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一場仗,掉了兩條腿,三等功都沒立,虧不虧?老兵自有答案

2021-01-08 戰旗視界

作者:獨俠客

2021年1月7日,中國國防報以一版頭條的最高規格,突出報導了一級傷殘退役軍人吳長軍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幫助下安裝適體假肢的消息。作為「國」字頭的報紙,高規格報導一位幾十年來默默無聞的老兵,這是對參戰退役軍人尤其是因戰傷殘退役軍人的極大尊崇!

不僅如此,包括吳長軍在內的「四個人,一條腿」刷屏合影照,作為配圖顯著地刊登在了報紙上。四位老兵陽光燦爛的笑容,與傷殘軀體形成強烈對比,再次給人們震撼。

這張引發刷屏的照片,左起分別是:14軍41師123團通信連「鋼鐵戰士」吳長軍,立一等戰功的67軍199師596團班長鄭守勇,昆明軍區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的11軍31師92團五連九班班長安忠文,立一等戰功的27軍79師235團4連見習排長王曙光。

此次新聞的主角、剛剛安裝新假肢的吳長軍,是4位老兵中唯一沒立功的。

吳長軍,14軍41師123團通信連戰士。1984年10月在老山地區的八裡河東山陣地負30號高地協助工兵清理戰壕時,不幸踩響了地雷。一聲爆炸,他的雙腿脛骨瞬間分離,碎肉模糊,血湧如注,白花花的骨頭翹起,腳掌和鞋不知去向。周圍的小樹掛滿了碎肉,褲子也炸成了碎片。

吳長軍負傷前在南疆戰場留影

疼痛襲來,吳長軍滾落豆大汗珠。兩名工兵戰友迅速趕來,一個抱著他的胳膊,一個抱著他的殘腿,拼命地將他從死亡雷區救出。簡易包紮時,吳長軍痛得難以忍受,請戰友乾脆給他一槍,或者給一顆手榴彈拉響。戰友們一邊安慰,一邊不由分說把他綁在擔架上,火速抬下八裡河東山,救回吳長軍一命。

【14軍41師123團通信連戰士吳長軍,退伍時19歲】

失去雙腿的吳長軍,自立自強,不願麻煩組織,不想拖累親人,在人生的另一戰場創下輝煌,在殘疾人運動中摘金奪銀。老山作戰「模範衛生員」鍾惠玲,被吳長軍的事跡感動,寫了一篇文章《18歲士兵戰場炸掉雙腿,父親接回家:沒立功不要緊,活著就好》。著名演講家、雲南省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會副理事長蔡朝東看到後,將吳長軍請上了講臺,老兵的事跡感動了千千萬萬聽眾,促成了愛心企業為吳長軍安裝假肢的善舉。

【蔡朝東、「模範衛生員」鍾惠玲陪護吳長軍,到北京市康復輔具技術中心致謝並贈送錦旗】

【蔡朝東、鍾惠玲陪護吳長軍,到鄭州綠業元集團公司致謝並贈送錦旗】

部隊有句老話,「三等功流汗,二等功流血,一等功搏命」。吳長軍在戰場上嚴重傷殘,為何沒立功?

我就此問題問吳長軍,他回憶說,當他傷愈出院回部隊時,指導員給他做了工作,說連隊立功名額有限,你已經一級傷殘,國家供養終生,也無需解決工作,立功名額能不能讓給別的戰友?好讓他們退伍回鄉好解決工作?吳長軍覺得指導員說得有道理,立即接受,無怨無悔。

蔡朝東老師也問過吳長軍:你打了一場仗,掉了兩條腿,連個三等功都沒立上,虧不虧?

吳長軍答:比起那些犧牲的兄弟,能活下來就不錯了,為保衛祖國流血負傷,無怨無悔,現在還能在殘疾人運動中摘金奪銀,我覺得很充實。我永遠感激部隊對我的培養和磨鍊,永遠懷念搶救我生命的戰友!

在吳長軍心中,有的東西比軍功章更重要。在他父親心中,兒子的命比軍功章更重要。吳長軍至今記得父親接他退伍回家時,說了一句話:沒立功不要緊,活著就好。

何為英雄?何為好兵?吳長軍用質樸的語言作了生動而深刻的詮釋。

吳長軍脫下軍裝後,穿上了運動服。在殘疾人體育運動中,他保持著軍人的品質,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獲得16枚金牌、5枚銀牌、5枚銅牌。1994年,他在北京遠南運動會上獲鉛球冠軍、鐵餅季軍;1996年,在第六屆全國殘運會上奪得鐵餅項目冠軍。

