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是把雙刃劍,只有正向引導,才能成激勵孩子的「利器」

2020-12-16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媽媽,我今天看到我朋友穿了一條超好看的粉粉的裙子,看起來好漂亮啊,我也好想要啊。我朋友都有了,你給我買好不好?"回家的路上,孩子跟我提出她想要買一條和她朋友一樣的裙子。突然發現孩子的"嫉妒心"慢慢的變強了。比如說:前幾天,她們班級考試,她考了第三名,她回家說,她下次要考第一名,超過所有的人……

嫉妒心理,人皆有之。因此,孩子擁有"嫉妒心"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寶寶最早在三個月的時候就會表現出"吃醋"的行為;在兩歲左右則會逐漸表現出嫉妒、害羞、驕傲等較為複雜的心理。

其中有一個比較典型的表現之一就是:不能夠容忍身邊親近的大人疼愛別的孩子,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但是,"嫉妒"一詞在絕大多數人的潛意識裡就是一個貶義詞,因此很多的家長會認為孩子擁有"嫉妒心"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允許孩子有這種"嫉妒"的心理,對於"嫉妒"這一詞存在很大的"誤解"。

家長對於"嫉妒心"的那些誤解

對"嫉妒"一詞本身的誤解從小我們同樣被家長教育:做人不能去嫉妒別人,嫉妒他人對自己和他人都不好。好像嫉妒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東西。事實並非如此,凡事都是具有兩面性的,人的"嫉妒"也是同樣的道理也具有兩面性,是一把雙刃劍。

嫉妒"一詞在絕大多數的家長眼裡認為孩子有"嫉妒心"就會不上別人的優勢,總是把別人的成功歸功於外界的因素,進而產生了一種怨恨、排斥的敵對的消極心理。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非常的不利的一種心理。

對"嫉妒"的類型不了解《心理學大詞典》對"嫉妒"的解釋是這樣的:嫉妒指的是:通過自己與他人進行比較,從而發現自己的才能、名譽、地位或者是其他的方面不如別人進而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複雜的情緒狀態。

所以說:嫉妒也是存在可取的部分。

並且早就在2015年的時候,心理學家vandeVen提出了有關於"嫉妒"類型理論,並且講"嫉妒"分為:"善意嫉妒"和"惡意嫉妒",簡單的來說:"嫉妒"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家長能夠正向引導孩子的話,能夠使其成為激勵孩子的"利器"。"善意嫉妒"它能夠增加人們為了達到所"嫉妒"的目標而並不會產生"惡意嫉妒"的敵意,因此的善意的嫉妒,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善意嫉妒"對孩子有大益處

"善意嫉妒"能夠讓孩子突破認知局限、突破自己經過深入的研究,心理學已經通過研究發現:"嫉妒心"有的時候對於自我成長的進步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並且能夠幫助人突破自我認知的局限,並且通過不斷的努力進而突破自己。

心理學家們同時還認為,"善意嫉妒"的人,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嫉妒羨慕他人的同時也明白自己做哪個方面的能力是比較的欠缺有待提高的,而不是將別人的一切順利都以他人是處於好的外界環境的因素這樣的方式來安慰自己。

在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後,他們會將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去提升自己能力不足的方面,努力達到與嫉妒對象同一水平甚至超越他的水平。

當孩子們對別人的成功是投以"善意嫉妒"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認清自我能力進行查漏補缺,讓自己變得更加的優秀,同時也能夠更好地開拓自己的視野,突破原有的認知以及突破自己。

"善意嫉妒"能夠讓孩子提升自我競爭意識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競爭性的社會,要通過不斷的挑戰、競爭才能夠在社會上立足。而如果孩子對於各種成功的人或者是事物存在著"善意嫉妒"的話,"善意嫉妒"可以幫助孩子懂得需要通過自己更加的努力奮鬥才能夠取得一樣的成就,進而讓孩子提高他的的競爭意識,並且能夠在各種各樣的競爭中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以及發展。

其實孩子在步入校園的時候就開始需要面臨比較多的競爭以及挑戰。

比如說:在學校的時候,如果班上的某一個同學因為在一次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而被老師表揚或者是得到老師的一些獎品的時候,那麼孩子的心裏面肯定或多或少都會對這個同學產生"嫉妒",如果孩子以一種"善意嫉妒"看待這件事情的話,他就會從自己的身上找錯誤,分析自己考試出錯的原因,從而暗暗定下目標:在下一次考試中超過這位同學。

