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就出世體重才一斤多 廈門成功救治一名「袖珍寶寶」

2020-12-23 廈門網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記者 李方芳/文 廈童萱/圖)一名出生體重僅有540克的「袖珍寶寶」,在經過廈門市兒童醫院醫護人員3個多月的精心呵護,順利「闖關」成功,有望在12月底前出院,與家人一同迎接即將到來的 2018年。據悉,這是到目前為止,福建省內救治的胎齡最小的早產兒。

在母親肚中只住了24周

  這名早產的新生兒「小寶」,在媽媽的肚子裡只住了24周,就急急地出來看世界了。娩出的時候,胎兒體重才540克,也就是1斤多,不到普通嬰兒的1/4。面對極低胎齡和超低體重兒,家長沒有放棄,醫院同樣沒有放棄。「小寶剛轉院到廈門市兒童醫院時,身體各系統發育極不成熟。尤其是肺發育不成熟,上了有創呼吸機一個半月。」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曹雲教授介紹,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低血糖、肺出血……這個小傢伙,一路經歷了重重難關。

  醫護人員密切監測著寶寶身體每一個細微的變化,經過90多個日夜的精心治療及護理,小寶可以自己美美地吃奶了。孩子的母親從一滴奶水餵起,採取母乳餵養和母乳強化劑的優化餵養方式,如今小寶的體重也從剛出生的一斤多增長到了2公斤以上。

廈門早產兒發生率增多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行,廈門高齡產婦的增加,早產兒的發生率也在逐年增長。廈門市兒童醫院執行院長莊德義告訴導報記者,廈門市兒童醫院在最近兩年半收治新生兒達4000餘人,危重患兒佔70%。其中收治早產兒1300人,10%~15%是超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1000克),搶救成功率高達70%以上(全國平均約30%);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1500克)搶救成功率更高達95%。

  早產兒由於胎齡小,出生體重低,全身各器官系統發育不成熟,加之感染、缺氧、孕母健康問題等諸多原因,生存能力低下,生命力非常脆弱。此前,廈門市兒童醫院已成功救治一名胎齡25周、出生體重530克的早產兒。最近一段時間,醫生在回訪時見到了這個已6個多月大的孩子,孩子聰明伶俐,也愛笑,神經、運動發育正常,和其他孩子看起來無異。

