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佳畫專注於書畫傳播推廣,為文化領域添彩
清代畫家樊圻:金陵第二才子,醉美江南風光
圖/樊圻 文/風流佳畫
明末清初,畫壇有一男團組合出道,成員有八人,因其多在金陵地區活動,人稱「金陵八家」。今天聊的這一位,就是這八家當中的一家,他叫樊圻。
樊圻,明萬曆四十四年出生,康熙三十三年後,卒。字會公,是江蘇南京人,當時稱江寧。
樊圻擅長畫山水,畫花卉,畫人物,其部分作品藏於博物館內,比如《柳溪漁樂圖》,今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樊圻還有個兄長,叫樊沂,哥倆名字很像。
01金陵八家,何許人也
剛才說到,樊圻這位畫家是有組織有背景的,那咱就先點個名兒,看看金陵八家都是何許人也。
金陵八大才子包括有龔賢、樊圻、吳宏、鄒喆、謝蓀、葉欣、高岑、胡慥八位成員。既然樊圻排第二,看來他在團隊裡的地位不低,副隊長一職非他莫屬。
另有江湖傳聞說,當時的金陵地區,比較活躍的畫家並不少,只是不在這八家之內,比如陳卓、武丹等人。
可以說,金陵畫風的興起,這些人都有一定的引領作用。在創作思維和繪畫技法上,金陵八家的風格已經突破了傳統,有了自己的獨特面貌。假如,把這個男團放在今天出道,那一定是頂流。
02秀逸雅致,大美江南
樊圻的山水畫,描繪了很多江南風光。效法董、巨、黃、王和劉松年諸位名家,巧妙精緻的構圖,鮮明亮麗的色彩,細緻緊密的皴法,再配合嚴謹工整地用筆,真是神形兼備,美不勝收。
也有人評價樊圻的山水畫,無外乎兩種創作思路:青綠山水的細路,這是一種;水墨山水的粗簡,這是另一種。可謂是自成風貌,別有一番美景在眼前。
03迷人花卉,紙上芬芳
樊圻筆下的花卉圖,神韻俱佳。比如《月季圖》,畫上的月季優美動人,月季的花瓣輪廓以雙鉤描繪出來,藤黃渲染略設。
花蕊以硃砂點寫,再用色彩染畫出葉片枝條的向背明暗,得沒骨畫法之韻味。整個畫面清新雅麗,構圖別有新意。
樊圻的《歲寒三友圖》,畫的主角是水仙,梅和山茶。用白描法展現梅花和水仙,清新生動;用沒骨法描繪山茶和水仙葉叢,柔和潤澤;
以墨線勾勒梅花的枝芽,赭石染色,點苔少許;中間的奇石處,沒有用線勾,而是以積墨法渲染而成,又以留白做線勾畫形狀層次。
畫面整體觀之,清新脫俗,盡顯歲寒三友的高貴之態。
看來,樊圻能在金陵八家中位列第二,並沒有浪得虛名了。
—END—
本文由風流佳畫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