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文世界圈粉 出海模式更成熟翻譯力量更專業

2020-12-12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中國網文 世界圈粉(解碼·講好中國故事)

  「刀劍有何區別?」「怎麼理解中國小說裡的『打臉』?」……最近,美國人Deathblade在海外視頻網站YouTube上傳了一系列「關於中國網文問答」的科普視頻。而他在網站「武俠世界」上翻譯的中國仙俠小說《一念永恆》已積累數萬名讀者,中國朋友親切地稱他「老白」。

  老白是近年來中國網文「走出去」過程中海外譯者群的一個縮影。伴隨著中國網文出海熱潮,起點國際、Wuxia World(武俠世界)、Gravity Tales(引力世界)等一批海外網文平臺勢頭正猛,中國網文的海外粉絲群日益擴大,從東南亞國家再到美、英等國,足跡已遍布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然而,中國網絡文學在翻譯上專業人才缺失、質量無人監管、效率難以把控等短板也顯現出來,成為世界圈粉的一道難關。走出去的網絡文學如何穿越文化壁壘,突破翻譯關卡?如何探索網文譯本對外傳播的全新模式,找準下一步發力點?

  從兼職到全職,培養更專業的譯者團隊

  「劍客的劍,文人的筆,英雄的鬥志。」這是老白從美國加州來到中國後寫下的微信籤名,也是他成為一名全職網文譯者的心情註腳。

  「平均每天兩更,需要花費4個小時左右,一周更新14章,節日可能會送個『爆更』給讀者。」老白說,開始翻譯一部小說要做好至少需兩年的準備,如果不是真正熱愛,根本難以堅持。

  「我現在翻譯『我吃西紅柿』的《莽荒紀》,幾乎是在理解原作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寫一遍。」「武俠世界」創始人賴靜平認為,優秀的譯者需要在譯作中發揮創造的價值。令他欣喜的是,越發成熟的市場和穩定良好的運行規則,為譯者提供了收入保障,使他們能夠安全而穩定地產出內容。據了解,「武俠世界」2017年累計的訪問人次達2400萬,至今累計訪問量超17億次;籤約全職譯者的比例已接近一半,譯者的門檻也從最初的每周更新3章提高至每周7—10章。作為出海渠道鏈條上的重要一環,網文的翻譯力量正在專業化、正規化。

  去年5月開放上線的起點國際,則探索著一條不同於民間翻譯組的譯者培養路線。閱文集團聯席CEO吳文輝介紹,將通過「翻譯孵化計劃」加大投入培育孵化一支專業高效的譯者團隊,統一制定行文及詞彙標準。現在,起點國際爆款更新速度最快可達每日3至10更,上線作品已達100部,累計訪問人次已超400萬。

  從國內到國外,探尋更多元的商業模式

  網文在國內的興盛源於「VIP付費閱讀制度」這一核心商業模式的建立,但漂洋過海後情況卻不盡相同。目前海外商業模式主要有廣告、打賞與眾籌三種。網文翻譯網站大都免費提供譯文,輔之以頁面廣告,通過打賞譯者、眾籌捐款等形式來鼓勵翻譯者積極性,增加章節更新。

  《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白皮書》數據顯示,海外中國網文讀者不願付費的佔比達58.8%;而在願意嘗試的付費方式上,超過六成讀者傾向於打賞譯者和作者。「有次一位讀者特意留言說,不好意思這個月收入拮据,不能支持你了。」《三界獨尊》譯者、網文翻譯網站volare novels(飛閱文學)創始人艾飛爾(etvolare)說,讀者付費有時僅出於支持譯者。客觀來說在按字數計費的邏輯下網文內容水分較大,與北美市場同類型小說相比還存在較大質量差距,難以讓讀者心甘情願買單。

  隨著網絡文學的海外市場持續拓展,商業化和產業化的必要性日益凸顯。網文譯本該不該收費?設置什麼樣的收費模式?如何進一步延伸和擴展出海全產業鏈條,將中國元素打入海外主流市場?這些問題還沒有標準答案,各平臺正在依託各自優勢進行越來越多元化、差異化的探索。