  醫生呼籲社會要關注早產兒的健康問題,孕婦懷孕前的檢查和評估非常重要,在懷孕期間要科學管理,定期產檢,及早發現早產先兆,避免早產的發生。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這對27周早產兒被馬尾區醫院成功救治
    7月21日,馬尾區醫院的婦產科成功救治了一對27周早產兒,見證了兩名「袖珍寶寶」的生命奇蹟。7月21日,婦產科病房裡來了一名懷孕27周的準媽媽,她早上在家突然感覺肚子疼痛,什麼都沒有準備就由家屬攙扶入院。
  • 出生體重不足2斤,佛山28周「袖珍寶寶」健康出院啦!
    出生體重不足2斤,佛山28周「袖珍寶寶」健康出院啦!經過搶救與50多天的細心護理,目前,這個「袖珍寶寶」終於健康出院。初春的一天,佛山市二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突然接到產科打來的緊急電話——一名僅28周的早產兒要出生了。據了解,正常嬰兒出生時應是懷孕37-40周,體重2.5kg以上。小伊伊(寶寶化名)過早地出生了,各個臟器功能還不成熟,情況非常危險。市二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的醫護人員立即進入一級戰備狀態。「準備暖箱、監護儀、呼吸機、一系列搶救藥品和儀器。」
  • 28周「袖珍寶寶」奇蹟成活 體重不足2斤(圖)
    12月20日,連雲港市二院接生了一個早產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僅呆了28周的她,出生時體重僅950克,小腿僅有成年人大拇指粗,屬於超低出生體重兒。經過一周的搶救與觀察,目前,這個「袖珍寶寶」生命體徵恢復正常,創造了一個生命奇蹟。
  • 深圳龍崗24周早產兒體重1斤!經5個多月救治成功出院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8月6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凡 通訊員 譚旭東 張可欣)24周早產,體重只有500克,今年2月15日,家住深圳龍崗的劉女士在龍崗區婦幼保健院產下這個超低體重早產女嬰近日,醫生興奮地告訴記者,小傢伙經過172天的救治體重增至3680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已經可以出院了。據了解,此患兒的成功救治刷新了深圳東部救治存活最小出生體重危重症早產兒的紀錄。龍鳳胎早來人世,倖存下來的姐姐生命體徵微弱「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神奇法則,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按照這一法則走。
  • 袖珍寶寶智力評估須及時
    專家指出,6個月前是最佳期限受訪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主任 崔其亮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黃賢君6月1日兒童節當天,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舉行了一場特別的聚會,30多個近年在廣醫三院出生,並得到過救治的早產「袖珍寶寶
  •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成功救治24周超早產兒
    近日,一名胎齡24周、體重僅720g的超早產兒,在山東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新生兒監護病房成功治療後順利出院。這是該院成功救治的最小胎齡早產兒,刷新了該院新生兒救治胎齡新紀錄。據了解,該嬰兒在媽媽肚子裡待了24周就出生了,出生後沒有自主呼吸,四肢鬆軟,全身皮膚呈膠凍狀,整個人只有成年人的巴掌大小。該穎兒出生後,醫院立即給予保暖、氣管插管等等搶救,入新生兒監護病房給予保護性隔離。
  • ...湖南「巴掌公主」救治成功創生命奇蹟,刷新超低體重超早產兒...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二科主任馮彬彬介紹,這是湖南省成功救治的出生體重最低、也是全國成功救治的出生體重並列第二低的一個超早產兒。11月9日,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二科,剛吃完奶的小康康在媽媽的懷抱裡睡著了,睡夢中不時露出微笑。這笑容,如天使般撫慰著康康爸媽和醫護人員的心。
  • 體重500克早產寶寶獲救治,刷新最低體重早產兒救治記錄
    一個來到人間的寶寶,都是可愛的天使。但有些寶寶太心急,提前來報導。孕26周,入院時體重僅有500克的小早早,給父母出了個大難題。所幸,在河南省兒童醫院早產兒重症監護室,經過90餘天的奮力救治和日夜守護,小早早被養成4.2斤的「大寶寶」。11月4日,小早早就要出院了,至此,再次刷新了全省救治成功最低體重早產兒的記錄!
  • 湖南「巴掌公主」出生時體重僅400克,歷經5個多月救治後即將出院(視頻)
    今年5月24日清晨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一個胎齡僅25周+5天的女寶寶出生了在我們國家,她的出生體重在全國最輕的裡面排並列第二,省內之前最輕的是500克,那麼她是第一例400克來救治的寶寶。」出生體重400克寶寶的救治經驗國內極少,新生兒二科主任馮彬彬與科室人員一同為「巴掌公主」制定了一套詳細的個性化救治計劃,力求做到精準醫療。
  • 500克,130多天!疫情期間全國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康復回家
