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閱讀印在腦子裡,只差一本方格筆記

2020-12-12 職心眼兒

很多朋友在閱讀中都會出現一種困惑,為什麼讀過的書在放下後,腦子裡空空如也,既沒有傳說中的知識體系,也沒有精彩閃回,甚至連目錄梗概都有些回憶困難。難道我們的書都白讀了嗎?

今天我們就通過一本書來學習下,如何將閱讀「印在腦子裡」

書籍信息:《聰明人用方格本:最有效的大腦思維整理術》,湖南文藝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作者,高橋政史,創新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任職於麥肯錫諮詢公司,還擔任過某香港營銷公司COO以及某戰略諮詢公司經營諮詢顧問。對2萬餘人進行過「筆記技巧指導」的培訓,引進他的筆記記錄法的公司已超過200家,其中不乏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

所謂的「印在腦子裡」,就是將書中的知識進行整理,歸納,化為己用。也許會有小夥伴說,你說的那麼神奇,就是記筆記呀。從上小學開始,少說也有十幾年的「筆記經驗」了,怎麼沒發現還有這樣的神奇作用呢?哈哈,如果你這麼想,那麼通過這篇文章,絕對會讓你重新認識「記筆記」這件事情的!

1 見證奇蹟的5個步驟

(1)筆記的重要作用

假設我們回到學生時代,由於某種原因需要借本課堂筆記進行補課。這時候有兩個選擇:一本是文字工整,標題明顯,格式整齊,重點突出,最好還有老師上課口述的測試內容等信息的筆記。而另一個呢,文字模糊,沒有標題,格式參差不齊,前後邏輯混亂,而且內容基本都是課本的摘抄。我想,閉著眼你也會知道選擇前者吧。但是原因呢?顏值高?價值大?內容豐富?是的,這些都是我們選擇的標準,那麼一本好的筆記對我們的個人成長會有怎樣的作用呢?

作者認為人之所以分為「聰明」與「不聰明」,不是依據其記憶力,而是「信息整理能力」。一個人的大腦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單純憑藉大腦來存放信息,往往是不可靠而且不全面的(這裡暫時不考慮個別「記憶天才」)。如果將大腦比喻成計算機的「內存」,只是用來存放系統的臨時信息,那麼我們的筆記就成為了存儲知識系統而外掛的「硬碟」。這樣,今天文章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合理的將硬碟分區、規劃使用,從而達到最好的性能效果。

(2)準備工作

首先,我們需要一個A4大小的方格本。哈哈,相信你們從小學以後,就沒有再用過方格本了吧~但請相信,這次的準備絕對不是一場懷舊之旅。之所以選用方格本,是因為它方便繪製圖表或設計圖形,從而提升筆記的視覺效果。

再有,如果你喜歡用很多種顏色記筆記的話,從現在起,最多留下3種。因為一般的筆記內容,用三種顏色足以區分其內容特點。我們不是在繪畫,同樣筆記的顏值也不需要花花綠綠的描繪來提升。

(3)方格本筆記的分類

筆記作為我們大腦的「外掛硬碟」,需要具備「記」、「思」、「傳」三項基本功能。而且針對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對其作用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

@ 記憶性筆記本。為了將知識記在腦子裡而寫的筆記,學生一族的最愛。

@ 思考性筆記本。為了看出事物本質,理解重點、得出結論而寫的筆記,職場人士的必備。

@ 傳達性筆記本。從豐富的信息中篩選出對方需要的改善策略及解決方法,為了說服而寫的筆記,商務精英的不二法寶。

(4)方格本筆記的3大原則

法則一:橫向使用,留出空餘,行首對齊,用圖、畫、表等呈現「視覺效果」。

法則二:頂部留3-5釐米區域寫標題。

法則三:按照事實->解釋->行動的黃金三分法記筆記。

實例請見下圖:

有人也許會說,這不就是分區記筆記麼?且慢輕易下結論,我們下面來逐一看下每個區域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吧。

