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在寶寶的成長發育過程中,「吃」是最重要的一環,照顧孩子的家長,每天都面臨著一個頭大的問題:人類幼崽的輔食,該如何添加?
畢竟,給寶寶吃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他的健康和發育情況,如果因為沒吃對沒吃好而出現什麼意外,那真的是「傷在寶寶身體,痛在家長心裡」。
7月齡寶寶腸胃住院,因為奶奶的「自以為是」,在餵養上出了岔子
前幾天,豆豆媽慌慌張張地抱著孩子趕去醫院,僅僅只有7個月大的寶寶,在醫院遭罪一周後,才勉強出院,可把全家人都急壞了。
原來,豆豆是因為「食物中毒」入院的,這倒不是說孩子真的中毒,而是因為「病從口入」而引發的不適。
豆豆的父母都忙於工作,產假休完之後,每天由孩子奶奶看護著。興許是怕兩代人育兒觀念有所偏差,在寶寶快6個月的時候,豆豆媽特意囑咐公公,該給孩子添加輔食了,不過想著公公撫養過四個兒女,這些應該都懂得。
一開始,公公整天給豆豆餵一些米粉、稀飯,但一個月之後,公公想著總給孫子餵這些也不是回事兒,根本沒多少營養。
於是,公公就把火腿腸餵給孫子了,見著新食物的豆豆,吃得還挺起勁兒,奶奶一看孫子吃得高興,以為自己的餵養方式起作用了,就經常在寶寶的飯裡加點火腿腸。
接連吃了兩三天,豆豆有一天晚上突然哭鬧不止、嘔吐不停,豆豆媽才連忙帶寶寶去醫院。
經過檢查只是腸胃出現了點小問題,兒科醫生詢問家屬:「都給孩子吃什麼了?」這才知道,是因為奶奶給孫子餵的火腿惹的禍,奶奶非常懊悔自己的「自以為是」。
兒科醫生聽完直搖頭:「家裡老人要是不懂寶寶輔食該吃什麼,那就千萬別瞎吃啊!」
「火腿腸」能給寶寶當做輔食吃嗎?別因家長的「無知餵養」害了娃
火腿腸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零食,對於成人來講十分誘人,但這可是小寶寶的一種「禁忌食品」。
首先,火腿腸對於寶寶的身體來講既不營養又不健康,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甚至還有很多有害物質;其次,外面賣的火腿腸,難以鑑定它的肉質和製作是否過關。
寶寶輔食中添加火腿腸,最早也得在一歲左右,而且最好是自己家裡製作的,或者是食用寶寶專用的火腿腸。
不光是給寶寶餵火腿腸,對寶寶輔食沒有概念的家長數不勝數,不知道「該吃什麼」「什麼時候吃」「以什麼方式吃」等,在寶寶的餵養問題上「出岔子」,因家長的無知害了娃。
不想在輔食餵養上「出岔子」,就要掌握科學餵養的「招數」
其實,寶寶的輔食餵養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想給寶寶添加肉類等高營養物質,雖然是出於好心,但往往因為掌握不好科學餵養的招數,容易給寶寶帶來積食、不消化、過敏等問題,好心卻辦了錯事。
那麼,寶寶的輔食如何科學餵養呢?
現在這個年代的孩子,餵養方面自然顯得十分「嬌貴」,不能總是拿老一套的米糊、稀飯的餵養方式,不管是年輕家長還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也需要與時俱進,掌握寶寶輔食的科學餵養。
不過,大部分家長都是普通百姓,對營養知識一無所知,給大家推薦這本《每周輔食吃什麼》。
是由兒科醫生、營養家劉長偉教授親自撰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更是多位博主大V、婦產科醫生、兒科醫生的傾力推薦。
這本輔食書將科學餵養發揮到極致,根據不同月齡的寶寶該吃什麼、怎麼吃、怎麼搭配營養等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詳細列舉了215道輔食,讓寶寶一周吃得不重樣。書中將每道輔食的製作步驟、營養價值和搭配方式都有明確的解釋,讓寶寶吃得有價值,家長做得放心。
雖然是營養專家撰寫的食譜,但是用料親民、操作步驟簡單,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豐富而多樣化的搭配,做出一道道不平凡的輔食。
討論話題:你們對於寶寶的輔食餵養有何建議嗎?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