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時,如何有效調節好情緒?

2020-10-09 親貝網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帶娃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在別人看來,不過就是在家帶一天娃。但實際上帶娃多辛苦,只有自己家人才知道。別人眼裡的乖寶寶,只有自己才清楚到底是個怎樣的小「魔丸」。

很多媽媽由於沒有人幫助,不得不全職在家帶娃。每天醒來就是照顧娃的一日三餐,睡著了也要留上一隻耳朵聽著孩子是不是翻身蹬被子了。就怕萬一,孩子被子拽起來捂著口鼻了,也怕孩子一腳把被子蹬下去,晾感冒了。

每天24小時的忙碌,會讓不少的媽媽幾近崩潰,而後變成了一個暴躁的媽媽。

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媽媽如何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呢?

【不要事事擔,事事攬,學會撂挑子】

記住,你是有老公的。

記住,老公是用來使用的,不是用來讓他躺著,讓他癱的。

很多媽媽之所以有很多壞情緒,大都是因為自己左手抱著娃,右手朝著菜,而老公對著手機嘴角含笑。而當你餵完娃,他依舊痴心不改地捧著手機。

所以媽媽們有時要學會「離家出走」,出走一小時兩小時,去見朋友,去買漂亮的衣服給自己穿。

【化抱怨為商量,化指責為交流】

話語是最傷人的,不要喋喋不休地抱怨這抱怨那。我們就事論事,養孩子的問題就說養孩子的問題,不要牽扯到別人有鑽戒而我只有520的紅包。當你抱怨老公不幫你做家務時,你可以嘗試這樣商量,你要洗碗還是照顧孩子十分鐘呢?你要晾衣服呢還是給娃洗澡呢?嘗試多給幾個選項,讓他有得挑。

【要精緻,要漂亮】

我知道媽媽沒有很多打扮的時間,但是臉要是乾淨的,洗臉的時間一定要給自己留出來。衣服買不了貴的,那也不要邋裡邋遢的。女人的幸福感非常簡單,可能是一條新裙子,可能是多搭配了一條項鍊。

【培養自己的小愛好」】

人都渴望成就,而帶娃,是最難獲得成就的,只有將來等你娃金榜題名了,人們才會轉頭想起你這個背後的女人。因此作為母親,我們自己去尋找「成就感」,而且,這種成就感一定要發出來,發在朋友圈。

【不要把怒氣撒在孩子身上】

孩子是無辜的,你左手提著蔬菜,右手拿著大米,在你面前蹦蹦跳跳的孩子偏偏把鑰匙掉在了地上,你已經累得氣喘籲籲了,還得給他撿鑰匙。你困得上眼皮跟下眼皮打架,他卻還纏著你講故事,不肯睡覺。你教他要懂禮貌,可是出去外面他卻誰都不搭理。這些情況,你劈天蓋地一頓臭罵有啥用,不過是在你腦門上都印了個瘋婆子的形象。

