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聞周刊發文介紹廈門在職黨員亮身份、進社區的好做法 點...

2020-12-12 廈門網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10月26日出版的《瞭望》新聞周刊發文點讚廈門城市基層治理。文章指出,近年來,廈門將「近鄰」作為城市基層黨建的內核,通過制度創新強化黨組織在基層治理格局中的領導力量,選優配強社區黨支部書記,讓在職黨員亮身份、進社區,壯大「黨建朋友圈」,打通基層治理「任督二脈」,使得組織力量穿透基層治理的「最後一米」,形成治理正循環。

  組織力量穿透「最後一米」

  「城市基層黨建的『牛鼻子』,在於激發基層黨組織的力量。」廈門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瀋陽說,近年來廈門以「遠親不如近鄰」理念作為引領,通過將支部建在小區上,把黨旗插在樓棟口,把黨員身份亮進電梯裡,讓黨組織的力量充分覆蓋社區每個角落。

  小區黨組織的腰杆子如何「硬起來」?廈門按照「一小區一支部」原則,組建小區黨支部1138個,實現組織覆蓋率85%。同時,廈門市積極探索通過民主程序,確立小區黨支部對業委會的領導權。「思明區共組建了331個『紅色業委會』,為小區治理提供組織保障。」思明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谷說。

  湖裡區建立了小區書記列席業委會制度以及黨支部先議制度。「凡涉及小區重大事項決策,先由黨支部議定方案,再由業委會或業主大會做出決定。這樣就為業委會的決策注入了組織力量。」湖裡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胡鵬程介紹。

  在此基礎上,社區引導小區支部設立樓道黨小組,並延伸設立黨員樓長、黨員中心戶,形成「小區黨支部——樓道黨小組——黨員樓長」的小區「樓道黨建」格局。

  針對小區在冊黨員稀缺、在職黨員「隱身」的問題,廈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廣泛開展「深化雙報到、為民解難題」活動,要求在職黨員必須回常住地所在小區黨支部報到,參與小區治理。全市已有5.9萬名在職黨員向小區黨支部報到,為群眾解決問題超過8萬件。

  《瞭望》新聞周刊在文中寫道,思明區管幹部提拔使用前,需徵求所居住小區黨支部意見,充分考核幹部「八小時以外」的表現。「這對於在職黨員幹部而言,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與動力,也能夠更全面地評價一名幹部的表現。」思明區委書記廖華生說。

  選好「領頭雁」

  「小區好不好,關鍵看『領頭雁』。我們發現,但凡小區工作做得好的,無一例外是黨支部書記選得好。」廈門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曾麗娟說。

  翔安區新店鎮鼓巖社區是廈門首期保障房地鐵社區之一,也是常住人口1.6萬人的「超大社區」。針對保障性住房社區住戶來自五湖四海、生活習慣不盡相同、鄰裡關係不和諧等問題,社區黨支部通過「書記茶莊」,化解鄰裡矛盾於閩南人日常的泡茶聊天之中。

  「公園能否建一個遮陽擋雨的亭子?走累了有地方坐,晚上可以聚在一起唱歌、聊天。」「社區能不能勸導文明養狗?」「小區能否設立一個圖書角?」這些問題都是黨支部書記彭天河在「書記茶莊」中閒聊得來的訴求。其中不少問題如今已經得到解決,群眾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組織心向著我們,我們也願意為社區多作貢獻!」

  拓展「黨建朋友圈」

  文章介紹說,基層治理,僅僅靠小區遠遠不夠。廈門的辦法是推行「小區吹哨、部門報到」互動機制,在街道大黨工委、社區大黨委層面優化整合成員單位、共建單位、社會力量等資源,104家市直單位到所掛鈎社區報到,推動黨政力量資源下沉入小區。

  位於廈門島最北端的嘉福社區,是個典型的村改居社區,因舊城改造積累了大量矛盾。嘉福社區引入轄區內的28家單位成立大黨建聯盟,定期商討解決社區問題。在共建單位支持下,社區面貌煥然一新。

