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

2021-01-18 天羽殘雪

中國的網絡文學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歷程。

當她們開始在網上發布小說時,就自然而然地繼承了港臺言情「口袋書」的寫作資源,將它們改造成更適應大陸本土受眾的網絡言情敘事。

無論是「文藝青年」還是「言情天后」,這些最早成名的、從網絡走向實體出版的作家,給大眾留下了關於「網絡作家」最初的、也是最深刻的印象。

文學也一樣,從創作思潮到門類、題材、風格、群體,包括文學與生活、文學與讀者、與科技、與媒介、與市場的關係等等,都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如何認知、理解這些變化,對於我們總結過往、思索未來都有重要的意義。

從最初網易開辦個人主頁,到榕樹下文學社區建立,直至1998年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小說出現,臺灣網絡作家痞子蔡以《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風靡大陸,「網絡文學」得以一個確切身份進入大眾視野。不知不覺中國網絡文學就走過了二十餘年的發展歷程,誰也不會想到,現今的網絡文學會以異軍突起之態立足於文壇,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文學力量。

千禧年後原創文學網站增多,網絡寫作無論是從業者、讀者還是作品都呈現出井噴式增長,安妮寶貝、寧財神、李尋歡等一批70後作者迅速出名,作品內容也逐漸豐富起來,既有《花焚》《茶家莊》等具有濃厚歷史氣息的小說,又有《佛裂》《瘟疫》等表現未來社會的科幻類和靈異類小說,還有後現代主義色彩濃厚的小說和內容糅雜的作品,直至《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將網絡小說推向高潮,《悟空傳》的橫空出世使網絡文學的創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就網絡文學內部發展生態而言,平臺和作家的良性互動關係尚未建立,作家的創造力沒能充分調動起來;管理者與平臺的關係相對僵硬,管理手段比較簡單、粗放、生硬;評論家與作家、讀者的相互促進關係尚未形成,網絡文學評論針對性不夠,對創作和閱讀缺乏指導意義。

網絡文學是網際網路技術和新媒體催生的新文藝類型,經過20多年快速發展,已成為當代文學發展的主要樣式之一,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網絡文學當下發展

無立場不文藝,有光明乃發聲:立足光明日報文藝版面精華文章,開拓知識分子中移動平臺精神家園。

與此同時,短視頻、網絡直播迅速成為受眾追捧的文藝類型,網絡文學正面臨讀者分流的危機。

「我們已經被新技術悄悄革命了,網絡作家也可以說是傳統網絡作家了。」網絡作家「月斜舞清」的一番話,令研討現場陷入一片沉寂。

背靠網際網路,網絡作家怎麼變「傳統」了?

「月斜舞清」呼籲,網絡作家不能只埋頭寫小說,還應關注世界的變化和技術的革新,「與其被新技術革命,不如我們主動轉型創新」。

面對新技術的裂變式發展和新文藝形態的層出不窮,在日前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等主辦的全國知名網絡作家研討班上,網絡作家們圍繞網絡創作精品化、網絡文學轉型升級等話題,一邊提出疑問,一邊試圖尋求答案。

短視頻時代,文字閱讀的吸引力降低已成為趨勢。

網絡作家「善水」提出,未來網絡文學也要與文化、文旅、文創深度融合,努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完善全產業鏈布局。

網絡作家「雲淚天雨」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

對於大部分不出名的作家,網站編輯就會引導他們創作同類作品,以迎合市場的需求。

網絡文學發展已經到了臨界點,外部有短視頻、網紅直播的衝擊,在內部,作者和受眾的數量也不可能再有大規模增長,當務之急是激活存量,提升作品質量。

本報北京12月29日電近日,136位知名網絡作家聯合發出《提升網絡文學創作質量倡議書》,呼籲全國網絡作家堅持正確創作導向,傳承中華文脈,承擔時代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反對抄襲跟風,加大現實題材創作力度,推進網絡文學的精品化。

網絡作家「天蠶土豆」表示,「倡議」有助於引導網絡作家的創作方向,將自身的流量化為正能量。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織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表示,目前中國網絡文學進入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階段,亟須統籌規劃,加強引導,中國作家協會將出臺一系列措施,關心網絡作家的成長,促進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

