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案例告訴你:黨員幹部哪些合作投資算受賄?

2020-09-18 安康綜合廣播

下為正文

9月1日,浙江省仙居縣人民檢察院原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項鳳華因犯受賄罪,一審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兩個月。判決書顯示,項鳳華利用職務便利,在案件辦理等事項上為企業主高某提供幫助,並收受高某以投資回報為名賄送的15.16萬元。

據仙居縣紀委監委審理室副主任郭精武介紹,高某曾請託項鳳華「關照」一起刑事案件,為表感謝,邀請項鳳華一起「投資做生意」。2016年9月28日,項鳳華以他人名義支付投資款30萬元,僅僅過去半個多月,高某將30萬元歸還給項鳳華,並轉給後者「投資收益」15.16萬元。這是一起典型的以投資為名,行受賄之實的違紀違法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託人謀取利益,由請託人出資,「合作」開辦公司或者進行其他「合作」投資的,以受賄論處。受賄數額為請託人給國家工作人員的出資額。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託人謀取利益,以合作開辦公司或者其他合作投資的名義獲取「利潤」,沒有實際出資和參與管理、經營的,以受賄論處。

這類「合作投資型」受賄近年來並不少見,在此類問題中,表面上國家工作人員參與經營活動,按股份比例分紅,難以認定是否明顯高於出資應得收益,隱蔽性更強,易與違規經商相混淆。因此,它成為少數黨員、幹部規避法律制裁的過牆梯、掩蓋權錢交易的遮羞布。

「我長期從事反貪、公訴工作,對於職務犯罪有著很深認識。這麼短的時間內,高某將如此高額的回報返還給我,我就意識到這筆錢是不正常的,但當時想有投資做生意作為掩蓋,就心安理得接受了。」項鳳華這樣陳述。

從實踐看,以開辦公司等合作投資名義收受賄賂一般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類是「代為出資型」受賄,即由請託人實際出資,只不過以國家工作人員的名義,這與直接收受財物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受賄數額為請託人給國家工作人員的出資額,所獲利潤認定為犯罪孳息。

例如,浙江省衢州市某局西區分局原局長王偉與顧某、王某合作開發衢州市衢江新區一地塊,其中顧某出資71萬元,王某出資135萬元,王偉出資11萬元,但這11萬元為此前顧某賄送給王偉的。事後,王偉實際行使和享有該合夥事項的經營管理權及利潤分配。因王偉接受他人以代付合作出資款的形式給付的11萬元,對其收受賄賂的指控成立。

合作投資型受賄的第二類是「直接獲利型」受賄,系國家工作人員參與合作投資、沒有實際出資、沒有參與管理經營卻獲得經營利潤,本質上相當於直接收受了利潤。

例如,根據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覃正武受賄一審刑事判決書》,湖南省張家界市教育局原副調研員兼基礎教育科科長覃正武在與企業主合作投資過程中稱自己無資金,企業主承諾覃正武無需出資但佔有項目20%份額,其後覃正武利用職權使該企業進入張家界市中小學市場,實際上覃正武沒有出資,也未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在判決中,覃正武分兩次收受的分紅款7萬元被認定為受賄款。

對上述兩種國家工作人員未實際出資的情況,司法解釋較為明確,相對容易判斷。對於其他不完全符合司法解釋的情況,則要綜合投資比例與分紅所得之間的差額是否異常、有無參與經營管理及承擔經營風險、是否利用職權獲利等要素綜合判斷。實踐中,國家工作人員參與合作投資還有以下兩類常見模式,是否構成受賄要根據案情具體分析:

第一類,國家工作人員出資,但沒有參與管理經營。如果國家工作人員所獲收益與其出資應得收益基本相當,不構成受賄,若其行為違反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依照規定給予黨紀政務處分。相反,如果國家工作人員所得收益遠大於出資額應得利潤,則構成受賄,受賄數額為實得收益與應得收益的差額。

