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激戰時分,品牌成了爭奪的焦點。
6月26日,彭博報導稱,阿里巴巴計劃新建立英文版天貓網站,將天貓國際的全球總品牌數量翻倍,在三年內達到四萬個。
36氪就此事向天貓方面求證,對方表示:天貓國際英文版網站 merchant.tmall.hk 已於今日正式上線,成為幫助海外品牌報名入駐天貓國際的快速通道。
該網站主要為品牌服務,品牌能夠通過該網站了解平臺入駐門檻,以及提供的具體服務,包括商業模式、支付方式、市場管理、用戶數據所有權等方面。
近兩年來,天貓國際一直在擴充自己的品牌隊伍。2018年11月首屆進博會在上海召開,阿里巴巴CEO張勇宣布未來五年阿里將完成2000億美元的巨額進口採購訂單,以更低成本為旗下天貓、天貓國際、B2B、盒馬、雲象等多個業務引進消費需求大的國外品牌,拓展跨境電商業務。
2019年3月21日的天貓國際全球合作夥伴盛典上,天貓進出口事業部總經理奧文表示今年5月將天貓國際將上線進口超市,上架更多進口商品。
首屆進博會上,各大電商宣布與國外品牌達成巨額訂單合作,圖片來自艾媒諮詢
截至目前,天貓國際共引進了77個國家和地區、超4000個品類、超20000個海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其中8成以上是首次入華。未來5年,天貓國際計劃覆蓋超過120個國家和地區。
拿下更多的大牌能保證平臺的引流和吸金能力。這些海外品牌在天貓國際也頻頻創下新紀錄:2018年天貓雙11,天貓國際單日貢獻整個跨境進口訂單近8成,100多個品牌在雙11當天的成交額超過千萬元;2018年,海外品牌加速入駐,新商家同比增長122%;新入駐的海外品牌GMV整體同比增長119%,相當於跨境進口整體增速的3倍。
天貓急於擴充國際大牌,行業頭部玩家競爭激烈也是一大原因。
目前,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市場格局已趨於穩定,天貓國際、網易考拉、海囤全球(即京東全球購)等排名前三的頭部玩家佔據大半江山,市場份額比唯品國際、亞馬遜海外購等其他玩家加起來還多,聚攏效應明顯。
雖然行業格局暫時穩定,但頭部玩家天貓國際和網易考拉之間的競爭依然十分膠著。天貓國際一直保持領先優勢。截至目前,天貓國際已58個月持續市場份額第一。據易觀2018年Q4跨境電商市場份額報告顯示,天貓國際市場份額佔比31.7%,依然保持第一。但網易考拉等頭部玩家的實力依然不容小覷。近期,《財經》等媒體報導稱,網易考拉和亞馬遜海外購正進行併購談判,若交易最終達成,合併後的網易考拉的市場份額將與天貓國際十分接近。
2018Q4跨境電商排名,圖片來自易觀
國內電商行業的競爭趨於白熱化階段,也讓阿里不得不尋找新的增量市場,在不斷下沉的同時也要上行。阿里2019財年年報顯示,淘寶和天貓獲得了1億的新增用戶,其中70%來自淘寶在下沉市場獲得的流量。實際上,不只下沉市場,高消費的海淘市場也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易觀發布的《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4季度》數據顯示,2018Q4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規模為1145.6億元,環比上漲36.0%。 跨境電商的用戶也首次超過1億人,比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
更大的機會還在發生,國內海淘行業逐漸走向正規化、逐漸完善的上下遊供應鏈以及海淘商品海內外價格協調,也將更多消費者留在國內,將為國內跨境電商帶來更多增長機會。
以奢侈品這個海淘重要的細分領域為例,由貝恩諮詢、BCG和騰訊發布的《2018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越來越趨向於在中國內地購買奢侈品,佔比達到27%,其中線上線下渠道增長都很明顯。到2025年,中國內地和海外的購買佔比會各佔一半。
引入品牌還只是開始,接下來,天貓國際還將繼續完善全球供應鏈,加速全球產業帶的拓展落地,將歐洲彩妝、馬來西亞泰國滋補保健、西班牙頭皮精華、紐西蘭蜂蜜、澳洲奶製品,日本母嬰、韓國護膚以及盧安達咖啡等全球10大特色產業帶產品引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