很多知名網絡作家轉向現實題材創作。

相關焦點

  • 網文江湖格局已變
    攪局者網文江湖二十載,曾有幾許英雄人物,或許都有機會站上巔峰,但幾番江湖血雨,最後只有有付費閱讀的開創者吳文輝及其麾下的閱文,以門下780萬作者和1110萬部版權作品實現了網文江湖的天下一統,吳文輝也以「網文教父」的名號響徹江湖。然,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風風雨雨用英語怎麼說?
    www.ebigear.com你們經歷了中英關係50多年的風風雨雨,始終不渝地致力於促進中英友好合作,迎來了中英關係發展的春天。article.yeeyan.org但風風雨雨這麼多年,紐約一直是文化領域的麥加城。除非聽到其他說法,不然朝聖者還是會源源不斷地到來。
  • 中國網文在海外:爆款網文背後的「民間翻譯組」們
    一旦把中國的網文市場對應過去,你就會發現這不是在改變歐美網文市場的格局,這是新建了一個市場。」 但是,這些翻譯組們也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怎樣獲得回報?怎樣避免侵權?都是擺在他們面前的重要困難。 2006年,二十歲的RWX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裡已經學了兩年中文,因為喜歡武俠便開始嘗試著翻譯金庸的《天龍八部》。RWX回憶稱當時在美國想看一本英譯武俠小說很難,金庸的少數幾本作品通過正規渠道出版了,但定價高達數百人民幣。此外翻譯也不盡如人意,比如譯者閔福德把韋小寶翻譯成「Trinket」(意為小首飾),因此銷量非常低。
  • 獨家|中國網文在海外:爆款網文背後的「民間翻譯組」們
    2016年的最後一個月,「中國網文在歐美受捧」這一帶有顯著「獵奇」性質的新聞開始在網絡上引發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此同時,散落在全球各地的網文翻譯組也走入公眾視野,他們既是中國文化輸出最堅實的民間力量,卻也是侵權翻譯的免費勞力。
  • 帶著經商20多年的風風雨雨 祐康創始人戴天榮昨病逝
    帶著經商多年的風風雨雨,帶著自己的百年祐康夢想。  生病已有一年多  告別儀式下周一舉行  戴天榮,1961年5月出生。經過多年快速發展,祐康集團已躋身全國冷食行業五強,連續四年入選「全國民營企業500強」,祐康品牌成為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  從1992年杭州機場路上的一個小食品廠,到2008年進軍房地產業再到成長為年營收入超百億元的多元化集團,祐康一路艱難又風光地走來。  在此前的採訪中,戴天榮曾對本報記者感嘆,創業容易守業難。
  • 全世界將不止有哈利波特 老外為何愛上中國網文?
    他們讀過《荷馬史詩》,也知道希臘神話,曾沉浸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也曾聽說過中國的孫悟空和關雲長、諸葛亮,如今他們紛紛捧起網文,不禁讓人好奇,他們為什麼會愛上中國網文?昨天(11月16日),由上海市出版協會、閱文集團主辦的「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於上海浦東召開,在首屆全球原創論壇上,行業專家就圍繞「網絡文學如何促進全球文化聯結」,對中國網文出海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了探討,從中或許可以窺見一二。
  • 東南亞的網文寫手喜歡寫什麼?看看這些網文作家怎麼說
    讀完英語版《鬥羅大陸》後,他決心自己成為一名網文作家。如今,他正在閱文集團的海外門戶「起點國際(Webnovel)」上連載兩部玄幻小說,均取得不錯反響。除他以外,來自東南亞/南亞的網文作者正在迅速增多。近日,閱文集團宣布與新加坡電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在東南亞網絡文學服務及內容平臺業務展開合作,加速中國網文「出海」。
  • 令洋人窒息的中國網文
    「暗之光」今年20歲,正在瑞士讀大學,他進入網文翻譯圈不過兩年,但已經察覺網文在海外市場正處於「原地不動」的狀態。「國外的市場畢竟很小,按比例來說,外國人真正會去看中國網文的很少,大部分人會選擇紙質書或Kindle,不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看翻譯過來的網文,所以這個市場並沒有大幅度持續增長。」
  • 中國網文,火到海外!
    許多作品的世界觀架構深受中國網文的影響,並融合區域特色,實現了網文的本土再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理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陳定家認為,網絡文學走出去的本質還是文化交流。在全世界範圍內,網絡文學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了重要作用。
  • 晉江口口文完形填空,是網文作者最後的花式開車
    然而不管是讀者怨聲載道,還是網文作者叫苦連天,亦或是沙雕網友們的明嘲暗諷,都絲毫沒有影響到晉江這個當代網文界領頭羊,在加強網文審核的路途上頭也不回的瘋狂跑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莫過於晉江今年推出的「網文自殺禁令」。
