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雄告別法卡山陣地35年了,這些年他經歷了時代的巨變,人生的厄運,甚至試過用自殺解脫痛苦……
而如今,這名57歲的老兵,拖著殘缺的軀體,開始了一場創業冒險。命運磨礪著他,也塑造著他。
這是哨位退役軍人創業故事的第6期。
口述:鄧志雄 記錄:哨位君
一發炮彈落在水井邊緣,跑在前頭的戰友譚振良被火光吞沒了。
我和他是清晨鑽出貓耳洞打水的,沒想到遇上了第一輪炮擊。
這一天,法卡山右翼的541.2高地落下了2000多發炮彈,我所在的395團還有一名排長陣亡。
跑回貓耳洞之後,發現軍裝上全是譚振良的血,怎麼也擦不掉。
那一年我19歲,入伍才三個月。
部隊是在臨近春節的時候進駐法卡山地區的,在側翼高地進行潛伏偵察。
戰爭的很多細節都已模糊,除了那些犧牲的戰友。
154個年輕人,年齡大都在18—25歲之間,永遠留在了法卡山。
因為部隊精簡編制,我在三年後脫下了軍裝,戰爭留給我一份集體三等功的榮譽。
我從不覺得自己是英雄,我只是一個活下來的老兵。
法卡山時的我和紀念勳章
01
1983年底,我拿著85塊錢的退伍費,回到老家漣源市楊市鎮洄水村。
當時,村裡的人民公社已經取消,時代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因為父親在鄉鎮企業採購礦產的機械設備,我也就跟著進入了企業。
這是當時很多退伍兵回歸社會的路徑,曾以為會這樣過一輩子。
然而9年後,隨著領袖的南巡講話,轟轟烈烈的國有企業體制改革開始。
我失業了。那年我30歲。
我回到村上,競聘成了村治保主任,後來又任了村支部副書記。
日子雖然清貧,但還算安穩。
我又以為自己會這樣過一輩子。
02
1999年2月22日,正月初七,我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天。
正在家中的我突然聽到呼救和尖叫聲,跑過去一看,村民肖某身捆12筒TNT炸藥,闖入自己同村女友的理髮店,試圖進行威脅。
我衝過去把屋裡前來勸阻的村民推出房間(他們根本不知道這種炸藥的威力),然後再次進屋時,發現炸藥的導火索已經點燃。
我撲上前把肖某推倒在地……然後就是轟的一聲。
一間十多平米的房子被炸翻,三死一傷。
當年在法卡山躲過的炸藥,還是落在了自己身上。
我被炸出了數米遠,昏迷了4天4夜。
醒來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完蛋了:左臂和右腿沒了,左腿兩處骨折……
那一年我37歲,有兩個娃,一個13歲一個11歲。
重傷後的我
03
在病床上躺了整整一年半。
真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日子,經常夢見犧牲的戰友,也許我該去和他們相會了。
家門口有一條河,有一天,我掙扎著爬向那裡,想這樣徹底結束苦痛,卻被趕來的妻子拖了回來。
妻子給我看了兩樣東西:一樣是當年法卡山作戰前寫的遺書,裡面有一句:為黨而戰,死何足懼。另一樣是政府給我的「湖南省見義勇為一等功」獎章。
妻子說,你認為自己當年不是英雄,但現在你是了,老天爺留著你的命,是要你替當年的戰友做點事,你怎麼就慫了呢!
那天夜裡,我和妻子抱頭痛哭。
我說我得活著,得好好活著。
04
在政府的資助下,我右腿裝上了假肢。我又能自己走路了。
接下來做什麼呢?
有鎮上的戰友找到我說,你看現在很多老兵日子過得緊巴巴,你是參戰老兵又是一等功臣,你帶著大家去給政府要點福利吧。
我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當面拒絕了,畢竟沒有人能守著勳章過一輩子。
但這事也讓我思考,身邊有很多老兵缺少工作技能,入不敷出,政府救濟終究只是兜底,要想過好日子,還得自己想辦法。
我開始有了創業的念頭,拉上幾個老戰友一合計,又諮詢了政府相關部門,都覺得本地物產資源豐富,適合開發新型農業。
接下來的幾年,我一直拖著假肢在外頭跑,去廣州、深圳、長沙等地,學習別人的種植、養殖管理經驗,了解法律法規政策。
槍林彈雨的戰場過來了,缺胳膊少腿的生活也過來了,不覺得有什麼事情還能難倒我。
在外地調研農村休閒產業的我
05
終於,公司開起來了,名字叫「婁底市法卡山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我希望在天上的法卡山戰友也能看到它。
我和本地的戰友一起,承包了200多畝水田和60畝魚塘、合夥辦了養雞創業基地,老兵之家農莊,所有自產食材供應「老兵之家餐飲」,種植、養殖產,供,銷一條龍。
已經有19名退役軍人加入了公司。
我在農莊做竹筒飯
也許我是哨位君推出的創業老兵中,資產最少、對GDP貢獻最低的,但於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夠帶領身邊的戰友,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過上平和安康的生活。
同時也向社會證明,五六十歲的老兵創業並不晚,只要你有顆上進的心。
06
離開法卡山35年,我終於可以說,沒有辜負當年那身軍裝。
也期待各位戰友能來我的「法卡山」做客,我會給你端碗竹筒飯,倒杯米酒,跟你講講戰鬥的故事。
老兵永遠不死,依然倔強前行。
PS.今年7月26日,在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會議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央組織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等軍地相關部門聯合表彰401名同志為「全國模範退役軍人」,鄧志雄位列其中。
本文圖片由講述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