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扶貧,這個扶貧方式有點「潮」

2020-12-17 華聲在線

(入戶走訪民情)

(一壺壺被社會愛心人士購買的「愛心」菜籽油等待裝車發貨)

(貧困戶黃勝強開心地數著賣油錢)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11日訊(通訊員 陳茂)「123、124、125,共計125壺……」近日,湘鄉市商務局幹部職工配合雲採惠農電商平臺的工作人員將一壺壺社會愛心人士購買的「愛心」菜籽油裝車發貨。

前不久,湘鄉市商務局駐金石大湖村駐村幫助隊隊員在走訪時了解到,由於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閉塞,村上3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的1200多斤菜籽油賣不出去,很是焦急。了解這一情況後,市商務局立即與電商平臺——雲採惠農聯繫,為貧困戶在平臺上免費開店,義務銷售。榨油過程由商務局、大湖村和雲採惠農工作人員共同監督,確保菜籽油品質。僅3天時間,3名貧困戶家中庫存的菜籽油全部被預訂。

今年43歲的黃勝強,是金石鎮大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身患糖尿病、癲癇等多種疾病。他自食其力種植的十多畝油菜今年豐收,但自家榨的菜籽油缺乏銷售渠道,一直處於滯銷狀態。「以前只在手機裡看到電商,沒想到自己也能成為電商的供貨商。」黃勝強負責榨油,電商扶貧負責推廣和銷售,坐在家裡就可以賣出去,不僅能賣到大城市,還能賣上好價錢。搭上了電商這趟快車,銷路不用愁,黃勝強對今後的生活更有信心了。

近年來,湘鄉通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完善農村電商服務體系,培訓電商人才,主抓網銷農產品整合與開發,著力打造網銷"一縣一品",多渠道促進農產品上行;2018年實現農特產品線上交易額近8000萬元,開設扶貧小店600多個,上傳單品400多個;組織電商企業通過收購農副產品、勞動用工、免費提供技術支持、捐錢捐物、消費扶貧等多種方式幫助貧困戶增產增收。

[責編:劉小群]