  • 北大團隊花4年採訪26位網文平臺創始人,解碼20多歲中國網絡文學
    網文江湖20年,成敗沉浮,大浪淘沙,如今能以「重要網站創始人」立身的人物,身上有什麼特質?他們的性格如何影響了網站的基因?如何影響了中國網絡文學的樣貌和走向? 一連串問號之下,《創始者說:網絡文學網站創始人訪談錄》出爐,由北京大學中文系邵燕君教授領銜北大中文系網絡文學研究團隊編撰,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 網文改編已成國漫主流,是否成為國漫另一條出路?
    近些年,國漫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有著非常多的國漫陸續上線,相信有觀眾已經全部都看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國漫,大部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同屬於熱門網絡小說改編而來,比如《鬥羅大陸》《鬥破蒼穹》《魔道祖師》等等,這麼多網文改編動漫,國漫是否找到了另一條出路?
  • 網文推廣前三行,義務教育淚兩行
    我的朋友「火鍋」大致講述了這個關竅:這種網文廣告只要你看到第十行,爬出去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九年義務教育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不能救你。這種文學的學術名詞以閱讀渠道命名——「新媒體網絡文學」,它顯著區別於晉江、紅袖網站中的古典網際網路文學。
  • 陝西北路網文講壇:不管什麼時代,永遠幻想未來
    第44期陝西北路網文講壇,更像是一堂科學講座:聊人工智慧、話宇宙變遷……閱文集團旗下作家火中物,上個月剛剛憑藉科幻作品《千年回溯》(又名《我真沒想當救世主啊》)榮獲今年銀河獎「最佳網絡文學獎」。從左至右:主持吳清緣、作家火中物、編輯鄭德輝在成為網文作者之前,火中物是個妥妥的學霸、科技工作者,曾獲2003全國高中生物理競賽國家級二等獎、2013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他看來,科幻的本質是歷史,寫歷史網文需要考究史實,寫科幻網文自然也很需要,而且難度完全不亞於其他題材。曾經為了寫一段空難的劇情,他就看了20多個小時的BBC紀錄片。
  • 解析2018網文江湖 年度網文作家影響力榜出爐
    基於對整個網文作家及網文市場的洞察,為有效激勵寫作人才不斷創作出更具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推動我國網絡文學事業的健康發展,權威數據研究與分析機構——速途研究院於2018年12月推出《2018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
  • 閱文集團總裁侯曉楠:構築網文作家起點,創意寫作人才搖籃
    我們非常欣慰的看到,越來越多跟與網文行業一起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正投身到網文寫作當中,給網絡文學帶來更多元的氣質和風格。但是大家都知道,寫作很難,沒有捷徑,說網文作家門檻低,其實是一種外行的論斷。因此,我們要創辦一所這樣的大學,彌補業內上述培訓缺口,改單項輸出為雙線互動,將靜態教學升級動態指導,把課堂分享變為系統培訓,把平臺多年積累的經驗、人才和我們在騰訊新文創體系下的資源利用起來,真正解決作家的痛點,滿足作家的需求。如果要用三個詞來概括閱文起點大學的特點,我覺得就是實戰性、權威性和開創性。
  • 資本追逐的網文市場:半數寫手為兼職 受海外讀者追捧
    誕生大批網文作家的背後,網文商業化變現潛力近年與日俱增,網文作品改編不斷向電影、電視劇、網絡劇、網路遊戲及動畫等行業延伸。閱文集團已輸出如《琅琊榜》、《盜墓筆記》、《鬼吹燈》、《擇天記》等改編影視作品。
  • 觀法瀾|網文江湖的繁榮與隱憂
    一些網文作者在網絡文學主題論壇「龍的天空」網站上發帖,詳述閱文霸權合同事件起因經過,將網文創作者定義為「新時代的包身工」、呼籲「不要讓資本裹挾我們的文化和創作」,並發布了提議修改著作權法之「教程」。 專業人士則從著作權的角度,對於部分條款的誤讀予以澄清,也指明了條款的不合理之處,並建議網文作者若對合同內容有異議,可以選擇協商或者拒籤。
  • 起點國際出海徵文背後:海外原創網文超16萬部 但翻譯等仍存問題
    如今,經過網文企業的持續投入以及行業內外的共同努力,網文出海已經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業內首現「出海徵文」早在2004年,起點中文網就開始向海外出售網絡小說的版權,在此期間,國內多部著名網文作品被翻譯後在海外出售。2014年前後,海外多國出現了專門的翻譯網站,一些愛好者將國內網文作品翻譯後輸出至國外。
  • 網文作者:只看平均數沒有意義
    《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01.7億元,網絡文學作者數量達到1936萬人,籤約作者數量達到77萬,網文作者平均月收入5133.7元。隨後,#網文作者平均月收入5133元#這一話題引發網友熱議,登上微博熱搜榜。5133.7元,高了還是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