  「『武俠世界』雖然設有預讀功能,但付費率僅為1%—2%,在這種情況下,類似國內月票、VIP這樣成熟的付費制度在國外的市場根基仍然薄弱。」賴靜平認為未來網文出海的商業模式,仍然應該維持良好的免費閱讀機制,同時建立一套成熟的「翻譯—捐助—分享」體系。而起點國際憑藉自身充足的正版作品儲備形成的強大的市場競爭力,更大膽地探索了諸如VIP增值服務、預讀計費制度等多元化商業模式建設。與此同時,不少IP海外效益和價值也日益凸顯,如《全職高手》《從前有座靈劍山》動畫在海外取得成功,對網絡出海產業的進一步延伸和擴展提出要求。「未來,以深受海外讀者喜愛的源生IP為核心,中國網文更需藉助電影、遊戲、動漫等形式,在全球文創市場大放異彩。」吳文輝分析。

  從小眾到主流,助推更多精品走出去

  遺憾的是,「儘管中國的網絡小說在海外越來越受歡迎,但它仍然是一個『小眾市場』,在主流文化中並不流行。」老白說。

  從《2017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白皮書》統計來看,中國網文每年新增近15%的海外讀者,市場空間潛力巨大;但業內共識和直觀感受是高速增長的現狀不會一直保持,中國網絡文學走出去機遇與挑戰並存。

  艾飛爾認為,在譯者職業化比例增加的今天,個人風格和翻譯品質將取代更新速度成為突出優勢,「你的翻譯要讓讀者融入小說,跟角色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感受這個世界。」對於今天的網文來說,關鍵是打造更多能承載中國文化氣度的優秀載體,讓翻譯精品更多地傳播出去。老白翻譯完結的網文《我欲封天》已接洽美國出版社,準備花一年的時間重新編輯併線上出版。