擁有"善意嫉妒"的孩子也能夠讓孩子更加愉快地成長,反之如果孩子擁有"惡意嫉妒"那麼就會陷入僵局,對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

就比如說:孩子以"惡意嫉妒"來看到同學得到老師誇獎或者是獎品這件事情的話,那麼孩子有可能會對老師說:這個同學是因為作弊才得高分又或者是會做出一些傷害這個同學的舉動。

根據心理學家vandeVen提出的有關於"嫉妒"類型理論,人往往都是具有"善意嫉妒"和"惡意嫉妒","善意嫉妒"會讓孩子變得優秀而"惡意嫉妒"起到的作用是相反的。

也同時做啟示家長:不要對孩子具有"嫉妒"心理有太深地牴觸,要會辨別孩子是"善於嫉妒"還是"惡意嫉妒",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要學會將孩子的"惡意嫉妒"轉化為"善意嫉妒",給孩子一個正向的引導,這也是最佳的做法。

家長引導孩子"惡意嫉妒"轉化"善意嫉妒"應該這樣做

在恰當的時候給孩子適當的誇讚每一個人都渴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誇讚以及肯定自己的能力,進而增強對自我的認識和信心。同樣的道理:孩子會更加需要來自家長的鼓勵、誇讚以及肯定,通過家長的肯定獲取勇氣並且邁出無數個第一步。

尼採曾經在《道德的系譜》中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們無可避免和自己保持陌生,我們並不明白自己,我們也搞不清楚自己......"因此家長需要幫助孩子認識他們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學會給孩子誇讚,當孩子做了第一次的嘗試或者是在某一件事情上取得了一點小進步的時候,家長需要注意一點切忌只說:"寶寶,你真棒",在誇孩子的時候要做到誇具體而不誇大概。

當孩子發現自己與別人存在一些差距的時候,父母也要學會誇讚自己的孩子,給孩子鼓勵以此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只有通過父母不斷的給孩子潛移默化的鼓勵,才能讓孩子心裏面的"自信之花"越來越茂盛,才能將對別人的"惡意嫉妒"轉化為"善意嫉妒"。

引導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看法以及想法一些孩子可能天生不太表達自己,往往把什麼想法都埋在自己的心裏面,這樣的孩子很有可能會在心理上面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把她的想法以及看法都用語言表達出來。

卡耐基曾經說過:"做一個好的聽眾,就是鼓勵別人說說他們自己。"父母就是要當孩子最忠實的聽眾,此外,不僅僅是要學會傾聽,還要鼓勵孩子更多的去表達她內心的想法。

家長們要切記一點:不要拿孩子跟那些你眼中所謂"好孩子"進行比較,其實每一個孩子他都有自己的長處優勢,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內心通常是敏感脆弱的,如果長期處於比較中成長很容易產生"惡意嫉妒"。

家長應該和孩子敞開心扉地交流,做到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引導。

"嫉妒心"並非都是不可取的,利用好嫉妒的雙刃劍,激勵孩子不斷去成長,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同時,家長也要告訴孩子:要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不要因為嫉妒他人而失去自我。

