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地球是圓的,兩條路不論如何背道而馳,最終也只能回歸到一個原點,對於網絡文學而言,內容這個原點永遠不會改變。
文/ 崔小花
今年初,盤踞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榜首近十年的唐家三少遇到件糟心事!
在出席自己的新書發布會時,他對媒體發表了自己對網絡文學市場發展前景的觀點:「免費閱讀應該是未來的趨勢,我認為未來的內容就應該是免費的,所有付費的可能都在內容的增值上,就是我們所說的多版權運營上。」
此番言論一出,即在網文作者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彈,一時間口誅筆伐者眾,將唐家三少推到了網絡文學免費和付費之爭的風口浪尖。
在知乎,「如何看待唐家三少支持網文免費論?」的提問一度被頂到了熱門問題的TOP5;而在網文作家的大本營龍空論壇,更是像滾油裡濺入了涼水,輿論一下子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甚至有作者製作發布唐家三少的遺照並極盡辱罵,以至於龍空論壇不得不以官方形式號召大家理性討論。
事實上,「唐家三少事件」只是今年網絡文學免費與付費之爭越演越烈的一個表象,而這一場顛覆網文江湖格局的運動起勢於去年年中,至今整好一年!
攪局者網文江湖二十載,曾有幾許英雄人物,或許都有機會站上巔峰,但幾番江湖血雨,最後只有有付費閱讀的開創者吳文輝及其麾下的閱文,以門下780萬作者和1110萬部版權作品實現了網文江湖的天下一統,吳文輝也以「網文教父」的名號響徹江湖。
然,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2018年年中,網文江湖中「妖風」突起,幾個免費閱讀平臺依託背後強大的金主,各自佔領山頭打出旗號,一時間竟附和者眾。多年被閱文鎖定的網絡文學付費閱讀格局重新動蕩起來。
2018年8月,連尚讀書免費閱讀全面上線,不到四個月,就憑藉1176.48萬月活躋身網文閱讀平臺排名第九的位置。到2019年4月,連尚讀書的日活用戶已經突破1000萬,總用戶超過了2億。
同一時期興起的免費玩家不止連尚讀書一家,米讀、番茄小說、七貓免費小說等平臺相繼亮相。
趣頭條孵化的免費閱讀平臺米讀小說,月活從0到3000萬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僅次於老牌玩家掌閱和QQ閱讀,成功把阿里文學的書旗小說踢出了三甲。
番茄小說、七貓免費小說也先後登上了App Store圖書前十榜單。
與之相對應的,付費閱讀模式的鼻祖閱文的表現卻乏善可陳。
2019年6月,閱文集團的月平均付費用戶為1070萬人,較去年同期減少了80萬。付費率由去年6月底的6%下降到今年同期的5%。
8月12日,閱文集團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上半年集團總收入為2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1%。淨利潤3.9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2.4%。閱文集團在營收大幅增長的情況下,淨利潤卻在大幅縮減,其主要原因在於付費閱讀業務同比減少11.5%。
財報發布後,閱文集團便不斷創造新低。第二天,中金即將閱文集團的股票評級下調至與大盤持平,目標價29港元。
受此影響,閱文集團當天股價暴跌17.81%,報24港元每股,創下了一年來盤中最大跌幅。相較於閱文集團市值最高時逼近千億元,如今市值已經跌去了700多億元港元,僅為254億元港元。
雖然,目前閱文集團仍以月活用戶2.17億人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但是,作為行業的頭部企業,閱文集團良好的營收表現,並沒能拯救節節下滑的股價,良好的經營業績和差強人意的市場表現,體現的不僅是閱文的尷尬,也是整個付費閱讀模式的尷尬。
能讓一家體量千億級的企業在股票市場遭逢巨變,其後蘊藏的勢能一定非同一般。