  「城市基層治理中,各類社會力量、社會組織的優勢和作用明顯。在基層社區,只有黨的組織才有能力凝聚各方力量,有效提升治理水平。」陳瀋陽說。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南昌市在職黨員進社區「六進雙報到」 現場觀摩活動在青山湖區召開
    南昌市在職黨員進社區「六進雙報到」 現場觀摩活動在青山湖區召開 2020-12-22 2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迎豐社區在職黨員周末「進社區」
    懷化新聞網訊: 6月28日恰逢周末,鶴城區迎豐街道迎豐社區召集轄區內的35名在職黨員,開展了首次「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此次活動,除了清理轄區衛生死角之外,還交流和探討了在職黨員如何更好地服務社區群眾的話題。
  • 瞭望新聞周刊-搜狐新聞
    瞭望新聞周刊—狐狐網友熱評最高文章之10秀 搜狐網每日牽手瞭望新聞周刊詳情列表 《瞭望》——中國大型時事政經新聞周刊。新華通訊社主辦,1981年4月創刊。
  • 廣州:23萬在職黨員進社區 以紅色引領綠色發展
    「我是黨員我帶頭,垃圾分類我先行。」在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芳村花園小區,這樣的標語隨處可見。平日裡,一支由社區幹部、社區黨員、社區群眾等組成的垃圾分類指導黨員隊伍,為小區垃圾分類起到帶頭作用,定期組織開展黨員+垃圾分類的社區活動,為群眾講解垃圾分類做法。
  • 《瞭望》新聞周刊刊發文章:首都戰疫啟示錄
    新華社北京8月1日電 即將於8月3日出版的2020年第31期《瞭望》新聞周刊刊發記者李斌、王君璐採寫的文章《首都戰疫啟示錄》。摘要如下:7月20日零時起,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為三級,歷時近40天的再戰疫,取得階段性成果。
  • 番禺祈福新邨284名黨員亮身份服務鄰裡!
    為了讓活動更高效有序進行,確保活動成效,祈福社區實施「三清單」管理模式,即摸清在職黨員底數清單,通過專屬連結報名,實時掌握各個小區黨員數據;摸清群眾需求清單,通過入戶調查,登記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見;精準列好服務項目清單,將所需宣傳的資料進行分類,讓每一名在職黨員「人手一袋」,在走訪中踐行初心服務群眾,在每一件小事中「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
  • 在職黨員回社區報到是個好事兒
    今天撩了一眼網上的新聞,無意中從千龍網看到一個消息,標題是《北京市在職黨員回社區報到:我為社區做一點實事兒》,文中有這麼一段話:「黨員回社區報到做什麼?怎麼做?近日,記者走訪了幾名回社區報到履職的普通黨員,他們參與社區的活動,發揮專長幫社區居民辦了實事解決了難題。
  • 統計先鋒獲贈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
    》新聞周刊贈閱儀式在太原市圖書館馬克思書房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璐,《瞭望》新聞周刊黨委常委、紀委書記何君臣,新華社山西分社副社長汪振望等領導出席了贈閱儀式,贈閱儀式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馬竣敏主持。》新聞周刊,我局郭瑞等統計先鋒一同參加了贈閱儀式,接受贈書。
  • 市婦聯開展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雙報告」活動
    市婦聯開展黨組織和在職黨員進社區「雙報到雙報告」活動 2020-11-17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完善黨員承諾踐諾制度——亮明黨員身份 更好服務群眾
    江西萬年縣在176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兩新」組織中開展以「亮身份、明崗責、創佳績、爭先鋒」為主要內容的「黨員示範崗」活動。——編 者  單位在職黨員:8小時內外都應「在狀態」  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在職黨員有其特殊的身份,8小時內他們是「單位人」;8小時外,他們是「社區人」,工作身份雖特殊,但黨員身份並不因時間空間的變換而改變。
  • 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招聘記者編輯
    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招聘啟事  《瞭望》新聞周刊由新華通訊社主辦,1981年4月創刊。刊物獨家發布來自中國高層的第一手資訊,深度解析重大時事內情,其新聞報導具有難以替代和難以模仿的權威性,能給讀者帶來權威的新聞洞察力,被譽為中國極具主流影響力的新聞周刊。
