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齡寶寶被奶奶餵進醫院,急壞了家人,兒科醫生:不懂就別亂吃

2020-12-24 孕媽咪育兒經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在寶寶的成長發育過程中,「吃」是最重要的一環,照顧孩子的家長,每天都面臨著一個頭大的問題:人類幼崽的輔食,該如何添加?

畢竟,給寶寶吃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他的健康和發育情況,如果因為沒吃對沒吃好而出現什麼意外,那真的是「傷在寶寶身體,痛在家長心裡」。

7月齡寶寶腸胃住院,因為奶奶的「自以為是」,在餵養上出了岔子

前幾天,豆豆媽慌慌張張地抱著孩子趕去醫院,僅僅只有7個月大的寶寶,在醫院遭罪一周後,才勉強出院,可把全家人都急壞了。

原來,豆豆是因為「食物中毒」入院的,這倒不是說孩子真的中毒,而是因為「病從口入」而引發的不適。

豆豆的父母都忙於工作,產假休完之後,每天由孩子奶奶看護著。興許是怕兩代人育兒觀念有所偏差,在寶寶快6個月的時候,豆豆媽特意囑咐公公,該給孩子添加輔食了,不過想著公公撫養過四個兒女,這些應該都懂得。

一開始,公公整天給豆豆餵一些米粉、稀飯,但一個月之後,公公想著總給孫子餵這些也不是回事兒,根本沒多少營養。

於是,公公就把火腿腸餵給孫子了,見著新食物的豆豆,吃得還挺起勁兒,奶奶一看孫子吃得高興,以為自己的餵養方式起作用了,就經常在寶寶的飯裡加點火腿腸。

接連吃了兩三天,豆豆有一天晚上突然哭鬧不止、嘔吐不停,豆豆媽才連忙帶寶寶去醫院。

經過檢查只是腸胃出現了點小問題,兒科醫生詢問家屬:「都給孩子吃什麼了?」這才知道,是因為奶奶給孫子餵的火腿惹的禍,奶奶非常懊悔自己的「自以為是」。

兒科醫生聽完直搖頭:「家裡老人要是不懂寶寶輔食該吃什麼,那就千萬別瞎吃啊!」

「火腿腸」能給寶寶當做輔食吃嗎?別因家長的「無知餵養」害了娃

火腿腸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零食,對於成人來講十分誘人,但這可是小寶寶的一種「禁忌食品」。

首先,火腿腸對於寶寶的身體來講既不營養又不健康,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甚至還有很多有害物質;其次,外面賣的火腿腸,難以鑑定它的肉質和製作是否過關。

寶寶輔食中添加火腿腸,最早也得在一歲左右,而且最好是自己家裡製作的,或者是食用寶寶專用的火腿腸。

不光是給寶寶餵火腿腸,對寶寶輔食沒有概念的家長數不勝數,不知道「該吃什麼」「什麼時候吃」「以什麼方式吃」等,在寶寶的餵養問題上「出岔子」,因家長的無知害了娃。

不想在輔食餵養上「出岔子」,就要掌握科學餵養的「招數」

其實,寶寶的輔食餵養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想給寶寶添加肉類等高營養物質,雖然是出於好心,但往往因為掌握不好科學餵養的招數,容易給寶寶帶來積食、不消化、過敏等問題,好心卻辦了錯事。

那麼,寶寶的輔食如何科學餵養呢?

現在這個年代的孩子,餵養方面自然顯得十分「嬌貴」,不能總是拿老一套的米糊、稀飯的餵養方式,不管是年輕家長還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也需要與時俱進,掌握寶寶輔食的科學餵養。

不過,大部分家長都是普通百姓,對營養知識一無所知,給大家推薦這本《每周輔食吃什麼》。

是由兒科醫生、營養家劉長偉教授親自撰寫,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更是多位博主大V、婦產科醫生、兒科醫生的傾力推薦。

這本輔食書將科學餵養發揮到極致,根據不同月齡的寶寶該吃什麼、怎麼吃、怎麼搭配營養等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詳細列舉了215道輔食,讓寶寶一周吃得不重樣。書中將每道輔食的製作步驟、營養價值和搭配方式都有明確的解釋,讓寶寶吃得有價值,家長做得放心。

雖然是營養專家撰寫的食譜,但是用料親民、操作步驟簡單,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豐富而多樣化的搭配,做出一道道不平凡的輔食。