【吳長軍身殘志堅,在殘疾人體育運動場頑強拼搏】

【英雄豈止在戰場?吳長軍在人生的另一個戰場,獲得一串沉甸甸的獎章】

【儘管失去了雙腿,吳長軍依然朝氣蓬勃,陽光燦爛】

【吳長軍回到自己失去雙腿的八裡河東山,這裡被稱作「八十年代的上甘嶺」】

「四個人,一條腿」圖片中,左起第二位,是一等功臣鄭守勇。

1982年,鄭守勇從安徽省定遠縣入伍,成為67軍199師596團一名戰士。1985年,他隨部隊參加老山輪戰,任班長。在執行作戰任務中,鄭守勇被炸斷雙腿,榮立一等功,評為一級傷殘軍人。

1987年,鄭守勇拄著雙拐回到了家鄉,安排在縣殘聯工作。和吳長軍類似,他在殘疾人運動中創造了一系列佳績。

這位老兵原本可以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但他卻不甘心成為供養對象。他下海創辦企業,不僅養活了自己、照顧了家庭,還經常資助殘疾人和困難退役軍人,安置了50多名下崗職工。在傷殘老兵中,成為一個傳奇。

「四個人,一條腿」圖片中,左三單腿站立者,是昆明軍區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的安忠文。在4位老兵中,他的榮譽最高。

安忠文是四川鹽邊人,1984年收復者陰山時,他是昆明軍區11軍31師92團五連九班班長。由於工兵沒能按時到位,總攻時間已到,安忠文和戰友們只能闖雷場、奪高地。排長在戰鬥中受重傷後,安忠文代理排長。在右腳被炸斷的情況下,他拒絕戰友靠近自己,懷著必死之心向前滾進,以身碾壓地雷為戰友開闢通路。

戰友們沒有辜負安忠文,僅14分鐘就奪下了高地。安忠文雙目失明,右腳截肢,被授予榮譽稱號,獲「全國邊陲優秀兒女」金質獎章。

走下戰場的安忠文,開始了另一場艱苦卓絕的戰鬥,以超強的毅力學按摩,學文化,學電腦,唯願傷殘之後,不拖累家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

安忠文在部隊給青年官兵做報告

安忠文到部隊講課時,講過一個小故事。他說戰後去上海安裝假肢時,路上有人問,你掉一條腿和兩隻眼睛,領了多少錢?安忠文非常生氣,感到這是對軍人的侮辱,回答說:如果為了錢,龜兒子才上戰場!

【戰前安忠文。他在請戰書中寫道:「寧可前進一步死,也不願後退半步生。寧願死在山頂,不願死在山腳。只要戰鬥需要,我寧可像炮彈一樣粉身碎骨】

【戰後安忠文。在戰場上失去右腿和雙眼的安忠文,心態陽光樂觀】

「四個人,一條腿」圖片中,左四系榮立一等戰功的27軍79師235團4連見習排長王曙光。

1987年,石家莊陸軍學院的優秀學員王曙光申請到老山參加輪戰,成為235團4連的見習排長。1987年11月4日,王曙光在執行作戰任務時觸雷,雙腳炸飛,右手中指被炸斷,榮立一等戰功,成為大學生英勇參戰、愛國奉獻的榜樣。

這位鋼鐵漢子在一次訪談中,回顧了自己三次重要的人生抉擇:

第一次,是軍校畢業時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申請上戰場;第二次,是到了戰場又申請到最危險的李海欣高地;第三次,是戰後選擇自強不息,攻法律碩士、法學博士,創造傷殘軍人的諸多紀錄。

他回南疆烈士陵園看望犧牲的戰友時,坐在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界碑前,血性不減當年:「別看我腿斷了,如果祖國需要打仗,我還第一個衝上陣地,最後一個下來!」

四位老兵,身體傷殘,精神卻偉岸。

他們有的失去了雙腳,有的失去了雙眼,依然陽光進取,笑對坎坷,搏擊人生。四肢健全的你,還有什麼委屈?還有什麼抱怨?

祖國終將選擇忠於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住奉獻祖國的人。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尊崇之光溫暖心靈,照亮大地。

祝福為國而戰的老兵們!