首先,作者認為從13歲開始,也就是在初中階段,我們就應該使用這套筆記理論來訓練思維整理能力,為自己的大腦開外掛了。

標題區域:從下筆開始,就將內容牢牢的鎖定在標題範圍內,從而培養我們信息為先的習慣。並且在最終完成筆記的時候,需要將本頁的「三點總結」或者「行動結論」寫入這個區域,做到重點突出,一目了然。

事實區域:將閱讀內容經過整理和規劃記錄下來,一般為課程板書或者事實依據等信息。

中部區域:使用邏輯連接詞和「三種箭頭」(展開、總結、強調)來構建信息體系。

總結區域:通過鍛鍊我們的提問和概括能力,實現看透事物本質,將重點內容記在頭腦中,簡單明了地講給別人聽的能力。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筆記都是要以「行動」作為出口,用「看的見的詞語」來表達具體的行動,落地為真實的、有畫面感的、可操作的行為指南上。

一切沒有行動的學習都是耍流氓!

(5)三類筆記的TIPS

【記憶性筆記本】

空白的一秒:看到信息-》印在大腦中-》重現在筆記上,而不是一邊看一邊抄。日積月累將產生永久記憶,將知識「印在腦子裡」。

兩頁一主題:針對需要記憶學習超大知識量而專門要求的方法。

【思考性筆記本】

避免成為「代謝不良筆記本」,即不區分有用與否,什麼都寫,不進行整理總結的「阻礙能力發揮的」筆記本。要勇於捨棄無用信息,善於找到龐大信息中的有效論點。

這裡就要用到從小學就開始訓練的總結中心思想,找論點論據的能力了。一般來說,在文章的段首、段尾作者都會用一句或者幾句陳述句將自己的觀點表述出來,而我們的筆記就是要將它們記錄下來,歸納整理成為大腦可以消化理解的內容,而進一步成為我們的日常行為指南。

【傳達性筆記本】

「五個為什麼」訓練:幫助我們透過事實挖掘問題的本質。

到這裡,我們就完成了一次筆記本的完美進化。由單純的記錄功能,升級為大腦的外掛。如果能夠將這套方法堅持下去,你會發現,方格本會像水波一樣,一圈一圈的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僅改變了自身的思維模式,並且會帶動周圍事物提升。如果有一天你驚奇地發現身邊的事物已不再原地踏步,那麼就來感謝自己與方格本的長期合作和堅持吧!

2我的筆記心路歷程

閱讀到這裡,小夥伴們是不是有要衝出去買個方格本的衝動呢?且慢,這裡我想分享下自己在運用這套方法的一些心得,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至少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會想到,原來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呀!

(1)擴展區域不會寫

剛讀完這本書,就像大家一樣,我立刻找來了方格本開始實踐。但是,記了幾頁筆記以後發現,事實區域滿滿當當,而解釋和做法區域空空如也,而且在第二輪、第三輪的複習中,仍然是無從下手。勉強落下幾個字,也是星星點點,毫無體系而言,更不用說「邏輯連接詞」,「三種箭頭」這些作者所謂的必備要素了。

(2)回到原點

於是我收起了方格本,回到原有的橫條紋本,做日常筆記。但是,書中的原則方法留在了頭腦中。於是我嘗試將書中的原則應用到現有筆記中,哪怕每次只實現一個要素的訓練。

比如說,第一天我在橫條紋本裡留出寫標題和最終總結的區域。第二天,我採用隔頁記錄的方式,留出第二次、第三次複習記錄的空間。並且在不斷閱讀和思考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將注意力轉移到如何總結歸納整理信息點,構建知識體系的方向上去。

中間,我還多次查閱《方格本》,閱讀整理書中的重點要點,加深理解,提升行動力。同時這也是筆記提升的一個過程,學習無處不在呀!

