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法律制度的不斷健全和完善,對違法行為的嚴懲不怠,使得偷漏稅的空間愈來愈小,稅務籌劃便應運而生。一方面,按照稅收「規範性」原則,政府不能苛求納稅人在稅法規定之外作超額納稅,這使企業的稅務籌劃成為可能;另一方面,企業稅務籌劃也是企業為適應市場經濟激烈的競爭並發展壯大自己的有效手段。那麼稅務籌劃產生的具體原因都有哪些?
稅務籌劃產生的動因
稅務籌劃的產生有著深刻的主客觀原因。從主觀上講,每個人都會受利益的驅使,都存在著降低、減少支出,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的強烈欲望;從客觀上而言,稅法構成要素中有許多可以規避的方面,如起徵點,課徵對象金額上的可調整性,稅率差異,納稅人定義上的可變通性等。
總的來說,稅務籌劃產生的主觀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1.稅務籌劃是納稅人應有的經濟權利
稅務籌劃是納稅人對其資產、收益的正當維護。納稅人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可以說是一種本能,具有明顯的排他性和為己的特徵,最大限度地維護自己的利益是十分正常的,也是納稅人應有的經濟權利。
2.稅務籌劃是納稅人應有的法律權利
企業或個人納稅選擇時,有權採用合法方式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這使企業或個人進行稅務籌劃成為可能。稅務籌劃完全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做出的決定,是稅法賦予企業自主選擇權利的表現。企業為進行稅務籌劃可在很多方面作自我選擇。一是企業有選擇經營組織形式的權利;二是企業有安排企業財務活動的權利;三是企業有權充分利用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四是企業有權選擇遞延納稅。由此,籌劃取得的收益應屬於合法收益。
稅務籌劃產生的客觀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1.稅種的稅負彈性。納稅人定義上的可變通性、不同稅率的存在,在為企業進行稅務籌劃奠定了基礎
國家對什麼徵稅,徵多少稅,徵稅依據是什麼,無一不體現政府的意志。但這種意志並不是隨心所欲,而是依賴於經濟運行模式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通過設置稅種、確定稅率、選擇課稅對象、課稅環節等體現政府宏觀調控政策。在稅法規定的範圍內,對某一稅種的應納稅款往往有一個以上的納稅方案備選。例如增值稅按產品不同規定了13%、9%、6%等多檔稅率,這些不同稅率的存在,為納稅人進行稅務籌劃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2.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為稅務籌劃提供了前提條件
目前,我國稅收優惠政策的目標體現為多元化的特點。對不同地區、不同企業類型、不同產品類型實行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為我們進行稅務籌劃、尋求最佳的節稅途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化進程的加快,稅收優惠政策將得到進一步豐富和完善,為稅務籌劃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集中於企業所得稅制中,新的企業所得稅法在原企業所得稅政策規定基礎上,針對原稅收優惠政策規定有漏洞、內外資企業稅負不公、政策目標不明確、優惠形式過於單一的情況,借鑑國際慣例,對原稅收優惠政策進行適當調整,著重突出促進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鼓勵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業發展及環境保護與節能等,旨在進一步促進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此外,在其他稅種中也規定有諸多的稅收優惠政策,為納稅人進行稅務籌劃提供了前提。
3.會計方法的多樣性為稅務籌劃提供了保障
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等會計法規,一方面起到了規範企業會計行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為企業提供了可供選擇的不同的會計方法,為企業這些框架和各項規則中「自由流動」創造了機會。
達豐財務溫馨提示:如果想對公司進行準確高效的稅務籌劃,還是需要專業的人為您解答,如果大家對文章有什麼問題,或稅務籌劃相關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探討吖!小編還有更多有意思的稅法小知識為大家科普!每天了解一個稅務籌劃小知識,為公司高效運行打基礎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