討論話題:你們對於寶寶的輔食餵養有何建議嗎?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8月齡寶寶吃「溏心蛋」進醫院,醫生:不懂輔食,也別糊弄孩子
    8月齡寶寶吃「溏心蛋」進醫院,醫生:不懂輔食,也別糊弄孩子新手寶媽小王的女兒8個月了,出生的時候8斤多,人人見了都誇獎「大胖女兒」有福氣,寶媽心裡也暗自高興。奶奶一著急,就想著不能只餵流食,可是什麼能讓沒牙的孩子吃下呢?後來想起了溏心蛋,每天早上就把雞蛋的溏心餵給孩子,比較硬的蛋清大人吃掉。這樣吃了幾天,孩子就開始嘔吐、拉肚子,媽媽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 8月齡寶寶因吃錯「輔食」住院,兒科醫生:不是所有食物能叫輔食
    看著孩子餓得直哭,爺爺竟拿了一個零食小饅頭餵進了孩子嘴裡,結果把孩子餵進了醫院。相信很多家長在孩子哭鬧的時候,都認為是孩子餓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孩子吃一點「輔食」果腹。小王在網上看到有人說,孩子6個月的時候應該添加輔食,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也開始為寶寶學習做輔食了。從來沒做過飯的她先給孩子做了米粉,剛開始孩子拒絕吃,1個月下來面黃肌肉,比同月齡的孩子瘦了很多。
  • 兒科醫生:還不到3歲的寶寶,這四種輔食別吃,越吃越容易積食
    據《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中提到,由於每個孩子身體發育有一定的差異,添加輔食的時間個性化處理,通常在孩子挺舌反射結束後能夠用勺子進食,可給孩子添加輔食。但寶媽們也需要注意:添加輔食有講究,不能亂給孩子吃。前段時間閨蜜小楊的寶寶豆豆被送進了醫院,原因就出在輔食上。
  • 8月齡寶寶喝豆漿中毒?兒科醫生:寶寶3歲前,這7種輔食千萬別碰
    寶媽稍不留心就會踩到坑,影響到寶寶的健康。糊塗媽媽的無心之舉險些鑄成大禍,醫生的一番話讓她悔不當初曉玥是一名95後寶媽,現在寶寶已經8個月大了。堅信科學育兒的曉玥在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就逐漸斷掉了孩子的母乳,添加了米粉作為孩子的主食。
  • 兒科醫生:寶寶3歲以內,米湯等八種輔食別碰,易積食還影響發育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寶寶5個月齡以後,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看到媽媽吃飯時伸手夠筷子,嘴巴裡還會發出「哦哦」的聲音,過兩秒哈喇子就流下來了。父母通常把孩子這種行為叫做「饞大人飯」,孩子想吃大人飯不僅僅是嘴饞,還是身體發育需要。
  • 嬰兒米粉的「截止時間」要看準,兒科醫生:輔食這樣吃孩子才健康
    家中光是放朵朵的小東西,就佔了好大一片,可見爺爺奶奶對小孫女的喜愛。奶奶看到朵朵也很愛吃米粉,就開始上頓米粉、下頓米粉,可是朵朵已經8個月大了完全可以添加些其他的輔食了,可奶奶還是只給寶寶吃米粉。兒科醫生了解了情況後,告訴朵朵奶奶:「嬰兒米粉是不錯,但是也代替不了其他的輔食啊,孩子在不斷發育,需要更多更全面的營養,輔食這樣吃孩子才健康。」
  • 寶寶什麼時候斷夜奶?兒科醫生:到這個月齡,就該斷了
    相信很多的媽媽都有遇到過這些養娃問題,小張最近就在為了寶寶該不該斷夜奶的問題而煩惱。小張問了一些有經驗的媽媽們,媽媽們眾說紛紜,有的說寶寶大了自然就不吃了,有的說寶寶開始吃輔食了就可以斷夜奶了。小張不知道該聽誰的,就到醫院諮詢了兒科醫生,醫生說寶寶這個月齡,已經該斷了。
  • 寶寶可以天天吃米粉嗎?兒科醫生提醒:輔食這樣吃,娃聰明又健康
    都說米粉營養好、低過敏、易消化、好吸收,是最適合寶寶食用的輔食。事實也確實如此,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米粉只能當作奶和輔食的過渡,不能用來代替所有的輔食。隨著寶寶的月齡增加,媽媽應該給他們增加不同品種的輔食,才能滿足他們的發育需求!寶寶可以天天吃米粉嗎?
  • 為啥寶寶不能吃「雞蛋羹」?兒科醫生多次告誡,多數父母都不知道
    寶寶快滿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給添加輔食了,她知道這個階段的寶寶,身體的各個器官還很脆弱,也不敢餵其他食物,思來想去就給孩子吃蛋黃,心裡想著蛋白質比較豐富,也沒有其他東西嗆到寶寶,又不需要咀嚼能力。,這次蛋白蛋黃都有,沒想到,過了半個多小時,寶寶小手到處亂抓,身上也起了很多紅色斑點,這可把小蓉嚇壞了,趕緊帶孩子去了醫院。
  • 當寶寶出現這4個信號,就是說「該給我加輔食了」,別只看月齡