孩子需要時間長大,懂事,媽媽需要時間沉澱、修煉。

不要急不要慌,做一個好情緒的媽媽,會將幸福感帶給全家。

相關焦點

  • 如何有效調節好情緒?相關的新聞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帶娃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在別人看來,不過就是在家帶一天娃。但實際上帶娃多辛苦,只有自己家人才知道。別人眼裡的乖寶寶,只有自己才清楚到底是個怎樣的小「魔丸」。很多媽媽由於沒有人幫助,不得不全職在家帶娃。每天醒來就是照顧娃的一日三餐,睡著了也要留上一隻耳朵聽著孩子是不是翻身蹬被子了。就怕萬一,孩子被子拽起來捂著口鼻了,也怕孩子一腳把被子蹬下去,晾感冒了。
  • 如何有效的調節負面情緒?
    當代社會的壓力競爭大,生活中也難免會出現一些難題和不愉快的事情,不良的情緒對我們的生活,家庭,心理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我們面對著不良的情緒,要學會及時的調整心態,減少負面情緒,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活中,我們要積極地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緩解負面情緒的方法有哪些?掌嗨app社群裡的情感導師分享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學生開學如何調節好情緒
    開學心理支持:如何調節好情緒淮陰師範學院心理中心 今天炎炎夏日在八月末接近尾聲隨著初秋的到來我們迎來新的學期而你是否已經準備好了呢? 當我們從半年多的居家生活和網課模式切換到學校的集體生活和面授學習時,需要一個適應和調節的過程。
  • 如何引導孩子調節情緒
    孩子從三歲左右開始就已經能夠體驗到討厭、傷心、抱歉、擔憂、害怕、妒忌等豐富的情緒感受,但他們對情緒的察覺和應對還處於萌芽階段,當他們遭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他們常常不知道如何應對。他們一般採用哭鬧、攻擊、畏縮等最原始的方法來表達內心的負面情緒。 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情緒,被處在情緒中的孩子們種種行為所困擾的時候,我們需要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去調節自己的情緒。
  • 中小學教師情緒調節的有效策略
    先行關注的情緒調節發生在情緒產生之前,其中包含情景選擇、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認知改變四個環節。情景選擇策略是指人們有意識地迴避某些誘發不良事件的情緒或情境以調節情緒,一般是個體最先使用的情緒調節策略。如教師在日常工作場景中,為防止產生不愉快的情緒而避免在辦公室中談論某些熱點話題,或在遇到嚴苛的學校領導時會繞道走的行為就屬於情景選擇策略。
  • 特殊時期長期宅家,拒絕崩潰帶娃模式,家長以身作則調節情緒
    我明白是因為我的情緒不對,她明顯的感覺到,很不安,所以我離開她就睡不安穩。親子之間的聯繫真的很奇妙呢!情緒會相互影響父母的情緒會情緒孩子,孩子也會從父母身上習得很多行為。疫情期間宅家帶娃那麼久,估計很多父母情緒也會很抓狂,覺得帶娃怎麼就那麼累,怎麼就那麼不聽話。
  • 這樣做,助你有效調節負面情緒
    他們能消除恐懼,滿懷希望,付諸行動,能夠尋找合適的「解藥」,進行情緒調節。02 調節情緒的特殊策略——認知重評情緒調節是指人們在面對圖片或視頻、爭吵或壞消息等情緒刺激因素時,影響或改變自我感受的過程。格羅斯等人已經發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認知重評是最有效的情緒調節技術之一。比如,當一個人經歷負面情緒時,這個技巧能夠最有效地平抑情緒反應。此外,這種技巧與良好的心理狀態存在一定的關聯,在美國,經常運用這種技巧而且運用得好的人,往往幸福感最高,抑鬱程度最低。
  • 情緒低落時,調節情緒的三個方法,第二個非常有效!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在世總有不稱心的時候,被誤解,被猜忌,被批評,被冤枉,消極心態使人情緒低落,如果一個人長時間陷入消極情緒狀態會導致抑鬱症的發生,為了避免患上抑鬱症,調節情緒顯得非常重要。
  • 十一帶娃出去「浪」,如何乘火車或飛機?寶寶出行攻略寶媽請收好
    但帶寶寶出行,去一些遠地方,肯定會涉及乘坐火車或飛機的問題,所以今天就來說說帶娃出行那點事,這份寶寶出行攻略寶媽請收好!另外,可以適當準備娃專用的退燒藥、腹瀉藥以防萬一,畢竟進入秋季,是感冒流感的高發季節。4. 住宿方便提前訂好領孩子出門浪的話,提前要把住宿方面給定好,能省不少的事。如果帶寶寶串門,提前聯繫好家人去接站,這樣會方便很多哦。
  • 面對挫折自責時,如何調節情緒儘快復原?
    減肥面對美食卻控制不住嘴,決定日更寫作卻堅持不了幾天就放棄,情緒急躁和家人因不同意見發生爭執,對工作做了充分準備卻還是失敗......這個時候你的情緒是怎樣的?你懂得如何化解嗎?01 「太好了......&34;丟臉&34;算了吧「乾脆放棄,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只有真正從情緒中走出來,才會正面面對,積極調整自己,接下來我要怎麼做才會真正改變提升自己。如何調整?
