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十月育兒小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同事最近搬進了新家,又添置了一些新的家具,看到小家被收拾得非常乾淨,同事覺得特別開心。不過好景不長,這些新添置的家具還有潔白的牆面就成了孩子塗鴉的畫板。同事家的孩子三歲了,正是喜歡塗鴉的年紀。只要同事不注意孩子便能夠拿起畫筆創作一番。
雖然同事多次強調不要在家裡亂塗亂畫,但是孩子卻不以為然。無奈之下同事把家裡的筆都收了起來,心裡想著「筆都沒有了,看你還怎麼畫。」可是令同事沒有想到的是,雖然筆被收起來了,但是自己的口紅卻遭了殃。孩子總是能夠找到各種各樣的物品充當畫筆和畫板,這讓同事十分的無可奈何。
一、為什麼很多孩子會喜歡塗鴉?
此前有新聞爆出,在重慶有一名十歲左右的男孩兒在地下車庫劃傷了五輛汽車。而男孩兒劃車的目的只是單純的為了塗鴉。地下車庫中有五輛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劃傷,其中的一名車主十分鬱悶地表示孩子居然還在自己的車上寫了「哈哈」兩個字。
顯然男孩兒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而他的父母也將為孩子的塗鴉買單。
1.塗鴉是孩子正常的成長階段表現
美國的教育學家維克多羅恩菲爾德在大量的研究中,將孩子的塗鴉行為分為了四個階段,並且認為這是孩子成長中正常的行為表達。
當孩子在兩歲左右時,處於無序塗鴉的階段,這時候孩子的塗鴉內容通常是線條或者是圓點。當孩子在兩歲半左右時,可以畫出簡單的線條形狀。當孩子在三歲左右時可以畫出圓形圖案的塗鴉。當孩子到了五到七歲時,塗鴉的作品有了名字和內容。
2.塗鴉是孩子學習、表達的一種方式
孩子對於周圍的環境刺激保持著極大的好奇,這種好奇心推動著孩子不自覺地進行學習,而塗鴉就是孩子幼年期比較常見的一種學習方式。雖然在大人眼裡這無非是亂塗亂畫,但是對於孩子而言卻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此外,孩子也希望通過塗鴉的方式進行表達。
3.塗鴉滿足了孩子探索空間的訴求
當孩子沉浸在塗鴉的世界中時,孩子會對空間探索有一定的感知和了解,孩子會發現自己的肢體動作和畫筆內容會有一定的關聯。孩子對於空間的感知更加的立體和深刻。塗鴉的過程就成了一個孩子探索的過程。
二、父母一味地阻止孩子塗鴉有什麼壞處?
1.妨礙了孩子的創造力發展
在孩子進行塗鴉時,他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了極大地滿足。當孩子塗鴉的行為被父母妨礙時想像力的發展受到抑制,由此更加妨礙了自身創造力的發展。孩子的大腦會因為豐富的環境刺激而變得更加靈活,顯然少了塗鴉,孩子的大腦靈活度會受到影響。孩子自身的創造力也少了很多發展的契機。
2.妨礙孩子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對於孩子而言,手指靈活度是在成長中不斷鍛鍊而習得的精細動作。所以孩子在塗鴉時手指靈活度會受到鍛鍊,這使得孩子自身的精細動作有了發展的條件。當然不只是手指,塗鴉時孩子的手腕等其他身體部位也會得到靈活度鍛鍊。
3.妨礙孩子的興趣發展
當孩子對於塗鴉感興趣時,這有可能會為孩子之後的繪畫技能打下基礎,激發孩子對於繪畫的學習熱情。在孩子的興趣培養方面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更加有助於父母們對於孩子興趣愛好的探索和發現。
當孩子喜歡塗鴉時,父母不要強勢的否定或者是制止為孩子提供一個合適的塗鴉空間,這顯然更有裨益。
三、孩子愛塗鴉,父母應該怎麼引導?
孫儷曾經在微博上分享過這樣一段育兒片段。她吐槽孩子把家裡的牆壁和家具都畫上了塗鴉。當她想要阻止孩子時,孩子爸爸鄧超卻認為,家具髒了可以再換,但是孩子的靈感被破壞了就沒有了。
1.為孩子營造塗鴉的條件
既然父母們不希望孩子把牆壁當畫板,那麼就給孩子提供一個合適的畫板,比如說,廢棄的紙殼箱完全可以被裁剪成孩子的畫板,甚至一些大一點的紙殼箱,完全可以成為孩子的塗鴉工作室。
2.給予孩子積極的反饋
也許在大人看來孩子的塗鴉是幼稚的,但是對於孩子而言這就是一件作品。所以父母要給予孩子一種正向的反饋,讓孩子塗鴉的行為可以得到正面的肯定。顯然在收穫了父母的認可後,孩子進行繪畫創作的熱情便得到了呵護。
3.傾聽孩子對於塗鴉的表達
雖然在父母看來孩子的塗鴉不過是一些簡單的線條,但是對於孩子而言這些線條卻是有一定的代表意義的,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父母認真的傾聽會讓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變得順暢起來。
在孩子處於兒童期時,喜歡塗鴉是很正常的行為,父母不要覺得弄髒了家裡而對孩子大發雷霆,為孩子提供一個適合的塗鴉空間,這樣才能更利於孩子成長。大家對於孩子塗鴉的愛好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本文由十月育兒小日記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