以連尚讀書、米讀小說為代表的免費閱讀平臺的快速崛起,和以閱文為代表的付費閱讀平臺的萎縮,短時間看來這是一場此消彼長的戰爭。
而從根本上看,對於誕生了20年而沒有過多變化的網絡文學來說,免費模式就像一條「鯰魚」, 以其帶來的信息流玩法,如同不按章法出牌的「邪門異教」般,快速攪動了網文江湖多年未見波瀾的一池秋水,也開啟了網文界二十年未有之變局。
江湖往事
最早的網絡文學讀者一定還記得痞子蔡(蔡智恆)創作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1998年,這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中文網絡小說一經問世便轟動一時。
彼時,BBS是網絡文學最初的載體,一大批網文作者在此誕生:今何在的《悟空傳》、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影響了一代讀者,後來成為《武林外傳》編劇的寧財神當時還是天涯論壇的「大神」……
2002年5月,程式設計師出身的吳文輝以一個鐵桿讀者的身份建立了「起點中文網」。同年,「晉江文學城」也正式成立,從此網絡文學有了自己的專有平臺,網文江湖最初的格局也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
2003年11月10日,起點中文網VIP會員計劃正式啟動,推出第一批8部VIP電子出版作品。這次「付費模式」的試水,宣布了網絡文學付費時代的到來。
從此,網絡文學與商業盈利便如影隨形。
在付費模式的加持下,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內,起點中文網成為行業第一的原創小說網站,並佔據網文制高點至今。「免費試讀+分章訂閱」成為了後來網絡文學在線閱讀的基本模式,全國十強的在線閱讀平臺也清一色是付費閱讀的天下。
其後,起點中文網被盛大收購併入盛大文學。再之後,吳文輝反出盛大,投靠騰訊組建騰訊文學,反向收購老東家盛大文學,並將二者合併成閱文集團,成為網文界的巨擘,市場份額超70%。其間利害糾葛在此不做贅述,只是當閱文成功組建之時,「網文教父」吳文輝的故事被形容成了網文界的「王子復仇記」。
重整網文舊山河,吳文輝帶領的閱文看似已然一戰定江山,但江湖仍在,故事便不會結束。
2017年11月8日,閱文集團以55港元發行價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總市值逼近千億港元。
享受著人生高光時刻的吳文輝此時也許不會想到,在與閱文集團總部僅幾條街之隔的盛大全球研發中心,一款名為「連尚讀書」的App悄然上線。也正是這款和盛大文學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App,在此後給即成一統的網文江湖帶來了新的變局。
草莽的商業外衣網絡文學付費模式二十年築城,從興起到穩固,從初時用戶的牴觸到擁有一批優質客戶的穩定支持,而今,免費模式一襲得手,瞬時間攻取網文市場的半壁江山。
原因何在?
記者嘗試在連尚文學打開一本圖書時發現,第一章結束後就出現了廣告,翻閱十多章後,平均每翻過兩三頁就會跳出一個廣告,廣告主既有大型知名企業,也有不知名的小公司,行業更是包括萬象。米讀小說也大同小異。
可見,完全免費、擁有正版版權,但摻雜著很多視頻和圖片廣告,這是免費小說App的特點。它們盈利的模式是用免費吸引流量,用流量獲取廣告和收益,付費者從讀者換成了廣告主。
以佔用用戶時間、降低閱讀體驗的廣告來換取收入,免費模式這個貌似「原始共產主義」的模式,讓網民再次體味到「野蠻」的自由呼吸,「免費+廣告」這樣一個看似草莽的商業模式,一時間竟成為拯救市場的一劑良藥。
事實上,「付費」這一話題在中國一向都頗為尷尬。國民意識中對於付費服務的天然牴觸一直是我國市場的一個痛點。就像是屢屢遭逢困境的表情包市場,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火爆的社會熱度,付費服務的直接收益卻一直不如人意。
網絡文學即使有二十年的苦心經營,已經形成了固定客戶群體和巨大的消費市場,但與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相比,能夠接受付費服務的網文用戶仍然是少數中的少數,並且大都集中在經濟發達、觀念開放的一二線城市。
