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躲過側切的產婦,大都知道這5個用力技巧,還能讓產程加快

2020-12-25 龍寶育兒

很多寶媽在臨產的時候,都會擔心這兩個問題,順產要怎麼用力?萬一側切怎麼辦?其實,這兩個問題可以合二為一,因為只要順產正確用力,側切的機率就會減少到最低,如果產前胎位良好,且寶媽完全有能力生下寶寶,正確用力不但能夠避免側切,還能夠讓產程加快,減少了很多產後的痛苦。

用力姿勢要正確

大家都知道,寶媽在產房外經歷了第一產程,即宮口開全後,才能進入第二產程,這個時候就會去產房了,分娩才真正開始,一般初產婦要經過1-2個小時才能生下寶寶,經產婦大多會在1個小時內完成分娩過程,所以分娩姿勢是十分重要的,正確的姿勢可以讓寶媽的力量發揮到最大,那麼什麼用力姿勢才是正確的呢?

產婦上產床後,要保持半做半躺的姿勢,可不要因為第一產程的虛脫而有懈怠感,一定要明白「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兩手要抓著產房的兩側把手,大腿儘量打開,儘可能多地暴露生產部位,雙腳要在踏板上踏實,就像開車一樣,保持最有力的踩離合的姿勢,同時醫護人員也會配合產婦調整產床的高度,保證產婦擁有最佳的用力姿勢。

用力方向要找對

很多媽媽分享經驗的時候,都說生孩子要正確用力,就跟拉大便一樣,雖然說得有點糙,但是話糙理不糙,就是這個原理,分娩時主要是屏氣用力,切忌大喊大叫,發力部位也會集中在腰腹部和盆底附近,用力把胎兒往引導和肛門附近推進,這才是正確的方向。

用力切忌半途而廢

宮縮疼痛來臨的時候,醫生通常會讓產婦深吸一口氣憋住,然後力氣都集中在下面,可不要半途而廢,因為疼痛突然就洩了氣,這樣不但會加長產程,力氣還會白白損耗,如果實在憋不住,可以換口氣繼續用力,一次宮縮來臨,寶媽最好讓配合醫生,使用兩三次這樣的有效力量,產程就會向前推進。

宮縮間隙要趕緊休息

宮縮不是一直持續不斷,而是有時有晌,在宮縮的間隙,寶媽要停止用力,因為宮縮間隙的發力是無效的,此時寶媽更應該做的是保存體力,留著下一次宮縮時再牟足勁。

胎頭快娩出時,更應該注意用力

產婦一定要聽清助產士的話,胎頭快娩出的時候,寶媽也感覺看到了希望,此時更願意用足力氣把孩子生下來,殊不知這樣做最容易導致會陰撕裂,如果助產士不讓用力,最好要哈氣,採用吹蠟燭的方法進行呼吸,越是到關鍵時刻,越要積極配合指令,等到胎頭順利娩出,基本就可以鬆一口氣了,側切的可能性不大了。

當然了,很多媽媽在分娩前就做足了功課,腹式呼吸法,凱格爾運動等,都是為了儘快娩出胎兒,增強生產部位的肌肉力量,當然了,側切誰也不可預料,產房的臨時情況非常多,寶媽真的要面臨側切,也不要情緒緊張和失落,相對於撕裂傷,側切是最好的方案,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人事聽天命,把該做的都做好做足,側切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胎兒也能健康地娩出。