相關焦點

  • 當兵立兩個三等功就能保送軍校?其實沒那麼簡單,聽聽老兵怎麼說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在部隊考軍校是非常困難的,不僅要各方面都出類拔萃,更重要的是文化成績還得優秀,這樣才有可能考上軍校。但如果,你立過一個二等功或兩個三等功(一等功就更不用說了),便可以保送軍校。剛到部隊時,我聽說兩個三等功就能保送軍校,覺得上軍校也不是那麼難,因為據我所知,不少表現優異的士官都立過三等功,再努力努力,再立一個三等功,那不就可以保送軍校了嗎?
  • 一隻胳膊一條腿,參戰老兵的35年
    開始了一場創業冒險。 我和他是清晨鑽出貓耳洞打水的,沒想到遇上了第一輪炮擊。 這一天,法卡山右翼的541.2高地落下了2000多發炮彈,我所在的395團還有一名排長陣亡。 跑回貓耳洞之後,發現軍裝上全是譚振良的血,怎麼也擦不掉。
  • 老兵呂德銓: 當年險些被日軍飛機炸死
    他們來自人民,守護人民,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抗戰老兵。1924年1月,呂德銓老人出生於浙江紹興市。1941年春,17歲的他報名參軍,上前線抗擊日本侵略者。呂德銓說,當年,他從浙江一路去廣西、湖南,經過3個月的簡單軍事培訓後,就上戰場跟日軍打仗了。在呂老的雙腿中,至今還殘留著當年日軍飛機轟炸後留下的彈片,每到下雨的時候,他的右腿就會酸痛。
  • 解放軍再次明確底線,打什麼仗?如何打?這次必須要清楚了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答案:點擊手指上方的藍色字體「微博趣談」,再點擊關注即可!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際網路,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其網站所有,如果您對文章、圖片資源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 大學生參軍拿兩個三等功 退伍重讀大一補助八萬
    大學生參軍退伍後重上大一  江南大學辛春璐在部隊兩次榮立三等功,還拿到8萬元補助金  「部隊很苦,但苦不死人,當你吃苦的時候,可以抱怨,但當你退伍返校的時候,你也可以像我一樣驕傲地說:「這都是小意思!」
  • 老兵笑而不語:難度不是一般大
    老兵笑而不語:難度不是一般大參軍是不少年輕人的夢想,不少年輕人都是抱著保家衛國建立功勳的夢想去參軍,不過如今是和平年代,沒有了戰爭,所以大家對於部隊的軍功等級或許都有些陌生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下部隊的功勳等級。
  • 這對夫妻就一隻手、兩條腿,卻創造了一個愛的奇蹟!
    張順東、李國秀夫婦給出的答案是:一隻手、兩條腿 李國秀先天沒有雙臂 張順東幼時被高壓電擊傷>失去右臂、雙腳重傷 命運的不公沒讓這對堅強的夫妻低頭身體的殘疾沒成為他們甘於貧困的藉口結婚27年種田、養殖、趕集、賣貨他們
  • 【抗美援朝70年·老兵】桂建和:炮火中行進的通信兵 口令必達
    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映象網記者來到抗美援朝老兵的身旁,聆聽他們的抗美援朝故事,還原那段戰火紛飛的浴血歲月。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致敬英雄「老兵」。那時候沒有報話機,傳信息、命令全靠嘴說,靠兩條腿跑,在戰壕裡,傳信息不能跑,只能走著。「信一來,哪怕下炮彈、下刀子,你也得去,下雪了踩著雪走,有時候雪能到大腿的位置。」桂建和說,當時心裡就沒有感到怕,不知道怕是啥,只想著,怎樣把信息傳達好、傳達到,讓中國志願軍打勝仗。通信過程中還有許多口令、暗語,不停地變換,主要是怕信息洩露。而且傳達信息務必準確,不敢有絲毫閃失。
  • 渾江區婦聯傳承好家風家訓之聽「最美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展示「最美老兵」風採 為展現老兵風採,經過宣傳發動、層層推薦、集中評選,共選出4名「最美老兵」,其中三名抗戰老兵,一位是年滿百歲的老兵張奎俊老人,一位是參加過百次戰役的老兵劉長俊老人,一位是是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戈元和老人,還有一位新時代老兵,是白山市愛爾眼科醫院黨支部書記趙旭剛同志。
  • 老兵永恆
    92歲的呂長浩老人看到志願軍繳獲的美制中型坦克活動地區分判圖時分外激動,時任炮兵第二師3團指揮排長的他常常需要藉助地圖指揮打炮,「太熟悉了,這個展覽非常真實,年輕人都應該來看看,不忘歷史,緬懷英烈,奮發圖強。」  坦克兵劉健老人在參觀過程中「幾次看不下去」,參加過朝鮮黃海北道漣川郡老禿山戰鬥的他感慨萬千。  「我不敢回憶啊,犧牲太多了。」
  • 赫山為80餘名抗美援朝老兵發放70周年紀念章