  「對一個極有前景、極具發展潛力的海外市場進行開發,挖掘內容是基礎,建立渠道、進入市場是關鍵。」吳文輝表示,期待政府發揮「火車頭」作用,幫助企業境外「唱戲」。一方面固牢內容,「希望政府能傾斜翻譯資源,加大翻譯補貼和人才培養,在高校挖掘對中國文化有研究的境外人員。還可以與境外政府展開優秀網文翻譯人才培養計劃。」另一方面拓寬渠道,他希望,「政府帶領國內網文龍頭企業境外參展、根據企業合理要求提供境外合作夥伴白名單等,以構築海外展示平臺。」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中國網文海外粉絲群日漸擴大 世界「圈粉」
    出海模式更加成熟和多元 翻譯力量更加專業和高效  中國網文 世界圈粉(解碼·講好中國故事)  「刀劍有何區別?」「怎麼理解中國小說裡的『打臉』?」……最近,美國人Deathblade在海外視頻網站YouTube上傳了一系列「關於中國網文問答」的科普視頻。
  • 沉迷於中國網文無法自拔?起點中文網專門給這些外國粉們做了個翻譯...
    RWX,歐美的網絡文學市場其實很不成熟,好的作家會通過已經成熟的傳統出版渠道出書,因此在網文創作上面沒有太大的動力。中國網文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白。指出目前的武俠世界,,在東南亞、歐洲等地也非常受歡迎,日活躍用戶數已達到300-400萬,成為了海外中國網文翻譯網站中的佼佼者。有大約40%的訪問用戶來自美國
  • 起點國際出海徵文背後:海外原創網文超16萬部 但翻譯等仍存問題
    如今,經過網文企業的持續投入以及行業內外的共同努力,網文出海已經成為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業內首現「出海徵文」早在2004年,起點中文網就開始向海外出售網絡小說的版權,在此期間,國內多部著名網文作品被翻譯後在海外出售。2014年前後,海外多國出現了專門的翻譯網站,一些愛好者將國內網文作品翻譯後輸出至國外。
  • AI翻譯助力網絡文學出海,老外宅家追更不停「星特寫」
    宅家期間,沉迷網文「不務正業」的中國小夥,可能經常不受爸媽的待見。別怕,這同樣存在於一些追更中國網文停不下來的老外身上。對於一些老外來說,中國網文不僅是一種消遣,有時候還能治病。早在2014年,美國小夥凱文·卡扎德就因為沉迷中國網絡玄幻小說,而成功戒掉毒癮。
  • 網文出海「進化論」:從翻譯到原創
    網文寫作確實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一個非常好的改變。」他說。Alemillach的故事,就是中國網文出海發展至今的一個縮影。早期,通過出售網絡小說版權,中國網文開始出海。隨著海外讀者對中國網文興趣日漸濃厚,中國公司開始將網文翻譯成當地語言,批量輸出至東南亞、歐美、日韓等國。現在,網文IP影視化引得海外觀眾追捧,中國網文正以一種更豐富的形式走向全球。
  • 網文出海:海外粉絲超7000萬,網文翻譯成新興職業
    「外國人看中國網文,就像中國人看漫威、迪士尼。」英國作家JKSMango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中國網文的寫作模式和體系非常成熟,外國作家也會加以模仿。」11月16日,「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來自英國、義大利、波蘭、新加坡、巴基斯坦、菲律賓等五湖四海的網文作家出現在黃浦江畔。
  • 網文「出海」之路如何越走越寬?業內人士:過好翻譯關
    「我在全球有5000萬粉絲,其中5%是海外粉絲,但主要以當地中國留學生和華裔人口為主,有一天我突然在日本火了,原來是日本留學生將我的文字翻成了日文。網文出海,翻譯的力量可見一斑。」22日下午,在烏鎮舉行的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圓桌會上,省網絡作協副主席陸琪的話,引發了在場網絡作家的濃厚興致。中國網絡文學如何出海?在很多網絡作家和業內人士看來,過好翻譯關很重要。省作協主席團成員、網絡作家流瀲紫想起了2015年美國收費視頻網站網飛播出的美版《甄嬛傳》的一段小插曲。
  • 金丹、元神、神仙怎麼翻譯?網文出海邁入「3.0」時代,聽聽譯者怎麼說
    「Hello,Daoist」,在閱文的海外門戶起點國際(Webnovel)上,海外網文愛好者自創的「Daoist」(道友)一詞曾被用作網頁歡迎詞。這一頗具「中國風」的英文單詞現已成為海外網文粉絲的代名詞,這正是網文出海的直接縮影。
  • AI助攻翻譯後,它要讓30億「洋粉絲」同步追中國網文
    在推文科技網文出海內容開放平臺funstory上,國內擁有海量網絡文學內容的公司可以實現零成本翻譯生產、分發變現的全鏈條數字出版。目前,連尚文學、掌閱科技、縱橫文學、磨鐵閱讀、咪咕閱讀等近20家網文主流企業已經入駐funstory平臺。截至2019年7月,funstory平臺日更英文小說突破2600部,日更內容量位居行業第一。
  • 閱文集團攜手彩雲科技上線AI翻譯作品加速出海步伐
    未來起點國際還將為全球讀者推出更多AI翻譯作品,滿足海外市場不斷豐富和增長的網文作品內容閱讀需求。AI與人工翻譯並進 網文出海作品雙向釋放頭部與長尾價值近年來網文出海迅速發展,作品的翻譯質量和規模成為各方關注焦點。
  • 《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發布,呈現中國網文出海三大趨勢