相關焦點

  • 消費扶貧、內容電商扶貧、社群媒體扶貧活用電商形式走出新路子
    自2015年底,國務院扶貧辦發布推進實施精準扶貧「十大工程」,首次將電商扶貧納入扶貧政策體系以來。如今,各類電商憑藉自身特色已構建起電商扶貧的長效機制。消費扶貧、內容電商扶貧、社群媒體扶貧,眾多的創新電商形式與扶貧工作相結合。
  • 打通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
    網際網路開放、高效,信息即時可達,一旦建立電商平臺,可減少中間環節,促進農民增收,使交易雙方均受益,何樂而不為?「電商+扶貧」看似只建個電商平臺,其實「+」號背後關聯諸多環節,任何環節出現「堵塞」,都會導致電商扶貧「最後一公裡」受阻。
  • 李金早:旅遊扶貧是產業扶貧的主要方式
    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工作關係國家戰略,關乎國計民生,做好鄉村旅遊和旅遊扶貧工作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更是全國旅遊行業的光榮使命。  國務院扶貧辦公室主任劉永富充分肯定了近年來旅遊扶貧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他指出,旅遊扶貧是下階段國家扶貧攻堅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推動力量。
  • 電商扶貧讓土特產變身「香餑餑」
    依託電商新業態推動消費扶貧的新模式,被稱之為「電商扶貧」,也被視為推動消費扶貧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讓農產品從滯銷變暢銷,從「土疙瘩」變成「香餑餑」,並轉化為消費扶貧的「新引擎」。在海東市平安區石灰窯鄉,就有這樣一位能人,他憑藉電商力量,將家鄉的土特產推向網絡的另一端,在自己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帶動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他就是丁珍芳。
  • 「金融+扶貧+電商」發揮「融e購」電商平臺優勢走出扶貧新路徑
    在助力脫貧攻堅戰中,工商銀行濮陽分行立足行業優勢,充分進行區域調研,用心、用情、用力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通過精準識別、產業幫扶、金融扶貧、電商扶貧等多項措施,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業的高度讚賞。  隨著大數據產業的日趨成熟,工行濮陽分行的精準扶貧工作亦是乘「雲」而上。
  • 魚米電商:創新服務 助力扶貧
    本次發起「關愛留守兒童,讓爸爸媽媽回家」扶貧研討會。是以關愛留守兒童,幫助他們的爸媽回家為宗旨。融合扶貧創業理念,充分利用社會資本和社交電商優勢讓他們回家創業就業!如何積極利用社交電商進行消費扶貧魚米主要圍繞經濟的轉型升級全面振興鄉村、精準扶貧攻堅,加大電商的創新力度、創新功能和業態來強化電商的作用。
  • 「關注」|消費扶貧展風採 幸福巴林贏未來——巴林右旗電商扶貧...
    俯瞰大地,精準扶貧熱情綻放;推進電商扶貧,巴林右旗正在路上。大板鎮前進村電商扶貧活動現場大板鎮紅星村電商扶貧活動現場大板鎮莫日古其格村電商扶貧活動現場從「輸血救助」到「造血共贏」,從「精準扶貧」到「創新機制」,巴林右旗電商中心按照旗委、旗政府的部署,瞄準貧困群眾精準幫扶,向貧困地區聚焦發力,組織精銳力量,晨出暮歸,調研走訪,手把手教學,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探尋出路,增強內生動力。
  • 威寧醜蘋果背後的90後電商扶貧兄弟情
    這些年來蘇寧等電商平臺進入威寧後,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在威寧說起電商扶貧,90後的馬旭東和李臣果是在不得不提的兩個人。10月18日,央視品牌人物專題報導了馬旭東和他背後的蘇寧扶貧故事,蘇寧扶貧故事再次上了央視。
  • 何玉林:開啟電商扶貧經營模式-菏澤日報社
    記者見到在車間內與工人交談的製衣廠負責人何玉林,她告訴記者,為了讓更多的貧困人員務工就業,車間降低了貧困人員用工條件,安排適合其自身條件的工作崗位,讓務工貧困人員通過自己的勞動擺脫貧困,走上致富之路,開啟了「電商平臺+扶貧車間+貧困戶」的經營模式。
  • 拼多多如何做扶貧電商?
    「還在堅持踏實做扶貧電商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是令人尊敬的中國好企業!」前不久我發過這樣一條朋友圈動態,有的人說有拼多多,有的說快手也在做,有的還補充了本來生活,字節跳動上線「值點」時也以「三農」為突破口;當然還有農村淘寶和京東,如大家所見,對於農民創業貢獻更多體現在物流配送末端上。
  • 中南大學瑤都優品電商扶貧案例
