普惠效用。至於對臺影響,臺「國安局」聲稱,兩岸持續冷和,缺乏正常溝通對話管道,將不斷積累彼此誤判、誤解的風險,擴大互疑鴻溝,加深兩岸官方到民間的猜忌與疏離,恐因意外事件導致對立升高,不利於兩岸營造和解氣氛。
  • 蔡英文就任3周年 兩岸關係緊張加劇!
    (本報系記者陳怡誠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今日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任3周年,無疑也是兩岸近20年來最緊張時刻。民進黨當局從認可九二會談,到直接否認「九二共識」,甚至與美國一搭一唱牽制大陸。有大陸涉臺學者直言,民進黨若再「執政」,兩岸不只毫無轉圜空間,臺海更可能演變成瀕臨爆炸的「火藥庫」。
  • 蔡英文任期過半 臺學者:還是空心菜!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兩年前,蔡英文攜56.1%的得票率高調上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其所統轄的民進黨也同步實現了所謂「全面執政」。然而,兩年過後,民眾對她的滿意度普遍跌破三成,不滿意度超過六成,達前者的兩倍多。同時政績也是難以啟齒!
  • 蔡英文當局政績人民無感 臺退將:街頭抗爭數更有說服力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蔡當局執政將滿周年,民進黨中央日前整理數據,稱蔡英文執政1年來各方面政績較於馬英九時代都呈正向增長。臺陸軍退役中將吳斯懷8日在臉譜網(Facebook)發文表示,這些冰冷的數字人民完全無感,建議臺當局不如公告「這一年在蔡英文辦公室、『立法院』周邊,架設多少柵欄、拒馬、刮刀式鐵絲網」會讓人民更感受到溫度。
  • 臺灣學者提醒蔡英文:兩岸關係凍結的負面效果正在浮現
    臺灣學者提醒蔡英文:兩岸關係凍結的負面效果正在浮現 李寧/中國臺灣網 2016-08-30 11:16 來源:澎湃新聞
  • 潘飛:蔡英文真的能夠處理好臺美關係嗎?
    近期,部分民進黨學者和大陸學者圍繞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是否有能力處理好兩岸關係和維持臺海和平穩定進行了一些交鋒,且不乏激烈言辭。其中個別綠營人士在為蔡英文辯護過程中,將6月份蔡英文訪美受到所謂「高規格」接待和美方「友好」回應作為蔡英文能夠處理好臺美關係的重要例證。
  • 英媒:蔡英文執政周年拼經濟交白卷 兩岸關係不佳是致命傷
    此外兩岸關係不振,低薪問題又暫時無解,臺立法機構審議中的重大建設計劃——8800億新臺幣的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案,面臨著選舉綁椿(鞏固綁住票源的意思)與浪費的爭議,預料未來也將是吵鬧難免。 報導稱,蔡英文上任後民調不但走低,即便是偏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每月發表的民調也顯示,她的聲望從去年5月20日最高的69.9%一路下滑,到今年4月只剩將近一半的38.6%。
  • 蔡英文稱不排除大陸武統 臺學者:民進黨沒能力處理兩岸關係?