    抗美援朝老兵趙德明的軍功章和一些老物件。赫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為老兵趙德明戴上紀念章。……10月23日下午,在益陽市赫山區國富小區,赫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一行人為抗美援朝老兵趙德明送上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並致以慰問。趙德明老人今年87歲,曾於1952年光榮入伍,次年赴朝參戰,先後在反擊119、堅守023等戰鬥中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一次。
  • 軍事體育考核,這一仗打得漂亮!
    這一仗,他們打得漂亮,打得果敢,打出了「先鋒營」不怕苦累勇猛向前的豪情壯志。「先鋒營」到底有多厲害?他們是如何搞體能訓練的?為了摸索出用時更短的方法,寇健不斷創新,一次又一次大膽嘗試,一個上午就要來上七八趟用來教學,戰友們都把他的教學經驗稱之為「教科書」式的方法。單槓訓練場上,每名官兵的心中都裝著一句「不到力竭不下單槓」的口號,並付諸於行動中。即使雙手磨出繭,繭出血,血結痂,也要忍著痛楚堅持。正是在一次次結痂,又一次次撕裂中,他們換羽重生。
  • 殘疾小狗學會兩條腿站立走路 生下4隻狗崽(圖)
    它的名字叫Faith(信念),它是一條狗,它是一條兩條腿、像人類一樣直立行走的狗。」  在大同,同樣有一條失去雙腿的小狗。「信念」有兩條健全的後腿,大同這條名叫「四寶」的殘疾狗只有兩條前腿,兩條後腿是被列車車輪軋斷的。求生的欲望和頑強的意志,讓「四寶」艱難地活了下來,它不僅學會了用兩條腿「站」起來走路,一個月前,還奇蹟般地成為4隻小狗的媽媽。
  • 部隊裡一等功有多難獲得,為何看見的多是二等功、三等功?
    許多年長一輩已經退伍的老兵,在談起自己意氣風發時在部隊的種種經歷,總能讓人感嘆:男兒至死是少年!如果說除了回憶,還有什麼是值得他們去珍藏銘記的,那就是一枚包含分量的軍功獎章。 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二等功、三等功會較為常見,獲得一等功的卻少之又少。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一等功為什麼這麼難獲取?
  • 兩條腿頂桌子上都有這樣的操作,派克傻眼了
    說起LOL肯定大多數都聽說過faker,他的名聲基本覆蓋到了不怎麼看比賽的人群中,所以在LPL觀眾裡有很多他的粉絲。faker是LCK的選手但為什麼在中國有這麼高的關注度呢?除了他之前經常會和LPL戰隊對決之外,其競技水平和不驕不躁的個人魅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 河北老兵身殘志堅 8年寫詩2000餘首弘揚正能量
    正在「去與不去」之間進行思想鬥爭時,其母親說:「你沒看過嶽母刺字和木蘭從軍嗎?」保國有家孝在其中,母親教言落地有聲。想到本村孤子當兵的也有很多,況且自己還有弟弟。一九五二年冬毅然報名參軍,換裝入朝。   入朝時,正值寒冬臘月,冰天雪地,朔風怒號。作為16軍46師炮兵團一營一連一排二班的戰士,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打通山區坑道,阻止敵人從西海岸登陸。
  • 都說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這種兩條腿的肉,你是怎麼給孩子吃的?
    於是有這麼一句話悄悄流行,那就是:吃肉,四條腿肉不如兩條腿的,兩條腿不如沒有腿的。可對於小寶寶來說,不必過於糾結不同肉類的脂肪高低,每一種肉類都有屬於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這裡要說說兩條腿的,指的就是禽肉,最常見的就是雞肉,而雞身上含脂量最低的就是雞胸了
  • 原國民黨老兵:今天被政府承認了 當年愛國沒白愛
    對於他來說,每年的這一天,都是特殊的日子。他所在的龍泉老年公寓,位於西北六環外,遠離市區。院子裡種著一些花花草草。護工推著高增到了院子裡溜達。他每天都這麼做,今天他卻有些焦急,他在焦急地等待著兒子和女兒來接他去參加一個關於紀念七七的活動。  70多年前,年僅十幾歲的高增,帶著幾個人打死了欺負中國百姓的日本軍人。
  • 半年2次三等功,這名中國狙擊手不簡單!
    狙擊手是最考驗士兵耐力的兵種,無論嚴寒或是酷暑,士兵們都要忍耐惡劣的環境,身穿吉利服隱藏在暗處伺機而動,在這期間,任何意外情況的出現都不能打亂他們的陣腳,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狙擊手,半年2次三等功,他就是少年神槍手姚九龍。
  • 這個人武部榮譽室迎來立功老兵
    這個人武部榮譽室迎來立功老兵來源:中國民兵作者:李忠華 陳蔚責任編輯:喬楠楠2019-02-26 23:29春節前夕,湖南省邵陽市北塔區退伍老兵唐海澳信心滿滿地說,胸前佩戴著在部隊立下三等功的獎章格外耀眼。當天,該區人武部榮譽室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2018年北塔區籍退伍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