如,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地質礦產管理所原所長包進勳以本金50萬元在管轄的某採礦企業搭股,累計從該企業獲利149.5萬元,遠高於正常收益比例。在獲得高額投資回報的同時,包進勳在礦山日常巡邏監管、行政處罰等方面為該企業大開方便之門。經法院審理,扣除正常收益後,最終認定包進勳的受賄金額為69.75萬元。

第二類,國家工作人員出資,且參與管理經營。若國家工作人員參與了實際管理經營,其收益與資金、技術、智力的付出相當且具有直接相關性,則不作刑法上的評價。若違反相關黨規黨紀,則應給予相應處分。

如,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園林綠化管理站站長倪永興與妻弟周某某出資成立一家綠化公司,兩人各佔股50%。倪永興在公司工程投標金額確定、苗木種植養護等方面直接參與經營活動,先後8次取得利潤分紅551.93萬元。因按投資比例,倪永興與周某某各獲得50%分紅,且倪永興直接參與經營,不確定為職務犯罪,倪永興因違規經商辦企業受到留黨察看二年處分。

若國家工作人員出資且參與管理經營,但收取了超過出資比例應得的收益,此種情形下是否屬於受賄,關鍵看其是否利用職務便利為請託人謀取利益,只要符合權錢交易的本質特徵,則不論是否明確約定不按出資比例分紅,都應當將收取的超過出資比例的部分認定為受賄數額。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工作人員借錢投資或者由他人墊資,且有證據證明借款或墊資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而不是掩飾受賄的幌子,那麼應認定為正常的借款投資行為。但是,若國家工作人員要求他人代為墊資,事後以利潤折抵,則不屬於借款投資行為,其實際上並未出資,所謂墊資數額應以受賄論。

下為廣告

嗯!這是酣暢淋漓的味道!

化龍山上「英雄護美」

老朋友,新概念!安康這個網紅打卡地,36年後華麗變身!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如需轉載、引用請註明來源於本公眾號。轉載文章中配圖、文字等均來源於網絡,並已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平臺刪除。如未告知,視為版權所有人同意我方使用。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安康綜合廣播