    媽媽給4個月寶寶添加輔食,結果脾胃失調,兒科醫生:每個孩子不一樣 朋友小溫是典型「愛計劃」的媽媽 ,生兒子之前,她就通過網絡、育兒書籍搜集了大量知識,為的就是能科學養兒,讓孩子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
  • 沒事兒別亂喊寶寶名字,三種情況要注意,否則怨不得娃「不聰明」
    這說法可急壞了燦燦,寶寶哪裡都好好地,怎麼就不機靈了呢,不回應名稱就代表不聰明嗎?難道二丫真的是聽說能力有些問題?好在現在網絡技術發達,燦燦找到一個付費平臺諮詢了兒科專家。專家經過詢問具體情況,將分析結果告訴燦燦。
  • 寶寶感冒了吃什麼輔食好?兒科醫生說:孩子這樣吃,身體好得快
    文 | 小書蟲媽媽寶寶是全家人的寶貝,每次生病,不管是大病還是小病,總是讓全家人著急,吃藥、改善夥食、去醫院等,能想到的都做了。寶寶病一好,家人就好像「脫了一層皮似的。」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有沒有這樣的感受?
  • 7月齡寶寶不吃母乳只喝奶奶熬的粥?媽媽覺得有蹊蹺,嘗完後怒了
    7月齡為何不吃母乳只喝奶奶熬的粥?媽媽嘗完後怒了肖玲目前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她為了賺奶粉錢產後恢復得差不多就上班了,把婆婆從老家接來照顧孩子。肖玲想婆婆是孩子的親奶奶雖然手法老套一些,但是很放心,總比從外面請保姆強。
  • 7月齡寶寶不吃母乳只喝奶奶熬的粥?媽媽覺得有蹊蹺,嘗完後怒了
    7月齡為何不吃母乳只喝奶奶熬的粥?媽媽嘗完後怒了肖玲目前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她為了賺奶粉錢產後恢復得差不多就上班了,把婆婆從老家接來照顧孩子。肖玲想婆婆是孩子的親奶奶雖然手法老套一些,但是很放心,總比從外面請保姆強。
  • 寶寶出現哪三種表現要停止餵奶?兒科醫生回答你,媽媽們不要做錯
    不到1歲寶寶脾胃受損,好在發現及時:可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閨蜜小萱算是媽媽中非常稱職的了,由於老公在外上班賺錢,家裡帶娃和大小事小萱一個人全包。在寶寶6個月齡前純母乳餵養都照顧得很好,可就在添加輔食後,寶寶動不動就哭鬧,還總是脹氣肚子鼓鼓的,大人小孩都睡不好。
  • 寶寶吃米粉好,還是喝粥好?兒科醫生:不同月齡的娃輔食需求不同
    周末閨蜜家關於如何餵養寶寶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探討,閨蜜的老公認為,孩子已經滿6個月,可以適當的給他吃點成人的食物,因為這樣能夠補充更多的營養,讓身體長得更健壯。 可閨蜜覺得孩子腸胃發育還不完善,吃成年人的食物根本不行,甚至還會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還是以吃米粉為主。
  • 上海7月齡新冠肺炎患兒出院,這個寶寶有30多位「臨時媽媽」
    確診病例中,年齡最大88歲,最小7月齡……」終於在昨天,一個陽光和煦的日子,這則人們耳熟能詳的新聞動態播報,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展:經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醫護人員17天的精心救治,7個月大的患兒齊齊(化名)隨父母一起離開了醫院病房、踏上回家的徵程!
  • 奶奶的土偏方,卻要了寶寶的命
    家長醫生,你看寶寶黃疸了,食慾還好,要不要住院啊?後續:寶寶沒事,但是媽媽擔心得夜不能寐7月8日上午,在龍巖市新生兒救護中心龍巖市第一醫院新生兒科接待窗口,一位奶奶很不耐煩地聽取醫生對其孫子的病情介紹,不時大聲地對醫生的喊道:「我不管,無論如何,我孫子明天早上都得出院回家
  • 兒科醫生提醒:新生兒這些特殊生理現象,娃不是生病,不要亂花錢
    於是兩婆媳帶著孩子往醫院跑,來到醫院,醫生詳細看了一下寶寶的紙尿褲,並檢查了寶寶的身體後,笑著說:「你們不用太擔心,那些血絲和白色的分泌物是「假月經」。」「醫生,我們都是很愛乾淨的,寶寶洗臉和洗屁屁的盆都是分開用的,為什麼孩子這麼小就有這些東西,怎麼會這樣?嚴重不嗎?」在一旁的婆婆急壞了。
  • 兒科醫生建議:最好別給寶寶吃雞蛋羹,還在餵的家長,需要注意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很多寶媽在寶寶可以吃輔食的時候,就會變著花樣的給寶寶做一些輔食,一來可以讓寶寶補充除了奶以外的營養物質,二來也可以讓寶寶吃上自己親手做的輔食,寶媽的心裏面也會有一些成就感。兒科醫生多次勸誡,家長仍在餵小雨的寶寶已經7個月了,按常理可以餵一些輔食了,尤其在看到雜誌上一些好看的寶寶輔食之後,小雨更是網購了很多做輔食的材料與模具,打算大顯身手,讓寶寶喜歡吃自己親手做的「愛心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