    而從出海模式來看,翻譯出海佔比72%,直接出海佔比15.5%,改編出海佔比5.6%,其他佔比6.9%。 翻譯出海方面,《放開那個女巫》《許你萬丈光芒好》等多元類型優質作品持續湧現,人氣榜單更新迭代加速;《詭秘之主》等新晉熱門作品海內外同步圈粉;人工和AI智能翻譯雙線加速國內精品網絡文學作品的出海之路。 原創方面,全球交流互通,遍地開花。
  • 全球網文,中國製造
    中國網文,輸出的不僅是中國作品、中國價值觀,更是一整套的中國模式。作品加速出海,原創全球開花網文出海最早可追溯至2001年。2005年,外文出版授權的啟動,更揭開了網絡文學出海1.0時代的序幕。到2017年,閱文集團推出了海外門戶——起點國際(Webnovel),主導網文經典的譯製輸出以及熱門作品的同步更新,網文出海正式進入2.0時代。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國內向海外輸出網絡文學作品10000餘部,覆蓋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輸出模式主要包括翻譯出海、直接出海、改編出海等。
  • 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啟 加速「文化出海」
    「網文出海」有哪些新趨勢?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今天開幕,將以「開放文學力量 網聚時代精彩」為主題,探討如何以網絡文學為載體,促進世界文化交流聯結和產業發展,締造全球原創網文新格局。作品圈粉的背後,是商業模式的日漸清晰。據閱文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眼下,網文出海不是簡單的作品出海、產品出海,而是生態落地、文化出海,加大網文商業模式在海外的培育,包括聯手當地產業方共同對網文內容進行培育、分發和衍生開發,推動網文和中國文化更深層次地向海外輸出。
  • 網文出海3.0時代,本地化翻譯當如何?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智能硬體的普及,以及國內市場飽和等種種因素,中國網絡文學從國內市場轉戰海外市場,網文也從最初的國內出版授權、到出海建立相關門戶,規模化翻譯和輸出作品,再到如今鼓勵海外用戶進行本地化原創,並推廣網文的運營模式和挖掘衍生價值,網絡文學出海正進入3.0時代。網絡文學的出海範圍也從最初的東南亞地區,不斷地向北美、非洲、歐洲、日韓等地覆蓋。
  • 中國網文,火到海外!
    《白皮書》顯示,中國網絡文學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全球讀者的歡迎與認可。從網絡文學出海整體規模來看,截至2019年,國內向海外輸出網絡文學作品1萬餘部,覆蓋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網文平臺的海外用戶活躍度不斷上升,海外作者成為一股重要的創作力量。
  • 中國網文在海外:爆款網文背後的「民間翻譯組」們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在許多國外網站上,大量中國仙俠網文被翻譯成英文,還有一群忠實讀者每天追在後面哭著喊著通宵求更新,還要給翻譯者打賞。 這一熱潮的出現,眾多海外譯手功不可沒。是他們,用淺顯易讀的網絡文學叩開了中國與海外大眾娛樂文化交流的大門,成為了中國文化輸出中最堅實的民間力量。
  • 獨家|網文出海:東方,掀起浪花之後
    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正在日益受到關注,已然成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新亮點。那麼,現在的網文出海進展如何?有哪些作品已經成熟地走出去了?出海趨勢是否會影響到網文創作生態?網文研究者又會有哪些新的關注點?帶著這些思考與疑問,中國作家網記者分別採訪了文學網站負責人、網文作家、網文評論家等業內人士,就網文出海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度交流。
  • 中國網文出海 外國人能懂也能寫
    10年後,網絡文學的出海模式,又從以出版授權為主,升級為以線上互動閱讀為核心,集合版權授權、開放平臺等舉措於一體。2017年,起點國際Webnovel上線,標誌網文出海2.0時代的開啟。在200餘譯者和譯者組的努力下,上線英文翻譯作品約200部,代表作有「橫掃天涯」的《天道圖書館》、「囧囧有妖」的《許你萬丈光芒好》、「蝴蝶藍」的《全職高手》等。
  • 泰國半數暢銷書都是中國網文了!但翻譯出海還是有個大難題
    Ms.Thanitta Sorasing表示,相比於他們想要購買版權的小說數量,翻譯人員數量遠跟不上,同時翻譯速度也不夠快。而對於從事這行更久、團隊更大的任我行來說,他擔心的是翻譯質量:「和國內的網文環境不同,翻譯本身在西方就很小眾,在美國,所有翻譯小說的量只不過佔1%。
  • 中國網絡文學出海成功之道:不但神秘而且夠「爽」
    歷史、體育、二次元、言情等題材也都出海了  根植於中國文化土壤的網絡文學,俘獲大批「海外粉」,翻譯功不可沒。  一次偶然,溫宏文遇到了一位譯者,對方從事的工作,是把中文的網絡小說翻譯成英文。  這給溫宏文不小的啟發——中國好故事不再需要「口耳相傳」,有更多的讀者可以通過翻譯的版本來了解這個全新的文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