相關焦點

  • 黨員幹部哪些合作投資算受賄,5個案例告訴你
    2016年9月28日,項鳳華以他人名義支付投資款30萬元,僅僅過去半個多月,高某將30萬元歸還給項鳳華,並轉給後者「投資收益」15.16萬元。這是一起典型的以投資為名,行受賄之實的違紀違法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受賄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請託人謀取利益,由請託人出資,「合作」開辦公司或者進行其他「合作」投資的,以受賄論處。受賄數額為請託人給國家工作人員的出資額。
  • 黨員幹部哪些合作投資算受賄?
    判決書顯示,項鳳華利用職務便利,在案件辦理等事項上為企業主高某提供幫助,並收受高某以投資回報為名賄送的15.16萬元。 據仙居縣紀委監委審理室副主任郭精武介紹,高某曾請託項鳳華「關照」一起刑事案件,為表感謝,邀請項鳳華一起「投資做生意」。2016年9月28日,項鳳華以他人名義支付投資款30萬元,僅僅過去半個多月,高某將30萬元歸還給項鳳華,並轉給後者「投資收益」15.16萬元。
  • 代為出資、直接獲利、出資未經營……從5個案例看黨員幹部哪些合作投資算受賄
    判決書顯示,項鳳華利用職務便利,在案件辦理等事項上為企業主高某提供幫助,並收受高某以投資回報為名賄送的15.16萬元。據仙居縣紀委監委審理室副主任郭精武介紹,高某曾請託項鳳華「關照」一起刑事案件,為表感謝,邀請項鳳華一起「投資做生意」。2016年9月28日,項鳳華以他人名義支付投資款30萬元,僅僅過去半個多月,高某將30萬元歸還給項鳳華,並轉給後者「投資收益」15.16萬元。
  • 【案說紀法】代為出資、直接獲利、出資未經營…… 從5個案例看黨員幹部哪些合作投資算受賄
    判決書顯示,項鳳華利用職務便利,在案件辦理等事項上為企業主高某提供幫助,並收受高某以投資回報為名賄送的15.16萬元。  據仙居縣紀委監委審理室副主任郭精武介紹,高某曾請託項鳳華「關照」一起刑事案件,為表感謝,邀請項鳳華一起「投資做生意」。2016年9月28日,項鳳華以他人名義支付投資款30萬元,僅僅過去半個多月,高某將30萬元歸還給項鳳華,並轉給後者「投資收益」15.16萬元。
  • 妻子領工資,黨員幹部為什麼算受賄?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文峰報導 2020年9月,湖南省嶽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嶽陽市中醫醫院原副院長鍾利明受賄案進行二審宣判,判決書中提到,鍾利明妻子符某在該醫院體檢中心領取3.3萬元工資,這筆款項被法庭認定為受賄款。親屬領取工資,為什麼歸為黨員幹部的受賄款?黨員幹部身邊人掛名取酬行為如何認定?為了對上述案例形成準確的定性,首先來釐清它的法律依據。
  • 這樣的合作投資算受賄
    2016年9月28日,項鳳華以他人名義支付投資款30萬元,僅半個多月後,高某將30萬元歸還給項鳳華,並轉給後者「投資收益」15.16萬元。近年來,這樣的「合作投資型」受賄並不少見,表面上國家工作人員參與經營活動,按股份比例分紅,難以認定是否明顯高於出資應得收益,易與違規經商相混淆。
  • 這樣的合作投資就是受賄
    判決書顯示,項鳳華利用職務便利,在案件辦理等事項上為企業主高某提供幫助,並收受高某以投資回報為名賄送的15.16萬元。據仙居縣紀委監委審理室副主任郭精武介紹,高某曾請託項鳳華「關照」一起刑事案件,為表感謝,邀請項鳳華一起「投資做生意」。2016年9月28日,項鳳華以他人名義支付投資款30萬元,僅僅過去半個多月,高某將30萬元歸還給項鳳華,並轉給後者「投資收益」15.16萬元。
  • 北京幹部收看小官巨腐警示錄 由真實案例組成
    該片選取了涉嫌受賄9000多萬元的原朝陽區孫河鄉黨委書記紀海義等真實案例,分析了這些案件產生的原因和杜絕方法。   片中出現大量案件調查材料   片子結構緊湊,全長20多分鐘,一共選取了六個案例,每個案例幾分鐘,短小精悍。片中介紹完每個案例情況後,會有一位紀檢部門或當事人上級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案情,剖析問題成因,提出杜絕類似問題的建議。片中還出現了大量案件調查材料、日記等實物。
  • 【案說紀法】黨員幹部身邊人掛名取酬行為如何認定?
    親屬領取工資,為什麼歸為黨員幹部的受賄款?黨員幹部身邊人掛名取酬行為如何認定?為了對上述案例形成準確的定性,首先來釐清它的法律依據。黨員幹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親屬和其他特定關係人不實際工作而獲取薪酬或者雖實際工作但領取明顯超出同職級標準薪酬,黨員幹部知情未予糾正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綜合上述紀法規定,特定關係人掛名取酬能否構成受賄,關鍵在於是否具備權錢交易的本質特徵。
  • 黨員幹部要做到團結合作
    原標題:黨員幹部要做到團結合作「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同舟共濟、守望相助,讓合作的陽光碟機散疫情的陰霾,我們就一定能贏得最終勝利,迎來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 黨員幹部5種行為屬違規經商辦企業
