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時頭條
文章來源
金融界
作出準確預測並非易事。李權勝指出,相對疲軟的經濟基本面和相對寬裕的市場流動性會交替決定2020年的 A 股市場。
今年以來,A 股醫藥行業表現不俗,其中部分已出現階段性大幅上漲的行業估值較高,未來進一步上漲的空間相對有限。不過,仍有部分細分行業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面對波譎雲詭的市場,投資風格相對偏向保守穩健的李權勝認為有些原則始終需要堅守,如:尊重常識,敬畏市場,戰略上樂觀預期,戰術上謹慎應對。
李權勝先生
博時基金董事總經理兼股票投資部總經理
一
A股進入震蕩築底走勢的概率比較高
1
請分享一下對今年資本市場的整體展望?權益市場和債券市場分別怎麼看?
「
2020年的資本市場最核心的衝擊來自於新冠疫情全球的肆虐,目前投資者對未來全球經濟大衰退的預期處於相對非常高的水平;未來全球經濟及資本市場走勢面臨前所未有的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正如橡樹資本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近期所寫的備忘錄題目「Nobody knows」所表達的。
如果要對今年的權益市場做一個整體展望,我們只能總體界定 A 股進入一個震蕩築底走勢的概率比較高,其中相對疲軟的經濟基本面和相對寬裕的市場流動性在不同時期交替對市場產生不同的決定作用。
預期 A 股市場在經歷2月份以來的較大波動後整體走勢振幅收斂的可能性較大,不同行業及領域的分化仍然繼續顯現;我們判斷投資者會對確定性較強的行業及公司(包括穩定的增長及健康的現金流等)會給與較高的溢價。
債券市場並非個人的專業領域,總的一點淺見是前期債券收益率經歷快速大幅的下行後需要一個夯實的過程,但中長期來看,國內利率和債券收益率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間。
」
二
長期布局的三個方向:消費、醫藥、科技
2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未來投資?在資產配置方面有何建議?在目前的時點該配置哪些行業?
「
新冠疫情的確已經對全球經濟活動造成重大衝擊,而且前期全球資本市場也因此體現出了較大的波動性;我們也不否認此次疫情對全球未來 1-2 年經濟增長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所以建議大家在未來投資中對預期回報率需要有更理性的認識,投資上保持較好的流動性,穩中求進是其中的主要策略。
當然,對於經濟及市場的長期趨勢,我們總體仍是相對正面的;尤其是國內目前疫情控制已初見成效,未來國內經濟在國家出臺相關政策的有力保障下如果得到有效的恢復,則 A 股中長期走勢相比全球市場會體現出更明顯的韌性和潛力。在總體資產配置層面,相比房產等,我們仍然認同金融資產,尤其是權益資產在國內居民資產配置中提升的必要性和潛力。
具體在 A 股投資方向,我們長期的布局主要是三個方向:消費,醫藥和科技。具體來看消費既包括物質層面的食品飲料,家電等,也包括服務層面的傳媒,旅遊等。醫藥則是既包括具備較強消費屬性的產品和相關服務,也包括更多有研發及技術驅動的創新藥等方向。科技層面目前我們相對更看好通信,雲計算及物聯網等具備廣泛應用的細分行業,對於半導體等慢變量科技基礎行業我們會結合其估值水平再做動態評估和調整。
此外,從主題投資角度,我們相對比較看好受益逆周期刺激經濟的相關細分行業,如 5G,特高壓及環保等;同時細分策略層面,考慮到目前全球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行的環境下,我們認為低估值高股息方向的投資也是不錯的選擇。
」
三
醫藥行業整體估值處於中上水平
部分方向上漲空間有限
3
您認為目前醫藥領域估值貴麼?後續能否還有較大空間?
「
wind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 A 股醫藥行業整體表現突出,累計行業上漲幅度達到 18% 的水平;醫藥生物(申萬)指數目前市盈率(TTM)約為 41 倍,PB為 3.9 倍(數據時點為2020年4月15日),在歷史上整體處於中上水平。考慮到醫藥行業內部不同細分行業的差異比較大,所以也並不能簡單判斷整個行業估值的高低。
具體來看,今年以來受疫情正面刺激比較突出而出現階段性大幅上漲的衛生耗材,醫療器械,IVD,以及一直受投資者青睞的創新藥,疫苗及血液製品等細分行業的絕對估值水平處於較高位置;但是 OTC,醫藥商業及化學仿製藥等細分行業的絕對估值仍然處於相對較低水平。
所以總體來看,醫藥行業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中上水平,部分方向及個股因為短期估值偏高或業績高增長預期難以持續,未來進一步上漲的空間相對有限,不過部分細分行業的絕對估值水平偏低,業績相對穩定持續,未來預期仍有較好的投資價值。
」
四
內部多方位改革紅利的釋放值得期待
4
未來三五年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有哪些因素或哪些變數是我們要特別注意觀察的?
「
按照我們前述的分析,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的相對一體化,疫情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同時其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也比較明顯;雖然對未來疫情態勢我們無法做出確定判斷,但我們有必要對未來全球經濟增速的預期進行一定幅度的下調,我們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動性來做應對,我們需要對資本市場未來的回報有更加理性的認識。
對於國內資本市場,長期角度我們要關注國內經濟的發展態勢,其中既包括經濟活動復甦的態勢,更包括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中短期我們需要重點關注政策及流動性等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尤其是政策因素;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我們認為內部多方位改革紅利的釋放更加值得期待,其中也明確指出「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我們預期會對國內資本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
」
五
堅守以行業及公司基本面研究為核心的投資
5
前段時間,美股多次熔斷,資產價格齊齊下跌。巴菲特都說沒見過這樣的市場,那麼這些外部衝擊會影響您投資的方法論嗎?有沒有進行調整?過去的信仰有沒有受到挑戰?
「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造成的全球資本市場劇烈波動的確對全球投資者都是重大的考驗,實事求是大家對全球經濟及資本市場未來的走勢判斷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巴菲特、霍華德·馬克斯及達利奧等全球最著名的投資大師都表達了對未來的不可知性,但我相信他們的投資方法論還是連貫和持續的,所以他們仍然表達了對市場長期的樂觀。
至於對我個人在投資方面方法論的影響,由於我的投資風格相對偏向保守穩健,此次外部衝擊對投資理念的影響相對有限,當然在具體操作層面也很會有一些應對。
總體而言,我們仍然堅持中長期的一些理念,比如尊重常識,敬畏市場,堅守以行業及公司基本面研究為核心的投資,適當採取一定的逆向投資;對於經濟及股市中長期保持的樂觀心態,戰略上樂觀預期,戰術上謹慎應對等。
」
六
霍華德·馬克斯 《周期》
6
在市場震蕩的時候,找到方向並堅守下去非常重要。最後,請為我們的投資人推薦一本書或者電影,幫助大家尋找未來的方向。
「
個人推薦一本書,橡樹資本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的《周期》(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所謂「萬物皆周期」,個人理解就是無論是經濟本身,還是資本市場,均值回歸是常識;危機時刻保持平常心,同時堅守長期的樂觀信念。
」
基金投資需謹慎