現在,各行各業都在談論下沉市場、談論五環外廣闊的天地,免費閱讀模式當仁不讓地成為激活三四五線城市和廣大鄉鎮農村用戶市場的網文產業急先鋒,這種看似「復闢式」的模式在吸引傳統用戶的同時,也將一些原本沒有付費閱讀習慣的下沉市場用戶吸引進來。
就拿連尚文學來看,據統計平臺60%以上的用戶來自於三四五線下沉用戶。這充分證明這次免費網文興起並不完全是對付費網文的替代,而更多是中國潛能市場的開發,其後蘊藏的活力也許還尚未完全爆發。
連尚讀書總裁王小書曾在受訪時說,網際網路經濟的本質仍然是注意力經濟。網絡文學的最大問題是,高頻用戶、活躍用戶總規模不夠多。從商業模式上看,只有當海量用戶在高頻使用場景下,免費到付費的分層次商業模式,才是進步。而,付費模式把90%的用戶攔在了門外,讓網絡文學失去了日活過億的歷史機遇。
目前,連尚讀書等免費閱讀平臺站在了三四線下沉用戶消費需求爆發這個典型的風口,能否爭取更多下沉市場的份額,或許才是免費閱讀這頭「豬」能否「飛上天」的關鍵。
地球是圓的站在歷史的維度客觀分析,付費模式的確為網文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網站的生存、發展,作者的稿費、福利,是付費模式為整個行業提供了最初和最基本的彈藥保障。可以說,沒有付費模式這第一片麵包,不會有唐家三少等諸多年版稅收入過億的大神作者和閱文集團這樣的「江湖巨頭」。
雖然,網文IP產業鏈已經日臻成熟,遊戲改編、影視改編、授權衍生產品盈利等IP市場化運作產生的商業效益已經稀釋掉行業對於讀者付費收益的依賴,但正是有了當初起點中文網在網文江湖埋下的VIP章節付費閱讀這粒種子,才有了今天網文IP產業鏈的花開成海。
然而,面對免費閱讀App的迅速崛起,江湖大佬們也不得不開始關注起這個看似草莽的領域。如同兩條路在網絡文學門前順延開來,付費向左,免費向右,但「行路人」似乎誰也不願意錯過另一條路上的風景。
2019年初,閱文集團推出了免費閱讀APP「飛讀」,對於免費閱讀市場,吳文輝用行動肯定了其商業邏輯上的合理性。閱文已經將旗下一些大神的作品引入到這個APP供免費閱讀,而飛讀並沒有植入廣告,這讓讀者的閱讀體驗有了本質上的提升。
記者也將「飛讀」和閱文付費平臺的資源進行了一下對比,發現閱文實際上還是對付費用戶與免費用戶進行了區分,付費用戶更加趨向高端、核心的優質內容,內容黏性與變現能力也更高。而免費用戶的內容趨向相對低端,利用免費模式爭取更多用戶,為平臺培養深度用戶提供基礎,兩者相互引流。
而,網文付費領域的另一家頭部玩家掌閱,則選擇了與免費小說平臺合作。今年6月份,米讀小說宣布與頭部付費平臺掌閱達成深度合作,用戶現在可以在米讀App上免費讀到來自掌閱的2萬本出版物。
這不僅為掌閱贏得了大量新鮮的讀者血液,更為米讀解決了版權這個免費閱讀平臺最大的痛點。
網文行業發展了20多年,優質的內容版權早就被付費領域的頭部玩家收入囊中,免費閱讀要滿足用戶閱讀體驗,版權就是最大的一個坎。米讀小說與掌閱的合作,無疑為解決免費閱讀的版權問題帶來了一個可行的新方案。
更值得關注的是,米讀小說已經推出了會員模式,其中連續包月11元,連續包季28元,連續包年103元,會員可享受免廣告、聽書、音量鍵翻頁、緩存等功能。或許,米讀只是將免費作為一個切入口,而未來在免費小說平臺上,必然也會存在付費模式。
但,不論是閱文選擇自己開創免費平臺還是掌閱與免費平臺的深度合作,亦或是米讀開啟會員收費模式,一切都彰顯著一種趨勢——融合!
不管是付費市場的內容變現也好,還是免費市場的流量變現也罷,最終的目的都是獲取更多的有效讀者,以實現商業變現,而要在競爭中勝出,就必須把握核心競爭力!
地球是圓的,兩條路不論如何背道而馳,最終也只能回歸到一個原點,對於網絡文學而言,內容這個原點永遠不會改變。
當初,網絡文學這株文學界的奇葩為讀者開啟了一個不一樣的精神世界,優質的內容是網絡文學得以生發最原始的土壤。不論商業模式如何變化,內容生產才是推動網絡文學向前最主要的力量。平臺只有生產更多、更好的作品,有了好內容才能贏得市場競爭的先機。
未來網絡文學行業必將會衍生出一個更加兼容並蓄的市場。但無論如何,網文江湖格局已變,未來未知!
關於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