相關焦點

  • 順產的孕媽一定會側切嗎?答案是否定的,記住這5個用力技巧
    另一方面又害怕順產的痛,更害怕順產的時候會被側切。其實只要學會了正確的方式,不僅能幫助孕媽好用力,還能減少側切的機率,而且孩子生下來也會比較順利。順產但是不想側切的孕媽,只要記住這5個用力技巧就好了。1.該用力時再用力一般來說,對於初產婦來說,正常的產程過程需要12~16個小時。
  • 分娩時產婦這樣用力,有助於產程加快,還不會傷害寶寶
    可凡事均有熟練度一說,作為第一次生娃的產婦,很多準媽媽躺到了產床,卻不知如何用力,有些甚至還會用蠻力分娩,不僅消耗了產婦大量的體力,也無形中增加了分娩的難度。要知道懂得正確運用產力分娩的準媽媽不僅可以加快產程,還能讓寶寶順利出生,因此產力的發力技巧成了每個孕媽都理應知道的重點知識。
  • 順產不想側切挨一刀,孕媽媽怎麼破?這些分娩用力技巧一定要知道
    其實,並不是每個順產的產婦都需要側切的,如果順產各方麵條件都良好的情況下,而且寶媽有會正確用力的話,是根本不需要側切的。1、寶寶過大。很多側切的寶媽都是因為寶寶多大,雖然說孕期醫生會讓孕媽媽多補充營養,以保證胎兒的發育所需。但是如果寶寶過大的話,會導致產程延長,對寶寶和產婦都是很不利的。
  • 孕婦學會五招躲過順產側切
    側切術是指在第二產程期間,當宮縮時,寶寶的頭露出大約2-4釐米時,在陰道周圍(即會陰)做的一個切口。這是為了當出現產程延長或胎兒窘迫徵兆時加快分娩,在有必要使用產鉗或胎頭吸引術(真空抽取法)時、以及寶寶是臀位時,使分娩更容易。
  • 側切:你最應該知道的問題
    作者:寶寶知道 落葉紛飛秋天孕婦還要定期做產前檢查,以便於早期發現媽媽和胎兒異常情況,及早糾正和治療。使孕婦和胎兒能順利地度過妊娠期和分娩期。為什麼要側切?陰道和肛門之間的部位就是會陰。通常只有2-3cm長、5cm厚,但生產時可以拉伸至約10cm長,0.5-1cm厚。
  • 孕婦想順產,但害怕側切,不如剖腹產?說說關於側切那些事兒
    「聽說現在順產基本上都要側切,一聽就覺得很疼,我可不要,還不如直接剖腹產呢。」一位懷孕8個月的孕婦說道。「是啊,這側切估計要很長時間都不會好吧,會不會對以後的生活有影響啊?」聽幾個孕媽媽湊在一起聊天,作為過來人,我發現有不少孕婦對於順產和側切並不了解。
  • 順產時間短少遭罪,孕媽提前學會用力方法,三個產程更省力
    大家都知道,順產不但對胎兒好,對媽媽的身體恢復也更有幫助。如果胎位和胎兒大小都合適的情況下,醫生也會鼓勵順產的。 為什麼同樣是順產,有的人幾個小時就生完了,可是有的人卻折騰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小時。
  • 為什麼99%的女人都怕側切?怕挨刀更怕影響性福
    :聽說10個順產媽媽9個要側切,真的嘛?是有很多順產媽媽需要才側切,但這一刀並不是不能躲過——準備工作不是在生產時,而是在孕期。只要媽媽在孕期做好這些事情,側切可能大大降低哦。為什麼要側切?這是很多媽媽想知道的,並不僅僅是「躺著,只知道咔嚓切了一刀」。 所謂的側切,是媽媽們在順產時有各種不順利的情況,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在會陰部做一個斜形的切口,來保護媽媽和新生兒: 對新生兒而言,一旦發生宮內窘迫或有其他需要加快產程的情況時,側切能儘快讓寶寶出生。
  • 第一產程需要用力嗎?別將力氣用錯地方
    作者:寶寶知道 煜晨麻麻第一產程不需要用力。在第一產程2/3的時 間,即使子宮已規則地收縮,也不 必急著用力。雖然用力會使孕婦感 覺舒服些,但由於子宮尚未開到足 以使胎兒通過的寬度,所以,此時 用力對分娩進行毫無益處。
  • 順產都要側切嗎?這些情況下需要,避免側切需要做到這3點
    有部分自然分娩的產婦在胎兒將娩出時,醫生會選擇會陰部的側切,以助胎兒順利娩出。但側切傷口讓很多產婦心有餘悸。自然分娩,都有側切的必要嗎?什麼情況下需進行會陰側切?不是所有的產婦都需要行會陰側切,醫生根據臨床經驗評估產婦第二產程中會陰條件、胎兒因素、產婦本身條件、助產方式、產程時間選擇,是否需要進行側切。
  • 順產有三個產程,想超快順產,產婦會用力很關鍵
    在影視劇中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在生娃的場景之中,產婆或是醫生在這個過程中,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用力啊,但生娃的時候到底該怎麼用力,很多孕媽都不是很清楚……甚至因為不會用力讓自己吃了很多的苦。下邊一起來看看三個產程的全過程和用力技巧:
  • 側切傷口注意清潔就行?還有這4個護理要點,產婦最易忽視
    順產時進行會陰側切是醫生在對孕婦進行分娩時非常普遍且默契的行為,若產前孕婦沒有特意進行說明,醫生在孕婦進行分娩過程中,多數會根據孕婦具體分娩情況實施側切。會陰側切是在會陰部剪開一道1cm左右的切口,以加快孕婦產程,同時防止孕婦會陰撕裂,保護盆底肌肉的一種手術,雖然側切對於分娩過程起著重要的加快和保護的作用,但是依舊會有一些孕婦對於側切會有疑慮,怕疼,怕產後傷口疼痛,護理麻煩等,但很多時候是否需要側切都不是孕婦能決定的,為了母嬰健康,醫生都會慎重考慮後才進行。