    女嬰晴晴(化名)才在媽媽肚子裡呆了24周(6個月)就出生了,出生體重僅500克。當時正是疫情暴發期,新生兒科醫務人員"全副武裝"守在產房外第一時間急救。經過4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倔強的小傢伙終於"渡劫"成功,長到了2680克,發育良好,於今日出院。據悉,這是我省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也是疫情期間全國救治成功的最低體重新生兒。
  • 重慶580克袖珍嬰兒懷孕24周降生,開啟三個月闖關求活模式
    一瓶礦泉水的重量,一包家庭裝餅乾的重量……這也可能是一個早產兒的體重。7月3日,這名出生時只有580多克重的嬰兒經過重慶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南醫院)兒科護士人員3個月的精心呵護,終於離開重症監護室,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即將出院。
  • 體重500克早產寶寶獲救治,刷新最低體重早產兒救治記錄
    每一個來到人間的寶寶,都是可愛的天使。但有些寶寶太心急,提前來報導。孕26周,入院時體重僅有500克的小早早,就是這樣一個孩子。所幸,在河南省兒童醫院早產兒重症監護室,經過90餘天的奮力救治和日夜守護,小早早被養成4.2斤的「大寶寶」。11月4日,小早早就要出院了,至此,再次刷新了全省救治成功最低體重早產兒的記錄!
  • 湖南「巴掌公主」救治成功,刷新超低體重超早產兒救治記錄
    、也是全國成功救治的出生體重並列第二低的一個超早產兒。於今年5月24日由該院新生兒二科收入,當時胎齡僅25+5周、出生體重400克。由於身體發育存在特殊情況,生命面臨嚴峻考驗。迷你的小身體、4000克的超低出生體重.....橫亙在她面前的「呼吸關、餵養關、感染關、營養關」,關關都隱匿著致命的危險。
  • 不到一斤!465克早產兒奇蹟存活!廣醫三院成功救治雙胎早產兒
    據悉,該救治案例刷新了廣醫三院成功救治早產兒最低體重記錄,也是廣州成功救治的早產兒最低體重記錄,創造了生命奇蹟。超低胎齡雙胎早產兒,最低體重不到一斤「剛出生的嬰兒就像透明的果凍一樣,」廣醫三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吳繁,回憶道。
  • 沅陵縣人民醫院成功救治孕30周出生體重1160克極低體重兒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娟 )近日,出生僅1160克極低體重兒張某毛毛在媽媽的帶領下來到沅陵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複查。複查結果,發育正常,體重已達2300克,喝60毫升牛奶。媽媽張某一個勁的感謝醫務人員保住寶寶的生命。
  • 成功救治多例超低出生體重兒、超早產兒,婁底市中心醫院創造生命奇蹟
    大眾衛生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6日訊(通訊員 劉紫寒)體重0.58千克,胎齡25+4周,在內行人眼裡,這是兩個小到不可思議的數字,面對如此低體重的超早產兒,救治難度前所未有,醫護人員需要向醫學極限發起挑戰。婁底市中心醫院四病室(新生兒科)專家團隊以高超的醫療技術創造出了多例這樣的生命奇蹟。
  •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全國最小體重超早產兒(圖)
    經過200餘天的精心救治,大米體重已達3640克。(省婦幼保健院供圖)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金奉乾)7月11日,記者從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近日成功救治一名出生體重僅370克、胎齡24周的超早產兒。
  • 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救治一名32周早產兒
    本報訊 (通訊員 李明華 邢小寶)日前,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醫護人員成功搶救一名32周早產兒。
  • 濟醫附院成功救治24周超早產兒
    近日,一名胎齡24周、體重僅720g的超早產兒,在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新生兒監護病房成功治療下順利出院。這是該院成功救治的最小胎齡早產兒,刷新了該院新生兒救治新記錄。嬰兒母親患「多囊卵巢症候群、子宮機能不全」,孩子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24周就出生了。孩子出生後沒有自主呼吸,四肢鬆軟,全身皮膚呈膠凍狀,整個人只有成年人的巴掌大小。醫院立即給予保暖、氣管插管等搶救,入新生兒監護病房給予保護性隔離,醫護骨幹組成了救治小組,制定每日詳細的治療監護計劃,多次病例討論及大查房,做到最精細化的管理,24小時全時重症監護。
  • 22周+2天!南京市婦幼成功救治國內最小胎齡超早產兒
    日前,南京市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胎齡22周+2天,出生體重僅550g的超早產兒「點點」。經過醫護人員和患兒親人長達三個多月的共同努力,「點點」於4月26日順利治癒出院,出院時體重已達2150g。小傢伙的出院,刷新了國內報導的最小胎齡超早產兒成功救治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