於是,慢慢的,就漸漸明白了原來空白的區域要寫什麼,怎麼寫了。並且在不斷的實踐中發現了橫條紋本的局限性,這時對方格本的渴望就呼之欲出了。

(3)再次拿出方格本

這次擺在我面前的方格本不再陌生,裡面每頁的空白都將成為自我提升過程中的一級臺階。選好書目,讓我們來一次暢快淋漓的思維升級之旅吧!

3 兩點說明

(1)關於電子筆記相信大家都有過使用電子筆記的經歷,或者現在就正在使用。那麼,我們來想一下,依靠「複製」&「粘貼」,「一鍵保存」記錄下來的內容,我們會記住多少呢?恐怕有效數字不會超過30%,更不用說融會貫通「印入腦海」了。

個人認為,需要整體規劃,統計整理的事項使用電子文檔確實方便,而且可以隨身攜帶(只要手機電池給力),方便記錄瞬間即逝的靈感火花。而對於閱讀學習來說,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了。所謂不筆墨不學習,就是這個道理。

(2)日本人的嚴謹

《方格本》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筆記大師,之前我也拜讀過幾部日本作者的著作,感受到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嚴謹,細緻,甚至到變態的程度。書中將筆記的書寫舒適度作為成功筆記的重要先決條件,並且詳細分析推薦了方格本,三色筆的品牌型號。

在陳述黃金三分法的時候,作者選擇了多個不同角度進行解釋闡述,以至於在第一遍的閱讀中,神經大條的我無法理解作者為什麼要一遍一遍的重複同樣的事情。

在深入閱讀3-4遍,最終學會如何使用方格本的時候,回頭才發現,作者的用意原來不止於傳授做法,而是日本民族深入骨髓的「道」文化。那麼我們能否以日本「道」文化為榜樣,將知識「印入大腦」,形成系統化的文化根基,從而建立科學王國的高樓大廈呢。

怎麼樣,是不是也想趕緊試試方格筆記法了呢?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幾本方格筆記本,試試【會做筆記的工作】有多爽吧!