    蔡英文日前稱不排除大陸武力威脅,而臺灣地區外事部長李大維則憂心忡忡地擔心大陸打壓。對此,臺灣淡江蘭陽校園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包正豪說,這些反應與動作,單一視角來看都沒有問題,但感覺上話都只說一半,「蔡英文所領導的民進黨政府,是在說其實民進黨根本沒有能力解決或改善兩岸關係和外事困境吧?」
  • 蔡英文「雙十演講」叫囂不會退讓 臺學者:「臺獨」跳不出佛掌心
    」臺「立委」:蔡英文玩文字遊戲 老調重彈民進黨「立委」郭正亮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指出,蔡英文此次講話是老調重彈,不過是在玩文字遊戲形容臺灣,但大陸要的是實質內涵,不是文字遊戲,希望蔡當局明確定位兩岸關係。但是蔡英文自從就任後,對兩岸定位都不回應。
  • 川普與蔡英文通話,臺學者:臺海關係不會出現大變動
    「他只是希望透過與蔡英文對話,表達對中國大陸的一些不滿,或者施加一些壓力。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蔡英文這次對話並不是臺灣對美『外交』上的一個得分,而是再一次讓臺灣成為美中關係的棋子。長久下去這對臺灣比較不利。」張亞中稱,川普作為一個「生意人」,在推特上說:「臺灣買了我們數十億的軍購,為什麼通一個電話都不可以?」
  • 蔡英文吹噓三年「政績有成」,島內紛紛「差評」:不及格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5月20日迎來就職3周年之際,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開啟「自嗨模式」,不斷高調誇耀她的團隊多麼「打拼」,「三年有成」,「做了許多總統不敢做的事」。連臺「外交部」也不顧丟了5個「友邦」的尷尬事實,拼湊出蔡政府的「五大外交政績」。
  • 臺學者:看蔡英文兩岸政策如何像「擠牙膏」般更新
    原標題:臺學者:看蔡英文兩岸政策如何像「擠牙膏」般更新  將代表民進黨角逐2016「大位」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針對兩岸關係,提出「維持兩岸現狀」的政策。對此,臺灣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陳一新投書臺灣《中國時報》質疑,「維持現狀說」是否就是蔡英文訪美時的最後版本?還是像「擠牙膏」,會有更新的版本出爐?
  • 蔡英文刻意操作「厭中」情緒,臺學者:兩岸關係恐越走越遠
    針對防疫期間觀察蔡英文當局採取作為與態度背後目的,臺灣義守大學財務金融管理學系副教授晏揚清接受訪問表示,新冠病毒疫情期間,蔡當局持續操作偏離「一個中國」,透過網絡有意識的導向「討厭中國(大陸)感」,並加深年輕世代對中國大陸的敵意,未來兩岸關係只會越來越遠,靠民間交流難以抵擋。
  • 臺灣學者:美國靠不住 蔡英文有可能調整兩岸政策
    有輿論認為,川普的當選,令未來臺美關係充滿變數,臺灣的處境會越來越困難。一向「反陸親美」的蔡英文當局到底為何恐慌與憂慮?川普的當選,對未來臺美關係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會不會也隨之改變?
  • 學者:蔡英文會掀起兩岸新一輪風暴?
    在蔡當局不肯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大背景下,接下來兩岸關係形勢不容樂觀。此聲明還表達出另外幾個意涵:一是過去臺灣參與WHA是常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章程,臺灣不能參加也要強行參加;二是指責大陸違背世衛組織宗旨;三是表達臺灣當局絕不屈服的決心,陸委會的聲明充滿了強烈的敵意,可以視作為其對未來兩岸政策與兩岸關係的一種新宣誓。  三是臺「衛福部」態度低調。
  • 蔡英文翻頁容易,兩岸新卷難書
    兩岸許多學者都強烈質疑,蔡英文的修「憲」主張,可能是「兩國論」的最高潮。觀察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及新兩岸人事布局,似有為兩岸重啟對話預留空間之準備。因為島內現行「憲法」仍屬「一個中國」的國家定位;「兩岸關係條例」則以「國家統一前」的原則來規範兩岸的往來。此二者可謂兩岸關係的「底線」。
  • 臺學者:蔡英文別低估大陸的統一意志 玩文字遊戲無助改善兩岸關係
    臺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李正修8日在「中時電子報」撰文稱,在兩岸關係自蔡英文上任後就處於低蕩冷和狀態的當下,大陸對臺策略的每一步都將牽動臺灣與兩岸關係的發展,蔡當局應當審慎因應,儘早提出對策,不能低估大陸在祖國統一大業問題上的意志。
  • 不努力不知啥叫絕望!蔡英文又砸10億拼臺艦自造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海外網1月19日電 蔡英文當局上臺後,對島內的軍力發展尤為看重。不僅揚言,要建「島內自產」的軍艦,還要增加防務預算。然而,「臺艦自造」不僅陷入詐貸危機,還遭到島內各界唱衰。臺當局的軍艦招標過程也十分不順,經過了第3次流標,蔡英文決定再加碼10億元(新臺幣,下同)預算,力拼第4次招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