我是奶果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獅子王》:別擔心孩子的「自卑情結」,正向引導可激勵孩子成長
    辛巴因為自己太弱小而感到自卑,正像是現實生活中孩子覺得自己成績不好、長得胖、不討人喜歡而感到自卑。孩子會希望通過證明自己來剝除自卑感,但往往不能用正確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的能力。這時就是家長需要站出來引導孩子的時候,正向的引導可以利用"自卑感"來督促孩子完善自我、取得進步。
  • 孩子有嫉妒心不是件壞事,家長善意引導,孩子會變得更出色
    擁有嫉妒心也可以激勵孩子的成長,因為這類孩子一般是不希望自己成為吊車尾的,當開始萌生出嫉妒心的時候,他們就會不停地錘鍊自己,使得自己儘快超過對方。不得不承認通過嫉妒心的確是可以激發孩子的潛能的,當嫉妒心出現的時候,孩子就會想方設法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然後超越對方。
  • 孩子容易嫉妒別人怎麼辦?三個方法讓你的孩子遠離嫉妒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嫉妒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特別是在剛進入小學的孩子身上,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嫉妒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以後心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事實上幾乎所有孩子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優秀。而適當的嫉妒心,也有利於孩子積極進取,幫助孩子取得更好的認識自己;不過太強的嫉妒心總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和痛苦的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阻礙其開闊眼界。
  • 當你發現孩子嫉妒別人的時候要不要緊?正確認識孩子的嫉妒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嫉妒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特別是在剛進入小學的孩子身上,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嫉妒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以後心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事實上幾乎所有孩子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優秀。而適當的嫉妒心,也有利於孩子積極進取,幫助孩子取得更好的認識自己;不過太強的嫉妒心總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和痛苦的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孩子日後的人際關係,阻礙其開闊眼界。
  • 孩子的「自證預言」是把雙刃劍,家長積極引導,孩子才能更優秀
    文 | 呵護寶寶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一句「我不行」,有的家長聽起來會覺得有些刺耳,認為自己的孩子為什麼這麼點兒勇氣都沒有,而有的家長又會把這看作是一種心疼,覺得還是不要逼迫孩子好了。
  • 別小看寶寶的嫉妒心,家長要正視寶寶的情緒,及時引導是關鍵
    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樹屋的時光可以幫助你了解與孩子的溝通以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本文篇約1300字,閱讀時長約3分鐘。嫉妒可不僅僅是大孩子和成年人的專利,小寶寶也會有的哦。別看寶寶只有一兩歲,但這其實就是寶寶的嫉妒心,但其實家長不要覺得寶寶愛嫉妒是不是寶寶以後性格會很變得很善妒呢?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家長要正確評價孩子,讓孩子變得積極進取
    孩子之所以嫉妒心強,除了自己的情緒掌控力不足,再者就是父母,一定要進行適當的幹預和引導,讓孩子不再受嫉妒的主導。嫉妒心強會造成什麼後果?嫉妒心強的孩子總是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重要性,無法正視自己的缺點,對他人的優點嗤之以鼻,容易破壞人際關係。所以家長要重視孩子成長的每一個路徑,引導孩子越走越幸福。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教你正確引導,培養出一個大氣的孩子,精華
    今天這節課講解,當孩子嫉妒同學時,家長如何引導?在生活中很多大人都覺得,孩子的世界非常純真,他們不會像成人那樣去妒忌、猜疑別人,事實上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孩子他也會經歷各種挫折,也會對別人產生妒忌、猜疑之類的負面情緒。
  • 孩子的嫉妒心要辯證看待,父母試試這四個方法,將嫉妒轉換為動力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有的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逐漸有了嫉妒心,而有的孩子嫉妒心強,有的孩子幾乎沒有嫉妒心。那麼嫉妒心強是不是一件壞事呢?家長應該如何去引導?其實,孩子的嫉妒心應該辯證地看待,發展的好壞取決於父母如何去引導孩子。很多時候孩子的嫉妒心其實可以轉化為學習或者前進的動力的。
  • 在網絡中如何正向引導孩子
    沒有壞孩子,只有不負責的家長。在網絡中如何正向引導孩子。 孩子們不會篩選過濾信息更不會辨別是非,就算是大人在網絡上也是不少人盲目跟隨不會自己思考,特別容易被一些掐頭去尾的內容所騙,所以給孩子上網時應該格外小心。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家長做好這四點,幫孩子擺脫嫉妒心理