相關焦點

  • 高效率學習法之方格筆記本記筆記
    下面,我將把這本書所寫的方法總結為「為何聰明人使用方格筆記本記筆記、如何使用方格筆記本整體筆記和使用方格筆記本後的效果」三方面的內容介紹給你們。「框架」=「整理思路的書架」。有了「框架」,無論多麼龐雜的信息和知識點,你都能排除不需要的信息和知識,找出重點。可是,如果沒有「框架」,這也在意,那也在意的話,即使知識量、信息量再少,它們在你腦子裡也是一團漿糊。方格筆記本就是讓你輕而易舉的理清大腦思路的框架。
  • 方格筆記,筆記人生
    方格筆記術的書和筆記本早已買好,思學老師的培訓班一開,就報名了。
  • 學習筆記的整容術——「方格筆記本」教你如何記筆記
    一方格筆記本的購買,要選擇A4紙大小,或者比A4紙大,這樣方便一頁足夠記下整個主題的內容,防止寫到一半,東西寫不下的尷尬。二在做筆記時,如果你是一邊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的內容一邊原封不動地抄寫在筆記本上的話,那麼一定要改變一下,把「看黑板→寫筆記」的記錄方法改變為「看黑板→印在大腦中→不看黑板,把內容寫到筆記本上」,而不是像機器一樣直接把筆記抄寫下來。
  • 【學習】方格筆記本記筆記分分鐘碾壓學霸
    作為一名學生,不管你是在課桌前埋頭奮進高中生還是在圖書管裡漫遊書海的大學生,是否都想做一名高效率學習的學生?考試周到來時,自己焦頭爛額的翻著課本和筆記,卻看到學霸氣定神閒的看著他的筆記,你在羨慕之餘是否也泛出一絲嫉妒?今天就教給你們高效記筆記的的方法——方格筆記本記筆記,讓你更容易的理解知識,更高效的學習,讓你在考試前不再焦慮。
  • 方格筆記本記筆記分分鐘碾壓學霸
    作為一名學生,不管你是在課桌前埋頭奮進高中生還是在圖書管裡漫遊書海的大學生,是否都想做一名高效率學習的學生?考試周到來時,自己焦頭爛額的翻著課本和筆記,卻看到學霸氣定神閒的看著他的筆記,你在羨慕之餘是否也泛出一絲嫉妒?今天就教給你們高效記筆記的的方法——方格筆記本記筆記,讓你更容易的理解知識,更高效的學習,讓你在考試前不再焦慮。
  • 讀書筆記|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高橋政史
    忽然有一天,經理笑盈盈地走過來,揣著一本書,對我說:「我看你骨骼清奇喜歡讀書,這本書借你看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如獲至寶,雙手伸出,畢恭畢敬地接過這本寶典。對,就是這本方格筆記本使用寶典。很快我就翻完了這本書,覺得它說得挺對的,但就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實踐。
  • 方格本有用途,孝順孫女助爺爺賣方格本成網紅
    一提到方格本,你會想到什麼。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小學生寫作文用的本子。不過近幾年,方格本卻有了另外一種用途,很多人用它來記筆記,據說用方格本記筆記能提高效率,增強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記筆記的方法真有這麼神奇麼?答案是肯定的。《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是日本作家高橋政史寫的一本書,高橋政史是香港一家諮詢公司的諮詢顧問,他平常工作經常需要記筆記,有一次他突發奇想用方格本記筆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於是他出了一本書教大家怎麼使用方格本提升人生,這本《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在日本狂銷12萬冊。
  • 方格筆記,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
    之前記筆記要麼是像上學那會一樣,大段大段地摘抄;要麼是利用思維導圖記錄關鍵詞。這兩種方法不好的地方是:摘抄太麻煩,對於文字筆記依然比較容易忘記。思維導圖對於個人而言,作用更多是體現在梳理邏輯上,記筆記的功能沒有那麼強烈。直到遇到了方格筆記。早上上班途中,打開訂閱的微信公眾號,對其中的乾貨類文章,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其中的整體邏輯。
  • 好閱讀 | 聰明人使用方格筆記本
    字跡潦草,日後翻看時無法重現重點這裡也記,那裡也記,不管什麼都記沒有空白,寫得滿滿當當的比A6字還小,類似記事本型的筆記本如果你出現以上的問題,就要警惕你是否有效的利用筆記90%的人沒有學習過「正確使用筆記本的方法」如果你從現在開始啟航,意味著你將比90%的人提前掌握善用筆記,可讓思路清晰
  • 筆記該如何記?《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呈現多樣高效記筆記方式
    也會出現書中所說的如下情況:前幾年,當我閱讀了高橋政史的《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感覺以前的筆記真的是流水帳,毫無思維邏輯性記筆記的最終目的是體現「再現性「,這是記筆記的最終目的一、方格筆記本的基本準則:行首對其在行首空兩三個字的地方寫小標題(看起來清晰明了,便於整理信息)在比小標題往後兩三個字的地方寫內容項目改變時空一行
  • 運用方格筆記破解寫作難題