    然而,國家級貧困縣的頭銜是壓在這個湖南省唯一瑤族少數民族自治縣頭上的一頂沉重的帽子。  根據國務院扶貧辦、教育部部署,中南大學2013年正式啟動定點扶貧江華縣工作。所以,江華縣產業扶貧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如何讓貧困戶增收致富實現穩定脫貧?  中南大學充分把握江華縣自然生態好、農業產品多的優勢,依託「網際網路+」,將農村電商作為精準扶貧切入點,廣泛開展電商創業實踐。為進一步突出扶貧工作實效,中南大學於2016年1月在江華縣大圩鎮建立了農村電商創業孵化基地。
  • 資陽區:電商平臺讓貧困戶「扶貧牛」銷售一空
    資陽區扶貧隊員看望劉德連。 劉德連正在給「扶貧牛」餵食。   得知劉德連家庭情況後,資陽區商務局扶貧隊員研究制定了產業扶貧的工作措施,幫助劉德連一家於2017年與益陽市博源現代高效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源公司)搭建了合作的橋梁,數十頭「扶貧牛」為劉德連一家帶來了新的希望。   劉德連所放養的黃牛看起來膘肥體壯,經博源公司農場工作人員專業指導飼養很是健康,一天起碼要食用三百來斤的青草,是真正純天然、綠色生態養殖的正宗黃牛。
  • 連線基層|海口永德村黨支部書記陳槐柏:創新電商扶貧模式 把扶貧...
    點擊觀看更多視頻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27日消息(記者 鍾圓圓)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堅持現行脫貧標準,強化扶貧舉措落實他的這份自信,源自海口不斷創新的電商扶貧模式。海口有傳承兩千年的荔枝栽培傳統,在獨特的火山巖地貌和富含礦物質土壤中種植出的火山荔枝果肉凝脂、口感香甜。今年的荔枝採摘季,海口探索「線上與線下營銷齊頭並進」,產品「分級包裝、優質優價」模式,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全力拓展銷售終端。
  • 商務部開通電商扶貧頻道匯總信息平臺
    日前,商務部政府網站首頁「商務熱點」欄目正式開通電商扶貧頻道匯總信息平臺。該平臺匯總了國內代表性電商企業的扶貧頻道連結,以及221個國家級貧困縣在各大電商平臺開設的地方特色館連結,集中反映了電商扶貧的最新進展情況。  企業電商扶貧頻道是在商務部、財政部、扶貧辦等部門組織和推動下,由國內電商企業為貧困地區產品開通的網絡銷售直通車。
  • 閬中:2018年電商精準扶貧培訓活動走進博樹回族鄉
    四川新聞網南充3月26日訊(王平 文/圖)為進一步推動電子商務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解決好扶貧幫扶「怎麼扶」的問題,3月23日,由閬中市商務局主辦2018年電商精準扶貧培訓活動走進博樹回族鄉來龍村,向該村貧困戶、種養大戶及創業者開展電商基礎知識培訓,畜牧獸醫幫扶部門的技術員一併參加了培訓。
  • ——我省積極推進電商扶貧見聞-山西日報數字報
    閱讀提示  電商扶貧,就是把「網際網路+」納入政府扶貧工作體系中,通過一戶帶多戶、一店帶多村的精準扶貧帶貧機制,對接城鄉廣域的大市場,使農產品藉助網際網路「飛」出山溝溝,進而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增收。
  • 2019年資源縣電商年貨狂歡節暨電商精準扶貧展銷會新聞發布會舉行
    2019年資源縣電商年貨狂歡節暨電商精準扶貧展銷會定於12月26日至12月30日在資源縣舉行。這次活動由中共資源縣委員會、資源縣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共資源縣委宣傳部、資源縣工業和信息化局、資源縣農業農村局、資源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等單位承辦。
  • 宜賓市翠屏區電商物流發展中心召開2020年翠屏區農村電商扶貧產品...
    四川民生報導網宜賓訊(王先元)2020年11月17日上午,宜賓市翠屏區電子商務和物流發展服務中心在六樓會議室組織召開2020年翠屏區農村電商扶貧產品信息員工作會,聽取各貧困村扶貧產品信息員工作匯報和意見建議。
  • 唯品會首創電商扶貧+非遺模式 唯愛工坊
    作為國內知名時尚電商,唯品會積極響應和落實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唯愛工坊」電商公益平臺,聚焦非遺手工藝,將非遺與扶貧開創性結合,探索出「電商+非遺+扶貧」的非遺扶貧新經濟特色化路子,在精準扶貧的同時實現非遺活化傳承,創新踐行電商精準扶貧。
  • 廣西郵政助推農村電商精準扶貧
    那羅村中國郵政農產品電商上行基地村民正在給甜玉米壓膜。廣西新聞網記者 李良 攝橫縣電商辦公室副主任黃振武介紹,橫縣通過電商進農村示範縣等項目,推動了農村電商快速發展,2019年1-8月份,全縣的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7億,其中,農產品網絡零食額達到了8.3億,同比分別增長45%和41%。廣西郵政作為快遞行業的國家隊,一直以來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和優勢,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