    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說前段時間帶孩子回老家,自己的孩子和妹妹的孩子一起背古詩,兩個孩子都背的不錯,自己先誇了妹妹的孩子,結果因為誇獎的順序,回家後孩子和她生了一晚上的氣。聽完我才知道,原來嫉妒心不只是大人有,小孩子也有會有。嫉妒很容易就會讓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如何才能避免孩子過度的嫉妒呢?家長要記住以下四點。
  • 孩子愛嫉妒?可能是家長沒做好這件事
    孩子看到別人比自己行,超過自己就不高興,甚至找別人的缺點去攻擊,這樣的嫉妒心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引導,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生活。因此對父母來講,意識到孩子的嫉妒,就是教養和引導他們的黃金時刻。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我們也可以做到這點,追上他。只有我們對事不對人的時候,孩子也才能發現問題,正視自己所欠缺的,從而慢慢補上。
  • 孩子喜歡說別人壞話,可能是嫉妒心作祟,家長要消除孩子的嫉妒心
    不受人待見往往嫉妒心很強的孩子,特別招人討厭,不受人待見,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每個孩子都喜歡和有寬容心的人在一起,如果你家的孩子做不到這一點,相信沒有人喜歡和你家孩子玩耍。嫉妒心很強的孩子往往會討人嫌,而且嫉妒心很強的孩子也沒有辦法去解決朋友關係這個問題,因為他們的嫉妒心已經把自己的大腦填補完了,讓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顯得特別的不理智,其實對於孩子整個成長來說,也沒有什麼好的作用。
  • 孩子愛說別人壞話,可能嫉妒心作祟,這些辦法可以減少孩子嫉妒心
    1.交不到朋友如果說孩子擁有嫉妒心的話,那麼最容易引起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很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當中交不到朋友,因為沒有一個人願意跟嫉妒心強烈的孩子在一起相處。該以怎樣的方法才能夠減少孩子的嫉妒心呢?1.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其實想要讓孩子減少嫉妒心,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孩子清楚的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因為這類孩子最大的特徵就是喜歡拿自己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去比,如果說這類孩子也能夠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的話,那麼他們就不會選擇去嫉妒別人了。
  • 因為嫉妒心刪掉同學專升本志願:你了解孩子的嫉妒心嗎?
    最後這位家長憂心忡忡的問我:「孩子嫉妒心這麼強,可怎麼辦?」所以,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講,當意識到孩子的「嫉妒」情緒時,需要引導他們正確的釋放自己的情緒。成年人也會有嫉妒心,只是大多掩飾的很好。孩子則有所不同,孩子的嫉妒情緒非常主觀和明顯。加拿大約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3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嫉妒心理。
  • 孩子太愛嫉妒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個方法,消除孩子的嫉妒心
    孩子有嫉妒心是正常的情況,但是家長在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不然孩子的嫉妒心會越來越嚴重。說明孩子有了嫉妒心呢?當孩子產生嫉妒心之後,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通過一些方法來消除孩子的嫉妒心,不然會影響孩子的成長。1、父母要明白孩子在意的點是什麼不少家長不知道孩子為什麼生氣為什麼嫉妒,只會劈頭蓋臉對孩子進行批評,這起不到對孩子的有效引導,反而會讓孩子的心理變得更加偏激。
  • 「媽媽,我要買iPhone12」,孩子「攀比心」可有,但要用在正向
    03、孩子"攀比心"可有,但要用在正向 孩子攀比心可有,但要用在正向,父母要引導孩子理性追求物質,同時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不要給孩子樹立壞榜樣。
  • 廈門農發行:正向激勵凝聚金融小夥伴
    本報訊(趙春花)從一個懵懵懂懂的毛孩子,到獨當一面跑項目調查工作、擔綱政府平臺大項目和重點項目的客戶經理,農發行廈門市同安支行客戶經理陳雯的進步可謂「步步高」。「沒有師傅的『傳、幫、帶』,哪裡會有我的今天」。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父母用3個方法,讓孩子懂得良性競爭
    過度的嫉妒心理會給孩子帶來兩個危害:嫉妒心太強會導致孩子偏激孩子要是嫉妒心太過於強烈,他們的想法就會開始趨於偏激。本來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們做事情都是隨心所欲,自己想什麼就做什麼。所以父母應該要採用三個方法,對孩子的嫉妒心進行引導,讓孩子能夠具有良性競爭意識:理清孩子在意的點很多父母不明白孩子在意的地方,所以導致錯誤認知的開始,而這樣認知會導致父母的教育方法出現偏差,並不能很好改善孩子的心理。
  • 孩子「嫉妒心」太強,父母該如何處理?可以用這3個方法引導孩子
    每個人都會有嫉妒心,即使是大人也不例外,然而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嫉妒心,不讓他影響其他人或者影響自己的心境,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麼,如果孩子的嫉妒心太強,會對孩子造成哪些方面的影響呢?因此,如果孩子嫉妒心太強的話,很容易結交不到朋友,甚至有朋友的話也容易被這樣的嫉妒心給影響,甚至不願和孩子有過多的來往。2、惡性競爭傷害別人有些孩子因為嫉妒心太強的關係,導致和別人競爭的時候經常不擇手段,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出現惡性競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