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日本生產的各種商品急需擺脫國際聲譽的不良影響。我們多次邀請美國企業管理碩士開藥方。著名的質量管理大師戴明博士先後走訪了日本松下,索尼,本田等多家企業進行調研和傳播。他的處方很簡單。「每天進步一點點」日本的企業就是按照這個要求做的。不出所料,他們很快在質量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使「東洋貨」在當時迅速獨步天下。現在日本企業先進評價,最高榮譽獎還是「戴明博士獎」。如果你渴望成為一個有才華的人,並且渴望成為成功,那麼你一定會受益於戴明博士的方法。
每天都有一點進步,聽起來並不像沒有大的動力,沒有吸引人的結果,沒有轟動的動力。你可以仔細想想:每一天,每一個進步,每一點點,這只是一個我們無法在沉默中想像的奇蹟創造,一個真實而感人的神話正在無聲中醞釀。
在法國的童話裡,有一個小小的智力問題:在池塘裡有一片荷葉,它每天都會加倍。如果整個池塘在30天內生長,那麼池塘在28天內有多少荷葉?答案應該從後面往前推,就是有四分之一池塘的荷葉。這時,如果你站在池塘的另一邊,你會發現荷葉是那麼的少,好像只有一點點,但是在第29天,荷葉將佔總數的一半,在第30天,荷葉將長出整個池塘。
就像池塘荷葉生長的整個過程一樣,荷葉的變化速度每天都是一樣的,但它花了我們28天的時間,我們只能看到荷葉的那個小角落。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儘管我們每天都在進步,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28天」卻常常讓人難以忍受,因為它無法讓人「享受」達到結果。人們往往對曙光和「第30天」的結果感興趣,卻忽略了「28天」的微妙進步、努力和堅持。
聚沙成塔。這座大樓是磚瓦砌成的,比賽是以分數取勝的。每一個偉大的成就都是一系列小成就的積累。如果我們關注那些長得像一鳴驚人的人的生活,我們會發現他們的「驚人」暫時不是天才的一筆,而是長期的、一點一點的努力和提前的進步。成功是能量聚集到臨界點後成果的自然爆發,這不是一天一夜的工作。視野的拓展、知識的提高、能力的提高、良好習慣的養成、工作成績的取得,都是一個不斷努力、逐步積累的過程,是「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總和。
每天進步一點,關鍵是天天進步,很難堅持。「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為了「每天進步一點點」,我們不應該因為收穫不多而急躁,不應該因為目標遙遠而懷疑和動搖,而應該有毅力;我們應該承受壓力,不應該因為障礙而畏縮,不應該因為挫折而氣餒,但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也要抵制幹擾,不要因為燈光而分心,不要因為冷嘲熱諷而猶豫不決而分心停頓,要有獻身的決心。
當湖人隊前教練帕特·雷利告訴12名隊員:「聽球員說:「今年我們只要求每人比去年進步1%就好,有沒有問題?」。然後每個人在罰球、籃板、助攻、攔截和防守五個方面都取得了進步。結果,湖人隊還是在那一年贏得了總冠軍,這是最容易的一年。
每一步都值千裡。讓自己每天都好1%。只要你每天提高1%,你就不用擔心增長不快。
每天晚上睡覺前,回想一下:我今天學到了什麼?我和做錯有什麼關係?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如果我們明天想得到理想的結果,哪一個錯誤再也不會犯了?
反思這些問題後,你會比昨天好1%。無盡的進步是你恆常生活的基礎。
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應該遵循這個方法。每天提高1%。從長遠來看,你有一個高質量的生活。
不要一下子取得大的進步。一點點就夠了。別小看這個。每一天,微小的變化都會累積,並且會有大大的差異。許多人可以在生活中取得進步。生活的不同就在於這點。如果你每天都比別人差一點,幾年後你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你把這種信念應用到自我發展中,除非你不這樣做,否則會有100%的180度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