  • 產婦生孩子,掌握這4個用力小竅門,就能避免側切少受罪
    產婦生孩子,掌握這4個用力小竅門,就能避免側切少受罪每個孕婦媽媽在最後的時候都會面臨生寶寶的情況,很多人就擔心了,到時候是選剖腹產還是選順產呢?這個岔路口讓孕婦媽媽不知道要往哪裡走,不過現在很多孕婦媽媽都知道順產對於寶寶來說會更加的好一些,不過順產既疼還可能要開側切,這讓孕婦媽媽有些吃不消了。不過下面有四種生寶寶的時候用力的小竅門,產婦生孩子時只要掌握了它,就可以避免側切了,少受點罪了。
  • 順產怕側切疼?經歷過的媽媽表示:比側切更疼的是這2件事
    在很多即將分娩的孕婦眼裡,側切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事實上,在外人眼裡,側切也確實是非常嚇人的,但是經歷過分娩的絕大多數產婦對於側切肯定是沒有什麼感受的,因為她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被側切的???目前,臨床上應用的疼痛評估其中之一的「長海痛尺」就是將疼痛分為10個等級,而第十級是形容:無法忍受,嚴重影響睡眠伴有其他症狀或採取被動體位,相信分娩就是屬於這一級。而側切呢,頂多就屬於第7級:嚴重擦傷刀傷。想像一下,如果一位孕婦正在經歷10級疼痛,而只用一秒的7級疼痛就能結束這巔峰疼痛,哪位孕婦不會幹?這交易簡直不要太划算。
  • 想要產程快少遭罪,加快宮口打開是關鍵,這些問題準媽媽要搞清楚
    當然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畢竟每個產婦的產力不同,胎兒大小也不一樣,生產過程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影響生產的順利進行。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第二產程耗費的時間絕對不能超過2個小時,一旦超過2個小時就屬於產程延長,胎兒很可能會出現窒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醫生可能會對產婦側切、使用產鉗或者順轉剖。
  • 產婦:我不想側切!醫生:也不是不行,「自然撕裂」你了解一下
    我們都知道,剖腹產需要在肚子上挨一刀,卻不知順產也有挨一刀的命運安排,這一刀就是「側切」,行話中更有「十個產婦九個切」的恐怖之說,也就是說順產分娩中,有90%以上的產婦都要經歷側切或撕裂。原因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側切是產婦分娩過程中,人工幹預的一種助產方式,有助於幫助胎兒順利分娩,也是對產婦的一種有效保護。
  • 自然分娩時,孕婦掌握這3種用力技巧,生寶寶會輕鬆很多!
    產婦和寶寶順產雖好,但是卻是一件體力活,如果不知道用力技巧的話,很容易在分娩的過程中體力耗盡最終「順轉剖」,這樣就會兩頭受罪,因此筆者在諮詢過產科醫生之後為大家總結了一下自然分娩過程中的用力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順利分娩哦!
  • 明明是順產,還要挨一刀,產科醫生:避免側切,做好這5點很重要
    她說分娩一切順利,沒有側切。這時候,群裡好多媽媽投來了羨慕的目光。群裡大多數選擇順產的媽媽,幾乎都沒有逃脫側切的命運。這時候有幾位即將分娩的準媽媽就開始在群裡@我了,說自己都狠心選擇順產了,能不能不挨這一刀啊?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會陰側切?
  • 側切還有好處?3大優勢4個護理重點,準媽提前了解能少遭罪
    說起側切,相信大部分女性都是比較牴觸的,尤其是那些處於臨產階段的孕媽們,一想到要被開一刀,恐懼和焦慮瞬間湧上了心頭。實際上,並不是每一個產婦在順產過程中都需要側切,如果生產順利,就沒有側切的必要,但如果在產程中出現了生產困難的情況,那麼就有一定的可能性需要側切。
  • 孕產知識科普:順產孕媽怎樣避免側切?側切後寶媽應該怎樣護理?
    我們都知道,剖宮產的孕媽肚子上會挨上一刀,這對身體傷害是很大的,所以我們都提倡自然分娩,但很多寶媽卻沒有想到,自然分娩也有可能會挨上一刀,只是這一刀是劃在會陰上而不是在小腹,這就是順產過程中的側切。初產時,頭位分娩時會陰緊張、會陰體長、組織硬韌或發育不良、炎症、水腫,或遇急症使會陰未能充分擴張,會陰易發生嚴重撕裂,這種情況,醫生一般會為了胎兒和孕婦自身的健康,選擇會陰側切。胎兒頭部過大。初次生產時,胎兒頭部過大,無法順利通過產道或胎兒胎位為臀位經陰道生產困難,出現這兩種情況下需要及時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