    今天晚上我分享的題目是《運用方格筆記破解寫作難題》,未來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將和您分享運用「聰明人專用方格本」來進行選題、寫作以及獲得成果的方法。      今天分享這個主題,是因為我在開設的「成果筆記術」班級做了需求調查,調查的結果顯示,學友們對於寫作問題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其他問題。我開始成果筆記班級的目標,就是為了幫助班裡的學友解決問題,目標達成,取得成果。
  • 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多數人記筆記的技巧停留在學生水平,甚至都不會去想這樣下去會怎樣,而且將其變為了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持續下去的話,不但會影響能力的全方位發展,還會持續阻礙能力的發揮,甚至造成能力的下降。如果你繼續按照錯誤的方法記筆記的話,那麼,你的動腦能力也將慢慢減弱,學習到的知識、技巧、經驗,以及花費在這些學習上的時間都將付諸東流。
  • 方格筆記本工作法——《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近一年來諸事繁雜,一人身兼數人活計,休息日總不免加班加點之餘,日常閱讀重點也由閒適散文變為各種工作方法論,無他,在工作數量看起來不會減輕,工作壓力只會越來越重的大背景下,無法改變客觀環境,就努力讓自己一專多能吧,起碼少被領導批評是真的。在這種功利目標影響下,閱讀也變成以各種日本出品的工作方法書為主。
  • 用了半年聰明人用的「方格筆記本」,我有六條體會,可能對你的學習有用
    : 記憶性筆記本:上課、研討或是要記憶、理解學習內容時記錄的筆記,為了記在腦子裡而寫的筆記。體會一:方格筆記本有助於做信息儲備、提取和使用。看到標題時,我首先注意到的是聰明人,何為聰明呢?聰明是腦子轉得快, 體現在反應快上,要反應快,就是善於聯想,能快速提取有用信息,嫁接起新舊,解決問題。更進一步說,聰明人至少需要有信息的儲備量和快速定位信息的能力。
  • 筆記這樣記,學渣也能逆襲—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解析
    首先,我要問一下,你們在課堂上記筆記時是直接原版照抄呢,還是有捨棄地記錄呢?「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一書中就給出了一種效果比較好的做法。作者主張,先瀏覽一遍板書,然後要有一秒鐘的停頓時間,在這一秒鐘裡,你要仔細記住板書內容,然後再記在筆記本上。作者把這叫做「空白一秒鐘」。
  • 聰明人使用方格筆記本
    與智者對話,每天一本好書,點擊上方△書語人間關注我們喲!
  • 會做筆記和不會做筆記差別有多大?原來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
    猛然一看,《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這本書的題目好像有點以偏概全。甚至有人懷疑,這是不是方格本的推銷廣告啊?不過,我在1月26日讀了這本書以後,覺得日本人對筆記術的研究確實很深入。筆記只是技巧,目的是為了整理我們的大腦思維。為了深入學習整理術,特在此推薦。
  • 從方格筆記本開始,你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筆記本具備「記」 「思」 「傳」這三項功能 【功能一】記憶性筆記本。上課、研討或是 要記憶、理解學習內容 時記錄的筆記,為了記 在腦子裡而寫的筆記。本書將這類筆記本稱為 「學習筆記本」。 ■用「空白的一秒」創造「難以忘記的記憶」將此前:X 「看黑板——寫筆記」的記錄方法改為:◎ 「看黑板——印在大腦中——不看黑板,將印在大腦中的內容重現在筆記本上」。不是一邊看黑板一邊抄寫,而是在「看黑板—抄寫」之間加入「印在大腦中的一秒鐘」。
  • 記筆記的幾大誤區,你中招了嗎?——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從今天起,我們的百家號正式更名為lad閱讀,我們以後將全心全意為學生和職場人士提供效率技巧類書籍的速讀方案。我們會將大家沒有時間或是不想看的書籍的精華內容提煉出來,以供大家快速閱讀,節省大家時間和精力,使大家以最少的成本獲取最多的知識和技巧,感謝大家支持!
  • 書評:《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學習、看書總是記不住,是因為記憶力...
    於是開始質疑自己的腦子,是不是記憶力太差勁了?也許你不是記憶力太差,而是需要一本讓你變聰明的筆記本。高橋政史寫的書《聰明人用方格本》指出,聰明人與不聰明人的區別在於信息整理能力的不同。可我一直在自我嘲笑自己的記憶力不好,原來是學習方法、做筆記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的。《聰明人用方格本》這本書表面上是介紹形式「如何做筆記」的方法論書籍。實際上卻是一本,告訴我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一本書。這本書總共有5個章節,第1章和第2章介紹使用方格本的好處,以及如何使用方格本,是整本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