    昨日,省紀委發布「熱點法規有問必答」,詳解黨員幹部普遍關注的「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 近來,在巡視反饋意見中,一些黨政機關和黨員領導幹部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比較突出。那麼,「黨政機關」具體包括哪些機關呢?省紀委法規室指出,根據有關規定,「黨政機關包括各級黨委機關和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隸屬這些機關編制序列的事業單位,以及幹部職工,一律不準經商辦企業。」
  • 黨員幹部不可隨意出入私人會所
    老王想不通自己一沒拿二沒要,就是「偶爾吃個飯」,怎麼也要受這麼重的處分? 「紀律君」如是說 對於黨員幹部而言,隨意進出私人會所卻是絕對不允許的。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對違規出入私人會所問題進行了大力整治。
  • 對以借款為名受賄行為的認定
    由於黨員幹部的公權力行使者身份,這種借款行為可能是黨員幹部為規避被查處,以借為名掩蓋受賄行為,也可能是純粹的民事借款行為。準確區分款項性質是借款還是受賄款極其重要,對於準確打擊犯罪和保護行為人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定性,既要正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解,更要圍繞案件事實與證據,深入剖析「借款」的來龍去脈,去偽存真,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認定行為的性質。
  • 跟隨領導19年,司機受賄數百萬元!利用影響力受賄如何破除?
    「利用影響力受賄」逐漸成為公眾關注的內容之一。那麼,影響力緣何而來?哪些行為屬於利用影響力受賄?應該怎樣約束擁有影響力的黨員領導幹部?湖南省湘潭市組織黨員幹部聽廉政黨課、看警示教育片、旁聽法院庭審、參觀廉政基地,要求深刻汲取陳三新等案件教訓,在廉潔用權的同時,管住身邊人、家裡人,防止濫用影響力。圖為湘潭縣黨員幹部走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
  • 永定法院審結一起受賄案件
    11月4日,永定區國土資源監察大隊原副大隊長張某斌涉嫌受賄一案,在永定區人民法院第一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在2個多小時的庭審中,永定區國土資源監察大隊全體幹部職工以及全區自然資源系統中層以上領導幹部等110餘人旁聽庭審,現場接受警示教育。
  • 年輕幹部腐敗五花八門:受賄炒股理財、打賞主播、升級遊戲裝備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原標題:觀察 | 年輕幹部的貪腐陷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北京市東城區紀委監委針對黨員幹部違紀違法年輕化這一現象,開展「扣好第一粒扣子」專題紀律教育活動。圖為青年幹部參觀警示教育基地。
  • 黨員幹部過節能否收微信紅包,專家:看關係、金額、次數
    近日,中央及各地紀委在春節前集中通報了一批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為黨員幹部敲響了警鐘,也告誡黨員幹部在過節期間與親朋好友間歡聚的同時,思想上必須緊起來,不要心存僥倖,不收斂、不知止,小事細節也不可放鬆。
  • 「給我錢,是感謝我的支持」,將受賄說成對方感謝 這一幹部受審
    一名以權謀私、大搞錢權交易的黨員幹部在被告席上這樣說。近日,青海省都蘭縣正科級幹部譚丙乾受賄案一審在全國庭審直播網公示,瀏覽量達30多萬人次。將受賄說成對方的感謝,無非是其自我安慰的痴人語、自欺欺人的「遮羞布」。都蘭縣曾是青海省有名的貧困縣。
  • 用"活教材"施教 蘇州讓典型案例成黨員幹部"清醒劑"
    黨的十九大以來,蘇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著力做好審查調查「後半篇文章」,在完善警示教育機制、豐富警示教育形式和推動分行業分領域精準開展警示教育上下功夫,推動黨員幹部築牢「不想腐」的堤壩。「我們以『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為主題,緊緊圍繞中央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運用本系統本領域發生的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件,警示教育黨員幹部。」蘇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代主任劉樂明說。
  • 福州加強黨員幹部警示教育:以案示警 以學促行
    整改一類問題、規範一些行為、警醒一批幹部,是福州市強化警示教育工作的鮮明導向。今年以來,福州市紀委監委做好審查調查的「後半篇文章」,深化警示教育,用活用足身邊典型案例,把警示教育設置為黨員幹部的「必修課」,使受教育者入腦入心、以學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