  • 如何自我調節情緒控制脾氣
    情緒包括喜怒哀樂,人生百態五味俱全,有些人的暴脾氣怎樣也控制不住,情緒也很容易「泛濫成災」,我們要做情緒的主人,將情緒控制在自己的手掌之內,那如何才能更好的控制情緒呢,這是個很難的問題。自然陶冶:人生在世,喜怒哀樂皆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可在晚飯過後到附近的公園散散步,痛苦的玩一天,對改變不良情緒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 如何教學情緒調節技能
    殊心小編:很多人在我們後臺留言說對兒童的情緒調節這一主題很感興趣,但實際上情緒調節技能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如果孩子的情緒問題是「目的導向的」,也就是說是為了達成某些目的出現了情緒性行為問題,那麼您需要運用行為管理的策略進行幹預。如果是非目的性情緒,您可以教孩子一些應對策略來幫助他們調節情緒。
  • 如何快速調節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明明很小的一件事,卻影響我們一天的情緒,或做出不理智的決定!那麼當我們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快速調整好自己的心情,讓我們可以更理性的做出判斷呢!接下來給大家整理了幾個快速調節情緒的方法,快來看一下吧。
  • 如何幫助孩子們調節他們的情緒
    毫無疑問,我們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時代,因此,隨著日常生活發生巨大變化,許多家長都在擔心孩子的學業、社交和情緒發展。很多來訪者找到我們希望可以通過心理諮詢來幫助他們的孩子調節情緒,從而可以面對各種事件帶來的挑戰。
  • 如何調節你的悲觀情緒
    說來也怪,這兩天我遇到很多情緒不佳的朋友及同事。讓我心有餘悸的便是好兄弟的表妹——佳佳。說起佳佳,我的這個心啊拔涼拔涼滴。昨天上午,我和另外幾位曾經一起共事過的朋友去佳佳上班的地方看她之時,她剛被她們老闆罵了一通。
  • 想讓孩子有效調節情緒,關鍵在「認知重評」
    由於孩子的經驗和認知有限,所以,當孩子遇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東西時,孩子容易展現出情緒化的一面。而且,孩子在心理上會傾向於依賴父母。當最親近的人與自己的意見不符時,孩子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在遇到問題時,經驗的空缺也會讓孩子感覺到恐慌和無措。
  • 孩子在家脾氣大,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
    具有較高情緒調節能力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時往往能維持一種正性情緒,控制並且轉化自己的負性情緒,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那麼,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呢?(1)父母以身作則,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父母在生活中,要對自己的情緒時刻保持覺察,因為家長檢視自己的情緒模式比矯正孩子的行為更有效,這正是「身教重於言傳」的意義所在。家長的情緒模式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模式,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一定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 一起面對焦慮,寶媽應該如何調節負面情緒
    曾經的高跟鞋和口紅不適應與帶娃的生活,女性形象變得邋遢不堪。有人生娃像玩一樣,有人生娃全家都累的半死;有人生一個娃娃沒有工作,有人生幾個娃依然事業有成;有人打掃房間一兩個小時,有人打掃房間一天也收拾不利索;有人生了寶寶家庭很幸福,有人生娃後家裡天天雞飛狗跳。原因就是寶媽的能力欠缺。
  • 帶娃焦慮?娃也很焦慮!如何緩解?專家「支招」
    帶娃焦慮?娃也很焦慮!如何緩解?面對孩子的各種焦慮情緒,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緩解,與壓力和焦慮「化敵為友」?》,其中提到了「兩個一」行動:促進學生每天與同學、家人有效溝通交流15分鐘;引導學生每天至少參加1小時體育運動。
  • 產後這些表現非「抑鬱症」,只是不良情緒,可通過這些方法來調節
    朋友說到自己沒事兒就和寶寶待在家裡,即便帶娃出門,也不想和人打招呼交流。不會照顧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媽媽... ...其實,很多寶媽,包括我自己在產後,都或多或少都有朋友這樣的情況。不同的是,有的寶媽能很好的調節好自己,家人也能理解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