  • 戰疫先鋒 | 靖江三千在職黨員投身社區戰「疫」一線
    機關黨員進社區,吹響聯合抗疫「集結號」  「你好,請搖下車窗,配合測量一下體溫……」這是靖江市科技局在職黨員王躍軍最近在南環花苑入口重複最多的一句話。在防疫一線有苦也有累,但疫情就是命令,作為黨員我們責無旁貸!」靖江團市委在職黨員張文丹如是說。  一社區一專班,下好社區抗疫「整盤棋」
  • 西安市長安區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 捐衣贈物暖人心」活動
    12月26日上午,長安區郭杜街道居安路第二社區黨支部聯合長安區衛計局、長安開發採編中心、長安區第二小學、茅坡新城幼兒園、長安區合療辦、長安區衛生計生綜合監督所等單位在職黨員,開展了「在職黨員進社區 捐衣贈物暖人心」活動
  • 街道社區吹哨,在職黨員報到,海陵城南用「加減乘除」法書寫「抗疫...
    中國江蘇網3月10日泰州訊(邱雅 申富山)「我很樂意走出家門、走進社區,主動亮明黨員身份,發揮個人特長,為服務居民出份力。」疫情發生後,泰州市海陵區城南街道巧做「加減乘除」法,全面組織發動在職黨員衝在「疫」線,守在卡口,疊加疫情防控力量,書寫在職黨員的「抗疫答卷」。
  • 熊運浪書記在《瞭望》新聞周刊上發表署名文章《激活社會...
    9月26日中共南昌縣委書記、小藍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熊運浪在《瞭望》新聞周刊第39期上發表署名文章《激活社會治理的基層基因南昌縣深入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建設和「六好」基層黨組織創建工作,全面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2019年共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33個。同時,堅持抓黨建促村集體經濟發展,184個村集體經濟「空殼村」全部脫殼清零。發揮黨員幹部戰鬥力量。
  • 大龍社區「紅馬甲」穿街走巷,在職黨員服務社區助力創文!
    ,發揮在職黨員回社區報到服務的作用,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專項整治行動,動員廣大黨員積極參與落實文明城市專項整治行動,帶動社區各方面資源力量,紮實深入全面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9月4日下午,石碁鎮大龍社區黨委、石碁鎮政府駐社區工作組牽頭組織開展了「黨旗飄揚、黨徽閃亮」共創文明城市活動。
  • 通州在職黨員帶社區老人學英語
    通州組織在職黨員「回社區集中報到」,2.8萬餘人次參加線下活動新京報訊 (記者許雯)在職黨員利用「八小時外」服務社區,參與社區治理的「回社區集中報到」服務活動正在通州區持續進行。6月9日,通州區北苑街道長橋園社區鐵路小區內,多位在職黨員和社區車位自管隊代表手握工具,站在雨中,他們要給社區內的173個固定車位地鎖貼上顯眼的地標。社區在職黨員田建軍就是其中之一,他蹲下去,將地鎖放平,再把寫有車牌號的地標貼在地鎖表面,以避免尖銳鋒利的地鎖傷及小區內往來的老人和孩子。
  • ...牢記使命|陽江市公安局深入開展「黨員亮身份、黨群心連心」活動
    結合市委部署開展的「黨員亮身份、黨群心連心」活動,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多措並舉,推動廣大黨員民警亮身份、守初心、擔使命,在服務群眾中走在前、作表率、當先鋒。開展「七進」活動 全力解民難暖民心梁進海同志(右二)走訪江城區金灣社區市局各黨支部黨員民警廣泛深入對點村委社區開展「萬警進萬家」暨「七進」主題宣傳黨日活動積極開展「萬警進萬家」暨全市公安機關「七進」宣傳主題黨日活動
  • 戰「疫」一線黨旗飄揚市直機關在職黨員投身社區防控
    為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市直機關在職黨員深入社區,切實織密病毒「防控網」。2月11日晚上六點,在融御社區門口,剛剛下班的在職黨員們積極投入到小區封閉管理工作中,有的負責值守出入口,有的負責為出入居民測量體溫……作為在職黨員,他們都在用行動守護自己的家園,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 市文化館黨支部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我為創城做貢獻」活動
    為紮實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社會。9月4日上午,西寧市文化館黨支部組織全體在職黨員前往城中區解放路社區開展了「在職黨員進社區·我為創城做貢獻」創城義務宣傳志願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為鞏固創城成果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